收藏 分销(赏)

2019联合体二模九年级化学.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817632 上传时间:2025-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9.46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联合体二模九年级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联合体二模九年级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南京市联合体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 九年级化学 19.05.27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 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l-35.5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bsp; &nbsp;) A.氧 B.铁 C.硅 D.铝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nbsp; &nbsp;)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蒸馏水 D.碘酒 3. 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五氧化二钒(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nbsp; &nbsp;) A.-3 B.+5 C.+3 D.+1 4.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nbsp; &nbsp;) A.醋的酿造 B.蔗糖的溶解 C.食物的腐烂 D.动植物的呼吸 5. 下列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nbsp; &nbsp;) A.柠檬 2.2~2.4 B.鸡蛋清 7.6~8.0 C.牛奶 6.3~6.6 D.西红柿 4.0~4.4 6.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nbsp; &nbsp;) A. B. C. D. 7. 用嘴吹灭燃着的小木条,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nbsp; &nbsp;) A.清除可燃物 B.使温度降到小木条的着火点以下 C.降低小木条的着火点 D.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CO2,隔绝了氧气 8.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nbsp; &nbsp;)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C. 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可用于食品袋加热封口 D. 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A B C D X 过氧化氢溶液与 二氧化锰 锌粒与 稀硫酸 大理石与 稀盐酸 氯酸钾与 二氧化锰 Y 浓硫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 浓硫酸 Z O2 H2 CO2 O2 9.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干燥、收集气体正确的是( &nbsp; &nbsp;) 10.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化学式为 C22H19FN4O2)已在全球上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bsp;) A.西达本胺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西达本胺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2 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西达本胺中氢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11. 下表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nbsp; &nbsp;)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O2、N2、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三种化肥 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D 羊毛纤维、棉纤维、锦纶 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nbsp; &nbsp;) A. FeSO4 溶液(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MnO2 &nbsp; 固体(KCl)-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H2 气体(HCl)-依次通入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KCl 溶液(CaCl2)-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13.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nbsp; &nbsp;)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物质燃烧的 条件 探究CO2 与NaOH 发生反应 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9 14. a、b、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bsp; &nbsp;) A. t1℃时,a、c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t2℃时,将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80g a 的饱和溶液C C. 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 c>b>a D. 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至 t2℃,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15. 常温下,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nbsp; &nbsp;) 选项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图 A CaCO3 Ca(OH)2 CaCl2 B CuO H2O O2 C NaCl NaNO3 NaOH D CO2 H2O H2CO3 二、(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8 分) 16.(8 分)将宏观、微观和化学用语、化学实验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A、B、C、D 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 图表示 3 个 (写化学式)。 。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 1 中表示单质的是 (填字母) (2) 图 2 表示的是向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 化钙溶液。据图分析可知,溶液颜色最终呈 , 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3)1—18 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 3。试回答: 图 3 ①1 个二氧化碳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②1 个Al3+核外共有 电子;与 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是 。 三、(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3 分) 17.(7 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 化石燃料燃烧会带来空气污染,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等。 (2)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4) 某可燃性气体可能是 C2H2、CH4、CO 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 13g 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9g 水,则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为 (填字母)。 A.C2H2 B.C2H2 和CH4 C.CH4 和CO D.CH4、CO 和C2H2 18.(6 分)金属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 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实验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金属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①固体 X 的成分是 ;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上述流程中,在加入适量 B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 某同学为探究 Mg、Fe、Cu 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可能组合有 (填字母)。 A.Mg2+ B.Mg2+ 和 Fe2+ C.Mg2+ 和 Fe3+ D.Mg2+ 和 Cu2+ E.Mg2+、Fe2+和 Cu2+ 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19.(9 分)2019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 (1) 根据图 1 回答下列问题。 ①A 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B 图所示的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③C、D 图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 中铁片变红,D 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 中的现象,说明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2) 若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 1.1g/cm3)配制 220g 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需要 10%的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mL。 ②实验室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 、装瓶并贴上标签。 ③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仰视,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装置E 装置 F 反应前的质量/g 38.2 212.4 反应后的质量/g a 214.2 (3) 根据上图 2 实验装置测定水的组成。反应前后测得的 E、F 装置质量数据见右表。 ①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符合理论值, 则右表中 a 的数值是 。 ②下列因素中,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是 (填字母)。 A.CuO 粉末不干燥 B.CuO 没有完全转化为Cu C.没有G 装置 20.(6 分)图中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 B、E 是无色气体,F 是红色固体,A 在工业上可用来制造玻璃。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 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 写出化学式:B ,E 。 (2) 写出A→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写出D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4 分) 21.(14 分)某项目学习小组用鸡蛋壳进行了如下探究。(鸡蛋壳主要成分是 CaCO3,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回顾】鸡蛋沉浮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 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石灰水变浑浊。 (1) 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 。 (2)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1】鸡蛋壳溶解 查资料知: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设计:在 20℃时,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由图 1 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b 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H+和OH- B.b-c 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Ca2+和CO32- C.c-d 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 2】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查资料知:鸡蛋壳、牙齿与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1) 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 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 NaF)与鸡蛋壳中碳酸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氟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设计:先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再称取 0.50g “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 20mL 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 瓶,关闭开关;再用“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3 所示。 【交流与反思】根据图 3 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为什么? 。 【拓展应用】某同学称取 6g 蛋壳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2.2g。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 0.1%) 南京市联合体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B A C B D A D C A D C D 【解析】 11.C 选项中,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氯化钾和硫酸钾都是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无法鉴别。 14.B 选项,t2℃时,溶解度 a&gt;b&gt;c,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a&gt;b&gt;c,因此溶剂的质量 c&gt;b&gt;a。其余选项中,A 选项未指明等质量溶液,B 选项无法完全溶解,D 选项未指出饱和。 15.题中存在关键词“常温下”,B 选项中的氧气转化成氧化铜需要加热条件,不能选择。 二、(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8 分) 16.(8 分) (1)①NH3;②A (2)蓝色;H+与 OH-结合形成水分子 (3)①3;22;②10;氩(Ar) 三、(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3 分) 17.(7 分) (1)煤; 点燃 (2)C2H5OH+3O2 =====2CO2+3H2O 点燃 (3)4P+5O2=====2P2O5;在密闭环境内,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 大气压,打开止水夹后,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倒流进入集气瓶中 (4)BCD 【解析】(4)燃烧后得到二氧化碳质量 44g,水的质量 9g,根据元素守恒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为 12g,氢元素的质量为 1g,气体的质量为 13g,判断出在气体中只有碳氢元素不存 在氧元素,CD 选项错误。设气体的化学式为CxHy,则 x:y= 氢原子个数比为 1:1,因此排除B 选项。 12g : 12 1g =1:1,在气体中碳 1 18.(6 分) (1) ①Zn、Cu;漏斗 ②Zn+CuSO4=== ZnSO4+Cu(答案合理即可) ③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 (2) BE 【解析】(1)为获得金属铜和硫酸锌,加入过量的 A 应为 Zn,故经过操作 I 过滤后得到的固体X 中含有 Cu 和 Zn,溶液 Z 为硫酸锌的溶液,那么为了从X 得到 Z,加入的适量的 B 为适量的硫酸铜溶液或稀硫酸。从硫酸锌溶液得到硫酸锌固体,操作 II 为蒸发结晶,此处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 (2) 根据实验后把试管中物质倒入烧杯中后,发现烧杯内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之前① 试管中剩余 MgSO4、Fe,②试管中剩余 CuSO4、FeSO4,因此滤液中一定有 Mg2+、Fe2+, 可能有 Cu2+,故选BE。 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19.(9 分) 通电 (1)①2H2O=====2H2↑+O2↑ ②过滤不溶性杂质、吸附部分可溶性杂质 ③氧气的浓度 (2)①100 ②混匀 ③偏高 (3)①36.6 ②AC 【解析】(1)②活性炭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为过滤不溶性杂质以及吸附部分可溶性杂质。 ③C、D 中变量为氧气的浓度,根据实验现象的不同可知,氧气的浓度会影响铁生锈的快慢。 220g ´ 5% (2)①V10%NaOH= 10% =100cm3 =100mL 1.1g / cm3 ③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仰视,那么量取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偏大, 最后所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3) ①E 装置的减重为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F 装置的增重为吸收水的质量,F 增重 1.8g,若符合理论值,则E 减重应为 1.6g,故 a=36.6。 ②氢、氧元素质量比=&amp;#120549;&amp;#119898;&amp;#119865;−&amp;#120549;&amp;#119898;&amp;#119864;,A 选项会导致测得值偏小,B 选项不会影响测得值,C 选项 &amp;#120549;&amp;#119898;&amp;#119864; 会导致测得值偏大,故选AC。 20.(6 分) (1) CO2;H2 (2) Na2CO3+Ca(OH)2===CaCO3↓+2NaOH (3)6HCl+Fe2O3===2FeCl3+3H2O 【解析】①A 在工业可用来制玻璃,A 为Na2CO3 ②通常情况下,B、E 是无色气体,B 可以制备A,B 为 CO2 ③F 是红色固体,F 可能为 Cu 或 Fe2O3,又因为 E、F 之间能反应,E 为O2 或 H2 或 CO, D 可以和 F 反应,且D 可以生成 B,D 为HCl,F 为 Fe2O3,E 为H2 ④根据 C 可以由A 制备得到,能和B、D 反应,所以 C 为NaOH 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4 分) 21.(14 分) 【实验回顾】 (1) 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 CO2,CO2 气泡附着在鸡蛋壳表面,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故上浮;接近液面时,鸡蛋壳表面的气泡不再附着,鸡蛋所受浮力小于重力,下沉 (2) Ca(OH)2+CO2===CaCO3↓+H2O 【实验探究 1】ABC 【实验探究 2】 (1)微量元素 (2)2NaF+CaCO3===CaF2+Na2CO3;连接装置,打开开关,向外拉/内推动注射器,松手后,活塞若能恢复至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交流与反思】能,根据图像可知,用牙膏处理后的装置内压强增大更少,可见产生的气体更少,说明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拓展应用】 解:设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100 = x 44 2.2g x=5g ω= 5g ×100%=83.3% 6g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3.3% 【解析】 【实验探究 1】 a-b 段虽然没有蛋壳粉末的加入,但是仍有电导率,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H+和 OH- b-c 段加入了碳酸钙粉末,并不断搅拌,电导率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 Ca2+和 CO32- c-d 段溶液的电导率接近不变,说明碳酸钙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p>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