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1 编制依据及参照标准 …………………………………………………2
2 工程概况 ………………………………………………………………2
3 工程地质条件 …………………………………………………………2
4 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3
5 施工部署 ………………………………………………………………4
(1)施工顺序 ………………………………………………………4
(2)劳动力及机械准备 …………………………………………… 5
(3)施工进度计划 ………………………………………………… 5
6 施工方法 ………………………………………………………………5
(1)土方机械开挖……………………………………………………5
(3)边坡修整、喷射砼………………………………………………6
7 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7
8 土方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8
9 降水井设置方案……………………………………………………… 8
10 基坑排水方法 ………………………………………………………10
11 土方回填 ……………………………………………………………10
12 安全技术措施 ………………………………………………………11
13 应急措施 ……………………………………………………………12
附图:
地下室土方开挖平面示意图 ………………………………………13
A- A剖面图 ………………………………………………………………14
地下室土方开挖顺序图 ……………………………………………13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15
B-B剖面图 ………………………………………………………………16
1 编制依据及参照标准
1、工程项目文件、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纸。
2、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3、我国现行的最新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建设部、福建省、厦门市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文件。
2 工程概况
3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内自上而下地层土体分布情况如下:
素填土层:土黄色、褐黄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粒回填,密实度不均,厚度不均,回填时间约7年。
杂填土:灰黄色,褐黄色,主要由粘性土、中粗砂、砖块水泥块等回填而成。堆积时间约7年,密实度不均,厚度不均。局部上部有一层簿水泥板。
耕植土:黄褐色,灰黄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粒组成,干~稍湿,松散含植物根须及有机质。
淤泥质土:灰黑色,灰黄色,含砂量15~25%,有机质10%,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略具腥臭味。
粗砂:灰白、灰色,由石英、长石砂粒组成,其中细砾含量20%,粗砂含量35%,中砂含量15%,细砂含量10%,局部夹粗砂透镜体。
4 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1、学习和熟悉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之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
2、查勘施工现场
3、编制施工方案
4、平整施工场地
5、清除现场障碍物
6、做好排水设施
7、设置测量控制网:根据厦门市规划局给定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至现场。会同监理测定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8、准备机具、物质和人员:做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行。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9、挖土方前,应勘查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位、地质、地下埋设物,邻近建筑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
10、***土方分三块进行开挖,如附图:***地下室土方开挖平面示意图所示,先开挖***南北两块土方至-5.8m,然后再进行***地下室土方的开挖。***地下室土方的开挖采用大开挖,按1: 1比例进行放坡;距承台边3m设置8个Ф130降水井进行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基底标高1m以下后再开始***地下二层土方的开挖;***地下二层基础施工过程中不间断降水,保持地下水位在基底标高1m以下;边坡修整后在边坡上布置Ф8@200*200钢筋网片,距坡顶3m处每隔3m打一根3m长Ф50钢管,并将钢筋网片与钢管焊接,面层喷射100厚C20砼。
5 施工部署
(1)施工顺序
A、***管桩施工完成后,立即在现场自然地面钻8个Ф130mm降水井,平面位置详见***地下二层地下室土方开挖排水示意图所示。土方开挖前先进行降水。
B、分三块进行***地下室土方的开挖,先开挖***南北两块土方至-5.8m,然后再进行***地下室土方的开挖。
(2)劳动力及机械准备
(1)劳力安排计划:土方开挖时,劳力计划安排10人。
(2)工程材料及机械需要量计划
施工主要机具:挖掘机1台、自卸车10辆、手推车5辆。
(3)施工进度计划
4#地下室土方的工期计划为15天。计划安排1台反铲挖掘机、每天施工时间为:6:30~21:30 。
6 施工方法
(1)土方机械开挖
1、采用1台履带式反铲挖掘机配备10辆运土自卸车进行土方的机械开挖。
2、开挖过程中,专人负责指挥挖掘机的开挖,避免铲斗碰到管桩。群桩间土方机械挖掘后管桩边土方采用人工进行开挖,人工运送到挖掘机工作半径内,用机械装土,自卸汽车外运土。
3、土方外运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卸土点。
土方机械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20cm,余下部分用人工开挖修正。严禁超挖、严禁对原土形成扰动。8、土方开挖期间,必须及时做好基坑周边和坑底的排水工作,不允许基坑周边和坑底有积水现象,保持坑底土体干燥;
当基坑开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同时回填土方,查明原因且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
10、施工现场要求文明施工,城市道路上的污染也应清理干净。因本项目施工期间气候干燥,场地土为砂土,土方运输车辆较为干净,故在出入口处设6个保洁员对车辆轮胎及运土车行走的道路随时进行清扫,以保证路面的清洁,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
(3)边坡修整、喷射砼
1. 土方开挖放坡按1:1的坡度进行。并在放坡的下方设置300宽的砖砌排水沟,沿沟间距20m设置1m×1m×1m砖砌集水坑,以便于雨天的集中排水,确保基底土壤不会被泡水。从基坑中间埋设两条Ф100的PVC塑料管至集水坑,以利于基础施工过程中遇雨天时及时将雨水排入集水坑。集水坑及排水沟具体位置及做法详***地下二层土方开挖排水示意图。
2. 土方边坡修整完成后,横向每隔2m、竖向每隔2m设置一个泄水孔,泄水孔用Ф50PVC塑料管制成,长度500,打入边坡土内300,露出土外200;并在边坡面上纵横间距200设置Ф8钢筋网,钢筋网布至坡顶外3m处,并在坡顶外3m处间距3m打一根3m长Ф50钢管,并将钢筋网片与钢管焊接;然后在边坡上喷射100mm厚C20砼,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3. 砼为C20 机械搅拌。采用32.5R普通水泥,。石子粒径为5-15mm,砼厚度控制在80-100mm。喷射前应先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行,埋设好喷射砼厚度的标志。喷射作业应按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砼终凝后及时喷水养护3d左右。
7 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 土方开挖前先进行降水,采用井点降水,先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以下1m。土方开挖过程中,不间断抽水,确保水位处于基底标高以下。
(2) 挖土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呈台阶形进行,每层的开挖深度控制在1.5m,以确保工程桩不会因土侧压断裂。机械开挖过程中,边挖边检查坑的宽度及坡度,每3m左右修一次坡。
(3) 开挖过程中,专人负责指挥挖掘机的开挖,严禁铲斗碰到管桩。群桩间土方机械挖掘后管桩边土方采用人工进行开挖,人工运送到挖掘机工作半径内,用机械装土,自卸汽车外运土。
(4) 遇坑边桩位土方开挖时分台阶放坡,以确保边桩不因土体侧压而断裂。
(5) 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机械挖土应预留200mm厚土层用人工进行挖土,严禁超挖、严禁对原土形成扰动。
(6)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排水、疏水和截水工作。
8 土方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开挖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放样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尺寸,同甲方代表办理控制桩及标高线手续。机械挖土过程中,要配备足够的人工,每台挖土机每班配备10人,随时配合清槽修坡将土堆在挖土机开挖半径内。确保工程质量,又可节省劳动力,提高工程效率。(4)运土车辆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行走路线行走。
(5)认真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注意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记录,验桩验线记录。
9降水井设置方案
一、降水井的深度:
据《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99)P42第8.3.2点,降水井深度应打穿上部的强含水层砂层,进入下部富水性及透水性相对较弱的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内,井深初步定为20米。
二、降水井的数量
依据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n=1.1Q/q P42第8.3.3式
式中Q为基坑总涌水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注:式中k为渗透系数,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S基坑水位降深,R为降水影响半径;r0为基坑等效半径,M为承压含水层厚度。h为基坑底板至含水层顶面的距离(详见下图)。
q可按8.3.4第1点按单井出水量按36~60m3/d确定;
三、基坑中心点降水深度可按下式计算:
r1,r2,……rn为各井距基坑中心或各井中心处的距离。
根据上述公式,把各种参数按下述代入后估算结果如下:
r0=15m R=57m h=9m H=16m M=6m
k=2.5×10-3cm/sec=2.16m/d
基坑总涌水量Q为325.43吨/天
单井涌水量q取48吨/天计算,其井点数量n=1.1Q/q=7.46
基坑中心点降深S=9.74M(相当于相对标高-11.94m,低于-10.75m的要求)
经计算,现场设8个降水井能满足基坑水位降到基坑底下1m处的要求。
10基坑排水方法
1. 基坑底部沿坡底周边设置300宽砖砌排水沟,集中将雨水排入砖砌集水井中,集水井截面 1m×1m,深1m。集水井做法:底浇捣100厚C20砼;壁砌180宽实心砖墙。集水井平面位置详见附图:***地下室土方开挖平面示意图
2. 从基坑中间埋设两条Ф100的PVC塑料管至集水坑,以利于基础施工过程中遇雨天时及时将雨水排入集水坑。
3. 砌承台砖模时,同时将基底四个集水井加高至标高-7.75m处,砖模砌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进行砖模外侧土方的分层夯填工作。回填至标高-7.95m处,并在上面浇捣一层100厚的砼垫层。-7.95m标高处沿周边再设置一圈300宽砖砌排水沟,集中将雨水排入基底排水井中。
11 土方回填
1、填土前,应将基底的淤泥、树根、砼块、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2、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约3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机械压实。
3、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12 安全技术措施
1. 土方开挖时,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2. 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
3. 用手推车运土,应先平整好道路,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转。用运输汽车运土,运输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4. 土方开挖前要做各级技术安全交底工作。书面交底和会议交底,根据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种多,土质条件差以及运土路线复杂等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5. 要遵守本地区工地卫生市容的管理有关规定,汽车驶出现场前配备专人检查装土情况。关好车槽,以防途中撒土,影响市容卫生。
6. 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三鞋,并应携带好自身工种要求的各种防护用品,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7. 土方开挖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 启动前应将离合器分离或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确认机械周围无人和障碍物时,方可作业。
②. 行驶中人员不得上下机械和传递物件;禁止在陡坡上转弯、倒车和停车;下坡不准空档滑行。
③. 停车以及在坡道上熄火时,必须将车刹住,刀片、铲斗落地。
④. 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应过猛。
⑤. 向汽车上卸土应待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⑥. 铲斗回转半径内遇有推土机工作时,应停止作业。
⑦. 行驶时,臂杆应与履带平行,要制动往回转机构,铲斗离地1米左右。上下坡时,坡度不应超过20度。
⑧. 装运挖掘机时,严禁在跳板上转向和无故停车。上车后应刹住各制动器,放好臂杆和铲斗。
13 应急措施
现场应准备好木桩及砂袋,以防止边坡塌方及基底涌起;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边坡的情况,如发现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它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塌方、涌土、隆起、陷落等。应马上用木桩及砂袋进行临时加固,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4 基坑的变形监测
基坑的变形监测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代表确定布设位置,施工期间定期观测。根据监测数据再决定是否需采取加固或应急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