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春季部编新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342702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部编新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季部编新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主要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16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历史教师要用好教科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并以教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要梳理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虽然经过上个学期历史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经验和方法,但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完全能自主学习了,有的学生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 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培“优”助“困”计划 为提高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助困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真正使教师动起来,使学生活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不能不学,量性而学这一目标,特制订培优助困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助困的常规管理. 2、认真组织相关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去,使50%的学生参与到培优助困活动中去。 3、通过培优助困,使9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助困工作每周不少于三次。  (二)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4、坚持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5、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6.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8.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六、教学进度计划与实施 周次 教学内容 起止页数 1 第1课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 2 第2课时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时 第3 课 盛唐气象 6-18 3 第4 课时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时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8-26 4 第6课时 隋唐时期单元复习 第7课时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7-32 5 第8课时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时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33-40 6 第10课时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41-50 7 第12课时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时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51-58 8 第14课时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5课时 宋元时期单元复习 59-64 9 第16课时 期中复习 第17课时 期中复习 10 第18课时 期中考试 第19课时 试卷讲评、分析 11 第20课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21课时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65-75 12 第22课时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23课时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76-87 13 第24课时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5课时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88-98 14 第26课时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7课时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99-110 15 第28课时 明清时期单元复习  第29课时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111-114 16 第30课时 期末复习 第31课时 期末复习 17 第32课时 期末复习 第33课时 期末复习 18 第34课时 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