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言文字运用.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312748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言文字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运用(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 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今日之聪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利可图的虚荣,他们要 地推销自己,力求卖个好价钱。于是,我们接连看到,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的小说跃居畅销书目的榜首,尚未开拍的电视 剧 闹得沸沸扬扬。在这一片的叫卖声中,我常常想起甘地的话:“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训练之一。”当然,沉默者未免寂寞,那又有什么?说到底,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广告造就不了文豪。哪个自爱或者爱孩子的父母会在分娩前频频向新闻界展示她的大肚子呢?种种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耳朵的聋子。( ),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侃侃而谈 大张旗鼓 不堪入目 先声夺人 B.侃侃而谈 兴师动众 俗不可耐 先发制人 C.夸夸其谈 兴师动众 不堪入目 先发制人 D.夸夸其谈 大张旗鼓 俗不可耐 先声夺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B.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C.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D.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 B.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虽然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 C.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的人却懂得沉默的价值 D.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这种人懂得沉默的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 应约而至, 。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 ,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 ,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他的讲话。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6.12,有改动)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的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B.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C.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D.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5. 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B. 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C. 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 D. 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 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风云变幻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赏心悦目 B. 风云变幻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叹为观止 C. 风云际会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赏心悦目 D. 风云际会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样____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_____,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其实不然,( ),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_____、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_____,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______,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另辟蹊径 耸人听闻 数见不鲜 良莠不齐 B.剑走偏锋 混淆视听 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 C.另辟蹊径 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 参差不齐 D.剑走偏锋 耸人听闻 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B.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 人类的弟兄。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当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看到流逝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 ;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会平息烦躁的心情:面对 ,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单是一个秋天,( ):它的 ,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它的成熟,会令人感到喜悦和满足;它的萧瑟,会让人觉得寂寞和悲伤。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人接触自然时,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的原因,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 B.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C.由于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 D.当人在接触自然的时候,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就会带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 B.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就接踵而至 C.就会带给人们一模一样的感受 D.就会带来piaopiaoyuxian般不同的感受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铺天盖地 溘然长逝 满城风雨 悄然而至 B.比比皆是 一去不返 暴风骤雨 悄然而至 C.铺天盖地 一去不返 满城风雨 悄无声息 D.比比皆是 溘然长逝 暴风骤雨 悄无声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 ,但网络 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 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 。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孤芳自赏 水到渠成 B.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孤芳自赏 应运而生 C.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顾影自怜 水到渠成 D.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顾影自怜 应运而生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B.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慢悠悠的“权威”的文学史来回答了。 C.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权威”的文学史已经由不得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D.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B.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指尖玩意,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专属品。 C.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已不再是文学,而是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D.文学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 语言文字运用(二)答案 1.D 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地谈话;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根据语境应用“夸夸其谈”。大张旗鼓形容大造声势;兴师动众泛指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根据语境应用“大张旗鼓”。不堪入目形容事物十分丑恶、低劣或行为十分庸俗;俗不可耐指庸俗得使人无法忍受,根据语境应用“俗不可耐”。先声夺人指先张扬声势以挫伤对方的士气,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先发制人指先行动以取得主动权,制伏对方,根据语境应用“先声夺人”。 2.C “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句式杂糅,可排除A、D,“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搭配不当,排除B 3.A 根据横线后面“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可以判断,该处应强调“善于倾听沉默”,可排除C、D,从语意连贯上可排除B。 4、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强调的是分析病句的语境意识。首先应判定病句是一个单句,首先采取压缩的方式,提炼句子的主干,发现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该把“折射出的”改为“折射出了”;语序不当,不是“日益折射出”,而是“日益走向”;搭配不当诚挚友好是姿态,沉稳大气是仪态,从容自信是心态。所以综合看来,D项正确。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文,从形式上看,B项,“美美与共”与“开放包容”结构不对称;C项,“乐奏万方”是动补短语,和“海纳百川”的主谓结构不对称;D项,“文明之邦”与“广阔胸襟”不对称。从内容上看,C、D两项的内容不太符合会议的宗旨。所以A项正确。 6、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可运用排除法。风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根据后文“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第一个空应填“风云际会”,这样就排除A、B两项。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肝胆相照: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不能形容精神和理念。根据前文的“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断定此处选用成语“相得益彰”。所以排除A、D两项。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或装饰华美。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不是技艺,而是富丽堂皇。所以排除A、D两项。叹为观止:指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赏心悦目:指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欢畅。但是“叹为观止”在使用时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人或事物),要在“叹为观止”的前面加上“令人”“使人”“让人”。所以排除B、D两项。所以C项正确。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7、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 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 ”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9、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 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AC;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 排除AB。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10.B(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和方法。剑走偏锋:为出奇制胜,不采用正面攻防为主的常规剑法,而采取闪避游斗等非常规的剑法;比喻不按常规,常理来思维或行动。根据后面的“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应选“剑走偏锋”。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混淆视听:用假象或假言迷惑别人,使之很难辨别是非,以引起思想混乱。根据后面的“扰乱思想”,这里应选“混淆视听”。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事件”,所以应选“层出不穷”。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这句话的主语是“短视频作品”,所以应选“参差不齐”。) 11.C(根据括号前的“其实不然”以及括号后的“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可知,括号内应填与“不好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据此排除B、D两项。A项“扩散与点赞”的顺序不当,应该是先“点赞”后“扩散”;“必定带来不良影响”说法有些绝对化。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 12.A(B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多元”和“心态”也不能搭配。C项,主客颠倒,应去掉“而言”。D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 13.B(3分)(A项,句式杂糅,删除“的原因”。C项,因果倒置。D项,缺少主语,删除“当”) 14.A(3分)(B项,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C项,不符合语境。D项,比喻不当) 15.B(3分)(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铺天盖地: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一去不返: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溘然长逝:忽然去世。 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满城风雨:某一事件(坏事)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悄然而至:形容寂静无声地到来。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16.(3分)B(元凶巨恶:指为人所憎恶的恶势力头子。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元凶巨恶”强调程度,而“罪魁祸首”强调最先,更符合语境。“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此词强调范围。“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钻。符合语境。“孤芳自赏”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符合语境。“顾影自怜”:意为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多用于形容女子孤独失意的样子。“水到渠成”指条件成熟,更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和听凭事物发展的趋势。“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 17.(3分)D(此题关键点在前半句,由原文“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说明前半句中心词为“网络符号浪潮”,故选“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排除A、B;C项后半句语序错) 18.(3分)A(此题关键点有二:一是“指尖玩意”指网络文学;二是语序)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