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幼儿园大班教案舞龙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幼儿园大班教案舞龙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舞龙的基本概念
1.2 舞龙的历史与文化
1.3 舞龙的动作与技巧
1.4 舞龙的音乐与节奏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2 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5.1 引入环节
5.2 基本动作教学
5.3 舞龙音乐配合
5.4 小组练习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内容
6.2 板书结构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
8.2 教学改进措施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活动
9.2 延伸阅读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舞龙的基本概念
1.2 舞龙的历史与文化
1.3 舞龙的动作与技巧
1.4 舞龙的音乐与节奏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1.1 使学生了解舞龙的基本概念及历史与文化。
2.1.2 使学生认识舞龙的动作与技巧,并能够简单表演。
2.2 技能目标
2.2.1 培养学生能够跟随舞龙音乐进行节奏感的训练。
2.2.2 训练学生舞龙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3 情感目标
2.3.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3.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1.1 舞龙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1.2 舞龙音乐的节奏感把握。
3.2 教学重点
3.2.1 舞龙的基本动作教学。
3.2.2 舞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1.1 舞龙道具。
4.1.2 舞龙音乐播放设备。
4.2 学具准备
4.2.1 舞龙动作图解。
4.2.2 舞龙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
5.1 引入环节
5.1.1 教师展示舞龙道具,引发学生兴趣。
5.1.2 简要介绍舞龙的基本概念及历史与文化。
5.2 基本动作教学
5.2.1 教师示范舞龙的基本动作。
5.2.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舞龙动作。
5.3 舞龙音乐配合
5.3.1 教师播放舞龙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龙动作练习。
5.4 小组练习
5.4.1 学生分组,进行舞龙动作的团队配合练习。
5.5.1 教师对学生的舞龙动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5.5.2 学生进行舞龙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内容
6.1.1 舞龙基本动作要领。
6.1.2 舞龙音乐节奏特点。
6.2 板书结构
6.2.1 动作要领:身体协调、步法稳健、手臂挥动。
6.2.2 音乐节奏:强弱分明、快慢有序、韵律感强。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1.1 复习舞龙基本动作。
7.1.2 观看舞龙表演视频,体会舞龙的魅力。
7.2 作业要求
7.2.1 动作熟练、准确。
7.2.2 写一篇观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
8.1.1 学生对舞龙基本概念及文化的认知程度。
8.1.2 学生舞龙动作的掌握情况及团队协作能力。
8.2 教学改进措施
8.2.1 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8.2.2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舞龙技能。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活动
9.1.1 组织学生参观舞龙表演或比赛。
9.1.2 邀请专业舞龙团队进行教学指导。
9.2 延伸阅读
9.2.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舞龙文化的书籍和文章。
9.2.2 鼓励学生探索舞龙在各地的文化差异。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舞龙的基本概念
1.1.1 舞龙起源与发展:重点关注舞龙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理解舞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1.1.2 舞龙道具与装备:重点关注舞龙道具的制作材料、形状和功能,了解不同地区舞龙道具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1.1 使学生了解舞龙的基本概念及历史与文化:重点关注学生对舞龙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1.2 使学生认识舞龙的动作与技巧,并能够简单表演:重点关注学生对舞龙动作要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舞龙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1.1 舞龙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重点关注学生对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培养,通过练习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舞龙动作水平。
3.1.2 舞龙音乐的节奏感把握:重点关注学生对舞龙音乐节奏感的感知和理解,通过音乐训练和节奏感培养,提高学生的舞龙表演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1.1 舞龙道具:重点关注道具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安全使用。
4.1.2 舞龙音乐播放设备:重点关注设备的音质和音量调节功能,保证音乐播放的效果和学生的听觉体验。
五、教学过程
5.1 引入环节
5.1.1 教师展示舞龙道具,引发学生兴趣: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通过道具展示和互动体验,引发学生对舞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5.1.2 简要介绍舞龙的基本概念及历史与文化:重点关注学生对舞龙文化背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内容
6.1.1 舞龙基本动作要领:重点关注动作要领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通过板书指导学生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
6.1.2 舞龙音乐节奏特点:重点关注音乐节奏的描述和归纳,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舞龙音乐的节奏特点。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1.1 复习舞龙基本动作: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复习和巩固,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舞龙动作水平。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反思
8.1.1 学生对舞龙基本概念及文化的认知程度:重点关注学生对舞龙文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8.1.2 学生舞龙动作的掌握情况及团队协作能力:重点关注学生的舞龙动作掌握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和实践机会。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活动
9.1.1 组织学生参观舞龙表演或比赛: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文化认同,通过参观活动加深学生对舞龙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9.1.2 邀请专业舞龙团队进行教学指导:重点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通过专业团队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舞龙表演水平。
9.2 延伸阅读
9.2.1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舞龙文化的书籍和文章:重点关注学生的文化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延伸学生的文化视野。
9.2.2 鼓励学生探索舞龙在各地的文化差异:重点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舞龙的动作和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 语调变化丰富,语速适中,保持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
二、时间分配
2.1 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2 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和团队协作。
三、课堂提问
3.1 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问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回答。
四、情景导入
4.1 通过展示舞龙道具和表演视频,创造生动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4.2 结合舞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五、教案反思
5.1 反思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挑战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掌握。
5.2 反思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舞龙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5.3 反思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提升。
六、教学改进
6.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6.2 引入更多的舞龙文化和实践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6.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1 舞龙教学教案
1.2 舞龙动作图解
1.3 舞龙文化资料
1.4 舞龙音乐播放列表
1.5 舞龙道具使用说明
1.6 学生舞龙表演视频
1.7 舞龙比赛信息
1.8 学生作业样本
1.9 教师反馈与评价表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2.1 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2.2 教学内容与教案不符
2.3 教师未按时参加教学活动
2.5 教学质量不符合约定标准
2.6 违反舞龙道具的使用规定
2.7 违反音乐播放的规定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3.1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行为。
3.2 合同履行: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完成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3 违约责任:违约方因违约行为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3.4 损害赔偿:因违约行为导致的损失,违约方应进行的赔偿。
3.5 合同解除:合同双方或一方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终止合同关系。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引入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4.2 舞龙动作掌握困难:通过分组练习、耐心指导、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4.3 道具使用不规范:通过详细讲解、示范、反复练习等方法规范学生使用道具。
4.4 音乐节奏感不强:通过音乐游戏、节奏练习、集体舞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感。
4.5 课堂纪律管理:建立课堂规则,引导学生遵守纪律,适时进行奖励与惩罚。
五、所有应用场景:
5.1 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
5.2 小学阶段课外文化活动
5.3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舞蹈教学
5.4 文化节或节日的表演排练
5.5 舞蹈工作室或艺术学校的特色课程
5.6 亲子活动或家庭日的舞蹈环节
5.7 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健身舞蹈教学
5.8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康复训练
5.9 企业或团体活动的团队建设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