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患者身份识别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669192 上传时间:2025-06-0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97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身份识别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患者身份识别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康明眼科,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评审原则细则关键条款,3.1.2.1,身,份,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身份:,环境,身份,ID,社会,姓名,身份证,医院,患者,手腕带,患者身份的重要性,患者: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患者身份识别是诊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各项检查、治疗安全、,精确执行的基础。,使用腕带的必要性?,什么是腕带?,?,患者腕式识别带(如下简称信息腕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是对在医院接受诊断患者的一种信息识别,是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手腕带为一次性无毒防过敏的医疗专用材料制成,不,易损伤患者皮肤,所写的信息不会因水或摩擦而褪掉。,?,我院手腕带有机器打印、手写两种类型。,患者身份识别的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过敏史,血型,腕带佩戴的,目的,?,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对的识别(如加床、手术、,外出检查等),?,有过敏史者有醒目的识,随时提醒,以便查对,?,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对的识别,?,保证母婴的唯一性,防止互相混淆,?,医生查房时精确迅速地确认病人、读取信息,腕带,使用的重要性,腕带,查对,对的执行,腕带使用管理规定,?,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精确性,营造一种安全的医疗,?,?,环境,患者在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到病房后,护士接待新患者时双人查对腕带上,的信息与患者本人身份精确无误后佩戴。,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精确无误。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过敏史、血型。,腕带原则上戴于患者左手腕部(或右手腕,脚踝),松紧合适以,可容纳一小指为宜,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医务人员应充足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若碰到,患者识别腕带丢失或严重损坏等状况,病房护士应重新补写腕带,,经两人重新查对后补戴。,患者出院时,病房护士为患者安全清除腕带,按生活垃圾处理。,?,?,?,患者身份与部位识别原则,?,1,、进行患者身份识别时,应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语言、,行为能力,采用恰当的方式,精确获得患者的信息。,?,2,、实行有创或高危护理活动前,应积极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识别,的措施,,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根据。,?,3,、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腕带上应有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等信息。,?,4,、急诊急救过程中,一时无法识别患者身份时,可先给患者临时,命名或编号,,待病情稳定后再作深入的身份确认。,?,5,、治疗前,应有,两位,具有对应资质的,人员,对患者进行身份的核,对,“,双人查对,”,必要时积极邀请患者,/,家眷参与部位确认。,?,6,、对于患者中的,特殊人群,,在,特殊场所,(如急诊科、中心输液室、,产房等人员流动快、风险高的诊断场所),接受,特殊治疗,(如放,疗、化疗、手术、拔牙等有创或高危诊断活动)时,应尤其强调,有效的身份识别,防止误诊误治,给患者导致伤害。,一、,入院患者身份与部位的识别,?,当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应与意识,/,精神,正常、沟通无障碍的患者充足沟通,协,助填写有关资料,确认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出生年月、住院号、身份证,号码,确认患者的真实身份。,二、特殊人群身份与部位的识别,?,特殊人群,:,指意识,/,精神障碍、感觉器官功能不全、婴幼儿、痴,呆者。,?,1,、患者就诊时,护士应通过陪伴者获得患者真实身份。,?,2,、患者入院时,应填写手腕识别带,并与陪伴者查对,无误后,系手腕带于患者手腕。,?,3,、无陪伴的患者,按身份不明患者进行识别。,?,4,、对感觉器官功能不全(失聪、视力差、语言沟通障,碍等)患者,护士可借助笔纸、卡片、手语等工具,,确认患者身份。,三、,身份不明(无名)患者的身份识别,身份确认前:,?,1,、急诊护士通过电话联络给身份不明患者挂号获取病历号。,?,2,、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病历号)、,性别、,年龄(不详)、病历号、过敏史(不详)。,命名方式,:,1,)无名日期,数字,例:无名氏,0820,1,2,)无名住院号,3,、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单子均无名日期,数字、,住院号、性别等,并在必要时汇报行政总值班,/,医务部。,?,4,、收费处根据行政值班,/,医务部指示办理有关手续。,?,5,、对于那些费用无法贯彻且当时病情相对稳定的身份不明者,,汇报行政总值班,/,医务部并与政府部门联络后,按政府规定送指,定医院。,?,6,、如患者离开急诊室其身份未得到确认,办理住院或以无名出,院,告知有关部门(行政总值班,/,医务部),。,身份明确后,:,?,(,1,)联络患者家眷,确认患者身份,并换上,有患者对的的姓名、年龄等信息的手腕带。,?,(,2,)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室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急诊室护士应在急诊病历上,记录,并告知收费处修改患者入院资料。,患者转交接时的身份识别,患者转接时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因分娩、手术或因治疗需要科室间转接时(急诊、病房、手术室之,间),双方应认真查对交接,保证病人身份对的。,转出科护士:,1,、完善病历记录,全面评估患者,检查腕带信息与否精确清晰。,2,、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腕带特殊标示,医务人员专人,护送。,3,、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记录患者身份信息及病情变化。,转入科护士:,1,、详细交接患者,反向查对,由患者(或家眷)自述姓名。,2,、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说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伴人员陈说患者姓名,查对腕带信息。,3,、无名氏患者,护送人员详细交代,查对腕带信息。,4,、核算无误后签写转科交接记录,挂床头牌,修改腕带信息:科室,和,床号。,(,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历、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状况、特殊状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例:,急诊科、病房间的患者转接流程,?,患者急救完毕需入病房继续治疗者,由急诊科急救医,生电话告知病房,让病房做好交接准备。,?,患者从急诊科转移到病房的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陪伴护送,必须考虑到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状况,,做好充足准备,及时迅速,安全稳当的进行转运。,?,患者送至病房时,急诊科医生和病房医生进行交接班,,查对患者资料、病情、注意事项等;病房护士须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亲密观测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病房护士查对转科交接记录单,双签,字。,(,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病历、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状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状况、出血状况、引流状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检查患者使用,“腕带”标识,精确填写患者信息。,?,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人员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状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做好,病情、药物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多种引流、皮,肤完整状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患者身份识别、查对程序,患者入院,建立床头牌,,责任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治疗护理前(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介入或有创治疗操作)查对,两种识别措施:床头卡、腕带,,反向查对(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说患者姓名),意识不清、语言体现障碍者,查对腕带信息,精确无误,实行治疗、护理;一项信息不符,,重新查对核算,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断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步,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床号等,确认患者身份。,2,、对急诊患者、中心输液室、住院患者按规定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等。,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必须经双人查对后方可使,用。注意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4,、腕带若损坏需更新时,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精确无误,同样需要经双人查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二),?,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眷陈说患者姓名,并至少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查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6,、,在诊断活动前,实行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眷,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行对的,的操作。,?,7,、完善并贯彻护理各项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等)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患者身份识别程序,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措施(床头卡、,腕带,双向查对),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查对法。即除了,查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规定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断操作前除了,查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查对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在实行任何介入,或有创诊断活动,前,实行者亲自,与患者(或家眷),沟通,作为最终,确认的手段,以,保证对对的的患,者实行对的的,操作。,例:,用药治疗、输血前患者身份识别,?,1,、查对用药、输血医嘱,保证给精确的患者实行治疗。,?,2,、用药治疗、输血前必须严格查对,查对床头牌信息,使用反向查对,,让患者和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说患者姓名,查对对的无误后执行。,查对患者姓名的原则用语:应使用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的原则,问句,以患者或患者家眷的回答为准。不得采用“你是,xxx,病人吗?”,等含患者姓名的问句。,?,3,、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查对“腕带”信息。,?,4,、至少同步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床号、性别等。不可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根据。,?,5,、查对患者身份信息与输液卡、输血单上信息查对完全一致后,方可,执行。,怎样提高身份识别的依从性,?,身份识别对策,对策一,加强对患者腕带标识佩戴的监督,首先从管理下手,,加强监督检查,把握,3,个重点时段。,入院当日:护士长评估新入院患者对腕带的认知状况,,护士健康教育到位状况;每周,1,2,次对腕带依从性进,行专题检查,理解患者佩戴的依从性;出院时理解患,者对此感受,并及时将状况向全科护士反馈,以改善,工作偏差,保证患者标识系统良性运转。,身份识别对策,对策二,规范护士行为:首先向全体护理人员耐心讲解身份,腕带,对迅速确认患者身份、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尽量,减少护患纠纷的作用,转变护士老式的查对模式,将腕,带查对纳入患者身份确认的常规工作。规定护士书写时,字迹工整,便于识别。,身份识别对策,对策三,全面贯彻健康教育,规范护士腕带佩戴的,健康宣传教育行为,随时提醒患者:为了您的安,全,请随时戴好腕带,处理患者心理上的拒,绝。,我们的工作目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病人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