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型例题(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076519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型例题(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型例题(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型例题(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型例题(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型例题(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型例题1单选题1、隋唐时期,许多日常用品都采用纸制品或纸质代用品,如用纸糊灯笼、糊窗户,某一时期还曾出现纸衣、纸冠、纸被、纸帐、纸甲、纸屏风等制品。据此推测这一时期A造纸技术高度发达B社会重文风气盛行C普通民众生活贫困D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指出“某一时期出现用纸代替衣服、帽子、被子、床帐、铠甲、屏风等生活用品的现象”,可见当时纸制品的应用比较广泛,普通民众生活贫困,C项正确;造纸技术高度发达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社会重文风气盛行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无法体现材料主旨。排除B项;商品经济蓬勃

2、发展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C项。2、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南起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到涿郡,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可见,隋唐大运河()A使全国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B推动了对外贸易全面繁荣C使北方的商品生产陷入持续低迷D便利于南北方的经济交流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D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对外贸易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北方的商品生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3、影响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

3、_运动。不仅为新兴的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_,影响十分深远。答案:思想解放地主阶级源头活水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4、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_所代替,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答案:龙山文化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4、,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5、势力范围:东到_,西及_,南跨_,北至_。答案:大海陇山江汉燕山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6、南朝时,君主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刺史),以寒人为典签进行控制。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典签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情况,“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这反映了当时()A庶族地主力量上升B中央集权制度遭受破坏C

5、门阀士族影响巨大D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南朝君主面对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派皇家子弟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以抑制地方豪强势力,但宗室往往兴兵犯上,为了监视他们,皇帝另派寒人出身的典签佐之,实际是代表皇帝监视诸王,牵制地方军事大政,题干材料“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反映了南朝时寒人出身的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上升,A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排除B项;由题干可知,士族势力遭到限制和打击,排除C项;分化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7、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

6、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A581年B589年C618年D689年答案:B解析:西晋灭亡之后进入南北朝时期,589年隋朝统一全国,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8、巩固统一统一车轨、_、货币、法律和度量衡。修建驰道、直道,颁行_。编制_,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答案:文字法律户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因此,处为文字;处为法律;处为户籍。9、孔子和老子及百家争鸣学派时间代表人物学说道家春秋老子“

7、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战国庄子逍遥自由儒家春秋孔子战国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战国荀子隆礼重法、“性本恶”墨家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法家战国韩非子积极变法革新;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阴阳战国邹衍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生相胜”百家争鸣历史意义:答案:孔子: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中庸;有教无类,开创私学;因材施教;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百家争鸣历史意义: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

8、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百家争鸣是春秋战

9、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所以,孔子的学说是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中庸;有教无类,开创私学;因材施教;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10、从304年刘渊建国的130多年时间内,北方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

10、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建立一批政权,合称“十六国”。其中实现北方一统的是A前赵B前燕C北魏D前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结果北方政权割据混战局面,实现统一的是北魏,C项正确;前赵是十六国时期列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政权,排除A项;前燕是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排除B项;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11、姓氏改革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拓跋氏改姓为元,步六孤氏改姓为陆,贺兰氏改姓为贺,独孤氏改姓为刘等。孝文帝上述做法()A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C促进了北方经济发

11、展繁荣D完成了鲜卑族汉化过程答案:B解析:孝文帝改汉姓的做法加速了鲜卑民族的汉化,这就顺应了当时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B狭隘观念正确;孝文帝的做法是促进了鲜卑民族的汉化,而非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排除A项;鲜卑族改汉姓和促进北方经济发展繁荣之间没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完成了”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选官制度。这说明朝代制度选拔标准或方式汉代察举制德行学问,荐举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品评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A政府对读书人控制减弱B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C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D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

12、制再到科举制,选拔标准从举荐到门第再到考试成绩,这种演变趋势体现了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科举选官注重读书人的考试成绩,因此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体现了政府对读书人控制逐渐增强,而不是减弱,排除A项;“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而且说法过于武断,排除B项;科举制下,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读书、考试入仕,故“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3、东晋和南朝为解决北方流民侨置问题,推行了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土断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A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

13、B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C使侨民重新分得了土地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可知,土断政策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排除A项;土断政策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使侨民重新分得了土地,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4、文学: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_、_上答案:汉赋乐府诗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汉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很多反映了当

14、时社会真实情况。所以空白处应填汉赋、乐府诗。15、宋书州郡志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西晋灭亡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政权分立D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答案:D解析:由材料“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可知,材料体现了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大大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项正确;西晋灭亡、政权分立是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不是它的影响,排除A项、C项;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排除B项。故选D

15、项。小提示:填空题16、作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提高了_,是中国政治制度的_,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办事效率重大变革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各部门之间相互分工协作,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所以是办事效率,是重大变革。17、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朝代:唐朝判断依据: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答案:(1)朝代:秦朝:西汉:唐朝判断依据: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将西域纳入版图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实行郡县制;郡县首领由朝廷直接任命;建造驰道与直道

16、;建筑长城等。:创设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设置河西四郡等。:设安西都护符和北庭都护府等。(2)统一、多民族融合等特点。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幅图示秦朝的疆域图,判断的依据可知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秦国完成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对地方的措施,主要从郡县制,建筑长城和修建直道和驰道来回答。第二幅图反映的是西汉疆域图,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域已经属于汉朝的疆土;对地方主要通过“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在全国设立13个州刺史,进行对地方管理。第三幅是唐朝,对地方主要答出设安西都护符和北庭都护府即可。(2)秦朝、汉朝和唐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点可以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民族融合的加快。18、“

17、六朝”:三国时期的吴、东晋、_、齐、梁、_均定都今天的南京,统称为六朝。答案:宋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王朝均定都在今天的南京,南京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19、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开通大运河意义:_答案:广设仓库兴建洛阳城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的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

18、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处为广设仓库;处为兴建洛阳城;处为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4世纪下半叶,_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_后前秦政权崩溃答案:前秦淝水之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所以,处为前秦,处为淝水之战。21、中国古代官吏制度不断演变,汉朝选官主要实行_.隋唐时期,选官用人采用_.为后代沿用。答案:察举制科举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

19、知,汉代主要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重视品行;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注重才学,被后世沿用。22、地图学:西晋地图学家_绘制_,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答案:裴秀禹贡地域图解析:略23、标准:初创时重视家世、_和_,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答案:道德才能解析:略24、项目时间成就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_、东晋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_等文学形式诗歌唐朝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是_,“诗圣”是_书法东汉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世称“书圣”隋唐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的颜

20、体和_的柳体最为有名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_和_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_被称为“画圣”石窟魏晋至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有_、_、_答案:建安文学陶渊明民歌李白杜甫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吴道子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

21、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

22、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所以,处为建安文学;处为陶渊明;处为民歌;处为李白;处为杜甫;处为王羲之;处为颜真卿;处为柳公权;处为女史箴图;处为洛神赋图;处为吴道子;处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处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处为甘肃敦煌莫高窟。25、五代十国:_年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5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_五个王朝,史称_。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_清除五代的弊政,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答案:907年朱温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顺应当时形势解析:略材料分

23、析题26、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座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

24、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答案:(1)运作程序: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主要优点: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三省长官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务繁多而丞相才干不足的缺陷。(2)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

25、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公正;人才选拔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回答四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运作程序,根据材料“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得出中书草拟,根据材料“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得出门下审核,根据材料“尚书省执行”得出尚书执行。第二小问主要优点,根据材料“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三省长官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务繁多而丞相才干不足的缺陷。(2)根据材料“九品中正制.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打破世族垄断做官途径;根据材料“唐代针对此弊,改成

26、自由竞选”得出促进社会阶层自由流动;根据材料“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得出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材料“参加中央之考试”得出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根据材料“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得出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公正;根据材料“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得出人才选拔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随着所属民族越来越多,唐太宗积极慎重地采取了若干措施。在各族聚居区“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各族官员在待遇地位上则更无薄厚之分,不搞什么重汉轻蕃。一般保留各族内部的社会组织或同新的行政机构结合并存,于阗、龟兹等地保留国王称号

27、,突厥、回纥首领仍称可汗等,唐太宗给他们下诏时也自称皇帝天可汗。吐谷浑一再骚扰边州并扣留中央代表,太宗竟先后十次派人谕以祸福,直到最后不得已才派兵予以平定。特别是十多万突厥人安居塞上各地,与汉人一起耕牧近十年之久,相互间结利深情厚谊。以至要离开这里时,多怀依恋之情不肯出塞。摘编自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论集(1)据材料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对宗民族政策的积极作用。答案:(1)措施:设置羁縻府州;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各族传统习惯;不轻易对少数民族用兵。(2)缓和民族矛盾,出现了民族关系相对和睦的新局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完善国家治理模式;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创造

28、条件。解析:(1)根据材料“在各族聚居区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得出设置羁縻府州;根据材料“各族官员在待遇地位上则更无薄厚之分,不搞什么重汉轻蕃”得出平等对待少数民族;根据材料“一般保留各族内部的社会组织或同新的行政机构结合并存,于阗、龟兹等地保留国王称号,突厥、回纥首领仍称可汗等,唐太宗给他们下诏时也自称皇帝天可汗。”得出尊重各族传统习惯;根据材料“吐谷浑一再骚扰边州并扣留中央代表,太宗竟先后十次派人谕以祸福,直到最后不得已才派兵予以平定。”得出不轻易对少数民族用兵。(2)根据材料“别是十多万突厥人安居塞上各地,与汉人一起耕牧近十年之久,相互间结利深情厚谊。

29、”和所学知识可从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国家统一、完善治理模式、为贞观之治创造条件等方面分析作答。小提示: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塑造华夏正统过程中,北魏政治文化具有特殊性,其礼仪仍保留有拓跋鲜卑旧俗,但北魏吸纳华夏礼仪、开创新局的态势不容小觑。虽偏安江南,东晋南朝在礼仪制度上居于优势地位,仍以华夏文化正统自居。道武帝开国以后,北魏统治者华夏认同观念潜滋暗长。延至孝文帝,自觉塑造华夏正统的意识更为突出。中书监高闾认为判别华夷的标准在于是否“地据中夏”,具有鲜明的政治地理的概念。同样在文化标准上,北魏虽然有限度地承认南朝作为华夏政权的合法性,但以“中夏”自居,视南齐为“南夏”。由此可见,北魏正统

30、观念存在地域与文化两种不同的判别标准,但无论具体标准为何,均凸显出孝文帝积极塑造北魏为华夏正统王朝的强烈意识。摘编自赵永磊争膺天命:北魏华夏天神祭祀考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塑造北魏为华夏正统王朝”的有利因素。(2)据材料概括北魏政治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政权塑造华夏正统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有利因素:北魏统治者华夏认同观念和意识逐步增强;孝文帝迁都洛阳,占捆传统中国的政治中心,具有政治地理优势。(2)特点:吸纳华夏礼仪的同时保留鲜卑旧俗。积极影响:增强北魏各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汉化)进程;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为国家统一奠定

31、基础。解析:(1)有利因素:根据“北魏吸纳华夏礼仪、开创新局的态势不容小觑”、“道武帝开国以后,北魏统治者华夏认同观念潜滋暗长。延至孝文帝,自觉塑造华夏正统的意识更为突出”得出北魏统治者华夏认同观念和意识逐步增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占据传统中国的政治中心,具有政治地理优势。(2)特点根据“其礼仪仍保留有拓跋鲜卑旧俗,但北魏吸纳华夏礼仪、开创新局的态势不容小觑”得出是吸纳华夏礼仪的同时保留鲜卑旧俗。积极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主要是增强北魏各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汉化)进程;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

32、代大批官员的主要来源是科举。唐代已经实行科举,但被门阀贵族操纵,取士很少。北宋初年,科举向文人广泛开放,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只要有“奇才异行”也可应试授官,甚至僧、道有时也可应试。宋太祖时取士较为严格,朝廷下令:考试及第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以防止形成宗派。进士及第要经过皇帝亲自“殿试”考选,从此成为定制。殿试后并在殿前“唱名”,由皇帝“赐及第”。宋太宗时,录取人数逐渐增多,一科进士可多到三、四百人,诸科多到七、八百人。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1384年,朱元璋命礼部制定科举程式,颁行各省,其后遂为定制。规定士子必须先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之后,才能参加

33、科举考试。正式考试三年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内容包括四书义、经义、论、判诏、经史时务策等多项科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义、经义。明初科举会试取士中分为南、北两榜分别录取。宣德、正统年间,又分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则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后来,虽在比例上有所增减,但其制不变。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与唐代相比科举取士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科举取士的特点及原因。答案:(1)不同之处:科举成选官主要途径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应试者身份的限制放宽皇帝主持殿试成为定制。(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

34、特点:官办学校与科举制相结合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按地域分卷考试和录取。(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原因:君主专制强化程朱理学成为官办哲学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不同之处:根据“北宋初年,科举向文人广泛开放”得出科举成选官主要途径;根据”宋太宗时,录取人数逐渐增多,一科进士可多到三、四百人,诸科多到七、八百人。“得出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根据“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只要有奇才异行也可应试授官,甚至僧、道有时也可应试。”得出应试者身份的限制放宽;根据”进士及第要经过皇帝亲自殿试考选,从此成为定制。“得出皇帝主持殿试成为定制。(2)特点:根据“规定士子必须先在州县通过

35、预备考试,获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之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得出官办学校与科举制相结合;根据“考试内容包括四书义、经义、论、判诏、经史时务策等多项科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义、经义。”得出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根据“明初科举会试取士中分为南、北两榜分别录取。”按地域分卷考试和录取。原因:根据所学,从政治、南北经济差异、理学影响等方面概括。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造成人口民户凋零破落,户籍和土地图册已经成为一纸空文,租庸调收入已难以维持政府的生存。780年实行的“两税法”,其核心内容是将过去的租庸调和户税、地税及各项杂征合并,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

36、收赋税。同时政府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由于这些税是在夏、秋分两次统一征收而被称为“两税法”。两税法的立法原理具有进步意义,但税制本身也存在较多弊端,比如两税法规定赋税的征收是以财产的多少为标准的,而财产种类较多,价值不一,难以量化;同时各州县是根据税额的总数进行分摊,于是出现“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一些地方官员甚至在两税法内容上做文章,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最后,广大人民无以为生,只有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摘编自蔡昌隋唐盛世的赋税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后期两税法实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

37、实施后给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答案:(1)原因:原有税费繁杂战乱导致唐朝财政困难均田制的破坏或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商品经济的发展。(2)变化:纳税程序简化按财产多少纳税百姓与封建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普通百姓负担增加,更多普通百姓流离失所。解析:(1)原因:根据“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造成人口民户凋零破落,户籍和土地图册已经成为一纸空文,租庸调收入已难以维持政府的生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安史之乱后,原有税费繁杂,战乱导致唐朝财政困难;均田制的破坏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商品经济的发展。(2)变化:根据“将过去的租庸调和户税、地税及各项杂征合并,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可知纳税程序简化,按财产多少纳税,百姓与封建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根据“两税法规定赋税的征收是以财产的多少为标准的,而财产种类较多,价值不一,难以量化;同时各州县是根据税额的总数进行分摊,于是出现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得出普通百姓负担增加,更多普通百姓流离失所。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