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2、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短文思想内容 。
2.把握文章托物言志写法。
3.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节操。
【自主先学】
一、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
2.整理字词
①易写错词语:
②易读错词语〔给出正确读音〕
③易用错词语
3.问题导航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
4.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
〔批注要求:①画出具体语句,②针对语句做旁批。批注角度:①修辞及作用②写法〔照应、铺垫、比照、伏笔等〕③描写方法法及作用④遣词造句生动优美⑤思想感情⑥自己感悟思考⑦说明方法⑧论证方法等〕
请家长签字:
5.资料链接: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软柿子,就成心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快乐,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预习检测
〔一〕字词检测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苔痕〔 〕 鸿儒〔 〕 西蜀〔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德xīn〔 〕 案D.ú〔 〕
3.需补充词语:
〔二〕文学常识
1.刘禹锡,字 , 代进步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文学家。
2.什么叫铭?
【演练展示】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小组竞赛〕
2.疏通文意〔以小组为单位①先自己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要字词解释 。②组内交流自学成果。③如有组内不能解决问题可提出。〕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
4.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表现手法?
5.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后半句作为铭文结尾,有何作用?
6.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质疑拓展】
1.很显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运用 “托物言志〞写法?
2.对于作者在文中所表露出生活态度,请分别以历史和现实眼光来作客观评价。
【当堂检测】
1.解释划线字词〔4分〕
有仙那么名 〔 〕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何陋之有〔 〕
2.翻译〔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自相矛盾吗?〔3分〕
【总结评价】
一、精彩句段积累
二、重点知识梳理〔可选用表格、知识树、文字梳理等方式〕
三、学生自我评价
环节
分数
预习检测
演练展示
当堂检测
总分
得分
得分率
【练习稳固】
课外阅读
六一居士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不为六一乎?〞
1.解释以下句中加粗字。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2〕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
〔3〕常置酒一壶
〔4〕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5〕六一何谓也
2.醉翁指是 。
3.翻译:“是为五一尔,奈何?〞
4.用简洁语言概括本语段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短文思想内容 。
2、 把握文章托物言志写法。
3、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情怀。
【自主先学】
一、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
2.整理字词
①易写错词语:
②易读错词语〔给出正确读音〕
③易用错词语
3.问题导航
①找出直接描写莲花句子
②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
4.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
〔批注要求:①画出具体语句,②针对语句做旁批。批注角度:①修辞及作用②写法〔照应、铺垫、比照、伏笔等〕③描写方法法及作用④遣词造句生动优美⑤思想感情⑥自己感悟思考⑦说明方法⑧论证方法等〕
请家长签字:
5.资料链接: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热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单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二、预习检测
〔一〕字词检测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蕃〔 〕 亵 ( ) 濯 ( ) 鲜有闻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ū泥〔 〕 清lián ( ) 案D.ú〔 〕
3.需补充词语:
〔二〕文学常识
1.周敦颐,字 ,朝代 , 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诗文多抒怀之作
2.什么叫说?
【演练展示】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小组竞赛〕
2.疏通文意〔以小组为单位①先自己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要字词解释 。②组内交流自学成果。③如有组内不能解决问题可提出。〕
3.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4.作者借莲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志向?
5.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感情?
【质疑拓展】
作者对陶渊明这种隐逸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
【当堂检测】
1.解释加点字词〔4分〕
得意者甚蕃〔 〕 香远益清 〔 〕
濯清涟而不妖〔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翻译句子〔4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总结评价】
一、精彩句段积累
二、重点知识梳理〔可选用表格、知识树、文字梳理等方式〕
三、学生自我评价
环节
分数
预习检测
演练展示
当堂检测
总分
得分
得分率
【练习稳固】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以下加点字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