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大班语言绕口令教案精选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大班语言绕口令教案精选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绕口令的选择
1.2 语言能力的培养
1.3 节奏与韵律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
3.2 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4.2 学具
五、教学过程
5.1 引入环节
5.2 学习环节
5.3 练习环节
5.4 巩固环节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内容
6.2 板书形式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估
8.2 教学改进措施
8.3 学生反馈意见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绕口令推荐
9.2 语言游戏活动
9.3 家庭辅导建议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绕口令的选择
本节课精选了5个绕口令,分别是《四是四》、《五十六》、《红鲤鱼与绿鲤鱼》、《四是四不是十五》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这些绕口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适合大班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
1.2 语言能力的培养
通过绕口令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音感知能力、口腔肌肉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3 节奏与韵律的感知
让幼儿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语言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5个绕口令的内容,理解绕口令的意义。
2.2 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信、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
正确发出绕口令中的音节,特别是相似音节的区分。
3.2 重点
熟练掌握5个绕口令的内容,能在集体面前流利地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PPT、音响设备、小奖品
4.2 学具
幼儿自带的绕口令卡片、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5.1 引入环节
通过一个简单的热身游戏,让幼儿活跃气氛,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2 学习环节
a.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一个绕口令《四是四》,讲解绕口令的意义,示范发音。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发音,重复练习,直至熟练。
c. 教师逐一检查幼儿的发音,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5.3 练习环节
a. 幼儿分组,进行绕口令接龙游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b. 教师选取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示范,鼓励其他幼儿学习。
5.4 巩固环节
a.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所有学过的绕口令。
b. 幼儿进行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内容
绕口令《四是四》
6.2 板书形式
文字+图片+拼音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5个绕口令,家长签字确认。
7.2 作业要求
每天至少练习3遍,周末进行一次集中展示。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家长反馈和课堂观察,评估幼儿在发音、节奏和韵律方面的进步。
8.2 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幼儿在发音方面的困难,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发音准确性。
8.3 学生反馈意见
听取幼儿对绕口令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绕口令推荐
向家长推荐更多适合大班幼儿的绕口令,供家长辅导孩子学习。
9.2 语言游戏活动
组织更多语言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9.3 家庭辅导建议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多说话、多练习发音,培养孩子的语言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绕口令的选择
在选择绕口令时,要注重难易程度和趣味性,以适应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例如,《四是四》这个绕口令的音节简单,节奏明快,适合初学者;《红鲤鱼与绿鲤鱼》则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节奏感。
1.2 语言能力的培养
通过绕口令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音感知能力、口腔肌肉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五是五》这个绕口令时,可以让幼儿感受并模仿“sh”音的发音,从而提高他们的语音感知能力和口腔肌肉协调能力。
1.3 节奏与韵律的感知
让幼儿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语言节奏感。例如,在学习《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这个绕口令时,可以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朗读,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二、教学目标
2.1 认知目标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5个绕口令的内容,理解绕口令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四是四不是十五》这个绕口令时,可以让幼儿先理解其意义,然后再进行朗读练习。
2.2 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十六》这个绕口令时,可以让幼儿注意力集中在舌头和嘴唇的运动上,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
2.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信、勇敢的品质。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难点
正确发出绕口令中的音节,特别是相似音节的区分。例如,在学习《五是五》这个绕口令时,幼儿可能会将“w”和“sh”这两个音节混淆,因此需要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和练习。
3.2 重点
熟练掌握5个绕口令的内容,能在集体面前流利地表达。例如,在学习《红鲤鱼与绿鲤鱼》这个绕口令时,可以让幼儿先单个练习,然后再进行集体朗读,逐渐提高他们的表达流利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PPT、音响设备、小奖品
4.2 学具
幼儿自带的绕口令卡片、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5.1 引入环节
通过一个简单的热身游戏,让幼儿活跃气氛,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例如,可以组织一个“快乐唱跳”游戏,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跳,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2 学习环节
a.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第一个绕口令《四是四》,讲解绕口令的意义,示范发音。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发音,重复练习,直至熟练。
c. 教师逐一检查幼儿的发音,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5.3 练习环节
a. 幼儿分组,进行绕口令接龙游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b. 教师选取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示范,鼓励其他幼儿学习。
5.4 巩固环节
a.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所有学过的绕口令。
b. 幼儿进行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
6.1 板书内容
绕口令《四是四》
6.2 板书形式
文字+图片+拼音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5个绕口令,家长签字确认。
7.2 作业要求
每天至少练习3遍,周末进行一次集中展示。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家长反馈和课堂观察,评估幼儿在发音、节奏和韵律方面的进步。
8.2 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幼儿在发音方面的困难,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发音准确性。
8.3 学生反馈意见
听取幼儿对绕口令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及延伸
9.1 相关绕口令推荐
向家长推荐更多适合大班幼儿的绕口令,供家长辅导孩子学习。
9.2 语言游戏活动
组织更多语言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朗读绕口令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语调,使幼儿更容易跟上节奏。
二、时间分配
三、课堂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参与互动。例如,在学习绕口令的意义时,教师可以提问:“这个绕口令讲述了什么故事?谁能来说一说?”
四、情景导入
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让幼儿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红鲤鱼与绿鲤鱼》这个绕口令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池塘的情景,让幼儿扮演红鲤鱼和绿鲤鱼,从而引发他们对绕口令的兴趣。
教案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语言语调的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时间分配上,我确保了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充分练习。通过课堂提问和情景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发音环节,部分幼儿对相似音节的区分仍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相似音节的练习,并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发音准确性。
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将尝试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引入小动物手偶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绕口令。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教案
2. 教学技巧和窍门
3. 违约行为及认定
4. 法律名词及解释
5.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 所有应用场景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甲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
2. 甲方未按照约定提供教师和相关教学资源。
3. 乙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学费。
4. 乙方未按照约定参与教学活动。
5. 双方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教案教师为进行教学活动而编写的详细计划和指导文件。
2. 教学技巧和窍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3. 违约行为: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行为。
4. 合同履行: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的过程。
5. 学费:乙方支付给甲方的教学费用。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问题:甲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
解决办法:乙方可以与甲方协商,要求甲方按照约定时间提供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
2. 问题:甲方未按照约定提供教师和相关教学资源。
解决办法:乙方可以与甲方协商,要求甲方按照约定提供教师和相关教学资源。
3. 问题:乙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学费。
解决办法:甲方可以与乙方协商,要求乙方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学费。
4. 问题:乙方未按照约定参与教学活动。
解决办法:甲方可以与乙方协商,要求乙方按照约定参与教学活动。
5. 问题:双方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解决办法:双方可以协商解决,或依法解除合同,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幼儿园教学:应用于幼儿园各年龄段的语言教学活动。
3. 培训机构:适用于语言培训机构的绕口令教学。
4. 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绕口令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5. 校园活动:学校可组织绕口令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