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乌江亭上课用.ppt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072036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乌江亭上课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题乌江亭上课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题乌江亭上课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题乌江亭上课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题乌江亭上课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胜败兵家事不期,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未可知。题题 乌乌 江江 亭亭杜杜牧牧杜杜牧牧写作背景 关于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于唐文宗四年,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时,写了这首诗。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关于乌江亭关于乌江亭 那是楚汉相争之时,最后刘邦取得了胜利,他包那是楚汉相争之时,最后刘邦取得了胜利,他包围了项羽,虽楚霸王后来突围,但只剩下了二十八名围了项羽,虽楚霸王后来突围,但只剩下了二十八名残兵败将,逃到了乌江(即现在安徽省乌江镇

2、)。汉残兵败将,逃到了乌江(即现在安徽省乌江镇)。汉军的数千追兵仍在穷追不舍。此时乌江亭长驾着一条军的数千追兵仍在穷追不舍。此时乌江亭长驾着一条小船来接应项羽说:小船来接应项羽说:“江东虽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江东虽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数十万人口,你仍可在江东为王。所以,请你快上船数十万人口,你仍可在江东为王。所以,请你快上船渡江吧!渡江吧!”42021/5/9 项羽苦笑着说:项羽苦笑着说:“天意要亡我,渡江还有什么意天意要亡我,渡江还有什么意思呢?何况,当年同我一起渡江西进的八千江东子弟,思呢?何况,当年同我一起渡江西进的八千江东子弟,而今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还能拥戴我为王,我已而今无一

3、生还,即使江东父老还能拥戴我为王,我已到今日这般天地,自己还有脸面见他们吧?到今日这般天地,自己还有脸面见他们吧?”项羽说项羽说完,立即拔剑自刎而死。完,立即拔剑自刎而死。杜牧后来游览项羽自杀之地,感慨万千。他写的杜牧后来游览项羽自杀之地,感慨万千。他写的题乌江亭题乌江亭诗中诗中“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未可知”,即感叹若项,即感叹若项羽当年没自杀身亡,而是渡江积蓄力量,再与刘邦较羽当年没自杀身亡,而是渡江积蓄力量,再与刘邦较量,那么,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呢!量,那么,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呢!写作背景写作背景52021/5/9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

4、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处。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刺之意。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

5、作好铺垫。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事不期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包羞忍耻”,才是才是“男儿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男儿”呢?呢?“男儿男儿”二字,令人联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时不利”而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英雄”称号。称号。胜胜败败

6、兵兵家家事事不不期期,包包羞羞忍忍耻耻是是男男儿儿。江江东东子子弟弟多多才才俊俊第三句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江东子弟多才俊”,是,是对亭长建议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无面见江东父兄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然而在这最后关头,

7、如果他能面对现实,现实,“包羞忍耻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卷卷土土重重来来未未可可知知“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

8、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卷土重来卷土重来成语成语“卷土重来卷土重来”不难理解,常以其比喻在失不难理解,常以其比喻在失败之后,并不灰心,重整旗鼓,重新再干。这来败之后,并不灰心,重整旗鼓,重新再干。这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土重来未可知。”注释:注释:乌

9、江亭:乌江亭:地名,楚汉战争时,项地名,楚汉战争时,项 羽逃到乌江自刎。羽逃到乌江自刎。期:期:预料。预料。包羞忍耻:包羞忍耻:能忍受失败、挫折等羞能忍受失败、挫折等羞辱。辱。江东:江东:指江南,项羽起兵的地方指江南,项羽起兵的地方解说解说:胜败是兵家的常事难以预料,胜败是兵家的常事难以预料,能忍辱负重才算是堂堂的男子汉能忍辱负重才算是堂堂的男子汉.江东子弟中多有人才俊杰,江东子弟中多有人才俊杰,说不定还能在整旗鼓卷土重来。说不定还能在整旗鼓卷土重来。胜败兵家事不期,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未可知。主要运用议论的表

10、达方式。从大处着眼,直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大处着眼,直接议论,直抒胸臆。接议论,直抒胸臆。1 1、这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什么观点?、这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什么观点?2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乌江亭乌江亭乌江亭乌江亭 王安石王安石王安石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百战疲劳壮士

11、哀,中原一战势难回。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132021/5/9 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

12、必然,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考功郎中、知制考功郎中、知制考功郎中、知

13、制考功郎中、知制诰诰诰诰”,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包羞忍辱包羞忍辱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卷土重卷土重卷土重来来来来”。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

14、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

15、已成定局,无人支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临古地(景)思古人(事)抒己志(情)写法概述162021/5/9v首先,要弄清史实。首先,要弄清史实。v其次,要体会意图。其次,要体会意图。v还有,要领悟感情。还有,要领悟感情。v最后,要分析手法。(有最后,要分析手法。(有以景抒情以景抒情,有有议论引发议论引发的的,有,有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的的。还要注意。还要注意典故典故的运用。在章法上,或作的运用。在章法上,或作正反

16、对比正反对比,或是或是侧面烘托侧面烘托。)。)172021/5/9 后代作家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昔。常见感情:常见感情:,怀古伤令(古盛今衰、物是人非)怀古伤令(古盛今衰、物是人非)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同病相怜)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同病相怜)理性思考理性思考 (借古讽令、独抒机杼)借古讽令、独抒机杼)技法上:或技法上:或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有有古今对比古今对比的,有的,有用典用典的。的。咏史怀古诗总结182021/5/9题乌江亭题乌江亭杜牧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

17、儿。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定能东山再起。乌江亭乌江亭 王安石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诗辛辣冷峻地指出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王诗辛辣冷峻地指出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失去失去人心,颇具政治家的眼光。人心,颇具政治家的眼光。乌江乌江 李清照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1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诗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轰轰烈烈的事业,李诗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死了也要气壮山河。192021/5/9汴河。隋炀帝时,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运汴河。隋炀帝时,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成为他最著名的暴行。脂民膏,成为他最著名的暴行。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至今千

19、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共禹论功不较多?第四句以第四句以“大禹治水的业绩大禹治水的业绩”相比,甚至用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反诘句式式来强调: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来强调: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但这样的评论是以些吗?但这样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为前提的。的。“共禹论功共禹论功”一抬,一抬,“不较多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水殿龙舟事”上面,上面,对统治阶对统治阶级奢侈糜烂的生活予以批评级奢侈糜烂的生活予以批评。202021/5/9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20、 汴河曲汴河曲 唐唐 李益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汴河怀古 唐唐 皮日休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注注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段。隋家:隋王朝。隋家:隋王朝。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时所乘坐的船只。不较多:差不多。不较多:差不多。两首诗都以两首诗都以“汴河汴河”为题材,但所写

21、的重点不同,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明。212021/5/9 汴河曲汴河曲 唐唐 李益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汴河怀古 唐唐 皮日休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两首诗都以两首诗都以“汴河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

22、抒发的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参考:(参考:(1 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皮诗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行了强烈的斥责。(2)(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一句正面重笔写汴一句正面重笔写汴河春色,二句就春

23、色常在、豪华不河春色,二句就春色常在、豪华不再再。三、四句进。三、四句进一步描写汴水春色的典型代表一步描写汴水春色的典型代表隋堤柳色来抒写隋堤柳色来抒写感慨。感慨。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虽用了翻案法,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只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实际上只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罪名”,而炀帝的,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坐实了,罪反倒更加坐实了,角度独特。角度独特。222021/5/9课堂演练课堂演练 西施滩西施滩 崔道融崔道融 宰噽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宰噽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西施西施 罗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家

24、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据注:据史记史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噽,送宝器,美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噽,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1 1、两首诗都针对、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为西施翻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

25、。请作简要分析。2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崔诗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用了借景抒情和用了借景抒情和比喻的手法。罗诗比喻的手法。罗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谁。”用了对

26、比和反问的手法。用了对比和反问的手法。232021/5/9 西施滩西施滩 崔道融崔道融 宰噽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宰噽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三、四句借景抒情、比喻。三、四句借景抒情、比喻。春天到了,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春天到了,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的不平。“似有不平声似有不平声”这这“似有似有”二字,二字,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242021/5/9 西施西施 罗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三、四句运用对比、反问。三、四句运用对比、反问。通过吴、越兴替史实的对照,表达作者对通过吴、越兴替史实的对照,表达作者对历代亡国者推诿责任的痛恨,对真正祸国历代亡国者推诿责任的痛恨,对真正祸国殃民者的痛恨。殃民者的痛恨。25202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