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学期教时总编号:
课 题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使用人
审阅人
课 时
1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的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3.理解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生命活动和体温恒定的能量来源;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等信息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形成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意识。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2.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1.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法
学法
分析、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
准备
教师:呼吸系统结构模型,搜集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导入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质疑深化
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出示案例:孩子出生没哭,医生可要急死了,拍他的屁股,让他哭出来,为什么?
2.问题:如果自己用手捏鼻子和闭喘,有何感受?
总结,评价,引入新课。
1.既然我们每个人时时都要进行呼吸,就必须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同步的自主探究。
1、质疑:呼吸系统是有什么组成的呢?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请同学们做一下深呼吸,感觉一下,你在呼吸时有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运动?
2、教师出示人体呼吸系统教学课件,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图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道的组成名称。
3、组织学生回答呼吸系统的组成,鼓励学生参加回答,表达各自的观点,统一正确答案
1.指导学生做同步的即时巩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4资料分析,同时完成同步P32自主探究。
1.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讨论后自由发言。
2.憋气不能呼吸,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
1.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同步学习。
1、学生依据已有经验和实际体验尝试作出推测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观察大屏幕及教材Ⅳ—25呼吸系统的组成,根据呼吸的生活经验常识,填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
3、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观点,相互评价,形成统一答案。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1.完成同步学习相关的题目。
1.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同步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交流统一答案。
3分
15分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展示成果质疑深化
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知识梳理归纳整合
2.思考讨论题:
问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多媒体课件演示气管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
问题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呢?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问题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谁来谈谈你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
问题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问题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观察“吃饭时大家会呛着”的小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
4.演示呼吸与吞咽的关系多媒体课件。
1.指导学生完成同步的即时巩固。
1.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本节所学知识。
2.生答:骨与软骨作支持,使整个呼吸道畅通。
生1:可以清洁空气。
生2:有滤过空气的作用。
生3: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湿润的作用。
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尘肺、肺炎等。呼吸道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生:痰是灰尘和粘液所组成的,因为痰中会有病茵,易传播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生答:北欧人的鼻鼻端较尖和大,这可能与御寒有关。
3.学生认真地讨论回答: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
4.学生观看演示进一步理解吞咽与呼吸的过程。
1. 完成同步即时巩固。
2.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20分
7分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