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中班绘画教案拾落叶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中班绘画教案拾落叶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落叶
1.2 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1.3 学习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
1.4 创作自己的落叶画作
二、教学目标
2.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2.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重点:学会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2 难点:掌握绘画落叶的技巧,创作出有特色的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落叶样本、画纸、画笔、颜料、水杯、毛巾
4.2 学具:每人一份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引入话题,展示落叶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5.2 讲解:讲解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5.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幅落叶画作,讲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
5.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
6.1 落叶的形状
6.2 落叶的颜色
6.3 落叶的纹理
6.4 绘画技巧
七、作业设计
7.1 完成一幅落叶画作
7.2 写一篇关于落叶的感受和创作心得的文章
八、课后反思
8.2 分析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8.3 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措施
九、拓展及延伸
9.1 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和收集落叶,进行现场写生
9.2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
9.3 引导学生进行落叶主题的创意作品创作,如落叶拼贴画、落叶书签等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落叶
落叶的定义:落叶是指在一定的季节或环境下,树木主动或被动脱落的叶子。
落叶的类型:阔叶树落叶、针叶树落叶等。
1.2 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落叶的形状:观察落叶的轮廓、叶尖、叶缘等。
落叶的颜色:观察落叶的初始颜色、变色过程和最终颜色。
落叶的纹理:观察落叶的叶脉、突起、凹陷等纹理特征。
1.3 学习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
线条:学习如何用线条表现落叶的形状和纹理。
颜色:学习如何搭配颜色,表现落叶的颜色变化。
光影:学习如何处理光影关系,增强落叶的立体感。
1.4 创作自己的落叶画作
构思:选择一个或多个落叶作为创作对象,构思画面的布局和主题。
创作:按照构思,用绘画工具和颜料进行创作。
调整:完成初稿后,对画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教学目标
2.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落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通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和绘画落叶,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落叶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重点:学会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注意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2 难点:掌握绘画落叶的技巧,创作出有特色的画作
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
提供练习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技巧进行创作,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落叶样本、画纸、画笔、颜料、水杯、毛巾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准备水杯和毛巾,用于清洗画笔和保持卫生。
4.2 学具:每人一份画纸、画笔、颜料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份画纸、画笔和颜料,以便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引入话题,展示落叶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向学生介绍落叶的概念,引起他们的兴趣。
展示落叶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5.2 讲解:讲解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讲解如何用线条表现落叶的形状和纹理。
讲解如何搭配颜色,表现落叶的颜色变化。
讲解如何处理光影关系,增强落叶的立体感。
5.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幅落叶画作,讲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
选择一个落叶样本,进行示范创作。
边示范边讲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尝试创作自己的落叶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5.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创作的心得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
6.1 落叶的形状
叶尖、叶缘、叶脉等
6.2 落叶的颜色
初始颜色、变色过程、最终颜色
6.3 落叶的纹理
叶脉、突起、凹陷等
6.4 绘画技巧
线条、颜色搭配、光影处理
七、作业设计
7.1 完成一幅落叶画作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实践,完成自己的落叶画作。
要求体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落叶
落叶的定义:落叶是指在一定的季节或环境下,树木主动或被动脱落的叶子。
落叶的类型:阔叶树落叶、针叶树落叶等。
1.2 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落叶的形状:观察落叶的轮廓、叶尖、叶缘等。
落叶的颜色:观察落叶的初始颜色、变色过程和最终颜色。
落叶的纹理:观察落叶的叶脉、突起、凹陷等纹理特征。
1.3 学习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
线条:学习如何用线条表现落叶的形状和纹理。
颜色:学习如何搭配颜色,表现落叶的颜色变化。
光影:学习如何处理光影关系,增强落叶的立体感。
1.4 创作自己的落叶画作
构思:选择一个或多个落叶作为创作对象,构思画面的布局和主题。
创作:按照构思,用绘画工具和颜料进行创作。
调整:完成初稿后,对画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教学目标
2.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落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通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和绘画落叶,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落叶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重点:学会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注意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2 难点:掌握绘画落叶的技巧,创作出有特色的画作
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
提供练习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技巧进行创作,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落叶样本、画纸、画笔、颜料、水杯、毛巾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准备水杯和毛巾,用于清洗画笔和保持卫生。
4.2 学具:每人一份画纸、画笔、颜料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份画纸、画笔和颜料,以便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引入话题,展示落叶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向学生介绍落叶的概念,引起他们的兴趣。
展示落叶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落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5.2 讲解:讲解绘画落叶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讲解如何用线条表现落叶的形状和纹理。
讲解如何搭配颜色,表现落叶的颜色变化。
讲解如何处理光影关系,增强落叶的立体感。
5.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幅落叶画作,讲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
选择一个落叶样本,进行示范创作。
边示范边讲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尝试创作自己的落叶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5.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创作的心得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
6.1 落叶的形状
叶尖、叶缘、叶脉等
6.2 落叶的颜色
初始颜色、变色过程、最终颜色
6.3 落叶的纹理
叶脉、突起、凹陷等
6.4 绘画技巧
线条、颜色搭配、光影处理
七、作业设计
7.1 完成一幅落叶画作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实践,完成自己的落叶画作。
要求体现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简练,语调要适中,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保持权威性。
2. 在讲解落叶的特点时,可以使用生动的比喻和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 在示范绘画技巧时,可以使用简单的口诀或歌曲,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 在观察落叶和练习绘画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思考,不要急于催促。
三、课堂提问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时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互相提问和交流,增加互动和合作的机会。
四、情景导入
1. 可以通过展示自然环境中落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落叶的美和自然的变化。
2. 使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3.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落叶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案反思
2. 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3. 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和技巧,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拓展和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落叶主题的创作,如落叶拼贴画、落叶书签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收集落叶,写生或进行现场创作,增加实践机会。
3.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增进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落叶样本图片
2. 绘画材料清单
3. 课堂时间分配表
4. 课堂提问指南
5. 情景导入方案
7. 教案反思模板
8. 拓展和延伸活动计划
9. 户外写生安排
10. 家长参与方案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
2. 学生未按要求参加户外活动
3. 教师未按时提供教学材料
4. 教师未按约定时间进行示范
5. 学生未遵守课堂纪律
6. 学生未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7. 家长未参与作品展示活动
8. 教师未进行教案反思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违约: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条件。
2. 教案:教师为课堂教学所编写的详细教学计划。
3. 教学目标:教育活动中希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和效果。
4.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5.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6. 情景导入:通过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通过增加互动环节、使用多媒体手段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学生绘画技巧不足:提供更多练习机会,分步骤指导,鼓励学生提问。
3. 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提前规划好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5. 家长参与度低:通过家长会、作品展示等方式提高家长参与度。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课堂教学:使用教案和教学材料进行教学活动。
2. 户外写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绘画实践。
3.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4.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家校合作。
5.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6. 学生辅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辅导和指导。
7. 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