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年高考作文分析-------------
一、 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
1.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他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把这个圆想象成一轮满月,然后以满月为重点,再用天幕、云彩、柳梢等作为陪衬,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象作文。
圆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的物体的,请你根据这位老师的启发,把这个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15分)
要求:①不要再把圆想象成满月进行描写。
②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不要以陪衬物作为描写重点。
③写成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要写成故事。
④想象合理,形象具体生动。
⑤语言确切、连贯,条理清楚。
2.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任选一方,写篇发稿参加辩论。
要求:①写成发言稿或议论文都可以。
②不少于500字。
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把不选取的题目划去)
【解题思路】
小作文:
这是篇想象式作文,考查的是对圆形实物的描写。当年有很多学生选取材广泛,写出了不少好作文。有的写花环,有的写父亲的草帽,有的写露珠,有的写井,有的写湖,有的写硬币,有的写圆圆的磨道,有的写水上的半圆桥与水中的桥影构成的圆,选取材很广泛。而有些学生不是写实物,写了梦中的圆,想象中的无形的圆,出现了跑题现象。
大作文:
此题为给材料命题作文。
两题都是单句结构形式,句意明确:"近墨者黑"是比喻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不良的环境能改变人的习性;"近墨者未必黑"是比喻接近坏人未必能使人变坏,人对不良环境的影响有抵御能力,可以不为其左右。前题强调的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后题强调的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前题强调客观环境作用,后题强调主观能动作用。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营垒分明。
论证"近墨者黑",以立论为主,驳论为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朱子治家的名言,其实早已是源远流长的古老名教。千百年来,它已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和共识。论证这个"理"不难,有话可说。但必须掌握分寸:只能论到"情随物移",环境影响人这一步。阐理时,可征引名言,诸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桔生淮南则为桔"等,以证物异于境的道理'列举时,"孟母三迁"的效果,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的泯灭等,典型而有说服力。至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实例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都可精选入文。既持"近墨者黑",必欧"近墨者未必黑",取便的方法是结合实例剖析,予以反欧。
论证"近墨者未必黑",构思如前题大体一致?quot;近墨者未必黑"具有真理性,它没有片面性和绝对化,阐理可以提到哲学上的"内因""外因"关系高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强调人的理想崇高,操守艰贞,意志坚强,都能转化为抵御邪恶势力诱惑和侵犯的力量,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类的例举,事例尤多。至于驳诘"近墨者黑",自可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原理上,居高临下,一击而中的。
二、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
材料:春雨潇潇,路灯朦胧。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弃在路旁边的一个大玻璃罐当作足球盘带着,这一脚膛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了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玩也不看地方,玩出这损人的事。"我心理暗暗责备他。他大概也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的看看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雨大了,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后轮轧上碎玻璃"扑赤",全瘪了。从车上跳下一位穿红雨衣的姑娘,嘴里嘟嚷着"大家都沾点光",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红雨衣"抬头发现我在摇头,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雨小了。一对撑伞的男女挨着呢喃着走过来,高跟鞋偏偏踩到拢在一旁的碎玻璃上,脚一滑,漂亮的鞋子粘上了黑糊糊的东西:"唉,真缺德,中国人的公德心呀……"
"当心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男的一边为她擦鞋子,一边笑着说。
伞下的一对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谈论着刚才的话题。
但是,"高跟鞋"的那句话却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动口不如动手。雨停了。我回家拿了扫帚和铲子。又回到原地一看:碎玻璃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意连那摊黑糊糊的痕迹也看不出来了。我开始是发愣,随后才恍然大悟:"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那么,到底是他们之中谁清理了这个地方呢?
31.根据以上所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他们中的谁双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5分)
注意:①选取写"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都可以。
②推想合理,符合材料所设置的情境和人物的思想性格。
③"我"不再出现,用第三人称写。
3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议论,写一篇议论文。(25分)
【解题思路】
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记叙、议论平分秋色。审题立意可分两步走:分析材料,揭示其含义,这是第一步;选定角度,据以立论并拟题,这是第二步。
可以确定如下观点:
①君子动口也要动手②贵在行动③一千次说不如一次做④知错能改,善莫大矣⑤谈公德心⑥从我做起⑦实干精神⑧走近文明⑨"转嫁"心理要不得⑩牢骚与实干
一个真正典型的场面!蕴含如此之多!简直就是目前国人公德意识和行为的缩影,是检验每个公民公德意识和行为的一面镜子。公共道德的规范和遵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题上关社会,下涉个人,是大题目,也是小题目,可以从大处落笔,也可由小处谈起。
?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
1. 据下图,写一段关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200字左右(10分)(图略)
①圆规 ②延伸杆 ③墨线脚
2.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40分)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露出了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的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说的那样……"
要求:①对环境的气氛加以具体描写。
②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解题思路】
小作文:
给材料作文。按图介绍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作用方法,属介绍性说明文。
要求介绍的三项内容中,构造是重点;介绍构造,圆规、廷伸杆、墨线脚三者中圆规是重点。功能和部件、构造是相关联的,因此,这两部分内容可以"全二为一",将功能的介绍融入构造的介绍之中,以使行文更简练、紧凑,也可按使用过程这样的逻辑顺序。介绍使用方法,用举例法,如画圆、画弧等。本文以写成语言准确平实的介绍性说明文为宜,但写成文艺性说明文也无妨。
大作文:
这种作文命题属情景式作文,这个题目实质上就是续写,把景物续写下去把三个人物的话语续写下去这在结构上要处理得当。"啪"的一声响,实质上是展开议论的契机。一般在描写完景物一二百字之后,即可让"啪"声响起来。然而,在当年的作文中,有很多考生让"啪"最后响,或中间响,这样大段的篇幅不是在议论树皮,而是议论别的,就偏离了本文的中心。只有"啪"的响了,才会有女儿说、儿子说、父亲说。
根据"作文要求",材料中四处用省略号的地方,是要考生补写的。第一处,要补写出当时的"环境和气氛",简单交待人物活动。第二、三、四处,重点补写出人物的对话,同时要"写出人物的神态"。
三个人的对话要补写什么呢?女儿赞叹老树皮,儿子赞美新树皮,都是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的感受,都属于对自然界问题的看法。父亲的话,明显地是从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即阐述了新老更迭,从而扒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观点。考生应注意到文章的时代感和思想性,应当把重点放在我国四化事业的新老关系问题上。总之,补写的内容要与原材料浑然一体。
四、 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题目: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解题思路】
"尝试",顾名思义,是实践、经历和体验的意思。
从选材上看,是要求考生写自己的一次新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取材的范围,可以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考生可就某一生活范围,写出自己在德、智、体诸方面(或一方面)成长中的新阅历、新体会。立意的角度,可以写一次尝试的成功与体会,也可以写一次尝试的失败与教训,还可以写一次由失败到成功的实践与感受: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文题,都要写出它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
从体裁来看,试题已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是记事的记叙文。
从写法上看,应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就此题目来说,单纯地叙述事情过程,而没有画龙点睛的议论和抒情,写不出体验和感受,是不切合题意的。考生既要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又要融议论、抒情于一体。
从语言让看,应当在准确、生动的前提下,注意语言富有生活情趣,耐人回味。
总之,考生要全面把握试题的要求,这样才能写出有时代感,思想性强、艺术性强的好文章。
五、 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32,33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
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32.任选取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0分)
要求:①对话写《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象。
②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③想象合理,对话内容围绕一个中心
④可适当描写鸟对话时的神态、心理、动作和口气等。
⑤语言流畅,描写生动,卷面整洁。
33.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喻性作文命题。这种题的典型特点是:物--社会--人及人生。以寓言反映社会人生是一种手法。这则材料中的"鸟",如果"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指人,"鸟"的相互讽刺、挖苦、嘲笑,就是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丑态、不良现象、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刻地理解这种现象的危害性,才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
这则材料可以论证"金无足变,人无完人",也可以论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辩证地看问题""莫做流言的种子""用慧眼去看世界""美丽的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等。
六、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仔细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32~33(图略)
32.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20分)
注意:①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②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
③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④共200字左右。
33.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40分)
注意:①把你喜欢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
②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
③不少于600字。
【解题思路】
大作文:本题是给漫画材料的命题作文。
先要分析材料。两幅漫画取材同?quot;医疗事故",主题同为借讽刺害人"庸医"来鞭挞那些如"庸医"般的人。
再看是怎样的"医疗事故",《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切掉了有用的,留下了无用的;《截错了》截掉了好的,留下了坏的。从意义上看:
1. 从职业角度看:
①要学真知识,掌握真本领
②医德不能丢
③敬业精神诚可贵
2. 从引申、拓展角度看:
①某些干部的尸位素餐、工作乏策--干部要知识化、专业化;
②某些干部滥用职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③某些干部的渎职业--提倡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精神。
④组织改革中有好人被撤职,而不良分子行为十分猖狂;人才使用,好人受气,坏人得宠。
基三,要善于运用比较。题目中的"更"字最关键,它说明两幅漫画都要写,哪一幅漫画更好。可从形象的角度看,《截错了》更直观更具体,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可从抽象的角度看,《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涵盖面广,更深刻,对比更突出;可从漫画的艺术性角度说,《截错了》更通俗,借鉴了连环画的技巧,故事性强,而《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讽刺性更强,好坏不分,黑白不分更突出。
小作文:
给材料作文。介绍两幅漫画画面内容,属介绍性说明文。
以200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两幅漫画画面内容,有一定难度。这要求:(一)高度概括;(二)分清画面形象的主次,处理好详略,突出重点形象;(三)语言准确简练。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画面形象单一、简单,仅为一只伸张开的右手,其特点是要切掉的"六指儿"保留了,拇指却被截去了。《截错了》一幅,形象多,布局也比较复杂。除了要定准重点形象,还要确定好说魉承颉V氐阈蜗笫腔颊吆鸵缴S苫颊叨缴乃承颍强占渌承蛞彩鞘吕硭承颉?br> 语言要平实、准确、简练。《截错了》一幅,可以有描述性语句。
七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处的学校上学,从上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作品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做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1.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20分)
要求:①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想象要合理。
②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
③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④200字左右。
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①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要结合"材料1",自由决定。
②不少于600字。
【解题思路】
小作文:
本文的要求很明确,就是写行动描写,主要笔墨应放在小新身上。然而在评卷过程中有很多考生这两点却自学不自学的忽视了。一是写成了叙述而不是描写,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太多,冲淡了行动描写的内容;二是没把小新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而是小新、小牧同时用笔墨,这样中心就不明确,得分就低了。
大作文:
给材料作文。材料为叙述性的,而表达的是同学们对"乐于助人"这种道德品质的评价(调查中的多数人肯定和赞赏这种品质)[材料3]也属叙述性的,它表明这样一个现实性问题:不少青少年在道德规范的实施上暴露出矛盾,缺乏实践的明确目标和勇气。这种"悄悄走开"的行为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反映。显然,这两个材料不是一致性的。而要求将这样两条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来选角度,定中心,这就必须通过深入的分析,寻绎出它们之间的联结点,由此入题确定中心,才具有覆盖全部材料的性质。
八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六 作文(60分)
34.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分)
要求:①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
②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
③补写200字左右。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耳恭听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
……
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35.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①把不选取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②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④不少于600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解题思路】
小作文:
这道题重点考查构思能力和叙事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构思补写,首先是分析妈妈为什么没洗耳恭听另一只鞋。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妈妈有意不洗。妈妈为什么有意不洗呢?因为她要启发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意识,引导孩子培养自立自理的能力 和习惯。妈妈是在采用一种启发的样板式的而不是强制式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另一种是妈妈无法洗。妈妈为什么无法洗呢?也许是忙,是病,或是其它某种原因。面对上述这种种情况,小乐是怎样想的?应该采∈裁囱男卸孔詈笳庵恍怯伤锤删唬咳绾稳绾稳タ悸呛凸顾颊庑┪侍猓绾稳チ⒁猓陀肟忌陨畹奶逖楹腿鲜队泄亓恕?br> 大作文:
这道题重点考查写自述性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这道题就是通常讲的大作文,其内容是关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问题。心理承受力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心理素质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换一句话说,这道题所考的内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又是考生有话可说的内容。据调查,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的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像鸡蛋壳那样脆弱。他们会因为长了向颗青春痘而感到丢脸,会为一句不中听的话烦闷不已,甚至会为一件小事痛不欲生。他们把自己憋在一个密封的鸡蛋壳里,不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但是也有些学生像沙漠中的红柳那样坚韧。他们承受了诸如亲的丧亡、生活贫苦、身体病痛、上学困难、考试失手、学习跟不上等等造成的沉重压力,顽强地克服了一个个的困难,不仅学业取得了进步,身心也成熟起来了。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表现得很坚韧,而在另一些时候另一些问题上又表现得很脆弱。那么,各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怎样的呢?让考生记述和分析自己的心态,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自己教育自己,就是今年大作文的内容。
九、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六、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的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会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作文命题今年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考小作文;二是大胆命题,突出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创造能力是当今社会为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从语文角度出发,积极适应国家社会的大趋势,为21世纪教育和培养大批的创造性人才服务,是今年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今年的作文要求很宽泛,只要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具体写法、角度可以多种多样。文体上大大地放宽了要求,内容上也可不拘一格,写法上也可百花齐放,真正给学生一个想象的、自由的、任意翱翔的空间。
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也可以描写;可以写虚幻,也可以写联想。只要自圆其说,想象合理就可以。
十、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六、作文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鼓励创新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分别是圆形,三角形,半圆形,和缺一个角的椭圆形)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解题思路】
此次高考作文题的来源,现在看有这样几个出处:一是出自江苏教育出版社泰州中学洪钟礼主编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1册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美国人,被日本翻译引用作教材课文。洪钟礼又把这篇日本课文译为中文。
一种说法是选自《智库》一书。此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市逻辑学会会长彭漪涟先生作序,著名智力教育与研究专家余式厚教授编著的第七部《加入天才行列--"门萨"测验》。书中是这样陈述的:
"请你从左边四个图形中挑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图形。(图略)如果你选择了圆,你选对了,因为它是惟一的一个每一点的都连续的图形。如果你选择三角形,你也选对了,因为它是惟一全部由直线构成的图形。如果你选择月亮图形,也没有错,因为它是四个图形中惟一不对称图形。如果你选择半圆形,还是选对了,因为它是惟一由直线与圆弧组成的图形。"
此书总结说:"传统教育经常会对学生进行误导,它常常倾向于教导学生,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实,求惟一正确的答案,在有些场合是正确的,在有些场合就不一定正确。很多最好的难题往往不能用现成的常规方法求解,它们需要十分新颖的办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另外的答案。"
从以上所引作文题的原始材料看,今年高考作文再度有了突破:语文与智力、智慧联姻了,语文不再仅仅承载了政治与道德!高考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晴雨表,正日益显示:语文教学要让民主进入课堂,让平等的、多样的答案出现在课堂,让"见仁见智"的创意与设想真正凸现进入新世纪的和具有新要领新思维、新理念的作文教学中。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一个话题,涉及的范围可以是任何领域,生活、思想、观念一些大的话题可以写;争辩、求异、独见,一些学习中小的事情也可以写。
好在命题者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首先写作的视野放在了一个宏观的领域,政治、科学、环境、未来等各个方面都可涉猎。其次是围绕"疑问与答案"展开,可以说这个"答案"可以是之前实在在的,也可以是思想的,虚拟的。目的是增强人人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
从文体看,今年第一次取消了"除诗歌外不限"的说法。根据提示可以写成记叙文,如记叙经历、编述故事等;可以写成议论文,如发表议论可以写成散文,如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写成其他文体,小小说、诗歌、寓言、戏剧等,如展开想象等。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