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绿色建筑概述PPT文档.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306552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概述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绿色建筑概述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绿色建筑,概述,总览,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政策,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发展模式,2,3,5,绿色建筑的范畴,4,什么是绿色建筑,1,2,一、什么是绿色建筑,(,1,),(,2,),(,3,),绿色建筑的核心,国际绿色建筑标准,(,各自的评价体系,),中国绿色建筑的定义,3,中国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Green Architecture,)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4,国际绿色建筑标准,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美国,LEED,德国,DGNB,英国,BREAM,。,法国,HQE,香港,HK-BEAM,日本,CASBIN,5,绿色建筑的核心,绿色建筑技术成体系,绿色建筑是适用技术的集成,2,3,建筑全寿命周期范畴,1,绿色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绿色建筑不是技术与产品的堆砌,而是一种集成的技术体系。绿色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是互相依存的大体系。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又各自成小体系。,绿色建筑尤其是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气候特征所适用的绿色技术不同,绿色建筑是适用技术的集成。,6,二、绿色建筑,的意义,(,1,),(,2,),绿色建筑的经济意义,绿色建筑的社会意义,7,绿色建筑的社会意义,节能减资,1,据欧洲建筑师协会测算,建筑能耗占用了整个社会中能耗的,50%,。消耗了,50%,的水资源,,40%,的原材料,并对,80%,的农地减少量负责。,我国已成为全球城市化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城市化率自,2000,年以来,每年约新建,18,亿,20,亿,m2,建筑。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三分之一。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率已从,1978,年的,10%,发展到当前的,27.5%,,若综合建材生产和建造过程,建筑业相关能耗比例超过,40%,。因此,从能源、物质消耗来看,建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据欧洲建筑师协会测算,,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效应、,50%,的水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和,50%,的氟氯化物均来自于建筑。,我国城镇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建筑活动造成的噪声、灰尘、光污染,以及室内环境污染等直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我国居民过于注重个性化装修,由此产生的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十分严重。降低建筑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任务。,减少污染,2,8,绿色建筑的经济意义,从目前我国的建筑面积来看,镇及以下房屋的建筑总面积超过了,600,亿平方米,城镇的建筑总面积也突破了,200,亿平方米。从这样的发展形势来说,绿色建筑如果能够主导我国的建筑市场,那将对绿色建筑产生无法估量的经济价值。,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我国在绿色建筑的经济消费每年至少为一万个亿,并且这种市场在不断扩大,并利用中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对称性生产出这个新增规模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及相关产业自古以来就是商品化程度最快、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拉动,GDP,增长最有效的产业。,9,三、绿色建筑,政策,(,1,),(,2,),中国绿色建筑相关国家政策,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10,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绿建发展较晚,她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2010,年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11,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2012,年),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宣布将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167,号文提出,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2012,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建科,【2012】72,号),:,在重点任务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中,绿色建筑的内容就占了两页多,包括积极推进绿色规划、大力促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严格绿色建筑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积极推进不同行业绿色建筑发展。,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在“基本原则”中提出: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明确倡导绿色建筑,指出:“到,2012,年,绿色建筑所占建筑比例由,2010,年的,1%,提高到,15%,,增长,14%,。”,12,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2012,年),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绿色建筑行动的主要目标:,1.,新建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3,四、绿色建筑,范畴,(,1,),(,2,),绿色建筑产业范畴,绿色建筑技术范畴,14,绿色建筑的技术范畴,15,绿色建筑的技术范畴,16,绿色建筑的技术范畴,绿色建筑规划,外墙保温,节能窗,自然光线控制,建筑遮阳,自然通风,双层幕墙,屋面绿化,垂直绿化,资源节约型结构体系,绿色建筑,建筑,设备,建材,雨水收集与利用,新能源热水系统,节水器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智能照明,节能灯具,(,GSHP,)地源热泵系统,(,CSAS,)蓄冷空调系统,(,WLHP,)水环热泵系统,(,THIC,)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THA-AE,)全热交换式换气机,(,VMC,)机械可控式中央通风系统,常规绿色建材循环再生建材乡土建材特殊功能建材,17,绿色建筑的技术范畴,(一)绿色建筑规划,选址,布局,室外环境,(二)外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外墙保温,节能门窗,遮阳体系,屋顶保温(屋顶绿化),垂直绿化,18,绿色建筑的技术范畴,(,三,),高效的能源利用,节能的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分层空调、地板送风、大温差空调、低温送风,变频技术:变频制冷机、变风量技术 变水量环水系统、,热回收技术:全热交换器、热回收式制冷机组,蓄能技术,:,冰蓄冷、水蓄冷,节能灯具,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雨水的自然入渗,雨水的收集回用,中水的利用,节水器具,19,绿色建筑的技术范畴,(,五,),室内环境质量,自然通风技术,自然光线控制:导光板、光导照明技术,会呼吸的新风系统,(,六,),绿色建材,节材型建材,材料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型结构体系,(,七,),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的利用: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地热能的利用:土壤源、地表水源、地下水源,风能利用:风电、风光互补,生物质能,20,绿色建筑的技术范畴,(,八,),绿色施工,(,九,),绿色建筑运营管理,能耗分项计量,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十,),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评价,21,绿色建筑的产业范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绿色建筑相关产业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筑全寿命周期产业链梳理绿色建筑相关产业:,(,1,)上游:绿色建筑科技与服务业,围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勘察、认证、检测、研发,(,2,)中游:绿色建筑制造业和建造业,绿色建材产业、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绿色建造业,(,3,)下游:建筑运行管理、建筑环境管理、智能建筑、建筑信息化以及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商贸服务业和会展金融业等配套服务业,22,绿色建筑的产业范畴,绿色建筑科技与服务业,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与规划设计,规划咨询,绿色咨询,绿色设计,技术检测,环境检测,23,绿色建筑的产业范畴,绿色建筑科技与服务业,绿色建筑工程与技术研究,绿色建材研发,设备研发,应用研究,新型墙体材料、保温体系研发,节能门窗研发,建筑遮阳研发,3R,建材、绿色装饰建材研发,暖通空调设备研发,太阳能设备研发,照明设备研发,节水器具研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能耗监测平台开发,24,绿色建筑的产业范畴,绿色建筑制造业和建造业,绿色建筑制造业和建造业,绿色建材产业,节能环保设备,和建筑装备制造业,绿色建造业,新型墙体材料、保温体系,节能门窗,建筑遮阳,3R,建材、绿色装饰建材,节能暖通空调设备,太阳能设备,节能照明设备,节水器具及设备,装配式建筑产业,。,25,绿色建筑的产业范畴,绿色建筑制造业和建造业,产业绿色发展指数,产业绿色发展指数,=,产业人均总产值,/,产业单位产值资源消耗,产业单位产值资源消耗,=,(产业单位产值地耗,+,产业单位产值能耗,+,产业单位产值水耗),/3,该指标用来反映产业的绿色化水平,该指标越大,说明该产业以较低的资源消耗代价换来了较高的经济发展,代表了该产业的绿色发展程度。,土地绿色化利用指数,产业的土地绿色化利用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产值,/,单位土地面积资源消耗,产业单位土地面积产值,=,产业总产值,/,产业占地面积,产业单位土地面积资源消耗,=,(产业单位面积能耗,+,产业单位面积水耗),/2,(能耗和水耗进行无量纲化),该指标用来反映产业之于土地的绿色化利用水平,该指标越大,说明该产业可以使土地以较低的资源消耗代价换来较高的土地产出,代表了该产业之于土地的绿色化、集约化利用。,26,绿色建筑的产业范畴,绿色,节能服务业、技术交流与推广,绿色,节能服务业,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服务,节能型物业管理,绿色建筑技术交流与推广服务,绿色建筑技术推广服务,绿色建筑技术中介服务,绿色建筑教育、培训业,绿色建筑人才教育,研究与交流,27,五、,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发展模式,(,1,),(,2,),(,3,),绿色建筑单体示范、评价,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28,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一),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二),河北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是绿色建筑与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区域内寻求共生发展的产物,是在“以业兴城、产城共融”理念的指导下探索一种产业类型在一个特定区域用什么的模式发展起来。,29,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江苏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2010,年度绿色建筑示范区(,10,个),2011,年度绿色建筑示范区(,8,个,),2012,年度绿色建筑示范区(,11,个),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深圳光明新区(广东,,2008,年),淮安生态新城(江苏,,2011,年),。,北戴河新区(河北,,2012,年,),30,谢谢!,3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