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显微镜试题
1.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 )
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
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
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B.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简易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小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
3.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4.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
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
5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能看到一行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范围内将看到的细胞数目为(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6 .如下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如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
A.ace
B.bdf
C.bce
D.bde
7.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8.物象处于显微镜的视野左下方,要使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那么应向哪一方移动玻片标本( )
A. 左下方 B. 左上方 C.右下方 D. 右上方
9.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动方向是( )
A、逆时针 B、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C、顺时针 D、无法确定
10.一种球状细菌直径为0.3um(1mm=1000um),如果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0×”,物镜上刻有“40×”,那么这种细菌放大到了( )
A、0.04mm B、1.2mm C、0.12mm
11.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 4个 C.8个 D.16个
12.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载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的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13.下面是用显徽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徽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 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⑤ D.③②⑤④
14.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5.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