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一原文填空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概念+黑体字
1、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 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如 ,称为 元素;
2、微量元素: ;
3、 基本元素: ;
4、主要元素: ;
5、最基本元素: ;
6、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 、
有机: 、 、 、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 形式存在;
7、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8、氨基酸的通式: ;
9、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 ,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0、核酸是细胞类携带 的物质,在生物体的 、 、和 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12、 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是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
13、生物大分子以 为骨架;
14、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 ,叫作结合水,另一部分(绝大部分)以 形式存在;
15、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 的形式存在;
二、一些细枝末节的
1、某些化学试剂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如还原糖(除
与 之外的糖类)与 发生作用,生成 。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 色,(或被苏丹Ⅳ染成 色),淀粉遇
变蓝色,蛋白质与 发生作用产生 色反应;
2、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给有 种,其中 种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叫做
;
3、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 相连接,同时 ,这种结合方式叫作 ;
4、由 , 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5、许多蛋白质是 ,称为结构蛋白;
6、盐酸能够 ,同时
,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7、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 中。 、 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 中;
8、一个核苷酸是由 和 组成的;
9、葡萄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像这样 就是单糖;
10、二糖 才能被细胞吸收;
11、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 和 中,是人和动物的 ;
1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可起到保温的作用,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 还具有 的作用,要以保护内脏器官;
13、磷脂是构成 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 的重要成分;
14、固醇类物质包括 、 和 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
的重要成分,在人本内还参与血液 的运输,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
和 的吸收;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 、 、 、 、 、 等,阴离子有 、 、 、 等;
15、许多种无机盐对于 有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量,这对维持细胞的 非常重要;
16、细胞是 构成的生命系统;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概念+黑体字
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 ,它的边界是 ;
2、细胞膜主要由 和 组成,功能越杂的细胞膜, 的 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的功能:
1) ;
2) ;
3) ;
4) ;
4、线粒体是细胞 的主要场所;
5、叶绿体是 含有的细胞器,它被称为植物细胞的 和 ;
6、内质网是细胞 合成与加工,以及 合成的“车间”;
7,、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 的蛋白质进行 、 和 的“车间”及“发送站”;
8、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 , ;
9、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经过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 色的线粒体,而细胞持接近 ;
10、 和 、 。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的 和 很相似,在 和 上紧密联系;
11、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 和 ;
12、染色体主要由 和 组成,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3、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 和 ;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在细胞不同时期的 ;
15、细胞核是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既是 的基本单位,也是 的基本单位。
二、一些细枝末节的
1、 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 ,蛋白质约占 ,糖类占 ;
3、 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命体健康的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 ,也有赖于
;
5、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 作用;
6、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 ,含 、 、 和 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7、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在呈胶质状态的 ;
8、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
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进行 、 和 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和作用。第二,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 在 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 ,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 把 分隔开, 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
够 ,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 、 地进行;
9、 上贮存着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 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遗传信息就像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细胞依据这个“蓝图”进行 、 和
,完成 、 和 。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概念+黑体字
1、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 ;
2、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 里面的 ;
3、 和 以及 称为原生质层;
4、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膜,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 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5、流动镶嵌模型: 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蛋白质分子通过 、 、 的方式与 结合, 与 和 结合成 、 覆盖在表面形成 ;
6、糖被的功能: 、 、 ;
7、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 ,又有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 ,还有其他运输方式;
8、物质通过简单的 作用进出细胞,叫做 ;
9、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的扩散,叫做 ;
10、Na+、K﹢、Ca2﹢等离子,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 运输到 一侧,需要 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这种方式叫做 ;
1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它的 和 密切相关
二、一些细枝末节的
1、 (又叫 )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通过它,而蔗糖分子不能;
2、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 ”现象;
3、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提出的假设: ,实验所用的蔗糖溶液 浓度为 ,需用 显微镜观察 细胞中 以及 ;
4、由于 ,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质壁分离;
5、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①膜是由 组成的;
②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 ;
③在 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 三层结构;
④细胞膜具有 性;
⑤流动镶嵌模型;
6、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 ;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概念+黑体字
1、 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 ;
2、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3、分子从 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 所需要的 称为 ;
4、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 ,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5、酶是 产生的具有 作用的 ,其中 酶是 ;
6、酶的特点: 、 、 ;
7,、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 ;
8、ATP是 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结构式 ,是细胞内的一种 ;
9、A代表 ,P代表 ,~代表 ;
10、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 ,是 ;
11、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 提供能量;
12、ATP是细胞内的 ;
13、细胞呼吸是指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生成 或 ,释放出 并生成 的过程;
14、有氧呼吸: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 的 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氧化分解,产生 和 , ,生成大量 的过程;
15、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16、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场所、反应) 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大家自己YY吧;
17、有氧呼吸的总方程式并标注元素的去向;
18、无氧呼吸在 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 中;
19、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 ;
20、光合作用将 转化成 的化学能
概念: 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 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1、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 和 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光;
22、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囊状结构堆叠而成,称为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
上;
23、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你懂的 XD;
24、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少数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 氧化时 来制造 ;
二、一些细枝末节的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使用的是FeCl3和 肝脏研磨液;
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其中 的称作自变量,上述实验中 和 属于自变量, 的称作因变量,上述实验中 属于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称为 ;
3、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 条件下 进行;
4、建议用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5、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和pH在 ℃及 之间,但也有例外,如 最适pH为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和pH在 ℃及 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 ,有的可高达 ℃;
6、酶制剂适于在 ( - ℃)下保存;
7、ADP转化成ATP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对于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均来自 所释放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除了 还利用了 ;
8、 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释放的能量储存在 中,能量通过ATP分子在 和 之间循环流通;
9、酵母菌属于 菌,破伤风芽孢杆菌是 菌(填“厌氧”、“需氧”或“兼性X氧”);
10、检验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 ;
检验酒精, 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 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色;
11、上述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 (两个实验组的结果是 的);
12、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来自 ;
13、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 ;
14、色素的提取原理: ,用 来提取;
色素的分离原理: ;
15、上述实验的目的:
①进行绿叶中色素的 ;
②探究绿叶中含有 ;
16、向研钵中放入二氧化硅有助于 ,放入碳酸钙可 ,还要加入 mL ;
17、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绿叶,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 ,再画一两次;
18、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①海尔蒙特:柳树增重;
②普利斯特利:植物可更新空气;
③英格豪斯:实验只有在 或 条件下才能成功;
④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 转换成 储存起来;
⑤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
⑥恩格尔曼的两个实验及结论:
⑦鲁宾、卡门:用 进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 ;
⑧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 进行研究,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C的途径,称为 ;
19、表示糖类的简式: ;
20、绿叶通过 从外界吸收的CO2,不能直接被[H]还原,必须先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
21、光合作用的强度,简单地说,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的 ,可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 来定量的表示;
22、光合作用在植物体 的细胞中进行;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概念+黑体字
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__________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_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
2、细胞_______与______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_________;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整个连续的过程;
4、连续分裂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__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5、间期、为分裂期进行_________,完成__________的复制和____________的合成;
6、前期、________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________;
7、中期,每条染色体的_______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牵引着染色体运动;
8、后期,每个_______分裂成两个,_____________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9、末期、_______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_____和_____;
10、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11、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
1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__________的细胞,仍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
14、衰老的细胞具有以下特征:细胞内的_____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______________降低(例:头发变白);________的体积增大;_____收缩________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______;
15、由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_________;
16、某些细胞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中_________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叫________;
17、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___________,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和发育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_______________;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___________,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________
二、一些“繁文缛节”的
1、生物体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_______的多少;
2、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____%到____%;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四个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龙胆紫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细胞分化是__________的基础;
5、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__________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6、______衰老是______普遍衰老的结果
7、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8、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的两种学说是自由基学说和______学说;
9、细胞凋亡也常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10、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___~___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