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金山经济技术开发中心学校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2分 ) 两个底角都是30° 的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钝角 C. 等腰 D. 等腰钝角
【答案】 D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180°-30°-30°=120°,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根据等角对等边可知这两个角所对的两条边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等腰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角对等边可知这两个底角所对的两条边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2. ( 2分 ) 从上面、正面、左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都是, 则这个立体图形是下面的( )。
A. B. C. D.
【答案】 D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解析】【解答】解:A的正面观察图是, 所以不能选;
B的上面观察图是,所以不能选;
C的上面观察图是 , 所以不能选;
D图中三个方面的观察图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要对每一个答案认真观察,找出不能被选择的原因,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3. ( 2分 ) 84×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1 B. 2 C. 3
【答案】 B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
【解析】【解答】84×50=4200,积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B.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解答.
4. ( 2分 ) 下列年份是闰年的是( )。
A. 1900年 B. 1994年 C. 2004年 D. 2010年
【答案】 C
【考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解析】【解答】解:A、1900÷400=4……300,是平年;
B、1994÷4=498……2,是平年;
C、2004÷4=501,是闰年;
D、2010÷4=502……2,是平年.
故答案为:C
【分析】用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要除以400),如果能整除就是闰年,如果不能整除就是平年.
5. ( 2分 ) 720里面有( )个9.
A. 8 B. 80 C. 800
【答案】 B
【考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解析】【解答】720÷9=80.
故答案为:B.
【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6. ( 2分 ) 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条边一样长,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也有两个角相等 B. 一定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C. 一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答案】 C
【考点】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
【解析】【解答】解:钝角三角形也可能有两条边一样长。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一样长,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还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7. ( 2分 ) 48×27的积是( )位数。
A.三
B.四
C.五
【答案】 B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48×27的积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B。
【分析】48×27=1296,所以积是四位数。
8. ( 2分 ) 用简便方法计算
61×49=( )
A. 2989 B. 1025 C. 1566 D. 9875
【答案】A
【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解析】【解答】解:61×49
=(60+1)×49
=60×49+1×49
=2940+49
=2989
故答案为:A
【分析】可以把61写成(6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9. ( 2分 )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20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
A. 8平方厘米 B. 80平方厘米 C. 800平方厘米
【答案】B
【考点】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4×20=8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正方形的总面积=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个数,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10.( 2分 )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答案】 A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最大的内角小于90°,其它的两个角也一定小于90°,三个角都是锐角,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1.( 2分 ) 一根绳子总长是16米,这根绳子对折两次后是( )米。
A.4
B.6
C.32
【答案】A
【考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16÷(2×2)
=16÷4
=4(米).
故答案为:A.
【分析】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平均分成两份,将一根绳子对折两次,表示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2×2)份,要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12.( 2分 ) 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答案】 A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辨识
【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只有A项才符合对称图形的特点。
故答案为:A。
【分析】依照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们进行尝试去画对称轴,看对称轴两边的部分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关于BC两个图形根本不规则,无法去画对称轴,即使画了轴也没有对称点,所以不是对称图形。
二、填空题
13.( 2分 ) 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________;边长是5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1米;2500平方厘米
【考点】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米;50×50=250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米;2500平方厘米。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14.( 2分 ) 写一写。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30
________
下午4:00
________
【答案】 9:30;16:00
【考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化
【解析】【解答】普通计时法上午9: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9:30;普通计时法下午4: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4:00+12:00=16:00。
故答案为:9:30;16:00。
【分析】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上午时间表示方法上区别是:普通计时法是上午+时间,24时计时法只写时间,不写上午;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下午(晚上)时间表示方法上区别是:普通计时法是下午(晚上)+时间,24时计时法=下午(晚上)时间+12时,不写下午(晚上)。
15.( 4分 ) 120的4倍是________ 120是________的4倍
120是4的________倍 ________是4的15倍
【答案】480;30;30;60
【解析】【解答】解:120×4=480,120的4倍是480;120÷4=30,120是30的4倍;120÷4=30,120是4的30倍;15×4=60,60是4的15倍。
故答案为:480;30;30;6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16.( 6分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________=448 135×________=675 234×________=702
________×129=645 ________×312=936 ________×5=890
【答案】 4;5;3;5;3;178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112×4=448;135×5=675;234×3=702;5×129=645;3×312=936;178×5=890。
故答案为:4;5;3;5;3;178。
【分析】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这些题中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结果还是三位数,所以这个一位数并不是很大,所以可以从接近的数试起;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除的,再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17.( 2分 ) 下午5:30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________;22:00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是________。
【答案】 17:00
;10:00
【考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化
【解析】【解答】解:下午5: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7:30;22: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晚上10:00。
故答案为:17:00;10:00。
【分析】把下午的时刻中的时加上12即可把普通计时法改写成24时计时法;把24时计时法中的12:00以后时数减去12,同时加上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即可把24时计时法改写成普通计时法。
三、解答题
18.( 5分 ) 一本故事书有54页,是一本科普书页数的2倍,科普书有多少页?
【答案】 54÷2=27(页)
答:科普书有27页。
【考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分析】科普书的页数=一本故事书的页数÷一本故事书的页数是一本科普书页数的倍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9.( 5分 ) 红叶小学的850名学生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数同样多,每辆车上应该坐多少人?
【答案】 解:850÷5=170(人)
答:每辆车上应该坐170人。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含有0的除法
【解析】【分析】每辆车上应该坐的人数=去春游的总人数÷车的辆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0.( 5分 ) 口算
35×2= 90×8= 14×8= 26×3=
25×6= 130×4= 7×120= 9×70=
15×4= 6×21= 630×3= 50×8=
21×2= 180×3= 65×2= 73×3=
【答案】 70,720,112,78,150,520,840,630,60,126 ,1890,400,42,540,130,219。
【考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解:35×2=70;90×8=720;14×8=112;26×3=78;
25×6=150;130×4=520;7×120=840;9×70=630;
15×4=60;6×21=126;630×3=1890;50×8=400;
21×2=42;180×3=540;65×2=130;73×3=219
【分析】根据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直接口算即可。
21.( 5分 ) 王大爷订了一份《华商报》6天需要36元。照这样计算,订第三季度的《华商报》要用多少钱?
【答案】36÷6=6(元) 31+31+30=92(天)
92×6=552(元)答:订第三季度的《华商报》要用552元
【解析】【分析】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7、8月都是31天,9月是30天,这样就可以计算第三季度的总天数。然后用36除以6求出每天的钱数,用每天的钱数乘第三季度的总天数求出总钱数。
22.( 5分 ) 三年级同学组织假期实践活动,女同学有36人,男同学有44人,5个同学分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答案】 36+44=80(人)
80÷5=16(组)
答:一共可以分成16组。
【考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解析】【分析】一共可以分的组数=学生的总人数÷每组学生的人数,其中学生的总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男同学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3.( 5分 ) 图书室买来新书738本,放在3个书架里,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
【答案】解:738÷3÷6=41(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41本书。
【考点】整数平均分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总数÷书架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数量,每个书架上书的数量÷层数=每个书架每层书的数量。
24.( 30分 ) 笔算。
(1)12×45
(2)73×34
(3)214÷7
(4)515÷5
(5)3.7+2.8
(6)2.4-1.8
【答案】(1)解:12×45=540
(2)解:73×34=2482
(3)解:214÷7=30……4
(4)解:515÷5=103
(5)解:3.7+2.8=6.5
(6)解:2.4-1.8=0.6
【考点】有余数的除法,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要点:①末位对齐。②用下面乘数的个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个位对齐。③用下面乘数的十位与上面的两位数相乘是,积的个位与下面乘数的十位对齐。④将两次算出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百位数开始除,如果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前两位数除,当除不尽有余数的时候,把余数和被除数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除以除数,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①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②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处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5.( 5分 ) 下面是一张方格纸。每行20个字,一共17行。这张稿纸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答案】 解:17×20=340(个)
答:这张稿纸一共有340个方格。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分析】用每行的字数乘行数,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这张稿纸一共有多少个方格即可。
26.( 5分 ) 直接写得数
360÷6= 60÷6= 810÷9= 400÷5=
300÷5= 150÷3= 120÷4= 60×4=
180÷9= 420÷6= 2700÷3= 4800÷8=
【答案】解:360÷6=60;60÷6=10;810÷9=90;400÷5=80;
300÷5=60;150÷3=50;120÷4=30;60×4=240;
180÷9=20;420÷6=70;2700÷3=900;4800÷8=600。
【解析】【分析】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首位,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时,再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