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林学本科?测树学?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林分平均胸径:及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及比拟圆柱体体积之比。比拟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及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及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到达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局部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及比拟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及一样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
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选项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 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
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 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
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 B、都是饱满的 C、都是弯曲的 D、也不一样
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 B、低于5% C、低于20% D、10%
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 B、椭圆形 C、不规那么的封闭曲线 D、不确定
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 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
82,总株数为339棵,那么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9、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及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 B、0.5 C、2 D、0
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 B、连续性 C、连续性 D、周期性
11、在角规测树时,当1/50,那么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那么直尺长度为〔B〕
12、以下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选项是〔C〕。
A、当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
B、y(t)存在一条渐近线y(t),A是该树木生长极大值;
C、由于树木生长是依靠细胞的增殖不断增长的,所以y(t)是关于年龄t的单调增函数;
D、y(t)是关于t的连续光滑的函数曲线。
13、由于受外界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是年轮环带产生不完整的现象称为〔C〕。
A、年轮变态 B、年轮畸形 C、年轮变异 D、年轮消失
14、树木的真、伪年轮的区别之一是〔A〕。
A、伪年轮的宽度比相邻真年轮小;
B、伪年轮的宽度比相邻真年轮大;
C、伪年轮的宽度及相邻真年轮根本一致;
D、无法确定;
15、把树干当做抛物线导出,得=〔C〕
A. ; B.; C.; D.
16、角规绕树法中,当固定为〔C〕时,恒等于1/10000。
A、1/20 B、1/25 C、1/50 D、1/100
17、材积差法是将一元材积表胸径每差〔B〕的材积差数,作为实现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该长度条件下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
A B、1 C、2 D
18、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是43m22,那么该林分的疏密度为〔A〕。
19. 一株树干的区分量测值〔树干全长11.1m〕
据干基长度
直径()
断面积〔〕
备注
1
3
5
7
9
10
以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可得到此树干材积为〔A〕
20、,按1m为区分段采用中央断面积求材积,需在〔〕米处取圆盘。
A. 根颈.1、2、3、4、5、6、7;
B. 根颈、胸径、1、2、3、4、5、6、7;
C. 根颈、胸径、0.5、1.5、2.5、3.5、4.5、5.5、6.5;
D. 根颈、胸径、0.5、1.5、2.5、3.5、4.5、5.5、6.5、7
三、多项选择题
1、〔A、D〕不能独立反映树木干形。
A、胸高形数 B、绝对形率 C、正形数 D、胸高形率
2、〔A、B、C〕属于林分密度指标。
A、疏密度 B、郁闭度 C、株数密度 D、单位面积
3、〔A、B、C〕可以计算树木直径和树高生长率。
A、单利公式 B、复利公式 C、普雷斯特公式 D、施耐德公式
4、下面关于形数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B、C〕。
A、形数是树干材积及比拟圆柱体体积之比;
B、越小表示树干尖削度越大,上面局部可用的少;
C、胸高形数不能独立反响树干形状指标;
D、形数不属于材积三要素之一。
5、形率的种数包括〔A、C、D〕。
A、胸高形率 B、平均实验形数 C、正形数 D、正形率
6、〔B、C、D〕可以独立反映树木干形。
A、胸高形率 B、绝对形率 C、正形数 D、正形率
四、简答题
1、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的关系。
答:〔1〕两者在一般情况下遵循以下四点关系:
◎在幼龄林阶段: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速度较快,其值大于平均生长量;
◎连年生长量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比平均生长量早;
◎平均生长量到达最大值时,及连年生长量相等;
◎在平均生长量到达最大值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
〔2〕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有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变化:
◎两者不存在交点;
◎出现多个交点;
2、如何选择标准地?
答:〔1〕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且远离林边。
〔4〕标准地设置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分密度要均匀。
3、如何确定标准地面积。
答:在林分调查中,为了充分反映林分构造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度,标准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林木株数来确定标准地面积大小。具体规定是:
〔1〕在近、成过熟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树木;
〔2〕在中龄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50株以上的树木;
〔3〕在幼龄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300株以上的树木;
4、在树干解析中,如何计算各龄阶树高和梢头底直径?
答:〔1〕在树干解析中,各龄阶树高采用内插法来计算
〔2〕在树干解析中,梢头底直径计算分两种情况来计算:其一,当梢头长度小于半个区段时,采用相似三角形来计算;其二,当梢头长度大于或等于半个区段时,采用梯形中位线定理来计算。
5、如何运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林分蓄积量?
答:①测设标准地,得各径阶株数和树高;
②拟合树高曲线方程;
③计算各径阶平均高;
④根据径阶中值和径阶平均高查二元材积表得各径阶单株材积;
⑤计算径阶材积:用各径阶株数乘各径阶单株材积;
⑥计算标准地蓄积:各径阶材积之各即标准地蓄积;
⑦计算林分蓄积:将标准地蓄积换除以标准地面积得林分每公顷蓄积。
6、简述标准木法计算林分蓄积量的根本步骤。
答:①测设标准地,进展标准地调查;
②根据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平均直径;
③根据平均直径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林分平均高;
④根据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选择1~3株标准木;
⑤将标准木伐倒,用伐倒木区分求积法计算其材;
⑥根据标准木材积计算标准地蓄积量;
7、简述间接编制法一元材积表的根本步骤。
答:〔1〕资料的收集:在编表地区随机选择1000株样木,实测胸径和树高;
〔2〕将样本分成编表样本和检验样本;
〔3〕资料整理:剔除异常数据;
〔4〕拟合树高曲线方程;
〔5〕根据树种二元材积表确定二元材积方程;
〔6〕根据树高曲线方程计算径阶平均高,将径阶中值和径阶平均高代入二元材积公式中,计算各径阶平均材积,例表即为一元材积表。
8、什么叫形率和形率,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0分)
答:〔1〕形数:树干材积及比拟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2〕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及比拟直径之比称为形率。
〔3〕它们之间关系:形数是计算树干村积的一个重要系数,但形数无法直接测出。研究形数及形率的关系,主要是为了通过形率推求形数,这对树木求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形数及形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f=q22
②f=q2-c〔c:〕
③f=0.140+0.66*q22+0.32/〔q2*h〕
④f=0.66*q22*h
五、计算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
材积总生长量
树高
胸径
年龄
材积平均生长量
材积连年生长量
材积生长率
形数
5
10
15
20
解:
材积总生长量
树高
胸径
年龄
材积平均生长量
材积连年生长量
材积生长率
形数
5
10
15
20
2.m ,试计算其材积。
F222=0.16 或=0.14+0.66* q22 +0.32/〔q2*h〕=
1.3*h*g1.3=0.16*11.6*(20.0*20.0*3.14/4)*10-43144 m3
3、一株解析木,树高17.2m,如果以2.0m为区分段,应在哪些部位截取圆盘?如果0号圆盘的年轮个数为22,其它某一圆盘的年轮个数为10,请用示意图对这两个圆盘进展龄阶划分〔以5年为一个龄阶〕。
。
〔2〕龄阶划分:0号圆盘应从内向外划分,其它圆盘应从外向内划分,但首先应除去0号圆盘缺乏一个完整龄阶的年数。此题应除去2个年轮。图略。
3。试计算林分的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的平均胸径以及每公顷蓄积。
径阶
株数
径阶
株数
6
18
10
10
8
22
12
8
14
16
16
4
解:〔1〕〔62*18+82*22+142*26+102*10+122*8+1622
〔2〕G =0.6569/0.04=16.4222㎡2
〔3〕(〔0.6569/〕*4/3.14)=10.35㎝
3
5、一株树木,带皮胸径为30.2㎝,胸高处皮厚1.1㎝,胸径外那么1㎝上的平均年轮宽度为0.1㎝,树高二分之一处的直径为23.1㎝,树高25.5 m。试计算树木的材积生长率和材积连年生长量〔K=530〕。
解:〔1〕V =〔23.1/30.2〕223
〔2〕530*0.1/〔30.2-2.1.1〕=1.89%
3
6、一株树干解析的数据如表4所示,试根据表中的数据数据进展计算〔单位:m、㎝、m3〕。
表4 树干生长过程总表
断面高
年轮数
达各断面高的年龄
17年
15年
10年
5年
带皮直径
去皮直径
直径
直径
直径
根径
17
胸径
15
14
12
11
8
6
4
3
1
梢头
底直径
梢头长度
各龄阶树高
解:
断面高
年轮数
达各断面高的年龄〔1分〕
17年
15年
10年
5年
带皮直径
去皮直径
直径
直径
直径
根径
17
0
胸径
15
2
14
3
12
5
11
6
8
9
6
11
4
13
3
14
1
16
梢头
底直径
梢头长度
各龄阶树高
2〕,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并计算林分过去10年和预估未来10年林分蓄积生长率。
径阶
株数
单株材积
10年胸径生长量
1材积差
材积增量
材积
4
8
10
12
25
16
26
20
21
24
12
28
解:〔1〕:
径阶
株数
单株材积
10年胸径生长量
1材积差
材积增量
材积
4
8
10
12
25
16
26
20
21
24
12
28
〔1〕过去10年生长率〔6.981845〕/〔21.464+21.464-6.981845〕*20=3.88%
〔2〕末来10年生长率〔6.981845〕/〔21.464+21.464+6.981845〕*20=2.80%
8、在某林分中进展角规控制检尺,结果见下表。测得该林分的平均高13.6 m,查标准表得该林分标准蓄积量为156 m32,试计算该林分的蓄积量。〔1〕
角规控制检尺结果
树木号
1
2
3
4
5
6
7
树木胸径()
树距样点水平距(m)
解:〔1〕经计算:除2号树以外,其它树木均计数1株。
〔2〕1.0*6=6.0㎡
3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