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治:4.9《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项练习试题
(江苏专版•必修1)
一、选择题
一: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2011·常州模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应该高度重视( )
①价格信号的变化 ②经济手段的运用 ③税收政策的调整 ④供求关系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②③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供求、价格、竞争是市场机制三大要素。
答案:C
2.(2011·开封模拟)“地沟油”又称潲水油,是指经过反复熬炸、烹炒再提炼的废油,其中含有剧毒的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100倍。近年来,受食用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地沟油回收利润空前诱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导致一些人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沟油”的原因有( )
①获取利润是市场主体的唯一目标 ②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③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经营者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缺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获取利润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故选④。出现“地沟油”现象,是市场自发调节的表现,也说明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②③符合题意,故选出B项。
答案:B
3.(2011·苏州模拟)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又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矿难频发的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在当前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扬的情况下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这是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这说明( )
A.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资源的浪费
B.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是错误的
C.要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
解析: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因此应选D项;A项是市场调节缺陷带来的后果;B项说法错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C项错误。
答案:D
4.(2011·淮安模拟)节假日城里人不再像往常一样涌向各个景点,而选择去乡村体味生活。为此,一些乡村适时推出“农家乐”,接待城里人前来垂钓等,休闲农庄成为农民朋友致富创收的聚宝盆,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农业表明( )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 ②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③生产的决定作用 ④我国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根据人们的消费需求适时推出休闲农业旅游,表明了市场的需求,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B
5.(2011·广州模拟)我国《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规定:发电、售电的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的价格则由政府制定;居民用电将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电价改革主要是为了( )
A.强化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对电力资源的控制
B.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优化能源资源配置
D.鼓励居民少用电,优先保障工业用电
解析:材料中市场形成、政府制定、居民用电表明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优化资源配置。
答案:C
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6.(2011·上海闽行模拟)从2009年9月开始,公安、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纷纷出拳打击手机淫秽色情网站,整顿、规范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市场行为。这表明现代市场必须是
( )
A.统一的市场 B.开放的市场
C.竞争的市场 D.有序的市场
解析:良好的市场秩序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针对一些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不法行为,加以整治,在于使市场规范有序。
答案:D
7.(2011·九江模拟)漫画《脱节》说明 ( )
①广告能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生产者应重视产品的使用价值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脱节》讽刺一些厂家的产品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这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同时也揭示出诚信的重要性,因此,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B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8.(2011·深圳模拟)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决定其改革发展不能只由市场主导,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取了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干预越来越多的方式,充分说明政府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经济生活角度来看,这表明 ( )
①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②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④市场不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市场不能调节,需要国家宏观调控,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没有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答案:B
9.(2011·福州模拟)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 )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C.避免遭受国外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
D.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解析: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体现了我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应选B。
答案:B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10.(2011·长沙模拟)2010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在成都等37个火车站试行火车票实名制。购票旅客将被要求出示身份证明,一人一票,进站需验票。试行火车票实名制( )
①能从根本上解决春运期间旅客出行的困难 ②有利于维护公平售票秩序 ③能从制度上完全杜绝票贩子的倒票行为 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要解决春运的老大难问题,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在提升运力上下工夫,故不选①。完全杜绝票贩子的倒票行为说法太绝对,故③不选。铁路部门作出上述规定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护公平售票秩序,故选②④。
答案:B
11.(2011·潍坊模拟)针对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新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政府采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措施的依据是( )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政府的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实现资源配置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不选②。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不是直接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排除④。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A
12. (2011·扬州模拟)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快能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用价格机制调节能源的分配和消耗,“逼迫”人们节约能源。这里的“价格机制”是指 ( )
A.价格与供求的双向互动
B.提高能源价格
C.政府统一规定能源价格
D.通过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解析: 价格机制包括两个方面,即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供给和需求,同时供求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价格的变动,故选A; B 的说法片面,C观点错误,是计划经济的结果;D
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2011·茂名模拟)阅读以下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情况对比
表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
城市群
非农业人
口比重
生产总值
(GDP)
(亿元)
人均
GDP
(元)
经济密度
(亿元/km2)
三大产业
产值比
进出口
总额/GDP
长三角
地区
44
28 775
35 040
2 871
4.6∶55.9
∶39.5
40.78
珠三角
地区
50
13 572
42 499
6 155
4.4∶53.3
∶42.3
38.06
表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与科技活动比较情况
项目
地区
在校大学生/万人
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
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长江三角
洲地区
228.17
9.61
22.07
珠江三角
洲地区
166.85
5.08
40.57
材料2:珠三角、广东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是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其优势是:市场开放早,市场成熟度高,投资环境好,市场空间大,政府具备了成熟运行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宽松的政策环境,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则相反(浙江除外),其主体是以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其优势是:政府较规范,文化底蕴好,教育发达,研发技术比较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瓶颈:政策是制约长三角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质量成为制约珠三角发展的因素。现在两者都在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寻求更好的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
(1)表一与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图表与材料,谈谈珠三角经济发展应当借鉴长三角的什么经验?
(3)结合材料2,简述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
解析:第(1)问通过图表考查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图表反映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对比产业结构的差距。第(2)问考查珠三角应当借鉴长三角的经验,根据材料可知长三角地区政府较规范,文化、教育、研发、人才的优势值得借鉴。第(3)问考查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答案:(1)表一反映长三角和珠三地区经济发展大体相当,总体上看,珠三角的经济密度大,发展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对外贸易水平低于长三角地区;表二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人力资源与科技实力方面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落后。
(2)珠三角经济发展应当借鉴长三角的长处: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适当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提高劳动者素养,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内涵式转变。
(3)①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有效地调节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生产,并对生产经营者进行优胜劣汰。②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统一的,都是资源配置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14.(2011·济宁模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继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之后,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大抉择。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分组进行研究。
第一组同学研究“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经过研究,大家形成了几点共识。
(1)作为小组发言人,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格式报告。
共识
《经济生活》知识
①必须重视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
依据: (请勿在此处答题)
②发展生产是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依据: (请勿在此处答题)
③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促进消费的重要环节
依据: (请勿在此处答题)
④政府在改革收入分配上要充分发挥作用
必要性: (请勿在此处答题)
⑤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条件
措施: (请勿在此处答题)
(2)第二组同学研究“促进经济增长向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请你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下面两段资料对国家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启示。
解析:本题是一个研究性试题,试题设置新颖。第(1)问考查一些集体共识的经济生活依据,要有针对性地一一对应回答。第(2)问考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根据材料提出措施,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答案:(1)①消费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②生产决定消费;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和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联系;④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所决定;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①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人们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②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