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试题
一、 默写填空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花抒怀的两句诗是 ,
2、《岳阳楼记》中借用“古人仁之心”来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3、《饮酒》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闲适的诗句是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比喻新奇的句子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能体现诗人杜甫那种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的句子是
6、《行路难》中最能体现诗人李白乐观豪迈、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
7、 ,在乎山水之间也。
8 、 ,而城居者未知知也。
9、《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10、 青树翠蔓, ,
二、 字词解释
为坻 水尤清冽 波澜不惊
锦鳞游泳 怡然不动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鱼可百许头 连月不开 弈者胜
余观夫巴陵胜状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薄暮冥冥
然则北通巫峡 迁客骚人 或异二者之为
至若春和景明 余尝求古人仁之心 醉翁之意不在酒
居庙堂之高 翼然临于泉上 野芳发而幽香 山肴野蔌
佳木秀而繁阴 伛偻提携 树林阴翳
杂然而前陈者 宴酣之乐 夫不能以游堕事
三、 翻译语句
1、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阅读分析
(一)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往来而不绝者( ) (2)临溪而渔( )
2、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文段描绘了滁人、宾客和太守游琅琊的四幅图景,分别是 、 、 、 。反映了太守 同乐的政治抱负。
(2)本文段第2自然段写禽鸟乐、游人乐的作用是 。
3、本文段选自 (朝代) (作者)的文章
4、翻译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译文: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不以物喜( )(3)微斯人( )(4)吾谁与归( )
2、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以 为主,兼有强烈的 色彩。
3、“古仁人之心”指的是 ,具体表现为
。
4、“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 ;“二者之为”是指 。
两种心情。
5、翻译
微斯人,吾谁与归。
。
五、作文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经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习惯养成、难题探究、同伴合作、社会实践……这些丰富的经历,使我们有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获得了成长。请你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①题目中的空白处可填上一个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