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关《立定跳远》教案(精选5篇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跳跃与投掷”第二节“立定跳远”。详细内容包括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立定跳远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立定跳远垫、秒表、哨子。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跳跃的感觉,激发对立定跳远的兴趣。
2. 讲解示范(5分钟)
(1)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强调摆臂、起跳、落地三个环节的重要性。
(2)教师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设置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尝试跳远,逐步提高难度。
4. 例题讲解(5分钟)
教师选取一个典型例题,讲解如何通过立定跳远提高成绩。
5. 随堂练习(5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
1.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摆臂: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手心向上,后摆时手心向后。
起跳:双脚同时用力,身体向上跃起。
落地:双脚同时落地,膝盖微曲,身体前倾。
2. 立定跳远训练方法:
(1)原地跳跃练习。
(2)逐步增加跳跃距离。
(3)结合摆臂练习。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练习立定跳远动作,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2)尝试用立定跳远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跳远成绩。
2. 答案:
(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课堂上检查。
(2)学生记录自己的跳远成绩,对比前后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参加跳远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2)结合其他跳跃项目,如三级跳远、跳高等,丰富学生的跳跃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及答案。
一、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1. 动作要领
摆臂:重点关注摆臂的幅度和频率,确保双臂协调配合,为起跳提供动力。
起跳:注意双脚用力的时机和力度,同时身体向上跃起,确保起跳的爆发力。
落地:重点关注落地时的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受伤。
2. 训练方法
原地跳跃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为立定跳远打下基础。
逐步增加跳跃距离: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为目标,逐步提升训练难度。
结合摆臂练习:强化摆臂动作,提高跳跃效果。
1. 实践情景引入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跳跃,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跳跃过程中的动作要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讲解示范
教师应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示范动作时,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便学生更好地模仿学习。
3. 随堂练习
分组练习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确保练习效果。
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挑战中提高自己的跳跃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三、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及答案
1. 作业题目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提高立定跳远技能。
2. 答案
学生记录自己的跳远成绩,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找出改进方向。
教师在课堂上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简练明了,语调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示范动作时,配合口头描述,强调动作的关键环节。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学生充分热身,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示范:5分钟,详细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练习:10分钟,充分保证学生练习时间,提高动作熟练度。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示范环节,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动作要领。
2. 在练习环节,观察学生动作,针对问题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如“小青蛙捉害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跳跃。
2. 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是否充分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教学方法方面: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随堂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时间分配方面:是否合理分配各环节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
4. 课堂氛围方面:是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5. 教学效果方面:学生对立定跳远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