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政治学导论,第四章 意识形态,目标,1.,马克思和韦伯的意识形态概念有何异同?,目标,重点问题,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当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4.,如何认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5.,滞后性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4.1,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4.1.1,意识形态的概念,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定义,曼海姆对两种范围意识形态的区分,韦伯的信仰体系,三种,观点,1,2,3,4.1,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4.1.2,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现实性,意识形态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向性。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或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也是出于为社会所接受的现实目的。,2,,阶级性,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3,,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并不完全同步,或者先进于,或者滞后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总体性:,4,,依赖性,意识形态来源于和依赖于社会存在,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以神秘的和扭曲的方式反映着现实世界。,5,,总体性,4.1,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4.1.2,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博大精深的政治理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唯一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党,主张通过革命取得无产阶级的政权,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的国家与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4.2,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4.2.1,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是欧洲左翼政党的指导性理论。其基本主张是:结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道路。近来流行的,“,第三条道路,”,与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有所差别,其力图超越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找到一条新的中间道路。,4.2,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4.2.2,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是近代西方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基本出发点是个人主义,强调对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的保障,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新自由主义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但是重点强调保证个人实现自由权利的社会公正。新自由主义尤其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对实现个人权力的重要性,反对国家过多干预,倡导公民社会作用,维护多元价值。,4.2,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4.2.3,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极其重视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反对激进的社会改革。新保守主义继承传统保守主义基本价值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宪政秩序的重要性,倡导一种,“,宪政的民主,”,。一方面强调国家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的权威,另一方面又竭力反对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4.2,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4.2.4,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与新自由主义两相对峙的一种政治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一种集体主义,认为个人是由所处的社群决定的,社群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社群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强调集体权利相对于个体权利的优先性,希望以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4.2,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4.2.5,社群主义,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对近现代世界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心里层面,民族主义是一种对民族利益、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的信仰或主张,是一种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政治层面上,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追求建国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运动。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政治哲学,它与爱国心相结合,甚至成为宗教性的主义和运动。,4.2,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4.2.6,民族主义,4.3,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4.3.1,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4.3.1.1,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通过政治社会化使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公众之中,大力发挥意识形态对统治地位合法化的辩护功能,证明自己政权存在的的合理化,政治,功能,1,2,4.3,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4.3.1,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4.3.1.2,极端意识形态政治化的弱点,4,削弱意识形态的其它功能,1,2,3,造成思想模式化,缺乏创新,意识形态封闭化,远离社会,压制其它意识形态的发展,造成对意识形态的反感,5,4.3,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4.3.2,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4,保护团体内部团结与稳定,1,2,3,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5,关于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马克思、李斯特、韦伯等社会科学家实际上都曾作过论述。以诺思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将意识形态纳入制度变迁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对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4.3,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4.3.3,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意识形态的特征与经济增长,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在其产生之初都曾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其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而又阻碍经济增长。,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意识形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全面性、灵活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包容性。,1,,现实性,2,,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性及其影响,意识形态具有相对于社会存在的独立性,因此意识形态的变革可能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而束缚经济发展:,1,,压制创新;,2,,破坏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3,,造成团体成员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4,,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3,,意识形态的变革与经济增长,意识形态有两种变革方式:自我改良与革命更替。这里着重讨论前一种方式:,1,,自上而下的变革,2,,自下而上的变革,3,,上下互动变革方式,4,,中心,-,边缘方式,4.3,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4.3.3,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