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京市协同体七校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
.答题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信息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一、 单项选择题:共 13题,每题 3分,共 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我国科学家已经实现了从 CO2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为碱性氧化物
B.淀粉结构中含有 H₂O
C.全合成属于化学变化
D.全合成过程中 CO2作还原剂
.工业上由ClO2 、
H2O
和
NaOH
可制备
NaCl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2
2
g
g
A. NaOH 的电子式为 Na:O:H
B. H2O
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
gg
C. NaClO
中Cl 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ClO-2 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2
3
.下列比较关系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N>O
B.还原性:HBr>HI
C.碱性:Al(OH)3>Mg(OH)2
D.离子半径:Na+>F-
4
.氯气可用来制备将氢氧化铁氧化为高铁酸根离子的氧化剂,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
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 Cl2
B.用装置乙除去 Cl2中少量 HCl
C.用装置丙分离 MnO 和 MnCl 溶液
2
2
D.用装置丁蒸干 MnCl 溶液制 MnCl ·4H O
2
2
2
5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SO + H O + 2ClO- = 2HClO +SO32-
A.少量SO2 通入 NaClO溶液中:
2
2
B.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过量二氧化碳 Na+ + NH3 H O CO NH4 NaHCO3
+
+
=
+
+
¯
2
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Cl溶液: 2Cl- + 2H+ 通电
Cl +H
2
2
D.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 H+ ( )
aq + OH- aq = H O l
( )
( )ꢀ
DH = 57.3kJ / mol
2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MgCl
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电解制备镁
2
B.NaClO溶液具有碱性,可用 NaClO作漂白液
C.CaCl2 熔点较高,可用作干燥剂
D. FeCl3 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
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3
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
A.HCl制备: NaCl溶液 ¾ ¾®H 和Cl ¾ ¾®HCl
电
¾
解
点燃
¾
2
2
B.金属 Mg制备: Mg(OH) ¾¾¾®MgCl 溶液
盐酸
电解
®
Mg
2
2
C.纯碱工业: NaCl溶液 ¾C
¾
O
¾® NaHCO3 ¾
△
¾® Na2CO3
2
FeS ¾¾
O
¾
¾®SO2 ¾H2
O
¾®H2SO4
D.硫酸工业:
2
高温
2
8
.利用硝酸工业的尾气(含 NO、NO )获得 Ca(NO )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2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 NO(g)+NO2(g)
N2O3(g)的ΔS<0
B. 若尾气中 n(NO )∶n(NO)<1∶1,Ca(NO ) 产品中 Ca(NO ) 含量升高
2
2 2
3 2
C.为使尾气中 NOx被充分吸收,尾气与石灰乳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
D. Ca(NO ) 在酸性溶液中分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3NO +2H+
-
NO +2NO↑+H O
-
2
2
2
3
2
9
.阿托酸甲酯能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它可由阿托酸经过下列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H O
2
A.阿托酸甲酯的分子式为
1
0
12
B.阿托酸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C.阿托酸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 5种
D.1mol阿托酸分子最多能与 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
0.通过 2NO(g)+2CO(g)⇌2CO (g)+N (g)
ΔH=-746.5kJ·mol-1催化还原的方法,可将汽
2
2
车尾气中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
)× (
)
c CO c N
2
2
B.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
)× ( )
c NO c CO
(
)
)
c NO
C.其它条件不变,增大
的值,NO的转化率下降
(
c CO
D.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
1
1.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该待测溶液含有
某待测溶液中先加入 Ba(NO )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的盐
3
2
A
SO42-
酸,仍有白色沉淀
B
C
向 FeCl3溶液中滴加 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氧化性:Fe3+>I2
将体积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好,同时插入盛有浓 NaOH
金属性Al比Mg强
溶液的烧杯中。镁片表面有大量气泡,铝片逐渐溶解
将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 乙醇只发生了消
色 去反应
D
A.A
B.B
C.C
D.D
1
2.有机酸种类繁多,甲酸(HCOOH)是常见的一元酸,常温下,Ka=1.8×10-4;草酸(H C O )是
2 4
2
常见的二元酸,常温下,Ka =5.4×10-2,Ka =5.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2
A.甲酸钠溶液中:c(Na+)>c(HCOO-)>c(H+)>c(OH-)
-
4
2-
4
B.草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甲酸钠溶液至中性:c(Na+)=c(HC O )+2c(C O )+c(HCOO-)
2
2
-
4
C.Na C O 溶液中:c(HC O )+2c(H C O )+c(H+)=c(OH-)
2
2 4
2
2 2 4
HCOOH + Na C O =HCOONa + NaHC O
4
D.足量甲酸与草酸钠溶液反应:
2
2
4
2
1
3.已知 HCOOH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应:
K1
K2
Ⅰ
.HCOOH ⇋ CO+H2O
Ⅱ
.HCOOH ⇋ CO2+H2
T温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1.0mol× L-1HCOOH 水溶液,使 HCOOH分解,分解产物均
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种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体系达平衡后: (
c CO )×c(H > c CO)
)
(
2
2
B.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
C.c(CO)浓度变小的原因是CO2 的生成导致
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
D. (
c HCOOH
)可降为 0
二、非选择题:共 4题,共 61分。
1
4.(15分)铟(In)是一种稀有贵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从
铜烟灰酸浸渣(主要含 PbO,SiO
、
FeAsO ×2H O In2O
)中提取铟和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3
、
2
4
2
已知:①焙烧后金属元素均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② In(OH)3 性质与 Al(OH)
类似。
3
FeAsO ×2H O
(1)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
。
4
2
(2)“水浸”工艺中的浸渣除 As2O
外,还含有
、
。若在实验室里分离出浸渣,需要
3
使用的硅酸盐仪器有玻璃棒、
。
(3)“还原铁”工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萃取除铁”中,水相的 pH对铟萃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结果表明, pH > 2.0 时,铟萃取
率开始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5)由浸渣生成 PbO粗品的化学方程式
为
。
(6)整个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溶液是
。
1
5.(15分)一种化合物 H的合成路线如下:
(Ph-代表苯基)
(1)化合物 G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C H
(2)有机物 F的分子式为
,则其结构简式为
10
。
1
0
HOCH CH OH
(3)D和乙二醇(
)以物质的量比为 2∶1完全酯化的产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
2
2
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
②
③
分子中含有 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能发生银镜反应;
能发生水解反应,且 1 mol该分子水解时消耗 4 mol NaOH。
(4)C→D的过程中,第一步反应 C与CO2 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
。
(5)写出以苯乙烯、苯甲酸、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
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1
6.(15分)草酸亚铁晶体( FeC O ·2H O,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呈淡黄色,可用作照相显影剂。
2
4
2
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采用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探究纯净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1)装置 D的名称为
(2)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b→c→尾气处理装置(填仪器接口的小字母编号)。
(3)能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 CO的现象是
,作用是
。
→d→e
→
。
II.将 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氮气的氛围中加热分解,得到分解产物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
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4) B点时,固体只含有一种铁的氧化物,
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
。
2
4
-
Ⅲ
.文献表明: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 O )的还原性
2
强于 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ⅰ.草酸(H C O )为二元弱酸。
2 2 4
ⅱ
.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 K [Fe(C O ) ]·3H 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
2 4 3
3
2
2
4
-
[
Fe(C O ) ]3- ⇋ Fe3++ 3C O
K=6.3×10-21
2
4 3
2
2
4
-
2-
4
通过 Fe3+和 C2O 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 Fe2+和 C2O 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 10mL0.5mol∙L-1FeCl 溶液中缓慢加入 0.5mol∙L-1K C O 溶液 得到翠绿色溶液
3
2 2 4
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
和翠绿色晶体
(5)取实验中的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 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
红。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6)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 K [Fe(C O ) ]·3H O。请设计实验,确认实验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
。
3
2 4 3
2
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
。
1
7. (16分)乙硫醇(C H SH)的综合利用及治理是当前环境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2
5
(1) 家用煤气中可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
已知:C H OH(g)+H S(g) C H SH(g)+H O(g)ꢀΔH =-32 kJ/mol
2
5
2
2 5
2
1
C H OH(g)+3O (g)
2
2CO (g)+3H O(g)ꢀΔH =-1 277 kJ/mol
2
5
2
2
2
2
H S(g)+3O (g)
2
2SO (g)+2H O(g)ꢀΔH =-1 036 kJ/mol
2
2
2
3
则反应 2C H SH(g)+9O (g)
2
4CO (g)+6H O(g)+2SO (g)的ΔH=ꢀꢀꢀꢀꢀꢀꢀꢀ。
2
5
2
2
2
(2) K FeO 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绿色水处理剂,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 C H SH。已知 C H SH
2
4
2 5
2 5
水溶液中的物种分布分数如图 1所示。
图 1
图 2
图 3
①
已知 Ka (H S)=9×10-8,比较 H S和 C H SH酸性强弱并从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
。
1
2
2
2 5
写出工业废水 pH=9时,K FeO 氧化 C H SH生成 C H SO (S 为+4 价)和 Fe(OH) 的离子方程
2 5 2 5
-
②
2
4
3
3
式:ꢀ
ꢀ
。
③
一种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取 K FeO 的装置原理如图 2所示。阳极使用的是易被氧化的活性铁
2
4
电极。电解池阳极室中 KOH溶液的浓度为 14 mol/L、电解 60 min,调节不同的电压,测得反应
后溶液中 FeO24−的浓度与电流密度(其他条件一定,电压与电流密度大小成正比)的关系如图 3
所示。
Ⅰ
Ⅱ
是
. 写出制取 K FeO 的电极反应式:ꢀ
2
ꢀ
。
4
. 电流密度大于 4 mA/cm2时,所得反应后溶液中 FeO −的浓度上升幅度变小的原因
2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