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合作下的机遇博弈里的挑战.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060876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下的机遇博弈里的挑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合作下的机遇博弈里的挑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磨合 博弈 理解 ——刍议《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高三教学 吕准能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 金华 321004)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12期P54——61 [关键词]经济区域集团化,磨合,博弈,国际理解情怀 一、高处眺望:设计缘由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为人民版必修Ⅱ专题八第2课,不同于其他版本分设2课,而人民版却整合了三大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作为1课时。本课不仅囊括了半个多世纪和五大洲的宏大时空,还跨越了必修Ⅰ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外交关系、新兴力量的崛起、世界格局多极化;必修Ⅱ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对外开放等。前接二战初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又为下一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铺垫,因而容量大概念多。加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及英国脱欧、“一带一路”、特朗普访华、APEC岘港会议等热点备受关注。当下,一个奋力走向复兴同时又坚持合作取向的中国,力求进一步为世界的稳定繁荣发出积极回应并作出应有的贡献,将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机遇,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期许。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笔者在本课的高三复习中,着力寻求师生通力合作,放宽历史的视域,试图基于历史核心素养诸多方面着手,设法重构历史的关联,以厘清历史的内在逻辑。进而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对我国及世界的影响。 细处雕凿:流程展示 (一)多维关联——三大区域化集团的磨合缘由 师:众所周知,世界各地逐步由相互隔绝逐步走向并存、对话和融合,尽管其中有过裂痕、敌对甚至厮杀,但交往和共处逐渐成为了主旋律,尤其是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一系列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风生水起。下面一起来复习对世界经济三大区域化集团,先得确认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概念。 生:浏览课本边上的知识链接,找出关键词如“同一区域”“协议”“一体化”等。 师: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构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请问,捷足先登的是哪一个? 1. 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师:大家已在必修Ⅰ专题九“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中,初步接触了欧共体的史实。 阅读与思考:欧洲许多强国曾称雄于世界。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已风光不再。二战曾损失了欧洲大量的人口,而二战后又面临来自苏联及盟国的威胁,还有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要重振欧洲最有效的取舍该如何决断? 师:从以下4则材料和2幅漫画,概括舒曼等人推动欧洲联合的主要因素。 材料1 欧洲文明同源:是两希文明(就是希伯莱和希腊—黑格尔。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2 为了继承这份共同遗产的各个部分,应当使欧洲统一起来……重新建立可能被称为欧罗巴合众国的欧洲大家庭。 ——丘吉尔1946年9月19日演说 材料3 钱乘旦认为:“西方……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材料4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 ——加亚尔等《欧洲史》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①地理:毗邻的地理环境;②文化心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感;③政治和国际关系: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的衰落;美苏“冷战”的现实,为重振雄风抱团取暖;④经济:战后西欧经济联系日益紧密;⑤历史:两次大战教训,法德捐弃前嫌;⑥直接:执行马歇尔计划的需要等。 【设计意图】借助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广泛联想,从内因和外因、历史与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角度,来加深理解。 2. 北美自贸区成立原因 师:欧洲联合已率先登场,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不会无动于衷,会利用已有优势并雄心勃勃推行经济贸易自由区计划。请问当时美国已有的经济优势主要有哪些?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因素如何? 生:优势在于二战后初期主导了世界货币和贸易体系;战后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原因 师:在必修Ⅰ专题五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和成就中,已提到了积极开展新型区域合作的哪些史实?并阅读与思考身边的APEC: 生: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及其相关活动,还有推动成立了上合组织。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体的产品随处可见:日本丰田汽车,美国苹果手机,韩版服装等;去得最多的海外观光地新马泰;留学目的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师:回顾一战后哪些国家曾激烈争夺亚太地区?而当下亚太各国为何热衷协商?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①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②北美自贸区显露雏形;③亚太经济发展迅速富有活力。 【设计意图】挑选某些与我们身边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二)时空定位——三大集团的互动进程 学生容易混淆欧盟诞生、发展和扩张演变的时序,我们应以特定时空背景下加以认识,并并以空间区域来把握本课三大区域集团就近合作。 1. 欧盟形成 师:1993年,欧共体12国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马约生效,标志欧州联盟正式成立,简称欧盟(EU)。 生:各自回顾并制作1967年欧共体到1993年欧盟成立的大事年表(略)。 师:欧洲两大机构易于误会应注意区别,对比哪些国家没有同时加入欧共体和北约?两者总部都设在哪里? 生:挪威加入了北约但没有加入欧共体甚至欧盟;英国先加入北约再加入欧共体,而联邦德国先参与欧共体后再加入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2. 扩大与欧元 材料5 欧盟:“世界上最大、组织程度最高、法律制度最为完善的地区经济政治集团。” ——朱立群《欧洲安全组织与安全结构》世界知识出版社 师:请回顾欧洲联合从初具规模到更上台阶再到三位一体,直至当今的简要历程。 生:查阅课文后面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2004年)后得知(略)。经过一系列的南扩和东扩,随着2013年克罗地亚的加入,已成为28国的大家庭。 师:目前如果你到西欧几国旅游,是否需要频繁兑换各国货币?为什么? 生:不必,因为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成为欧元区的流通货币。 师:欧元纸币图案设计具有怎样的寓意? 生:门窗象征合作与坦诚;桥梁表达了联系纽带的良苦用心。 师:提示欧盟和欧元区并非完全重合,英国、丹麦和瑞典还游离于欧元区外。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注重图文结合,识别和解读历史地图,在历史空间中解读历史,把握时空定位。 3.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师:1994年诞生。以逐步取消关税,允许资本、劳务、商品等自由流通。 生:识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个北美邻国地理位置。 4.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及发展及活动 师:请注意亚太地区的地理范围及其成立、全称以及中英文缩写。 生:(1)亚洲(特指远东的东亚和东南亚)和环太平洋周围的大洋洲和美洲;(2)1989澳大利亚发起成立,英文缩写APEC;(3)1991年中国加入。 师:(1)每年轮流举办一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200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九次APEC会议。 生:会议结束的全家福服装秀有何寓意? 师:彰显与会各国的和谐友好、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为了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及营造宽松融洽氛围。 师:上海合作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区别在于成立时间和地理范围及模式特点。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包括中俄哈吉塔乌6国,由中俄发起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原则,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着重安全、能源和反恐领域的合作,中俄两国均参与了上述两组织。 (三)立体感知——三大集团的影响评说 高三历史备考中除了理清时序为经,时段为纬外,同时要古今通融、中外渗透,从而界定不同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横向联系,从立体而非单向看待纷纭复杂的国际社会。 1. 欧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师:根据你的所见所闻,就欧盟的范围、合作程度和实际行动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生:阅读并思考 材料6 有三项,这就是,欧盟在当代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中扮演着稳定的力量、平衡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的角色。 ——裘元伦《欧盟50年的存在》 师: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而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欧元诞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显示了目前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成果和愿景。 生成:当堂解答学生的追问,如何认识欧洲联合的显著特点?(1)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2)由单一、局部到多元、协同的经济一体化。(3)由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4)地域规模扩充,从西欧发轫扩展到南欧和北欧,直到东欧。 2. 欧盟的影响 材料7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称,欧盟在过去的60年中为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作出了贡献。 师:阅读并思考,欧盟获得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网友褒贬不一,你该怎么看? 生1:功不可没,那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区域化集团,外贸出口已占世界的19.2%;生2: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潜力巨大,还在精准扶贫,中国更有理由获奖; 生3:欧盟许多国家对华屡次挥舞反倾销大棒; 生4:在法德和解基础上的欧洲一体化,有益于东亚和解并提供范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1)对欧洲:符合各国利益,有力提升了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2)对世界:对其他区域合作有所示范,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进而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设计意图】设置争议性问题畅所欲言,自圆其说,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旨趣,学会理性判断和独立思维。 3.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师:北美自由贸易区虽由美国主导,但也证明了差异显著的国家也能融合。观察下表,指出北美自贸区的建立对墨西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见表1)。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2)美、加、墨三国取长补短推动三国经济发展。(3)加快了美洲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为美洲自贸区奠基。 4. 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和意义 师:尽管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综合国力、经济模式、文化传统及社会制度等各有千秋,但该组织提供了沟通机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瞩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8: 一般原则 1.全面性:涉及实现自由和开放贸易与投资长远目标的所有障碍 2.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一致性 3.可比性:考虑到每一个成员已达到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 4.非歧视性: 5.透明度 6.维持现状:尽可能不使用使保护主义升级的措施 7.同时启动,持续进程与不同的时间表 8.灵活性(不搞立法式规定,不推行一种模式) 9.合作 ——薛敬孝等编《APEC研究》 师:结合以上材料并观看右图能说明什么?还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亚太经合组织是继欧盟与北美自贸区之后又一重要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不仅促进了亚太国家和地区间的多边经济联系;还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材料9 2017年4月浙江历史选考第32题材料(略),(2)要求概括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简要指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 生:⑴适应了亚太的发展要求;⑵使亚太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⑶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模式,为世界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罗列:多元化、灵活性或包容性;以及创新性、互补性。经验:坚持自主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尊重国家差异,循序渐进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设计意图】用足用好高考真题,以逐步模拟和适应高考,切实保障备考的针对性。 5.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归纳 请填写本课三大集团的表格以落实基础,加强识记和理解,培养比较和概括能力。 欧盟 北美自贸区 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时间 1993年 1994 1989 性质 经济、政治联盟 区域性经济组织 同前 成员国之间的差异 基本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异不大 美加属于发达国家,而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较大差距 既包括发达国家,也有大量发展中国家,差异明显 特点 发达国家组成;合作程度较高、实力最强、也最为成熟;并形成了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合作程度较高;未形成超越国 家的权力机构 当今最大;松散,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合作程度低;无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6.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师: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全球化可解释为“加速走向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经济、社会和文化频繁互动的过程。”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347页 请分别指出上面四个标志所代表的组织,并简述其积极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各国经济的联系,促进其发展;也有利于加强集团间的联系和合作;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师:有学生提问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要初步领会前者是后者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后者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影响;前者为后者的前提基础,而后者为前者的归宿。 生:各自制作1989到2001年间中外经济大事的时间轴(略)。 (四)现实观照——三大集团的挑战剖析 师: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除了正能量外,还会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我们既感受到了纷争也遇到了和解;既领会了利益的对抗也看到了理性的妥协;除了”沾光”和”吃亏”,还有“分享”等全新境界正初露端倪。 1. 欧洲一体化的波折 师:请同学们看一则报道和漫画:据2017-11-10 环球网报道,英国“脱欧”细节问题仍需讨论,英国欲于伦敦当地时间2019年3月29日23时正式“脱欧”。“你由此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话题? 生1:地处岛国的英国为何姗姗来迟? 生2:加入欧元区问题上为何犹豫? 生3:从英国脱欧反映了什么隐患? 生4:其他国家会否步其后尘?…… 【设计意图】利用时政热点,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问题意识。 师:尽管采用《欢乐颂》为欧盟的官方盟歌,但“‘欧洲联盟’,不论它有多少困难和问题,但它在欧洲文明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一种新事物;哪有一帆风顺的新事物呢?”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请问欧盟发展中面临着哪些难题? 生:尽管欧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磨砺,但面对诸多困境的考验,诸如中东难民潮、伊斯兰恐怖主义、脱欧、债务危机、国内分离倾向(英国、西班牙)等。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矫正价值迷误,感悟当今国际社会团结协作的裨益,并学会有理有节的解决纠纷。 师:英国去年的脱欧公投、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的右翼倾向等,这对欧洲一度看好的“大欧洲梦”来说泼了盆凉水。 生成:对欧元硬币图案反面的各国文化传统的图案作何解释? 师:同学观察仔细,这同中有异,显现了各国难以回避的国家主权观念。 2.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纠结 师:如右图所示,美国面对大量非法移民如何应对? 生:以一则报道为据:美墨边境“样板墙”开工建设(2017-09-29 01:31 来源:新京报)。特朗普上台不久便签署“造墙令”,引发了墨政府的不满而拒绝出资。 师:是否可以说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否可说利弊并存?主要的局限性在哪?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各有利弊。局限在于区域集团具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排他性;某些国家的本国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易受损害;区域不平衡加剧等。 【设计意图】进行总体概括和提升,经济区域集团化并非皆大欢喜,为后面讲授过渡。 3. 欧盟对华的影响 师:右图为今年第1000列中欧班列从义乌出发(2017-05-13 16:32 金华新闻网),大家可对做外贸生意的家长走访。2004年以来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两者关系十分重要但存在诸多变数。请举例说明欧盟与我们学习或生活的关系,并指出中欧关系利弊并存的理由。 生;购买的德国名牌家电、高考后到欧洲旅游或赴欧留学,还有欧盟足球球星转会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结:经济上:欧盟的关税、规则、手续等一致,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迎刃而解,可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对中国产品多次反倾销。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通过更多合作来牵制单边主义。 师:冷战结束后,经济区域集团化日益势不可当,并和全球化相辅相成。我国将努力推动和衷共济的经济全球化,谋求更大的增长动力与发展空间。 4.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师:我国召开了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在厦门举办了金砖峰会,举世瞩目。每年11月都有APEC聚会,今年的APEC峰会将在哪里举办?国人应凝聚怎样的共识? 生:越南岘港。依照“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宗旨,构筑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设计意图】联系时政热点,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的现代青年,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僵化思维。 5. 扩大中美贸易 (五)价值共鸣——国际交往中的理性涵养 鉴于历史经验,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19世纪末20世纪初,狂热的民族主义甚嚣尘上,泛滥成灾。其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给世界的印象就是个战争狂(如右图漫画)。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上台,成为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疯狂扩军备战,而英法苏之间的互不信任导致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落空,最终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0世纪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尤其是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多次摧毁地球文明。二战后除了朝鲜战争等热战以外,还呈现了新的方式和内容:如出现大规模杀伤武器;局部战争频发;民族纠纷;宗教偏执;恐怖袭击等。20世纪70年代我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动,灵活务实地实现了外交关系的突破,进而带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师:尽管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况且当今中国周边也很不安宁,国家安全面临重大考量,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两大主流。请解读右图2014年APEC峰会由21条彩色线条组成,外延勾画出地球轮廓,内部是中国天坛图案会标的含义。 生:象征多元、美好、开放和包容,寓意21个成员国融合并包、共谋发展的美好憧憬。 显而易见,穿越时空,学会设身处地的同情式理解,以包容的心态理解各国文化,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深处凝思:教学感悟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应关注历史与现实、教材与生活、政治与经济等内在逻辑。其次,政治学科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等、地理学科中的欧洲、北美、环太平洋等区域地理,也都有所交集。进而更加明确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依存关系。因而,为了突破疑难,确保高三复习的实效。力求打破教材既定框架,在重构与解构中融会贯通。笔者在备课和讲授中试图优化师生互动,处理好时间和空间、机遇与挑战、合作与摩擦以及理想和现实等辩证关系,最终让学生以史为鉴,逐步剔除有碍和平共处理念的认识误区。 抚今追昔,立足新航路开辟以来的长时段和大空间,把握从区域的到联系的再到多样的世界的走向。长时段(上千余年)天朝思维:汉唐宋元时期对外贸易长期繁荣,陆海丝绸之路兴盛,而明清五百年间造成了在困顿中走进近代世界{主动到被动}。中时段(百余年)被迫转型:19世纪中期近代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国门洞开,被迫艰难融入世界,由朝贡贸易到近代自由贸易体系的嬗变付出了沉重代价。建国后也走过了弯路(被动与主动交织)。短时段(近四十年)理性选择:积极融入全球化,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互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国正力求走出大国崛起的历史窠臼,积极同各方一道构建不冲突不对抗、推进共生互利的务实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全球的稳定与繁荣。 目前全球的区域性组织已有上百家,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不可否认,各国利益纠葛错综复杂。从本课的三大区域化集团的风雨历程印证了一个常理:合作而非对抗是世界各国唯一理智的选择,共赢互利才能拥有未来,由此体会当今世界国家间加强合作、竞争与协商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提炼智慧、尊重规则、消除成见、化解敌意,追求国际交流的最大公约数。 综上所述,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理应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合作共赢已逐步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主流。我们要致力于增强青年学生树立增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体会目前休戚与共的国际社会理当团结协作,妥善掌控分歧,聚同化异,这事关世界人民的福祉。 【作者简介】:吕准能,中学高级教师,浙江师大附中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与浙江历史高考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