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 基础知识。(5小题,共26分。)
1、 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táo zuì nínɡ zhònɡ wǎn lián ēn c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zī rùn kuí wú zhēn zhì miǎn lì xuán yáqiào bì
( )( ) ( )( )( )
2、 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ï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3、 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畅( )的商品 ( )遥自在的生活 元( )佳节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
5、 成语大比拼。(4分)
风( )同( ) ( )崖( )壁 ( )( )无比 和( )可( )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二、积累运用。(3小题,共20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4) 但存 ,留与 。
(5) 大漠沙如雪, 。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基础练习(二)
1、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ì yánɡ dùn cuò ké sòu kuí wú chú fánɡ qǐn bù ān xí
( ) ( ) ( ) ( )( )( )
bào yuàn juàn liàn kū jié( )( )( )
2、 形近字组词。(5分)
挠( ) 俏( ) 竣( ) 饥( ) 蜡( ) 饶( ) 峭( ) 骏( ) 肌( ) 腊( ) 3、读词语,用“ ”选择使用正确的字和读音。(3分)
糊(hù hu)弄 围歼(qiān jiān)战 爱憎(zēnɡ zénɡ)分明 锻(练 炼) 凶(悍 捍) (留 流)连忘返
4、下面四组词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波澜状阔 盛气临人 防灾错施 和蔼可亲 B、瞻仰 电钮 一丝不苟 栩栩如生
C、抱偿 慰籍 会集 折除 D 、馋猫 停泊 出版 名誊
5、先把词语补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9分)
不同凡( ) 余音绕 ( ) 古色古( ) ( )血搏杀 可见一 ( ) 独 ( )匠心 妙笔生( ) 脍( )人口 巧( )天工 雅俗共( )
我们可以用 ( ) 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 用( )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看到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 ) ;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 。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仿写连动句)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全成一句话。 文明的语言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4)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5)五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6)他被评为了“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7、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填空(17分)
(1)鲁迅先生一生以笔作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可是对于普通百姓却爱护有加,这正如他自己所写的“ ”。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如
出自于《 》的 (3)请你写出一句呼吁大家保护地球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们面临困境,仍不愿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时,常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
(5)春节快到了,我想用一副春联来恭贺新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刚的书房很整洁,但是缺少一些名言警句,请你送他一句恰当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四字词语填空
AABC: ( )乐道 ( )不绝 ( )私语 ( )先生 ( )世界
ABAC: 自( )自( ) 自( )自( ) 相( )相( ) 无( )无( )
古( )古( ) 将( )将( ) 可()可( ) 不( )不( )
ABCC:行色( ) 千里( ) 小心( ) 无所( ) 威风( )
AABB:缝缝( ) 匆匆( ) 结结( ) 马马( )
ABCD:德高( ) 别有( ) 左( )右( ) 庞然( ) 心( )肉( )
意味( ) 悬崖( ) 狂风( ) 寝不( ) 流连( )
思潮( ) 可见( ) 水( )石( ) 碧空( ) 身无( )
溜之( ) 怒目( ) 兴高( ) 十指( ) 和蔼( )
纷至( ) 世外( ) 生命( ) 风雨( ) 一泻( )
失声( ) ( )吞枣 张冠( ) ( )大悟 北风( )
饱经( ) 抑扬( ) ( )不安 漫不( ) 久别( )
( )不幸 震耳( ) ( )搏杀 长途( ) 不甘( )
微波( ) 不解( ) 暗无( ) 一反( ) 为所( )
曙去( ) 不在( ) 无言( ) 雕梁( ) 巧夺( )
独具( ) 引人( ) 余音( ) 不落( ) ( )共赏
美不( ) ( )人口 曲高( ) 妙笔( ) ( )白雪
笔走( ) 不同( ) 别具( )
二、 补充句子。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
2、( )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3、此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 白
5、卧看满天云不动,( )。——陈与义
6、(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 稹
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周恩来
8、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
9、(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10、( ),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1、不精不诚,( )。——《庄子》
12、诚者,天之道也;( )。——《礼记》
13、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袁氏世范》
14、轻诺( )。——《老子》
15、( )不立。——《论语》
16、善待地球( )。
17、拯救地球( )。
18、但存方寸地,( )。
19、有限的资源,( )。
20、珍惜自然资源,( )。
21、横眉冷对千夫指,( )。——《自嘲》
2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故乡》
23、我好像一只牛,(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2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 )。
25、啊,老桥,( ),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26、走进这片树林,( ),( )。
27、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每一个是( ),一个是(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 )和( )。
28、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 )、( )、(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29、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 )。
30、大地不属于人类,)( )。
3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 ),飞成( )。
3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
)中脱出身来。
3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
三、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原名( ), 字( ),浙江( )人。他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百花小说( )。他创作的小说集《 》《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杂文集《 》《 》 《 》。《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 )、( )和( ),是中国文化的主将。
2、《有的人》是诗人( )为纪念鲁迅逝世( )周年写的一首诗。
3、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 ),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涌现出( )、( )、( ) 、( )等许多伟大的诗人。
4、( )( )相传为( )时代人,两人成为知音的传说,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贝多芬是( )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 》《 》《 》《 》。
6、达.芬奇 的名画《 》有着不衰的艺术魅力。画中主人那“( )的微笑”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