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1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A.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
B.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C.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D.植被常绿茂盛,减弱风力
(2)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
A.亚洲低压强盛
B.正值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
C.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
D.西欧南北温差大
2、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14时到20时,合肥()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C.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D.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3、在屋顶以绿化形式建设的花园叫屋顶花园。日本东京市政府2001年的政策规定,业主在新建和改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设施和25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设施时,必须绿化屋顶可利用面积的20%。图4为日本屋顶花园一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日本东京市建设屋顶花园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能源消耗,缓解热岛效应
B.保护多种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C.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D.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2)东京市屋顶花园适宜栽种的植物是()
A.落叶阔叶植物B.常绿阔叶植物C.耐旱的植物D.喜温凉植物
(3)在我国,应当大力提倡建设屋顶花园的城市是()
A.小城镇B.中等城市C.县政府驻地D.区域中心城市
4、(原创题)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逢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6km),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女)、叶光富等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甲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B.大气不稳定,对流强烈
C.大气厚度两极地区较赤道地区大
D.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2)关于乙层大气适宜航空飞行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大气平流运动为主,大气较稳定
B.大气能见度高
C.上部冷、下部热,不易形成对流
D.水汽和杂质少,无云雨现象
(3)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气温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逐渐升高B.气温逐渐降低
C.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D.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5、下图为东北亚地区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M附近形成如图所示的锋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图中甲、乙两点的温差可能是()
A.-4℃B.4℃C.8℃D.12℃
(2)此时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A.偏西风、东北风B.西北风、西南风
C.偏西风、南风D.东南风、北风
(3)该日此时刻,M处锋面类型及判断依据是()
A.暖锋气温、气压分布B.暖锋地势高低
C.冷锋气温、气压分布D.冷锋海陆位置
6、海陆风是滨海地区风向随昼夜交替而转换的现象。下图示意某海岸某时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刻()
A.为白天,盛行海风B.为黑夜,盛行陆风
C.为黑夜,盛行海风D.为白天,盛行陆风
(2)关于图中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处气压高于③处
B.①处气压高于②处
C.①、③两处气压差比②、④两处气压差大
D.②、④两处气压差比①、③两处气压差大
(3)假设区域内气温垂直递减率相似,则图中四处气温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
7、海洋锋是指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南大西洋某海区因热带洋流的侵入形成了海洋锋,海洋锋表面大尺度背景气压高低与水温高低的递变方向常年接近一致。由于海洋锋表面大气受局部热力作用与大尺度背景气压共同影响,海洋锋附近海表面出现风速最小值。下图示意南大西洋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均温度、气温梯度及风速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海域盛行风向最可能为()
①偏东风②偏南风③偏西风④偏北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该海洋锋轴线位于()
A.甲B.乙C.丙D.丁
(3)导致海洋锋附近海表面风速最小的物理过程为()
A.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
B.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垂直气压梯度反向叠加
C.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
D.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一垂直气压梯度反向叠加
8、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辐射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大气中的水汽和云量减少,则()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9、下表为我国某城市8日内气象要素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城市8日内气象要素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
(2)周五最低气温降至最低,说明该日()
A.太阳辐射减弱B.地面辐射减弱C.地面积雪深厚D.微风传热率低
(3)推测该城市这一天气现象多发的季节是()
A.初春季B.初夏季C.初秋季D.春末季
10、如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盛行偏北风B.丙处气压中心势力最强
C.乙主导风向为偏东风D.丁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2).关于图中丁、戊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冬季风的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B.戊地夏季风的成因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C.丁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
D.戊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
11、读某年10月20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出现严重灰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空气对流强D.微风或静风
(2)与空气清新的晴天相比,灰霾天气条件下()
A.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
B.白天温度低,晚上温度低
C.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3)从25日开始北京受到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下图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A.AB.BC.CD.D
12、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低纬信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
C.极地东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A.夏季、变暖B.夏季、变冷C.冬季、变暖D.冬季、变冷
(3)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13、下图是某区域形成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个箭头代表含义正确的是()
A.a-风向B.b-摩擦力
C.c-地转偏向力D.d-水平气压梯度力
(2)关于影响风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且大小与地转偏向力相等
C.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某同学在图示区域背风而立,高压区域在他的()
A.右前方B.左前方C.右后方D.左后方
14、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海风出现时,图中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A.MNQPB.MNPQC.QPMND.QPNM
(2)从冬季到夏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A.两者均加强B.两者均减弱
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
15、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山麓地带冬半年月平均雾日多于夏半年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空气中水汽含量B.植被状况
C.大气的稳定性D.空气中的颗粒物
(2)大雾天气多,其影响表现为()
A.天气多变,游客急剧减少
B.空气质量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
C.视线下降,影响缆车运行
D.气温变化和缓,茶叶的品质优良
(3)该山最可能位于我国()
A.甘肃省B.贵州省C.江西省D.陕西省
16、2020年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可拆装式方舱营房,亮相海拔4000多米的某高原部队驻地,该营房主要由屋顶太阳能面板、玻璃房和起居室三部分组成(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方舱营房的太阳能面板、玻璃房的主要功能是()
A.防雨雪B.防辐射C.防缺氧D.防低温
(2)屋顶的太阳能面板会()
A.增强太阳辐射B.减弱地面辐射
C.增加地面反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
(3)营房的铁制支撑结构置于方舱外部,主要是为了()
A.营房更加稳固B.减少室内散热C.方便拆卸安装D.吸收大气热量
17、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下图为西北太平洋某季节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有利于海雾形成的条件是()
A.空气干燥B.水汽停滞C.水汽冷却D.大气稳定
(3)甲地海雾多发时的主导风向是()
A.偏南风B.偏北风C.偏西风D.偏东风
18、(原创题)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逢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6km),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女)、叶光富等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甲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B.大气不稳定,对流强烈
C.大气厚度两极地区较赤道地区大
D.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2)关于乙层大气适宜航空飞行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大气平流运动为主,大气较稳定
B.大气能见度高
C.上部冷、下部热,不易形成对流
D.水汽和杂质少,无云雨现象
(3)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气温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逐渐升高B.气温逐渐降低
C.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D.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19、北京市将建成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体系。下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其中作用空间指需要改善通风环境或降低污染的区城,补偿空间指产生新鲜空气或局地风系统的来源区域,通风廊道则是将空气由补偿空间引导至作用空间的连接通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城郊热力环流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城市通风廊道()
A.远离主要道路B.垂直盛行风向延伸
C.提高建筑密度D.多布局绿化用地
20、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图示区域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21、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图1示意西北地区春播地膜覆盖景观,图2示意西北地区秋季果园地膜覆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地膜覆盖的首要目的是()
A.抑制杂草B.增强光照C.防风固土D.保温保湿
(2)图2果园中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A.阻滞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B.提高地面反射率—苹果着色
C.提高地面反射率—阻吓飞鸟
D.阻滞地面辐射—提高地温
22、2018年5月14日早上,一架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L8633航班(川航),在飞机进入9800米巡航高度时,飞机驾驶舱右侧(副驾驶席)风挡玻璃突然炸裂,在意外发生后,副驾驶大半个身子都被“吸”了出去。3U8633航班:“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驾驶舱风挡裂的瞬间,乘客面临的问题有()
①低压②超重③低温④低噪音⑤缺氧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③④⑤
(2)紧急下降返航途中,遇到风雨天气的原因是该层大气()
A.上热下冷B.上冷下热
C.水汽与固体杂质少D.平流运动为主
23、下图为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1)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特征是()
A.与气压变化一致B.与气温变化一致
C.早晚太阳辐射强度大D.正午前后达最大值
(2)与第1天相比,第2天()
A.昼夜温差大B.太阳辐射强
C.大气保温作用弱D.晴天概率小
24、马特峰是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山峰之一,山体造型独特,呈四个面的锥体,分别面向东南西北。对登山家而言,马特洪峰却是一处高难度的登山处,虽然峰顶海拔并不高,但却成为众多登山者们的极限挑战。登峰者多选择从东北角的“棱”艰难上山,必须在早上4时从3200米左右的住宿地出发,这样才能确保在下午的云雾及风暴到来前平安下山。下图示意马特洪峰正午时分的山体形态,图中线条表示该山体过去200万年以来的形态变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马特洪峰山体形态演变过程中主导因素是()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地壳抬升D.风力侵蚀
(2)登峰者登山的“棱”的地貌类型是()
A.角峰B.U型谷C.蛇形丘D.刃脊
(3)马特洪峰云雾和风暴多发生在下午,与此现象关系最小的是()
A.持续太阳照射,冰雪蒸发
B.谷风逐渐加强,气流上升
C.太阳高度变小,气温下降
D.西风风力变强,水汽增多
25、下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XY线为等温线,PQ为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O地等温线弯曲的判读,正确的是()
A.向北凸,气温较低B.向南凸,气温较低
C.向高纬凸,气温较高D.向低纬凸,气温较高
(2)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a、b两地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6、焚风是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河北中南部位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西靠海拔1500~2000米太行山脉,一年四季均会出现焚风天气.尤以冬季发生的频率最高。2015年12月25日凌晨,河北中南部出现了明显的焚风天气,位于太行山中段的石家庄最为明显。图为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气温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发生焚风的时段为()
A.0时—4时B.4时—6时C.5时一8时D.5时一10时
(2)河北省中南部焚风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区B.与太行山相对高度大
C.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冬季平均气温0℃以下
(3)河北中南部冬季焚风发生频率最高,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冬季()
A.盛行西北季风B.受冷气团影响大
C.农田实行休耕制D.晴朗静风天气多
27、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现象越来越强,下垫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有所改变,必然影响大气的运动状况。为了研究海陆风的特征,将背景风力处于静风或弱风状态,向岸风和离岸风相互转化时突变角度大于90°的日期定义为典型海陆风日。下图示意天津市某显著海陆风日2时和16时气温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时图中四个站点与市区大气交换作用最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16时天津东南部气温较其他地区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市区,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小
B.地势较低,山地冷空气下沉堆积
C.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大
D.濒临渤海,受海水调节作用显著
(3)该日16时天津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海风强于陆风B.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C.空气湿度减小D.污染物向渤海扩散
28、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城市面临严重的大气(悬浮颗粒PM2.5)污染问题。下图为2017年合肥市PM2.5不同季节的小时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判断M、N、P所代表的季节分别是()
A.冬季、秋季、夏季B.冬季、夏季、秋季
C.秋季、夏季、冬季D.秋季、冬季、夏季
(2)影响M季节PM2.5污染严重的因素是()
A.植被覆盖B.大气状态C.日照变化D.风速较大
29、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当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时,便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反之则出现拉尼娜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海区大气环流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当东南信风减弱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①南美太平洋沿岸渔业增收②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③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④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0、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热岛强度随郊区范围的扩大而增强。下图为2018年乌鲁木齐市城郊范围示意图,T1郊区面积等于城区面积;T2郊区面积是城区面积的1.5倍。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夏季白天的地表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序应为()
A.裸地植被水体B.植被水体裸地
C.水体植被裸地D.裸地水体植被
(2)据材料可推测,乌鲁木齐市随着郊区范围的扩大,郊区()
A.裸地占比增大B.植被覆盖率增大
C.水体面积减小D.建设用地占比增大
(3)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冬季热岛强度大于夏季,其原因是冬季()
①城市建筑物密集、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
②城区地表温度下降较快
③城区人为热源排放更多的废热④郊区水体冻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综合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31、读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季节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它将北半球的 气压带切断。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①③④三地中有明显气流上升的是 。
(3)乙地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受其影响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
(4)半年后,印度半岛盛行 风,成因是 ,自非洲亚丁湾归国的中国海军舰队在北印度洋上正 航行(填“顺风顺水”或“逆风逆水”)。
3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的辐射代号名称A (名称); E (名称);F (名称),有霜的夜晚说明F比较 (强或弱)。
(2)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合理解释: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的是什么。
(3)与K作用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农民焚烧秸秆防霜冻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高处不胜寒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分盈亏量是指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下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下右图是左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1)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5月份最低,7~8月份最高,分析其原因。
(2)判断6~8月甲、丙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解析其原因。
(3)图中乙地水稻单产比小麦高83.9%,净收益是小麦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麦的3倍。有人建议该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4、读“我国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C比D的气压 (高或低);A处等压面海拔比B处 (高或低);A比B的气压 (高或低)。
(2)A比B的温度 (高或低);A比C的温度 (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热力环流的形成,先有 (升降、水平)运动,后有 (升降、水平)运动。
(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 风(风向),地面A与B之间吹 风(风向)。
35、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季节是北半球 。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是 。
(2)若在1月份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 。
(3)与B点(33°N)同一纬度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 ,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是 ,典型地区是 ,图示季节气候特点表现为 ,原因是 。
(4)图中A处冬季盛行 季风,形成C地区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和 。
36、读“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变形情况,在图中画出甲、乙两地间的热力环流。
(2)由图可知,甲地气温比乙地气温 (高或低)。
(3)将M、N、P、Q四点气压值按从大到小排列 。
(4)假如图示甲、乙、间的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甲或乙)。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地理原理是 。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偏,纸片B向 偏。(填左或右)
(3)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地面热量差异→ →同一水平面上的 →大气 →热力环流。
(4)若该实验模拟白天的海陆风,则电炉表示 。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即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被称之为 。
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下图示意某时段山谷等压面分布。
(1)该时段反映的是 (白天或夜晚)的 (山风或谷风)。
(2)简述该时段山谷风的形成过程。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实线处(答题卡)用箭头绘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39、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B所在高原的地表特征。
(2)A,B之间的河流峡谷地区降水十分丰富,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3)试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分析B所在高原太阳辐射强烈但气温却很低的原因。
40、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得是 。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 ,N代表 (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
(3)分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别写出乙图中P1的风向。
41、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
(2)该图表示 半球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
(3)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42、 材料 北京市城区的城市热岛现象较明显,如图为2008年4月某日北京地区城市和郊区平均气温水平变化示意图。
(1)图中现象被称为 ,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大气质量的有利影响是 。
(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什么?
(3)试分析在城郊建设环境绿地,其意义是什么?
43、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材料二:下图为甲山脉“某区域示意图”,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由于处于板块边界处,冰岛拥有十分丰富的 资源。
(2)丙地为挪威的松恩峡湾,它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3)图2中P处的地质构造为 ,由其基本形态形成的地形案例不包括 。
A.华山 B.富士山 C.渭河平原 D.吐鲁番盆地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喷发物对太阳辐射具有 作用,对近地面具有 作用。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其借助的盛行风带是 。
(5)下列城市中,水循环过程②在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A.拉巴特B.里斯本C.都柏林D.罗马
44、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 ,当地吹 风。
(4)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 (增强、减弱)。
(5)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东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
45、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气垂直分层名称:A ,B ,C 。
(2)概括A、B层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3)简述平流层适宜飞机飞行的原因。
(4)某地近地面温度为30℃,这里的对流层厚度为12km,那么这里对流层顶的气温为 ℃。
46、某同学尝试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47、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创造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方向。
(2)简要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3)若在图中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4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川秀美,地理位置独特。雅安有蜚声全国的“三绝”:雅雨、雅鱼和雅女。一绝:雅雨,雅安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且有70%以上的降水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夜开始飘落,天明即云散雨收。二绝:雅鱼,雅安鱼品质优越,是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目前数量不多,被列为四川省二级保护鱼类,喜栖在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地质的冷水溪流中,且水流中有充足的氧,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低于8℃或高于24℃,食欲减退,生长减缓。三绝:雅女,站在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雅安美女,个个身材高挑窈窕,肤色白净,皮肤细腻,且娥眉美目,说话柔声细气,观之赏心悦目。
材料二: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表为雅安气候资料统计图。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6.3
7.7
11.6
16.8
20.8
23.3
25.1
24.9
21.0
16.7
12.4
7.8
平均降水(mm)
20.8
31.9
50.9
93.0
129.4
181.5
369.5
433.6
206.6
98.3
56.5
20.9
平均降水天数(天)
13.3
16.1
18.6
17.8
19.1
19.3
20.1
18.8
20.8
20.4
16.3
12.6
(1)结合材料二,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相关理论,分析雅安夜雨多的原因。
(3)依据材料和雅安气候统计资料,试从自然方面分析雅安鱼生活的优越条件。
(4)结合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女皮肤细腻白皙的原因。
49、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右图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ab点之间的气温是a b(填“<”“=”或“>”),a地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向 (填“上”或“下”)。
(2)此时,左上图中近地面的风为 风(填“海风”或“陆风”),其气流的干湿状况是 。
(3)右上图中实线表示 (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根据 差异,白天陆地气压比海洋 ,左图所示情况应出现于右图中 (时段)。
(4)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小。若左上图示意目前某季节等压面分布状况,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填“更大”或“更小”),该季节最可能是 季。
5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雀河亦称饮马河,是库尔勒市工业、农业、经济的母亲河,与塔里木河并流于南疆盆地,二者之间是南疆沙漠难得的绿洲,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和优质长绒棉主要产于此地。库尔勒香梨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名优特优良品种,果皮薄质脆,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库尔勒香梨极耐贮藏,果农采收后,置于无人居住的房间或土窑中,到第二年春(3,4月)不霉不烂,而且变得更加金黄诱人,香气浓郁。库尔勒市通过狠抓香梨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香梨品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全年销售。现在已经跻身世界零售业连锁巨头“沃尔玛”和“欧尚”旗下各大超市。成功地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的飞跃。
材料:二库尔勒区域图(图4)
材料三:博斯腾湖区域图及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图5)
(1)据材料三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分析库尔勒香梨品质优良,并成功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飞跃的有利条件。
(3)你是否赞成库尔勒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并说明理由。
76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027参考答案
1、答案:
B
A
【提示】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故选B。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珀斯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澳大利亚为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夏季亚洲低压强盛,A对。
此时为珀斯的冬季,BC错。
西欧南北温差大,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D错。
故选A。
2、答案:
B
D
【提示】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锋面系统与天气
解析:
(1)本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本题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
【解答】
(1)读图,从1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
故选B。
(2)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A错。
冷锋降水在锋后,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B错。
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