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幼儿园大班教案《橡皮泥》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幼儿园大班教案《橡皮泥》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橡皮泥
1.2 捏塑技巧的学习
1.3 创意作品的展示
二、教学目标
2.1 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
2.2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捏塑技巧的掌握
3.2 重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橡皮泥、塑料模型、示范作品等
4.2 学具:每人一份橡皮泥、塑料模型、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引发幼儿对橡皮泥的兴趣
5.2 演示:教师展示捏塑技巧
5.3 实践:幼儿动手操作橡皮泥
5.4 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
6.1 橡皮泥的特点
6.2 捏塑技巧要点
6.3 创意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
7.1 回家后继续练习捏塑技巧
7.2 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橡皮泥作品
八、课后反思
8.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
8.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8.3 反思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九、拓展及延伸
9.1 组织橡皮泥作品比赛
9.2 参观陶瓷展览,了解橡皮泥的起源
9.3 学习其他材料的捏塑技巧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橡皮泥:让幼儿了解橡皮泥的性质、颜色和用途。
1.2 捏塑技巧的学习:教授幼儿如何揉、搓、压、捏等基本捏塑技巧。
1.3 创意作品的展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橡皮泥创作出自己的创意作品。
二、教学目标
2.1 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通过触摸橡皮泥,让幼儿感知其质地和柔软度。
2.2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捏塑活动,锻炼幼儿的手指力量和协调能力。
2.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捏塑技巧的掌握。幼儿在捏塑过程中可能难以掌握力度,导致作品形状不理想。
3.2 重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塑造出独特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橡皮泥、塑料模型、示范作品等。
4.2 学具:每人一份橡皮泥、塑料模型、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引发幼儿对橡皮泥的兴趣。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橡皮泥作品,让幼儿猜测是什么。
5.2 演示:教师展示捏塑技巧。教师逐一演示揉、搓、压、捏等基本捏塑技巧,并讲解操作要领。
5.3 实践:幼儿动手操作橡皮泥。教师分步骤指导幼儿进行捏塑,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4 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
6.1 橡皮泥的特点:柔软、可塑性强、颜色多样。
6.2 捏塑技巧要点:揉、搓、压、捏。
6.3 创意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七、作业设计
7.1 回家后继续练习捏塑技巧:让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捏塑,巩固所学技巧。
7.2 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橡皮泥作品:鼓励幼儿在家中创作一个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
8.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观察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8.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幼儿是否掌握了捏塑技巧。
8.3 反思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激发其对橡皮泥创作的兴趣。
九、拓展及延伸
9.1 组织橡皮泥作品比赛:鼓励幼儿参与比赛,提高其创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9.2 参观陶瓷展览,了解橡皮泥的起源:让幼儿了解橡皮泥的历史,拓宽其视野。
9.3 学习其他材料的捏塑技巧: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进行捏塑,培养其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认识橡皮泥:幼儿在接触橡皮泥之前,可能对它的性质和特点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展示、触摸体验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橡皮泥的性质、颜色和用途,为后续的捏塑活动打下基础。
1.2 捏塑技巧的学习:捏塑技巧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包括揉、搓、压、捏等基本手法。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操作要领的讲解,以便幼儿能够正确地掌握这些技巧。
1.3 创意作品的展示:在创意作品展示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橡皮泥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
2.1 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通过触摸橡皮泥,让幼儿感知其质地和柔软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触觉反应,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
2.2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捏塑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指力量和协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适时提供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作品。
2.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同时,教师也要对幼儿的创作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捏塑技巧的掌握:幼儿在捏塑过程中可能难以掌握力度,导致作品形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幼儿的捏塑技巧,通过反复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塑造出独特的作品。为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橡皮泥、塑料模型、示范作品等。教具的选择和准备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要确保教具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幼儿的需求。
4.2 学具:每人一份橡皮泥、塑料模型、画纸等。学具的准备要充分,保证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地进行捏塑活动。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引发幼儿对橡皮泥的兴趣。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橡皮泥作品,让幼儿猜测是什么,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5.2 演示:教师展示捏塑技巧。教师逐一演示揉、搓、压、捏等基本捏塑技巧,并讲解操作要领。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操作要领的讲解,以便幼儿能够正确地掌握这些技巧。
5.3 实践:幼儿动手操作橡皮泥。教师分步骤指导幼儿进行捏塑,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适时提供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作品。
5.4 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思路。分享环节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6.1 橡皮泥的特点:柔软、可塑性强、颜色多样。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6.2 捏塑技巧要点:揉、搓、压、捏。板书设计要突出技巧要点,方便幼儿观察和模仿。
6.3 创意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板书设计要体现创意理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七、作业设计
7.1 回家后继续练习捏塑技巧:让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捏塑,巩固所学技巧。作业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幼儿在家完成。
7.2 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橡皮泥作品:鼓励幼儿在家中创作一个作品,下节课分享。作业设计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八、课后反思
8.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观察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课后反思要客观、全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8.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幼儿是否掌握了捏塑技巧。课后反思要深入,有助于发现教学问题并及时改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语调亲切友善,充满激情。讲解捏塑技巧时,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够听懂并模仿。在引导幼儿创作时,语言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时间分配要合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参与。在演示环节,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观察和模仿;在实践环节,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在分享环节,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展示和讲述。
三、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激发幼儿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让幼儿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四、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有趣的橡皮泥作品,或者讲述一个与橡皮泥相关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五、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堂氛围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鼓励、赞美为主,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和情绪,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
七、家园合作
八、个别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幼儿,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捏塑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九、教学创新
为了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不断尝试教学创新,如引入新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等。创新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教学内容详细说明
2. 教学目标具体化
3.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
4. 教具与学具清单
5. 教学过程详细规划
6. 板书设计示例
7. 作业设计示例
8. 课后反思模板
9. 拓展及延伸活动方案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学服务
2. 教学质量不符合教学目标
3. 教学过程中使用不符合约定的教具或学具
4. 未能提供或泄露教学内容
5. 未能按照约定进行课后反思和教学评估
6. 未能履行合同中的其他义务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教学服务:指教师根据合同约定提供的教学活动和指导。
2. 教学质量:指教学活动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程度。
3. 违约:指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4. 违约行为:指违反合同约定的具体行为。
5. 赔偿:指违约方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进行的补偿。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遇到幼儿对橡皮泥不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游戏和故事来提高幼儿的兴趣。
2. 如幼儿在捏塑过程中出现技巧问题,可以提供个别辅导,或者组织捏塑工作坊进行集中指导。
3. 如果教具或学具不足或损坏,应及时补充或修理,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4. 遇到教学内容不适合幼儿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家长沟通并寻求建议。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幼儿园内部教学活动
2. 家庭教育场景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3. 儿童兴趣班或课外活动中
4. 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会议
5. 任何需要使用橡皮泥进行教学的场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