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比较《药》与《旧事》两篇佳作所悟.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800978 上传时间:2025-06-1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92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药》与《旧事》两篇佳作所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比较《药》与《旧事》两篇佳作所悟 品读鲁迅先生的《药》,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些年观看国产经典电视剧《灵魂摆渡》。 《灵魂摆渡》中有一集题为《旧事》。《药》与《旧事》展开的时代背景一致,均为乱世之秋,华夏大地随时会燃起狼烟,老百姓民心惶惶,无法过得安生日子。 《药》从茶馆老板华老栓给儿子华小栓买人血馒头展开,《旧事》以面馆老板老陈因担心女儿眼疾会被婆家看低,不惜铤而走险借高利贷给女儿当嫁妆压箱底,无力偿还被高利贷老板威胁卖女还钱为开始展开。两篇作品的主人公虽是处于底层社会的小老百姓,但他们均有稳定的收入:华老栓的茶馆生意一直不错,客来客往,而面馆老板的面也是京城一绝,剧中“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桥头老陈家的酱油,烫上两颗挺括脆爽的小白菜”经典台词形象地表现了京城的小老百姓在物资缺乏的时代对老陈家阳春面的惦念。两位开店的小老板,于情于理来说生活也会比但与当时吃了上顿没下顿,无法获得稳定收入的百姓过得好得多。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是凄惨的,华老板的儿子吃了人血馒头后吐血而亡,不得善终,家中白发人送黑发人;老陈愤起杀剥削者被除以极刑,其女在他死后被退婚,由于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只能做出和老舍笔中月牙儿一样的选择,用清白换来口粮,走他父亲最不想她走的路。 两篇作品的结局都是凄惨的,极力控诉那时吃人的社会对无辜老百姓的剥削,升华了“亡,百姓苦”的题旨,深纠其悲剧原因,我认为两篇作品不仅均反应了旧社会对百姓的剥削是全方面的,更反映了那时国人的愚昧及麻木落后才是让自己命运走向下坡路的根源。 《药》中华老栓听信刽子手唐大叔的话,坚信人血馒头能治好他儿子华小栓的痨病,斥重金给他儿子“治病”,《旧事》中的老陈,没有清晰的认识到旧社会剥削者剥削老百姓的本质,错信了高利贷老板,酿下杀人大错,虽说杀了该杀的恶人惩恶扬善,烧毁了穷人的贷款条让广大穷苦群众能够挣扎的活了下去,但犯的错总归是要还的。 诚然,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别人看,只有痛苦,才能让人反省,这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目的。也是我们阅读经典著作所需深刻反思的,鲁迅不止一次在作品中提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个观点由远推进,放到我们现代来看,就是一定要抓住国民教育这最后一道防线。学习是终身的,如若不学习,不自我充电,必然会民智未开,放到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不看书,他的价值观就只能由自己的朋友圈来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