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大班语言教案《天生一对》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大班语言教案《天生一对》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故事主题
1.2 角色介绍
1.3 情节概述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
3.2 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4.2 学具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
5.2 讲述环节
5.3 讨论环节
5.4 活动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
6.2 关键词汇
6.3 情节线索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7.3 作业评价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
8.2 改进措施
8.3 学生反馈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故事推荐
9.2 活动延伸
9.3 家庭指导建议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故事主题:《天生一对》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通过互相帮助,成为了无法分割的朋友。
1.2 角色介绍:大象和小鸟,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1.3 情节概述:故事讲述了大象和小鸟的相识、相知、相助,成为了一对好朋友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主题,认识大象和小鸟两个角色。
2.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让幼儿理解大象和小鸟的差异化特点,以及它们成为好朋友的过程。
3.2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懂得尊重差异,学会包容和帮助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故事课件、大象和小鸟的图片、道具等。
4.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出故事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5.2 讲述环节:利用课件和图片,生动地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
5.3 讨论环节:引导幼儿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差异化特点,以及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5.4 活动环节: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故事情节,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天生一对》
6.2 关键词汇:大象、小鸟、差异化、友谊、包容、帮助
6.3 情节线索:相识、相知、相助、成为好朋友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内容,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差异化特点。
7.2 作业要求:幼儿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家长签名确认。
7.3 作业评价: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8.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8.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故事推荐:推荐一些关于友谊、包容和帮助的故事,引导幼儿扩展阅读。
9.3 家庭指导建议: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共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2 角色介绍:在介绍角色时,要注重角色的特点和个性,以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角色。例如,大象代表了稳重、善良的特点,小鸟则代表了活泼、机智的特点。
1.3 情节概述:在概述情节时,要注重情节的起伏和转折,以便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故事情节的概述要简洁明了,能够让幼儿抓住故事的主要脉络。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在设定认知目标时,要注重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要让幼儿能够明确故事的主题和角色,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2.2 技能目标:在设定技能目标时,要注重目标的实际性和可达成性。例如,通过故事讲述和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在确定难点时,要注重难点与幼儿认知水平的匹配。例如,让幼儿理解大象和小鸟的差异化特点,以及它们成为好朋友的过程,可能是一个难点。
3.2 重点:在确定重点时,要注重重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例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懂得尊重差异,学会包容和帮助他人,是教学的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在选择教具时,要注重教具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例如,选择大象和小鸟的图片和道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角色。
4.2 学具:在选择学具时,要注重学具的动手性和创意性。例如,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故事情节,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环节: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注重环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出故事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5.2 讲述环节:在讲述故事环节时,要注重讲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利用课件和图片,生动地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
5.3 讨论环节:在设计讨论环节时,要注重环节的思考性和交流性。例如,引导幼儿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差异化特点,以及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5.4 活动环节:在设计活动环节时,要注重环节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例如,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故事情节,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主题:在设计板书主题时,要注重主题的简洁性和突出性。例如,《天生一对》作为板书主题,能够直观地展示故事的主题。
6.2 关键词汇:在选择关键词汇时,要注重词汇的概括性和代表性。例如,大象、小鸟、差异化、友谊、包容、帮助等词汇,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6.3 情节线索:在设计情节线索时,要注重线索的引导性和连贯性。例如,相识、相知、相助、成为好朋友作为情节线索,能够引导幼儿理解和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在设计作业内容时,要注重内容的实践性和家庭性。例如,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内容,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差异化特点。
7.2 作业要求:在设定作业要求时,要注重要求的具体性和可达成性。例如,要求幼儿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家长签名确认。
7.3 作业评价:在设计作业评价时,要注重评价的观察性和反馈性。例如,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在反思教学效果时,要注重效果的客观性和改进性。例如,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生动、夸张的语言和丰富的语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在讲述故事时,适时提高或降低语调,以增加情感表达和戏剧性。
二、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避免匆忙或拖延。
在讲述故事和讨论环节中,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课堂提问
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其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提高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四、情景导入
通过有趣的谜语或相关情景,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故事讲述做铺垫。
利用图片、道具等教具,创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帮助幼儿更好地投入故事中。
五、教案反思
在课后反思中,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考虑幼儿的反应和参与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其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六、互动与参与
在讲述故事和讨论环节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设计互动性强的活动环节,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实际参与故事情节,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情感引导
通过故事中的情感线索,引导幼儿理解和感悟友谊的可贵,激发其对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故事课件
2. 大象和小鸟的图片
3. 故事相关道具
4. 手工制作材料
5. 角色扮演剧本
6. 作业评价表
7. 教学反思记录表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学课件和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过程中未能按照教案进行,教学目标和重点不明确。
3. 未能提供合适的教具和学具,影响教学效果。
4. 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评价不及时。
5. 未能按时进行课后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不做调整。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行为。
2. 教案:教学活动的计划和指导书。
3. 教学资源:用于教学的课件、图片、道具等物品。
4.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成果。
5. 教学重点: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讲解和学习的部分。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遇到技术问题导致课件无法正常使用时,及时联系技术支持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学生对故事内容不感兴趣时,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和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教学资源不足时,提前与其他教师沟通,共享资源或寻求上级支持。
4. 作业评价不及时时,制定作业提交和评价的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适用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活动。
2. 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适用于教育幼儿尊重差异,学会包容和帮助他人。
4. 在需要通过故事教学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使用。
5. 适用于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和互动的教学场景。
六、注意事项:
1. 确保教学资源的完整性和适宜性。
2. 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准备好足够的教具和学具,以支持教学活动。
4. 按时完成作业,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5. 定期进行课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