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351552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 1 单选题 1、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 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2、下列情况中没有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暴雨将要来临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钢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挑选瓷碗时总敲一敲听一听音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 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 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 4、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弦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 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 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 6、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 7、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8、月球上的航天员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直接面对面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原因是月球上(  ) A.只能传递超声波B.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C.声音传播速度快D.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计算题 11、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 10-20 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反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捉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如图所示,P1、P2为发射波,n1、n2 为对应的反射波。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测速仪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测速仪。 (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 ) A.眼睛B.耳朵C.鼻子D.嘴巴 (2)如果图中的 P1、P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1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1次超声波,图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_____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由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 P1、P2 两次超声波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_____m。 (3)图中 P2、n2 之间的时间间隔 t2小于 p1、n1之间间隔 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 (4)如果测速仪发射某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 180m 处刚好有一辆汽车行驶,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为 1s,则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m/s。 12、一辆火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546m处鸣笛后3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 (2)火车的运动速度; (3)若火车全长为140m,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匀速穿过一平直的隧道,隧道长为980m,求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多少秒? 13、聪聪和同学们乘坐汽车去郊游。汽车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靠近,汽车鸣笛,经3s后,聪聪听到回声,v声=340m/s ,求: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多远? (2)还需多久才能开到山脚下? 14、如图所示为某地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 (1)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过的路程? (2)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3)如果传感器第二次发出至接收信号用了0.7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为2s,求汽车的速度。 15、2021年12月底,运河快速路开通,扬州城市快速内环全线正式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运河快速路道路全长7.2km,设计速度80km/h。万福西路隧道是运河快速路上的唯一一条长隧道,全长1500m。 (1)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从运河快速路起点匀速行驶到终点需要多少min? (2)若万福西路隧道限速50km/h,则一辆汽车通过隧道至少需要多少min? (3)为了监督司机安全行驶,交管部门在某些路段安置了测速仪。如图丙所示,某次监测时,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1.1s(超声波速度是340m/s)。则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时到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汽车速度是m/s? 15 (带答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_018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B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解析: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判定螺丝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超声波打碎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没有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因为品质不一样的瓷碗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是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来判断瓷碗的好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解析: 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 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 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 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题目给出的情景判定其物理原理。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觉到声带的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可以感觉琴弦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知发声体的音叉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若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是验证声音传播条件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C 解析: 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 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 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 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A.B.用筷子敲击瓶口时,瓶子受力而振动发声,故A错误,B正确; C.D.瓶子振动时,瓶内水越多,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瓶内水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音调最高,h瓶音调最低,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 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有:(1)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距离发声体体的远近有关, 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与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改变了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了响度,故A正确; B.不同水量,敲击时水柱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时,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所以月球上的航天员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来交流。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D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和方位判断昆虫的位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使结石运动被振碎,然后排出体外,故C错误;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B     2.5     42.5     B     变高     20 解析: (1)[1]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耳朵,故选B。 (2)[2][3]P1、P2 之间的刻度值为12个格,时间长为1秒,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1间是30个格,则时间为 t1=30×112=2.5s 则第一次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为 s1=12vt1=12×340m/s×2.5s=425m 发出超声波信号P2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 t2=27×112=2.25s 则第二次超声波通过路程的一半为 s2=12vt2=12×340m/s×2.25s=382.5m 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 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Δs=s1-s2=425m-382.5m=42.5m (3)[4]已知t2<t1,则超声波发射后到汽车接到时所用时间为t2'<t1',根据s=vt可知,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s2'<s1',即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在变小,由甲图可知是汽车是向左运动。 (4)[5]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声音通过的路程为 s1=v声t1=340m/s×1s=340m 则声音通过的路程的一半为170m,即声音通过170m后与汽车相遇,而汽车原来距离测速仪180m,说明汽车靠近测速仪,因此此时频率变高、音调变高。 [6]声音与汽车相遇时,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s=180m-12×340m=10m 汽车所用时间为0.5s,则汽车的速度为 v汽车=st=10m0.5s=20m/s 12、答案:(1)1020m;(2)24m/s;(3)35s 解析: 解:(1)由v=st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3s=1020m (2)根据题意,火车走过的距离 s车=2s﹣s声=2×546m﹣1020m=72m 火车的速度 v=s车t=72m3s=24m/s (3)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路程等于隧道的长度减去列车的长度,即 s′=s隧道﹣s车长=980m﹣140m=840m 由v=st得,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 t'=s'v=840m24m/s=3.5s 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为1020m; (2)火车的运动速度为24m/s; (3)该列车全部在隧道里的时间是35秒。 13、答案:(1)480m;(2)24s 解析: 解:(1)3s内声音传播距离 s声=v声t=340m/s×3s=1020m 汽车通过路程为 s车=v车t=20m/s×3s=60m 听到回声汽车距山距离为 s=s声-s车2=1020m-60m2=480m (2)到山脚时间为 t1=sv=480m20m/s=24s 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480m; (2)还需24s才能开到山脚下。 14、答案:(1)136m;(2)68m;(3)23.7m/s 解析: (1)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过的路程 s超声波=v超声波t=340m/s×0.4s=136m (2) 由于超声波遇到汽车后,就返回了,那么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 Δs1=12s超声波=136m×12=68m (3)如果传感器第二次发出至接收信号用了0.7s,那么超声波第二次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 Δs2=12s超声波=12v超声波t=12×340m/s×0.7s=119m 则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汽车=Δs2-Δs2=119m-68m=51m 则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t汽车=12t2+Δt-12t1=0.7s2+2s-12×0.4s=2.15s 则汽车的速度 v汽车=s汽车t汽车=51m2.15s=23.7m/s 答:(1)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136m; (2)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过的路程68m; (3) 汽车的速度23.7m/s。 15、答案:(1)5.4min;(2)1.8min;(3)102m,34m/s 解析: 解:(1)根据题意,从运河快速路起点匀速行驶到终点需要的时间为 t=sv=7.2km80km/h=0.09h=5.4min (2)一辆汽车通过隧道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t'=s'v'=1500×10-3km50km/h=0.03h=1.8min (3)根据题意,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时到测速仪的距离是 s1=12v声t1=12×340m/s×0.6s=102m 汽车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到测速仪的距离是 s2=12v声t2=12×340m/s×0.4s=68m 小车两次接触超声波所运动的距离为 Δs=s1-s2=102m-68m=34m 小车两次接触超声波所运动的时间为 Δt=T-12t1+12t2=1.1s-12×0.6s+12×0.4s=1s 所以这两次接触超声波时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v0=ΔsΔt=34m1s=34m/s 答:(1)从运河快速路起点匀速行驶到终点需要的时间为5.4min; (2)一辆汽车通过隧道至少需要的时间为1.8min; (3)汽车第一次接受到信号时到测速仪的距离是102m,小车的平均速度为34m/s。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