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式教学实验研究
一、学生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是指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总体方案。
二、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应试教育是一种忽视自然发展规律,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忽视学生主体性,只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实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现今一些学校高中课堂上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主要现象:一是由于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从而做不到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培养。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智育,忽视了美育、德育、劳育和体育,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情况下,难以把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来,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师教学理念难以更新
现今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学态度虽然积极,但是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导致其教学行为虽然对学生做到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自身主体性的需要。有部分教师的知识极其渊博,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引导,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只是一味的专注于自己教的过程。
(三)教学模式过于死板
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是否获得间接经验,不够重视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只关注学生是否接收到自己所传递出来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擅长领域;学生作为消极被动的接收者,更多的是“听”和“记”,并没有打开自己的思维去分析、思考和运用。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仍有一些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和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高中数学课堂中实行学生参与式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为了实现教育的本质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创新的教学思路。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二)加强教师素质
1、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传统教育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成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现代教学目标则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
数学教学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获取和运用知识的,与此同时也发展了智力以及培养了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应设计一些灵活、拓宽思路的练习。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信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3、激发正确的教学情感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因此教师往往欣赏听自己话的学生,这样导致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提问和发言,难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现代教育理念则坚持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正面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努力,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三)深化学生学习的改革
1、转变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是学生必须遵循的宗旨。而主动参与式学习则要求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需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激发自己浓厚的学习兴致和顽强的意志力,并应保持稳定的学习心理和归因品质。
2、转变学习方法
最有价值的教育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方法的传授。高中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书本上死的概念、公式和固定的解题思路,而应该是一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中认识数学,运用数学。主动参与的目的就是学生自身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且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探索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3、转变学习行为
学习观念最终需要落实到学习行为中。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不应该作为接受知识的机器,没有目的和想法地听老师讲课,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归纳、分析和整理,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学习策略;在课后的学习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能够从学习中自主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重知识的过程变成重思维和重能力的过程。
四、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式教学的研究方案
(一)做好基础理论的研究
认真查阅和学习人本主义以及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精神文件,充实头脑,加强这方面的相关认识,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存档,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研究做铺垫,打好理论基础。
(二)具体实施调查研究
主要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主体参与式教学的认识,掌握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式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具体实施情况,为接下来的策略研究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
(三)实施行动研究
获得的理念最终应落实于具体的教学行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认真对比观察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总结分析学生主体性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具体体现,并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阶段性总结经验
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要阶段性的撰写实验报告,以此进行阶段性的对比、总结和反思,并要不断地调整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最终达到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式教学实验研究的目的,完成课题研究并撰写论文。
五、结语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以充分认识学生为基础,认真发掘学生潜在领域的社会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式教学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科学教育理念的树立,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高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学生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潜在优势领域的发现和把握,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