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通用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通用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拥抱的重要性
1.2 学习表达爱意的方式
1.3 培养合作与分享意识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情感目标
2.3 行为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2 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新课环节
5.3 实践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2 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价
8.2 教学改进措施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活动
9.2 延伸活动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拥抱的重要性
1.1.1 拥抱作为一种身体接触,能够传递情感和关爱
1.1.2 拥抱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1.2 学习表达爱意的方式
1.2.1 通过拥抱来表达对他人的喜爱和关心
1.2.2 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爱意
1.3 培养合作与分享意识
1.3.1 学习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1.3.2 培养幼儿分享情感和玩具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1.1 幼儿能够认识到拥抱的重要性
2.1.2 幼儿能够学会用拥抱和语言表达爱意
2.2 情感目标
2.2.1 培养幼儿对同伴的关爱和友善情感
2.2.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3 行为目标
2.3.1 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拥抱他人
2.3.2 幼儿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他人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1.1 让幼儿理解拥抱传递情感的意义
3.1.2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和行为
3.2 教学重点
3.2.1 帮助幼儿认识拥抱的重要性
3.2.2 教会幼儿用拥抱和语言表达爱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1.1 故事书《抱抱》
4.1.2 拥抱动作卡片
4.1.3 拥抱场景图
4.2 学具准备
4.2.1 贴纸
4.2.2 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1.1 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书《抱抱》,引起幼儿兴趣
5.1.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拥抱场景,引出拥抱的重要性
5.2 新课环节
5.2.1 教师展示拥抱动作卡片,讲解拥抱的意义
5.2.2 引导幼儿模仿拥抱动作,感受拥抱的温暖
5.3 实践环节
5.3.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拥抱实践活动,与他人分享爱意
5.3.2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他人的喜爱和关心
5.4.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记忆
5.4.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拥抱他人,表达爱意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1.1 拥抱的重要性
6.1.2 表达爱意的方式
6.2 板书内容
6.2.1 拥抱的意义
6.2.2 表达爱意的语言和动作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1.1 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拥抱实践活动
7.1.2 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7.2 作业要求
7.2.1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记录幼儿的表现
7.2.2 幼儿在作业中能够展示拥抱和表达爱意的技能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价
8.1.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8.1.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拥抱实践活动情况
8.2 教学改进措施
8.2.1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8.2.2 加强对幼儿的关注,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活动
9.1.1 组织幼儿进行拥抱比赛,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9.1.2 邀请家长参与拥抱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9.2 延伸活动
9.2.1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社区,与他人分享爱意
9.2.2 开展拥抱主题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拥抱的重要性
1.1.1 拥抱作为一种身体接触,能够传递情感和关爱。幼儿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情感概念,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感受拥抱的作用。
1.1.2 拥抱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解释拥抱如何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减少压力和增强安全感。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1.1 幼儿能够认识到拥抱的重要性。强调拥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的互动。
2.1.2 幼儿能够学会用拥抱和语言表达爱意。通过实际例子和角色扮演,展示如何用拥抱和语言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1.1 让幼儿理解拥抱传递情感的意义。通过情感体验和分享,帮助幼儿理解拥抱如何传递温暖和关爱。
3.1.2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和行为。设计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拥抱。
3.2 教学重点
3.2.1 帮助幼儿认识拥抱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加深幼儿对拥抱的认识。
3.2.2 教会幼儿用拥抱和语言表达爱意的方法。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示范,让幼儿学会如何用拥抱和语言表达对他人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准备
4.1.1 故事书《抱抱》。选择一本关于拥抱的故事书,通过故事的情节和插图,引导幼儿理解拥抱的重要性。
4.1.2 拥抱动作卡片。设计一套拥抱动作的图片卡片,帮助幼儿学习和模仿拥抱的动作。
4.1.3 拥抱场景图。准备一些描绘拥抱场景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拥抱的情景。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1.1 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书《抱抱》,引起幼儿兴趣。通过讲述故事和展示插图,引发幼儿对拥抱的好奇心。
5.1.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拥抱场景,引出拥抱的重要性。让幼儿分享他们对故事中拥抱场景的感受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1.1 拥抱的重要性。强调拥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6.1.2 表达爱意的方式。展示拥抱和语言作为表达爱意的不同方式。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1.1 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拥抱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进行拥抱,并记录他们的感受。
7.1.2 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意。让幼儿通过语言和动作向家人表达爱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价
8.1.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对于拥抱的理解程度。
8.1.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拥抱实践活动情况。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拥抱实践活动的参与和表现。
九、拓展及延伸
9.1 拓展活动
9.1.1 组织幼儿进行拥抱比赛,增加互动和趣味性。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幼儿在互动中体验拥抱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9.1.2 邀请家长参与拥抱活动,增进亲子关系。邀请家长参与拥抱活动,让幼儿在与家长互动中体验到拥抱的重要性,并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温暖、亲切的语言与幼儿交流,语调要柔和,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讲解拥抱的重要性时,语调要充满情感,以传达出拥抱的温暖和关爱。
在提问时,语调要充满鼓励和期待,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时间分配
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不要过于匆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和参与。
在实践活动环节,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与他人拥抱,体验和感受拥抱的意义。
三、课堂提问
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你们觉得拥抱有什么作用?”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拥抱的场景,帮助他们理解拥抱的重要性。
四、情景导入
通过讲述故事书《抱抱》的情节,以生动的情境导入课程,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拥抱动作卡片和拥抱场景图,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直观地理解和体验拥抱的意义。
教案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展示拥抱动作卡片、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拥抱的重要性,并学会用拥抱和语言表达爱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语调的亲切柔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课堂提问的引导性,以及情景导入的生动性。通过这些教学技巧和窍门,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拥抱的意义。
在课后反思中,可以考虑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的拥抱实践活动的反馈,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反思的结果,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故事书《抱抱》
2. 拥抱动作卡片
3. 拥抱场景图
4. 教学课件
5. 作业指导书
6. 家长反馈表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学课件和拥抱动作卡片
2. 提供的教具和学具不符合约定的质量和数量标准
3.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指导和反馈
4. 违反合同中的其他条款,如保护幼儿隐私、保障幼儿安全等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
2. 合同条款:合同中双方达成一致的权利和义务
3. 履行合同: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和完成合同内容
4. 违约责任:因违约行为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问题:幼儿对拥抱的概念理解困难
解决办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拥抱的意义
2. 问题:家长反馈不及时或反馈内容不准确
解决办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明确的反馈表格,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问题:教学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合理
解决办法:提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小班公开课抱抱教案
2. 幼儿园内部拥抱主题活动
3. 家庭亲子拥抱活动
4. 幼儿园与家长互动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