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 易门县六街镇中心小学 责任教师: 宋 平
【复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115页第2题以及第三单元中28—36页中相应的内容及知识点。
【教材分析】
复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辨认轴对称图形;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辨认平移后的图形,能够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欣赏数学美。
【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复习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剪刀、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复习过程】
复习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入
(一)复习铺垫
1、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你知道的图形运动方式有哪些?
2、回忆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哪些现象是平移或旋转现象?
(二)揭题明标
1、谈话引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对图形的运动这一知识进行复习。(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2、质疑明标:读了课题,你认为这节课应该复习会那些知识?(板书:轴对称、平移、旋转)
思考并口答
说一说
互相判断补充
齐读课题
自由发言
明确目标
通过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引出复习内容,从引入开始,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
(一)动手操作、再现知识
1、照样子做一做。同桌合作照着课本115页的样子折一折,剪一剪,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折和剪的过程中想到哪些数学知识?
2、汇报交流:在刚才的活动中你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想到对称的知识,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均可)
3、在刚才你剪的图案中,哪些是对称图形,用彩笔将它的对称轴描出来。
4、汇报展示:指名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展台上展示,并指出对称轴是哪条或者哪几条?
5、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的图形或者物体哪些是对称的?教师课件补充展示各类轴对称现象。(相机板书:动物、植物、图形、数字、字母、汉字……)
(二)交流完善、优化建构
1、出示课本115页中的第二部分图,仔细观察,找一找,说一说:在这些活动中你能找到平移和 旋转现象吗?
2、仔细观察,说一说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3、小组交流: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再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4、汇报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的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教师课件补充展示平移和旋转现象。相机板书:平移:推风箱、拉抽屉、玩具枪……
旋转:竹蜻蜓、纸风车、电风扇……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
折一折
剪一剪
同桌讨论
汇报说一说
互相补充
找一找
描一描
汇报展示
互相评价
说一说
仔细观察
寻找平移旋转
举手回答
说明理由
互相评价
仔细观察
找一找
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
汇报交流
回忆思考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互相补充
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和旋转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巩固概念奠定基础。
三、专项训练、巩固知识
(一)选一选: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3、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4、下面各图形中( )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① A B C D
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台灯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 )个完整的台灯。 A、1 B、2 C、4
(二)辨一辨:
1、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 )里画“√”。
( ) ( ) ( ) ( )
( ) ( ) ( ) ( )
2、下面物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 )里画“√”。
( ) ( ) ( ) ( )
3、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 ) ( ) ( )
( ) ( ) ( )
仔细读题
认真思考
细心观察
快速抢答
说明理由
仔细观察
进行判断
汇报交流
说明理由
观察思考
认真判断
动手答题
汇报交流
观察思考
认真判断
动手答题
汇报交流
通过有梯度的专项训练,让学生在观察、判断、想象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四、综合测评、融会贯通
(一)填一填: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
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 )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 )
(三)连一连:
1、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下面现象属于平移还是旋转请连一连。
平移 旋转
(四)涂一涂:
1、涂出 平移后的图形。
2、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蓝色。
(五)请你欣赏:
1、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剪纸艺术里面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请同学们找一找,下面剪纸中哪些是对称图形?
2、欣赏视频,说一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图形的运动方式?
认真读题
口答
读一读
动手折折
思考后口答
互相补充
说说理由
认真读题
仔细判断
说说错的错在哪里,对的说说理由
动手连一连
汇报交流
说明理由
动手连一连
汇报交流
说明理由
仔细观察
动手涂一涂
展示汇报
仔细观察
动手涂一涂
展示汇报
找一找
说一说
欣赏美
欣赏视频
观察后汇报
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轴对、平移和旋转世界,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课后灵活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你喜欢的图案,并将它剪成窗花。
回顾小结
汇报收获
自我评价
延伸课外
课后设计
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的同时,向课外延伸,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图形运动之美。
板书设计
10、总复习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 动物、植物、图形、数字、字母……
图形运动方式 平 移 推风箱、拉抽屉、玩具枪……
旋 转 竹蜻蜓、纸风车、电风扇……
教学反思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