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1(附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39699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1(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1(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在植物叶片中的含量不会按表中数据变化的是 叶片存在天数 2 4 8 15 25 50 80 120 200 250 280 300 物质相对量 0.1 1.5 3.6 5.8 5.9 5.9 6.0 6.0 5.9 5.3 2.4 1.2 A.叶绿素含量 B.铁元素含量 C.自由水含量 D.淀粉含量 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3.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经高温煮沸冷却后的豆浆;乙试管:人 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蛋清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丁 4.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H O N N、P 甲 乙 丙 ①(光合作用) ②(动力工厂) ③(蛋白质运输通道) ④(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⑤(植物渗透吸水) ⑥(酶仓库)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能形成ATP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5.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C.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6.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 DNA复制和染色体数加倍 B.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 C.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和染色单体消失 7.下列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显著特点是 A.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8.右图中①②③三个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①酶;②蛋白质;③激素 B.①DNA;②染色体;③核糖核苷酸 C.①胆固醇;②固醇;③维生素D D.①同化作用;②新陈代谢;③异化作用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10.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 B.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C.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D.1摩尔ATP水解时,能释放出30.54kJ的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两个高能磷酸键中 1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12.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水温/T℃ 2cm3酶液 2cm3乳汁 酶、乳混合物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 C.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 13.关于制作玻片标本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现象: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 14.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放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生长发育成植株乙和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增重因素分别是吸收利用了 A. H2O;H2O和CO2;H2O和CO2 B. CO2;H2O和CO2;H2O C. CO2;H2O;H2O和CO2 D. H2O;CO2;CO2 1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6H12O6                                1        2           3       4      5 CO2 2                           [H]      H2O     1        2           3       4      5 H2O 2                           [H]      H2O     1        2           3       4      5 [H]                             1        2           3       4      5 丙酮酸                        [H]      H2O     1        2           3       4      5 H2O 2                           [H]      H2O     1        2           3       4      5 CO2 2                           [H]      H2O     1        2           3       4      5 [H]                       ]      H2O     1        2           3       4      5 O2 2                           [H]      H2O     1        2           3       4      5 H2O 2                           [H]      H2O     1        2           3       4      5 O2 2                           [H]      H2O     1        2           3       4      5 1 2                           [H]      H2O     1        2           3       4      5 2 2                           [H]      H2O     1        2           3       4      5 3 2                           [H]      H2O     1        2           3       4      5 4 2                           [H]      H2O     1        2           3       4      5 5 2                           [H]      H2O     1        2           3       4      5 [H]                       ]      H2O     1        2           3       4      5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2过程完成了从活跃化学能到稳定化学能的转变过程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某植物细胞内1过程产生的O2若参与到5过程中至少需穿越4层生物膜结构 16. 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一些耐盐碱植物却能生长良好,这主要是因为耐盐碱植物 A. 光合作用能力较强 B. 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较高 C. 本身需要大量无机盐 D. 可减少水分的蒸腾 a b 溶液浓度 0 增大 减小 质 量 变 化 17. 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 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 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先增后减 18.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的消化产物 B. 蛋白质在胃中可以分解成氨基酸 C. 葡萄糖被吸收主要进入毛细血管 D. 甘油主要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 K+ 吸收量 0 蒸腾强度 K+ 吸收量 0 呼吸强度 K+ 吸收量 0 O2浓度 K+ 吸收量 0 环境温度(℃) A B C D 1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 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 20.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死细胞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水绵照光部位没有细菌,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1.下列关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各种生理变化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场所是静脉血 B.当人体蛋白质摄入过多时,一部分转化为糖类和脂肪,另一部分则贮存在体内 C.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吸收后,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D.只要摄入氨基酸的量足够多,就可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22.右图是人体细胞中部分物质代谢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糖经①形成C6H12O6过程,可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B.若X代表丙酮酸,C6H12O6中的O经过②→③转移给H20 C.C6H12O6形成的X,经⑤过程只能形成某些种类的氨基酸 D.通过②、④过程,C6H12O6和脂肪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23. 肝脏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生化器官,下面有关叙述中不正确是 D A. 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通过肝糖元分解代谢来实现 B. 当动物体内磷脂的合成减少时,肝脏合成脂蛋白的能力就明显降低   C. 将动物的肝脏切除一部分后,可检测到其血液中的氨的含量有所增加 D. 在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24.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D A.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5.把盆栽的杜鹃花放在密封的暗室里,供给18O2,使之进行呼吸作用。过一段时间后,将 此花从暗室取出移至阳光下。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哪些物质中可能含有18O2 ①植物体的水分子中 ②植物周围空气的CO2分子中 ③植物体内的淀粉中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6.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相符的是 27.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 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D.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28.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中耕松土 ②果蔬保鲜 ③贮存种子 ④汛期农田及时排水 ⑤合理密植 ⑥糖渍、盐溃食品 ⑦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⑧移栽幼苗时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⑦ C.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9.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乳动物成熟的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酿酒过程中,以密封为好,这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呼吸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是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纽带 D.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30.下列生物中,与人的新陈代谢类型相同的是 A. 硝化细菌 B. 蘑菇 C. 小麦 D. 蛔虫 二、解答题, 共5题42分 31.(7分)下图是人体内以丙酮酸为中心的代谢途径,A、B、C、D代表不同物质;①~⑩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1)正常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一般在       ㎎·dL-1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人在饥饿初期,维持血糖稳定的主要途径是 (填图中标号)。 (2)过程④称之为 作用,⑦过程发生在 中,人在马拉松运动中, 骨骼肌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中 (填图中标号)途径。 (3)试分别写出葡萄糖经③⑦过程生成D和E物质的化学反应式 。 32. (7分)下列是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问题,请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时,介绍了恩格尔曼的实验,该实验在设计上有许多巧妙之处,请分析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①该实验选择水绵这一藻类植物作为实验材料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用到好氧细菌,这种细菌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在没有空气环境里完成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进行黑暗(局部细光束照射)和曝光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判断____________。 (2)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步骤为:直接将 该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在烧杯中水煮脱色,再将叶片漂洗 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请改正该实验设计中的 三处错误。 ① ; ② ; ③ ; 33.(11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 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图Ⅰ 图Ⅱ ①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 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 ③ 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________ b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 不移动 d________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________ f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_ 。 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34.(10分) 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 (1) 图一中②③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①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 。 (2) 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0.5%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叶绿体中C5含量将 。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____。 (3) 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 点表示。 (4)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强为图二中的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 ℃最佳。 (5)如果将植物种在温室中,写出提高植物产量的措施(环境因素)(至少写2种)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5.(7分)下图A为二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B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看到的处于30%蔗糖溶液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 ⑴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B中的_________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图A中的a溶液,4处的物质为___________,这种物质能到达4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若要探究溶液浓度对渗透作用的影响,则要调整图A中的某一溶液浓度,调整后,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最好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实验过程装置1、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趋势(二个渗透装置的起始液面高度定为O)。 36.(9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示意图一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_    ____     。 (2)另一同学做了示意图二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示意图二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示意图二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 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 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解了。 (3)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见示意图三。 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  ①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 是                              ,理由是                                。  ②还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三并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他画了实验设计示意图四中的一部分,请你将示意图四补充完整:在甲方框中画出与胚芽鞘尖端有关的图,在乙方框中画出实验结果预测图。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B D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C A B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D B C A D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B D C A C B D A 二、解答题:(共40分) 41.(16分) (1)[6]线粒体  [1]细胞质(2)[8]核糖体  [7]内质网(3)[10]溶酶体 (4)遗传 (5)叶绿体 (6)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2.(6分)(1)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2)遗传物质  (3)全能  (4)a 43.(18分) (1)大于  上升  下降  增加(2)光照强度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 (3)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  一、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B C D A A A C D C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B D C C A D D A B B D B 二、解答题(42分) 31.(1)80~120 ① (2)氨基转换  细胞质基质     ⑧ (3)C6H12O6 2C3H6O3+能量    C6H12O6+6H2O+6O26CO2 +12H2O+能量 32.(1)①水绵细胞中叶绿体大且呈带状,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②检测水绵细胞中氧气产生的部位 ③排除空气中O2等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好氧菌的移动)产生影响 ④光照与叶绿体产生氧气的关系(或光照在光合作用发生中的作用) (2) ①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室内饥饿,消耗掉叶片内储藏的有机物,再转移到光下照射; ② 将摘下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③ 应设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装置需在钟罩内放一小杯NaOH溶液,其他与实验组的装置及处理方式相同 33.(1)① c→a→b(或c→b→a→b); d→b ② 吸收空气中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③d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b,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① 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 a向左移 d 向右移 e向左移 f向右移 (3)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6 34.(1)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 C3的还原(二氧化碳的还原) (2) 下降 升高 (3)不能 乙 (4) 丁 25 (5)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昼夜温差 增强光照 延长光照或合理施肥 35.⑴ 原生质层 细胞液 30%蔗糖溶液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⑵a>b>c(或b>a>c) 36.(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到背光侧 (2)①C<A=B<D ②C<A=B=D (3)①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    生长素不会向背光一侧转移(或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②如下示意图 (注意:放置背光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程度更大,甲乙两图对应即可) -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