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340058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概念: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过程: (3)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4)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概念:将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 植物体的技术。细胞融合的生物学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过程: (3)诱导融合的方法:①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②化学法:一般用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③融合成功的标志: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杂种植株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5)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快速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二)动物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①选用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的原因:它们的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很强,更易于培养。 ②进行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不用胃蛋白酶的原因: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 约为 2,当 pH 大于 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而胰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 为7.2~8.4,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 pH 为7.2~7.4,因此胰蛋白酶适用于细胞培养时细胞间质(主要为蛋白质)的分解。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2)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3)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右图) ①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的不是供体细胞核, 而是整个细胞。伴随着两细胞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该技术形成的重组细胞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而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 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 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 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 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 3.动物细胞融合 (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 (4)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制备单克隆抗体(最重要的用途) 4.单克隆抗体 (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核融合成一个核。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①第一次筛选:将未融合的 B 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以及 BB 融合、瘤瘤融合等的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淘汰,筛选出 B 瘤融合的细胞。 ②第二次筛选:将产生特定抗体的 B 瘤细胞通过细胞培养 用相应抗原检测的办法筛选出来。 (3)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场所 ①若在培养基中进行杂交瘤细胞培养,则从培养液中提取。 ②若在小鼠或其他动物腹腔中培养,则从腹水中提取。 (4)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5)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6)在腹腔内增殖的优点:不需要特定的培养基,不需要严格的外界条件。 (7)筛选的时候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8)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① 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②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 细胞工程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实质内容 改变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性状,获得细胞产品(使后代具有双亲的特性) 理论基础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殖 诱导手段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 生物法:灭活病毒(灭活仙台病毒) 过程 去细胞壁(纤维素酶、果胶酶)→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杂种原生质体)→植物细胞 的筛选和培养(获得植株) 获得分离的单个动物细胞(胰蛋白酶处理)→诱导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动物细胞培养(细胞产品) 应用 白菜—甘蓝等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细胞) 意义和 用途 ①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杂交亲本的组合范围;②克服有性杂交的母系遗传的局限性,获得细胞质基因的杂合子,研究细胞质遗传 ①制备单克隆抗体;②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如单抗诊断盒、“生物导弹”治疗癌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