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岩浆岩变质岩.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77225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浆岩变质岩.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岩浆岩变质岩.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岩浆岩变质岩.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岩浆岩变质岩.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岩浆岩变质岩.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讲第一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抓抓主主干干研研考考点点强强专专项项提提能能力力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高频考点高频考点考情扫描考情扫描考向前瞻考向前瞻内力作用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地表形态的影响影响2011浙江文综浙江文综T37(2);2011广东文综广东文综T11.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2.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的热点。

2、外力作用对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地表形态的影响影响2011北京文综北京文综T1和和T8;2011北京文综北京文综T1考什么考什么高频考点高频考点考情扫描考情扫描考向前瞻考向前瞻地壳物质地壳物质循环循环2011全国大纲全国大纲T121.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响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2.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地质构造及其意义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的热点。地质剖面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图的判读2011江苏地理江苏地理T1112学了什么学了什么怎么学怎么学1掌握地壳

3、物质循环的关键是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关键是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间的关系。积岩之间的关系。2掌握地质构造的关键:一是根据岩层的连续性确定断层掌握地质构造的关键:一是根据岩层的连续性确定断层和褶皱;二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和岩层弯曲判断向斜和背和褶皱;二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和岩层弯曲判断向斜和背斜。斜。3掌握不同类型的山地、谷地、风力侵蚀掌握不同类型的山地、谷地、风力侵蚀(堆积堆积)地貌、流水地貌、流水侵蚀侵蚀(堆积堆积)地貌等地貌类型,要从成因、形态特征、分布地貌等地貌类型,要从成因、形态特征、分布地区等方面入手。地区等方面入手。图中图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

4、作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用、重熔再生。特别关注特别关注(1)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2)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3)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4)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5)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力作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力作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

5、,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射能。射能。例例1(2011大纲全国卷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读图,完成(1)(2)题。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地表B地壳上部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地壳下部D地幔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喷出岩B侵入岩侵入岩C沉积岩沉积岩D变质岩变质岩考点定位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名师精析名师精析第第(1)题,图中山体岩石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题,图中山体岩

6、石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浆岩,形成岩浆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选浆岩,形成岩浆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选D。第。第(2)题,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会经过风化、侵蚀、搬题,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会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一系列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答案答案(1)D(2)C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本题组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两种:本题组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两种:(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第(1)题,不能回顾起岩浆岩的矿物题,不能回顾起岩浆岩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圈层中的软流层。直接来自地幔圈层中的软流层。(2)信息解读

7、审题能力差。如第信息解读审题能力差。如第(2)题,没有看清题,没有看清“该山体岩石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能转化为在地球表层可能转化为岩岩”,误认为是该山体的岩石,误认为是该山体的岩石组成而错选组成而错选A。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及相应关系如下:地质构造地质构造褶皱褶皱断层断层背斜背斜向斜向斜判判断断方方法法形态形态岩层一般向岩层一般向上拱起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弯曲岩层受力破裂并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相对位移岩层的岩层的新老关

8、新老关系系中心岩层较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老,两翼岩层较新层较新中心岩层较新,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老图示图示地质构地质构造造褶皱褶皱断层断层背斜背斜向斜向斜构构造造地地貌貌未侵未侵蚀地蚀地貌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山岭(内内力作用力作用)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

9、谷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有时有泉、湖泊形成侵蚀侵蚀后地后地貌貌背斜顶部受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力作用,岩石破碎常,被侵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蚀成谷地(外力外力作用作用)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成山岭(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图示图示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找水:找水: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构造

10、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2)找油、矿:找油、矿: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探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探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铁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为背斜

11、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处,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掉了。(3)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开挖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于背斜位置选址。开挖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于背斜位置选址。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聚落选址应远离断层。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聚落选址应远离断层。特别关注特别关注(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是不同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是不同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向向斜、背斜斜、背斜)、断层、断层(地垒、地堑地垒、地堑)两大类;构造地貌类型多样,可两大类;

12、构造地貌类型多样,可能是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谷地、断块山等。能是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谷地、断块山等。(2)褶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层的岩层是不连续的,并且有明褶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层的岩层是不连续的,并且有明显的位移。显的位移。例例2(2011江苏高考江苏高考)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接收机每间隔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图,图2是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所记录的位置分布

13、图。据此回答(1)(2)题。题。(1)图图1中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背斜、断层和向斜(2)与图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相对应的剖面图是()Aa图图Bb图图Cc图图Dd图图考点定位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判断。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判断。名师精析名师精析第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方向、新老关系和岩层题,从岩层的弯曲方向、新老关系和岩层的连续性上可知的连续性上可知为背斜,为背斜,为向斜,为向斜,为断层。第为断层。第(2)题,题,从图从图

14、2中可知从甲到乙,中可知从甲到乙,GPS所记录的位置有两处较稀疏,说所记录的位置有两处较稀疏,说明自行车速度快,为下坡路段,靠近乙处较密集,说明自行明自行车速度快,为下坡路段,靠近乙处较密集,说明自行车速度较慢,为上坡路段,由此可知车速度较慢,为上坡路段,由此可知d图符合,故选图符合,故选D。答案答案(1)C(2)D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本题失误主要原因是信息解读能力差。学生不能从图本题失误主要原因是信息解读能力差。学生不能从图2中获中获取有效信息取有效信息(点的疏密点的疏密),加上不能对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加上不能对信息进行合理分析(点的点的疏密反映了坡度的陡缓疏密反映了坡度的陡缓)而出错。而出错。

15、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而来的)普遍普遍(例:花岗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侵蚀作用作用风力风力侵蚀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例:雅丹例:雅丹地貌地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侵侵蚀蚀作作用用流流水水侵侵

16、蚀蚀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红色沙漠漠”“”“石漠化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例: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石灰岩)分分布地区布地区(例:桂林山水、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

17、、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千湖之国芬兰)等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例:挪威峡湾)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分布地区沉沉积积作作用用冰川冰川沉积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区流水流水沉积沉积形成冲积扇形成冲积扇(出山口出山口)、三角洲、三角洲(河口河口)、冲、冲积平原积平原(中下游中下游)颗粒大、比重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小的后沉积

18、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游(例:黄河三角洲、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恒河平原等)风力风力沉积沉积形成沙丘形成沙丘(静止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黄土高原的黄土)特别关注特别关注(1)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冲积岛等。(2)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川作用:高山上

19、侵蚀冰斗、角峰、冰斗、角峰、U形谷地等;山形谷地等;山下堆积下堆积冰碛湖、冰碛物冰碛湖、冰碛物(垄垄)等。等。(3)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例例3(2011上海高考上海高考)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据此完成的颗粒大小不同。据此完成(1)(2)题。题。(1)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0cm/sB200cm

20、/sC300cm/sD400cm/s(2)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黏土、粗砂、砾石、石块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石块、砾石、黏土、粗砂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石块、砾石、粗砂、黏土考点定位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本题组主要考查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名师精析名师精析第

21、第(1)题,从图中可知。鹅卵石颗粒直径大约为题,从图中可知。鹅卵石颗粒直径大约为6.4cm,与之对应的流速约为至少,与之对应的流速约为至少200cm/s。第。第(2)题,从图题,从图中可以推断出随着流速的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中可以推断出随着流速的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选后沉积,故选D。答案答案(1)B(2)D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本题组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两种:本题组失误的常见原因有两种:(1)信息解读能力差。看不懂图,导致第信息解读能力差。看不懂图,导致第(1)题无从入手。题无从入手。(2)原理规律掌握不准。不能掌握流水沉积规律。原理规律掌握不准。不能掌握流水沉积规律。地质

22、构造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图的判读1以地质剖面图为例以地质剖面图为例2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

23、次由老到新连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层形成后,该地地壳

24、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一直遭受外力侵蚀。(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褶皱褶皱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断层断层升降运动。升降运动。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25、4)看岩层是否缺失看岩层是否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5)看是否有岩浆活动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

26、形成时代。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6)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相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对高差等。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7)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

27、水。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利用背斜找油。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利用断层找水、找泉。利用断层找水、找泉。(8)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大型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地带,遂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构大型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地带,遂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构造部位。造部位。(2011上海高考上海高考)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

28、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

29、以前?(以字以字母指代地层母指代地层)(3)比较断层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写出字母字母)(4)据图判断断层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形成的先后关系。(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作用的各种表现。内力作用表现:内力作用表现:_。外力作用表现:外力作用表现:_。解析:解析:第第(1)题,题,C为砂岩,应为河湖沉积的产物,表示该为砂岩,应为河湖沉积的产物,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区为陆地环境;E、F、G层分别为石灰岩、砂岩、页岩,

30、层分别为石灰岩、砂岩、页岩,分别对应于深海、河湖、浅海沉积的产物,说明从分别对应于深海、河湖、浅海沉积的产物,说明从E层到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第层海平面上升。第(2)题,图示题,图示B层到层到K层岩层倾斜,说明该地区在层岩层倾斜,说明该地区在K地层形成后发生过褶地层形成后发生过褶皱。图示皱。图示N层到层到P层岩层呈水平状态,说明褶皱发生于层岩层呈水平状态,说明褶皱发生于N地地层形成之前。第层形成之前。第(3)题,由图中看出,断层题,由图中看出,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的左右两侧地层,左侧缺失层,左侧缺失H、I、J、K层。第层。第(4)题,图示显示题,图示显

31、示N、O、P地层被断层地层被断层M挫断,故地层挫断,故地层O先形成,断层先形成,断层M后发生。第后发生。第(5)题,根据该地层剖面所显示的地壳演化信息,内力作用题,根据该地层剖面所显示的地壳演化信息,内力作用表现主要有: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表现主要有: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答案:答案:(1)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层到F层海平面下层海平面下降;从降;从F层到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层海平面上升。(2)褶皱发生在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地层形成后,

32、N地层形成前。地层形成前。(3)H、I、J、K地层缺失。地层缺失。(4)地层地层O先形成,断层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后形成。(5)内力作用: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沉内力作用: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沉积地层、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质受侵蚀而缺失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质受侵蚀而缺失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图5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12.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