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
一、本卷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 “中国制造”中航天、军事、天文、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 Cu2+、Ag+、Hg2+
B. 城市柏油路面使用到的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 “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 SiO2 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感电池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为
B.SO2 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C.基态 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10
D.N H 的电子式为
2
4
3
.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 KClO3 并探究其性质的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87 gMnO2 与足量浓盐酸加热充分反应,理论上可以制得 1 mol Cl2
B.在反应 KClO +6HCl=3Cl ↑+KCl+3H O 中生成 3 mol Cl ,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6N
A
3
2
2
2
C.上述实验说明氧化性:碱性条件 Cl > KClO ,酸性条件 Cl < KClO
3
2
3
2
D.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 H SO 后溶液呈现黄色原因是:IO -+5I-+6H+=3I +3H O
2
4
3
2
2
4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 FeS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Hg2+:Hg2++S2-=HgS↓
B. 用 SO 的水溶液吸收溴蒸气:Br +SO +2H O=2HBr+SO 2-+2H+
2
2
2
2
4
C. 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硝酸:S O 2-+2H+=S↓+SO ↑+H O
2
3
2
2
D. 将 Ba(OH) 和 NH HSO 溶液以物质的量之比 1∶2 混合:
2
4
4
Ba2++2OH-+2H++SO 2-=BaSO ↓+2H O
4
4
2
5
6
.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g 苯和苯乙烯的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 2 NA
B.1 mol 聚氯乙烯含有原子数目为 6NA
C.标准状况下,22.4LNO 和 11.2LO2 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容器内分子数目为 NA
D.常温下,22.4 L HF 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NA
.1,2-丙二醇(CH OHCHOHCH )单分子解离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产物或自由基,反应相对能量随
2
3
反应历程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解离路径包括碳碳键断裂解离和脱水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
A.可用质谱法鉴别 TS1 和 TS2 两条路径的产物
B.从能量的角度分析,TS1 路径的速率比 TS2 路径慢
C.产物 CH CH=CHOH 比产物 CH C(OH)=CH 更稳定
3
3
2
D.1,2-丙二醇中 C—C 键的键能相差约为 1.4kJ·mol-1
7
.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
元素,W 的原子序数等于 X 与 Y 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电负性:Y>X>W
C.X、W 分别与 Y 形成的化合物均属于分子晶体
D.W 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 族
8
.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除去乙烯
A
甲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可将其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向 Na CO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
2
3
B
C
非金属性:C>Si
Na SiO 溶液中,观察现象
2
3
向 5mLNaCl 溶液中滴加 2 滴等浓度的 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
淀,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又加入 2 滴等浓度的 NaI 溶液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后先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并加热,观察有无
砖红色沉淀
Ksp[AgCl] > Ksp[AgI]
D
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9
1
.如图示为某种有机物,下面关于它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它可以水解且其水解产物只有 1 种
B.它最多能与 4molBr2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其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最多有 18 个原子共面
D.它最多可与 8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灼烧海带制海带灰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分离 CH Cl 和 CCl
4
验证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2
2
1
1. 空气污染物 NO 通常用含 Ce4+的溶液吸收,生成 HNO2、NO-3 ,再利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
的 HNO2 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生成 Ce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H+由右室进入左室
B.Ce4+从电解槽的 c 口流出,且可循环使用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NO +6H++6e-===N ↑+4H O
2
2
2
D.若用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当消耗 33.6 L 甲烷时,理论上可转化 2 mol HNO2
1
2.硒化锌(Z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密度为 ρg/cm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e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p 区
B.基态 Zn 原子核外有 15 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C.该晶胞中 Zn 与 Se 之间的最短距离
4´ (
65 + 79)
3
4
为
´
´107 nm
3
×
NA
D.若 A 点原子的坐标为(0, 0, 0),则 B 点原子的坐标为
æ
è
1 1 3 ö
4 4 4 ø
ç
,
,
÷
1
1
3. 化合物 X(
)是一种治疗神经类疾病的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H O NBr
1
5
18
6
B.化合物 X 分子中含有 2 个手性碳原子
C.化合物 X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D.化合物 X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且 1 mol X 最多能与 5 mol NaOH 反应
4.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 AgNO 溶液分别滴加到浓度均为 0.1mol·L—1 的 KCl、K CrO 溶液中,
3
2
4
生成沉淀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Xn—表示 Cl—或 CrO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分别代表 AgCl、Ag2CrO4
B. Ksp[Ag CrO ]=1×10—9
2
4
C.Ksp[Ag CrO ]< Ksp[AgCl],说明 Ag CrO 的溶解度更小
2
4
2
4
D.Ag CrO (s)+2Cl—(aq)
2AgCl (s)+ CrO42—(aq)的 K »107.4
2
4
1
5.(14 分)亚硝酰氯(NOCl,熔点为—64.5℃,沸点为—5.5℃)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红褐
色液体或黄色气体,遇水发生反应:2NOCl+H O=NO+NO +2HCl。NOCl 可由 NO 与 Cl 在一定条件
2
2
2
下反应得到,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
(1)装置Ⅰ中装铜屑的仪器名称为
,装置Ⅱ中试剂为
,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 f 。
(2)实验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当观察到Ⅴ中
(3)装置Ⅵ中 KMnO4 溶液用于吸收 NO 气体,已知该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反
应产生了一种黑色沉淀,其化学式是
为
时,开始向装置中通入 Cl2。
。
(4)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定制得 NOCl 样品纯度(杂质不参与以下反应):
a.将Ⅴ中所得液体 2.0g 溶于水,配制成 250mL 溶液;取出 25.00mL 于锥形瓶中;
b.加入
2
5.00mL0.200mol×L-1AgNO
溶液(过量),使 Cl—完全转化为 AgCl 沉淀;
3
c.向其中加入少量硝基苯,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d.加入指示剂,用0.100mol / LKSCN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 AgNO3 溶液,重复实验操作三次,消
(
AgCl = 3.2´10-10
)
Ksp (AgSCN)= 2.0´10-12 ]
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为 25.00mL。[已知
K
,
sp
①
滴定选用的误差最小的指示剂是
A.(NH ) Fe(SO ) B.NH4Fe(SO )
4 2
(填序号)。
C.FeCl3
D. FeCl2
4
2
4 2
②
NOCl 的纯度为
。(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1
6.(14 分)钡盐沉淀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并回收铬元素的工艺路线如图:
已知:室温下相关物质的 Ksp 如下表:
化合物 CaSO4
BaSO4
BaCrO4
4
1
.9×
1.1×
1.2×
Ksp
0—5
10—10
10—10
(1)Cr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其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
(2)向废水中加入破氰剂 H O ,可以提高镍元素的去除率,H O 氧化 CN—生成 CO 2—和无毒无味气
2
2
2
2
3
体,使[Ni(CN)4]2—转化为两种沉淀除去,该反应过程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
为
。
4
(3)已知水溶液中 Cr O 2—(橙色)可转化为 CrO 2—(黄色),该可逆反应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
2
7
4
为
;
(4)沉淀 2 的主要成分是
,沉淀 2 与足量 H S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4
为
。
(5)根据国家标准,含 CrO42—的浓度降至 5.0×10—7 mol·L—1 以下才能排放,则加入可溶性钡盐后的
废水中应使 Ba2+的浓度不小于
mol·L—1。
1
7.(16 分)NH3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能源,可直接作内燃机燃料,也可以作燃料电池直接能
量来源。
Ⅰ
. “哈伯法”合成氨的反应:N (g)+3H (g)
2NH3(g) △H,相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2
2
N º N
化学键
H - H N - H
键能(kJ/mol) 946.0
436.0
390.8
(1)△H=
kJ/mol,正反应的活化能
(填“>”、“<”或“=”)逆反应的活化能。
(2)恒温恒容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选字母)。
C. v (N )= 2v (NH )
正
2
逆
3
(3)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图像一定正确的是
(4)T℃下,将 1 molN (g)和 3 mol H (g)放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实验测
2
2
得平衡体系中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如图,表示 H2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
(填 L 、L 、或 L )。
为
1
2
3
Ⅱ.“球磨法”是在温和的条件下(45℃和 1bar,1bar≈100kPa)合成氨,氨的最终体积分数可高达 82.5%。
该法分为两个步骤(如图甲):第一步,铁粉在球磨过程中被反复剧烈碰撞而活化,产生高密度的缺陷,
5
-
氮分子被吸附在这些缺陷上([Fe(N*)]),有助于氮分子的解离。第二步,N*发生加氢反应得到 NH (x=1~
*
x
),剧烈碰撞中, NH 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得到产物氨。
*
x
3
(5)催化剂(Fe)缺陷密度越高,N2 的吸附率越
(填“高”或“低”),如图乙,平衡时 NH3 的体积分
数随 N2 初始压强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 N 与 H 的投料比
1:3(填
2
2
“
≤”、“=”或“≥”)。
1
8.(14 分)高分子材料 PET 聚酯树脂和 PMMA 的合成路线如图:
(
ii H O,H ,
+ D
)
2
®
已知:Ⅰ.RCOR'
(R、R′、R″代表烃基,下同)
(
)
i HCN,催化剂
Ⅱ.
Ⅲ
.RCOOR′+R″18OH ¾催¾△¾剂® RCO18OR″+R′OH
化
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分子式是
,②的反应类型是
,E 的化学名称是
。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PET 单体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4) 关于反应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 C-O 的断裂和形成
。
。
(填字母)。
B.反应物 D 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碳原子均采用 sp2 杂化
C.反应物 G 与水均为极性分子,两者形成的溶液中存在氢键
6
D.产物 PMMA 单体分子中只存在“头碰头”形成的 σ 键
(5)结合题中所给信息,以CH3CH=CH
、
CH3OH
和
为原料合成
。
2
基于你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最后一步反应中的有机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
步骤中涉及烯烃制醇的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7
-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
1
. B 2. C
3. B
4.D 5.A
6.D 7.C
8.A 9.D 10.B
1.C 12.D 13.C 14.D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8 分)
5(14 分;除标记 1 分外,每空 2 分).
1
【
答案】(1)蒸馏烧瓶(1 分)
水(1 分)
d→e→b→c
(2)3Cu+8H++2NO - = 3Cu2++2NO↑+4H O
红棕色气体完全消失
3
2
(3)MnO2
(4) B
81.88%
1
6(14 分;每空 2 分)
Cr2O2- +H2O⇌2CrO +2H+
2-
4
【
答案】(1)第四周期 VIB 族
[Ar]3d54s1
(2)2:5
(3)
Cr2O2-
7
2BaCrO4+2 SO4
2
-
+2H+=2BaSO4+
+H2O
(4)BaCrO4 和 BaSO4
7
(5)2.4×10-4
1
7(16 分;每空 2 分).
答案】(1) -90.8
(4) L3 (5) 高
【
<
(2)BD
(3)AB
减小
≥
1
8(14 分;除标记 1 分外,每空 2 分).
(
1)C H O(1 分)
消去反应(1 分)
1,2—二溴乙烷
3
6
浓硫酸,170℃
(
(
(
2)(CH ) C(OH)COOH
CH =C(CH )COOH+H O
3
2
2
3
2
3)酯基、羟基
4)AC
(
ꢀ
5)①ꢀꢀ
ꢀ
催化剂,加热
ꢀ②CH CH=CH +H O
CH3CH(OH)CH3
3
2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