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考作文指导(二)—围绕中心选材
【本讲主要内容】
高考作文指导(二)——围绕中心选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建造,同样,佳作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精心选材,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中,挑选出作文所需的材料。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1. 不涉禁区,积极健康
“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认同。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明确要求“思想健康”,某省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一再强调:作文只要思想不健康就不及格。那些不健康的内容绝不能写,不能越雷池一步,材料选择不能进入禁区。
2002年高考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有考生认为“学校是牢房,婚姻是坟墓”,在作文中流露出“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工作,自然任何选择皆是徒劳”的悲观念头,体现出做人素质方面的不足。
2005年6月,北京某报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刊登了一篇题为“安”的零分作文,其主要原因是“思想荒诞无聊”。
文章开篇说:“我热爱××。首先向伟大的正确的光荣的××请安。(注:此处可由读者自由发挥填入,譬如老婆、女朋友、老大哥等等)”玩世不恭的调侃让人读后不是滋味。第二段解释我们国家的象征“天安门”时说“名字取得好啊,天安了,我们老百姓才能安,否则,门儿都没有”,“天安之后,就是地安,地安之后,才轮到人安。具体来说,在单位要服从领导,不要让领导不安;学校里,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要让老师不安;丈夫回家,不要让老婆不安;谈恋爱,不要让女朋友不安;到了社会上,无论看到什么怪事都不要吭声,你任何影响稳定的言行都会引起不安,都会被境外敌对势力利用。……”这些话语带有明显的牢骚情绪,语言偏激,态度消沉,思想悲观,好像对社会有深仇大恨似的。更让人感到恶心的最后两段:“……尤其当我知道什么是安全套后,更深知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如果不用安全套,就会去医院;……所以无论在工厂车间还是建筑工地,还是泡MM,所有的口号本质都是一样的:安全第一。哪怕上个互联网,……也需要有安全套避免性病那样的意识,给自己思想上安个套,给嘴巴安个套。”“老师,这个‘安’,与那个‘阉’发音怎么那么像?”简直黄话连篇,思想极其荒诞,内容极其无聊,只能判个零分。
2. 弃故纳新,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
2006年广东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心有天使,诗意人生》一文从“200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选取了洪战辉、徐本禹、李春燕、邰丽华四个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他们身上天使般的责任之心、报恩之心、执著之心和坚强之心,有力地展现了“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的主旨,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四个人物真实可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加上在列举事例时,叙、析、评处理得十分恰当,语言优美雅致,精彩流畅,被评为满分情理之中。
3. 避同求异,独特出众
新颖的材料不仅能给人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勾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望。所谓材料新颖,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
首先,人无我有,人有我奇。考场上,材料要新颖,要避免选材“撞车”,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作文题来,不假思索,马上就想到的那个材料,千万不能用,这多半属于陈腔滥调。稍加思索想到的那个材料,最好也不要。正确的做法是:花上3-5分钟,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奇。
其次,去粗取精,以一当十。对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魏巍从众多的材料中精选出3个典型材料,就充分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德。
最后,推陈出新,旧材新用。有些材料内涵丰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也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2003年北京满分作文《转折——一百个海子的复活》,点评海子,颂扬海子,获得满分。2005年四川考生在《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一文中,扣住话题“忘记与铭记”,驰骋想象,追怀海子,表达了对海子这位天才诗人早逝的惋惜和永远怀念,体现出青年对诗的理解和渴望,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也显出海子的诗在青年心中激起的涟漪。无独有偶,2006山东考生《遥望晶莹,近观纤瑕》,远望“海子,一个追求者,信仰着的诗者,一颗远望晶莹的星”,“静静地,走进海子,我能看到他满是寂寞与苦涩的灵魂,其实他情感的纤瑕与你我一样”,结合屈原、凡高等材料,表达了“遥望会是晶莹,而近观同样有纤瑕”的主题。有趣的是,2006年另一位山东考生在《守望遥远·我们的天堂》中也运用了海子作为材料,说“坚持远观世俗的海子永远幸福”,阐释了 “守望遥远会滋润这个时代的麻木”的主旨。由于出语不凡,见解独到,这些文章都获得了满分。
4. 顺序操作,注意规则
选材时可先用发散思维,在草稿纸上列出你认为切合题意的材料,为节省时间,每则材料可用三五个字作提示,然后分析、鉴别,选定要使用的材料。
选定的材料,在具体使用中还需要根据情况有所区别。有的在文章中保持原样,如引用诗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则须加工改造,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巧妙的剪裁。
【解题方法指导】
拿到作文题目,考生有两种状态,一是大脑几乎一片空白,二是众多信息扑面而来。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有序化?可用“纵横分聚”法。纵,即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横,即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我们常说的“古今中外”,就是“纵横思考”,也叫联翩思考。比如2005年全国卷Ⅰ,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先作纵向联想:屈原投江、勾践灭吴、司马迁受宫刑而完成《史记》、曹操兵精将广赤壁之战却败给了孙刘联军、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唐玄宗创开元盛世却使国家由盛转衰……古代的这些人、事,不都是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现当代的,鲁迅为民呐喊却无人应和、毛泽东从大山走出竟成了开国元勋、邓小平三起三落愈挫愈勇、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高考由全国一张卷变成各省自主命题……,不也同样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吗?再作横向联想,由小到大、由家庭学校到集体国家,乃至国际、宇宙,也一定能想出许许多多切合题意的事例。
分,即发散思考,针对某一问题多角度思维。聚,即集中思考,由四周向一点集中。比如让我们观察自己的拳头进行联想,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
一、拳头的骨节凹凸不平。
首先,骨节的凹凸不平像连绵起伏的山峰和山谷,可以联想到地球的造山运动,进而联想到老师常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和毛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进一步联想到登山与人类征服大自然等等。其次,骨节的起伏像数学中的抛物线,抛物线到了最低点,必然开始上升,到了最高点必然开始下降,可以联想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所谓“盛极必衰、否极泰来”,进而可以联想到人生的祸福无常,谈论“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的人生哲学等等。
二、拳头紧握比喻团结。
可以联想到战国时“合纵”与“联横”的斗争,汉代王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唐代的玄藏法师取经,宋朝联合抗金,清朝联合抵抗外敌入侵,以及近代的国共合作等等。也可以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1998年众志成城抗洪水,2002年上下一心抗“非典”等等。
三、拳头象征着力量。
我们常说“拿拳头说话”,意思就是拿力量说话,可以联想盛唐气象,各国来朝,可谓战胜于朝庭廷;而宋代国力衰微,外患不断;清朝闭关锁国,被动挨打;现在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日新月异,顺利加入WTO,2008“申奥”成功,“神六”翱游太空,奥运会体育健儿摘金夺银,这些巨大成就令世人刮目,这是力量强大的象征。“两小孩打架,拳头大的是儒教,拳头小的是道教”,这可以联想到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学说的流派特点,谈论其对中国人的影响等。
思维是一种品质,由今思古,追古抚今,由人及己,由己及人,便会“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所谓“深入思考”,就是作一点“纵横分聚”的思考。思考并不神秘,而是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如伸开手掌,可以从掌心的“生命线、感情线、事业线”谈人为何而生;可以从五个指头长短不齐,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认识方法,谈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谈扬长避短的生活方法;可以从五个指头分工协作,谈和谐社会的构建,谈人才的标准,谈自我的定位;当然,举起手掌,发现手比眼高,可以谈多做少说的行动原则等。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第④条“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发展等级第②条“丰富”,具体要求“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材料充实,能拿到基础分数,而要拿到发展分数,则材料必须丰富典型。一般说来,至少要把握“3”的原则,即议论类文体的正反论据加起来绝对不少于3条,论证方法也不能少于3个,尤其是引证法、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不可缺少;记叙类文体,如果不是单一记事类(如小小说),所用材料也不能低于3个,如抒情散文,多事记叙文等。
【典型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
记得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许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草稿还有很多。其实,人生没有草稿。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怎样在有限的纸上写出最好的字,而不是花费了多少纸。
请以“人生没有草稿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佳作欣赏一
把握有限的今生
朝阳喷薄而出,天地之合,分娩出了又一个灿烂的今天。阳光,照亮了大地,明媚了街衢,妖娆了树的姿容,鲜活了人的心灵。
翩然而至的一个个今天,每每让人触景生情思绪万千。
每个人都是人生的画家,任由你饱蘸激情的浓墨,挥动智慧的大笔,用一个个今天,描绘属于自己的五彩缤纷。
有些人相信前世和来生。对今生的不幸,用前世的孽债作借口,说那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脱的还债历程;对今生的不满,以来生的幸福来麻醉,说轮回之时,一定选个理想的家庭去投胎转世。但我们知道,前世和来生都是子乌虚有,只有今生实实在在。还是勇敢地面对这绝无仅有的今生吧。
人就这么一辈子,曾经的甜蜜美好曾经的辛酸苦涩转眼已成追忆的一辈子,只能走向未来而绝不能回到过去哪怕一分一秒的一辈子,时光飞逝一去不复返人生易老如白驹过隙的一辈子……
我不由与孔子共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由和曹操高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由跟李商隐齐低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仿佛听见夏威夷岛上的学生课前朗诵:“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会成为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人生只有三天。”我仿佛听见古人谆谆教诲“成事立业在今日”,“努力请从今日始”。我仿佛听见李大钊正告诫我们:“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定,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时间匆匆的脚步让我警醒,给我鞭策。
我激情满怀信心百倍地去拥抱一个个今天,把握有限的今生,演绎自己平凡而真实的人生。
珍惜这一个个永不重复的今天,把握由一个个今天串联起来的有限的今生,我们的生命才会充实而丰盈。
点评:这是一篇说理散文,作者用表现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文质兼美,文理俱佳,既给人美感,又启人心智。开头引人入胜,结尾耐人寻味。
此文的材料侧重于事理,多引经典言论。在作者的笔下,古今中外的材料汇聚在一起,孔子、曹操、李商隐、李大钊,还有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学生,一齐向我们走来,诉说着今生和今天的珍贵。文质兼美的背后是丰富的材料的支撑。
佳作欣赏二
无路可走的时候
时至今日,当慷慨激昂的马赛曲在我们耳边响起时,我们的思绪就会飞到那个激情四射的时代。法国激动人心的大革命让封建贵族惊慌不安,当凶恶的封建豺狼从四面八方扑来时,无路可走的法国人拿起了武器,高唱着“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干净!”投入战斗,鲜血染红了塞纳河。法国终于让“欧洲没有了国界”,马赛曲从巴黎一直唱到了莫斯科。
无路可走的人是悲壮的。当他们迈开脚步,便显示出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无论他们是否成功,他们已经堪称英雄。
项羽破釜沉舟,楚军杀声震天,无不以一当十,秦军尸横遍野。作壁上观的诸侯大受震动,无不臣服。司马迁史家绝唱霸王本纪豪气干云,诗人笔下生作人杰死为鬼雄浩气四塞。无路可走的人往往唱出时代最强音。英雄让人肃然起敬的不是光辉灿烂的结果,而是惊天动地的过程。
汤汤易水至今仍述说着荆柯刺秦王的悲壮。无路可走的荆柯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连君临天下不可一世的秦王都目眩良久。扬州城至今仍铭记着当年史可法的碧血丹心。时局犹如残棋,誓死坚守孤城,无路可走而奋力搏击,让入关以来未逢敌手的清军为之胆寒,惊天地,泣鬼神。扬州城外,梅花岭畔,暗香伴忠烈,千秋共敬仰。
不是每个无路可走的人都能成功,但他们的英雄气概超越时空,永存人世间。太史公著《项羽本纪》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些无路可走而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人实在也是英雄,大大的英雄!人生在世难免有风霜雨雪。有时会被动地遭遇艰难困苦,有时甚至会主动地进入无路可走的境地。
无论怎样,都要奋力前行。这样,才无愧,亦无悔。
点评:这是一篇语言精练、文气充盈的习作。本文材料丰富,侧重于事实,多用典型事例,都是健康的,典型的。作者熟悉法国革命、项羽破釜沉舟、荆柯刺秦王、史可法殉扬州等史实,故能运用自如。但这些材料都是历史上的、广为人知的,如果有新鲜、独特的材料,肯定会更好;这些材料属于同一领域,显得单一,如果还能从文学创作、科学研究、捍卫真理等方面选材,无疑会更好。当然,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达标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
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
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
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综合测试】
请以“绿”或“绿色”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联系日常生活,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800字。
【达标测试答案】
思路点拨:用纵横分聚法迅速打开思路。
纵——纵向思考,即按照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我们可以立即联想到1998年全国军民众志成城战洪水,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历史新篇,由此想到整个中国历史与水的联系: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李冰修都江堰,李春架设赵州桥,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旧社会发洪水一淹就是大半个中国,1938年蒋介石炸黄河花园口大堤,新中国成立后兴水利、疏河道、修河堤、造大坝,葛洲坝、小浪底、三峡工程……1997年香港回归,长江、黄河、香江水融会在一起,万水朝宗。于是,我们可以提练出“中国的历史是水”的抒情主题。
横——横向思考,即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水”可以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外国的江河湖海等。
分——分散思考,即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辐射的开放性思考。还以“水”为例,从“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度”这个角度,谈南水北调,节约用水,环境保护从珍惜每一滴水开始,人类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等。从“水质透明,可以容纳万物”这个角度,谈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等。从中国古典诗词的角度,一是由于水性阴柔,常被看作人间友情、爱情的象征,如“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等;二是借“水”表达一种壮阔的豪情或悲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三是水总给人以漂泊的印象,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亲不亲家乡人,甜不甜家乡水”等;四是寄托年华易逝的感叹,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
聚——集中思考,即由四周向一点集中地思考。写作是为了传情达意的,无论怎样联想,最终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
1. 根据材料的提示,写水既可滋润万物,孕育生命,也会吞噬生灵,造成灾难;或者由水“能把坚石滴穿”“更可穿峡破谷”,阐发水的力量及如水的精神;或者由人不能没有水,自然不能没有水发挥开来,呼唤保护水资源。
2. 联想水的其他特点,如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水,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还是水……然后找到人与水的相似点,构思成篇。
【综合测试答案】
思路点拨:
①绿是一种颜色,可以联想到绿叶、绿树、森林、地球、环保、景色等,也可以联想到写景文章,如《梅雨潭》《什刹海》《桂林的水》等。
②“绿”代表生命,可以联想到沙漠中的绿色、胡风在狱中用口含水养活一株小草、春天、小草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③“绿”代表希望,可以联想到健康、青春、活力、朝气等。
④“绿”代表和平、纯洁和奉献,可以联想到心的绿地、爱的绿地、人性的绿地等。
⑤“绿”代表无污染,可以联想到绿色的心情、绿色的友谊、绿色的爱情、绿色的心灵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