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胡 国 春,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长期担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轻松学会工程管理,1,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胡 国 春,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长期担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2,3,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旋挖成孔施工具有低噪音、低振动、扭矩大、成孔速度快、自带动力等特点,适用地层较广,除基岩、漂石等地层外,一般地层均可用旋挖方法成孔,成孔直径一般为,600,3000mm,,一般最大孔深达,76m,。多用于大型建(构)筑物(如大型立交桥、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桩、抗浮桩及用于基坑支护的护坡桩等。,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码头等工程中大量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目前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形式。在所有的钻孔成桩类型中,尤其以旋挖钻成孔较为普遍。,4,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一、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二、旋挖桩准备阶段工作要点,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四、旋挖桩工程验收工作要点,5,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一、旋挖成孔灌注桩工艺流程,6,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一、旋挖成孔灌注桩工艺流程,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7,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一、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二、旋挖桩准备阶段工作要点,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四、旋挖桩工程验收工作要点,8,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二,、旋挖桩准备阶段工作要点,二、旋挖桩准备阶段工作要点,2.1,实验室机构考核,2.2,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分包单资格报审),2.3,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分包时总包对分包交底),2.4,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报审,2.5,基准点移交及复测,2.6,大型机械设备核查,2.7,原材料进场预控,9,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一、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二、旋挖桩准备阶段工作要点,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四、旋挖桩工程验收工作要点,10,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11,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12,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向监理部报验施工测量成果报验表,1,、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向监理部报验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表(,B.0.5,);,2,、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桩位设计图、,工程测量规范,及审批的施工测量方案进行,现场复核验收,;,3,、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复核验收合格签署审查意见,13,旋挖成孔灌注桩,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钻机就位检查,1,、场地承载力、平整度满足桩机行走要求;,2,、桩机型号及工作参数必须符合方案要求(钻头直径、型号符合施工要求);,3,、旋挖钻机成孔应跳挖方式,钻进同时同步补充泥浆,保持所需泥浆面高度不变。,14,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护筒检查可做中间桩位验收,1,、护筒直径大于钻头直径,100mm,,安装垂直度误差小于,1%,;,2,、护筒埋设深度,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下端外侧采用黏土填实,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要求;,3,、要求护筒埋设必须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并作出标高标识。,4,、护筒检查可作为中间桩位验收。,15,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钻孔倒出的土距桩孔口不得过小,1,、钻孔倒出的土距桩孔口的最小距离应大于,6m,,并应及时清除。,16,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1,、除能自行造浆的黏土层外,均应制备稳定液。稳定液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同时进行配合比设计。,2,、稳定液相关规定:,a,、施工期间护筒内的稳定液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受水位涨落影响时,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b,、在容易产生稳定液渗漏的土层中,可采取提高稳定液相对密度、掺入锯末、增黏剂等;,c,、废弃的浆、渣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3,、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稳定液相对密度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稳定液护壁应符合相关规定,17,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三、旋挖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流程,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时,需进行清孔、验孔,1,、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时,需检查孔深,允许偏差,+300mm,,满足设计深度时采用清孔钻头进行清孔。,2,、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3,、对于高层建筑、重要建筑、承载力很大,一柱一桩、大直径端承嵌岩工程桩须按设计要求做钎探,平板载荷板实验、地质雷达等勘察。,18,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监理工作要求,三、旋挖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流程,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3.2,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监理工程师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钢筋笼进行检查、验收,1,、钢筋笼,制作要求,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100mm,。钢筋接头焊接要求,单面焊,10d,,双面焊,5d,;接头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2,、配筋长度:,端承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沿桩身等截面通常配筋,;摩擦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当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不宜小于,4.0/a,(,a,未桩的水平变形系数);负摩阻力桩;抗拔桩:等截面或变截面通常配筋。,3,、桩径小于,800mm,时,钢筋笼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大于,1000,,增加内支撑。,4,、钢筋笼到位后做标高标识,尤其是,埋头桩必须做出接长钢筋到地面,。,5,、检查钢筋笼搬运及吊装过程中是否变形,焊缝拉裂,加劲箍脱落等现象,注意保护层是否有效;,6,钢筋笼焊接距地面,1m,为宜,容易歪扭时采用把箍筋主筋定位焊接。注意错位搭接焊,接头率不大于,50%,7,、进行隐蔽验收并会签。,19,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监理工作要求,三、旋挖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流程,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3.2,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孔底沉渣厚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a,、端承桩型桩:不应大于,50mm,;,b,、对摩擦桩型,能够大于,100mm,;,c,、对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20,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监理工作要求,三、旋挖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流程,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3.2,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由监理员进行混凝土浇筑旁站,对浇筑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2,、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3,、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0.8m,;,4,、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5,应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为,0.81.0m,(干作业,0.5,),凿除泛浆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6,、直径大于,1m,或单桩混凝土量超过,25m3,的桩,每根桩桩身混凝土应留有一组试件;直径不大于,1m,或,单桩混凝土量不超过,25m3,的桩,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试件,3,件,(小于,50m3,的桩,每桩必须有,1,组试件),。,注意首灌量,控制导管埋入深度,控制终灌量,21,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监理工作要求,三、旋挖桩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流程,清孔、检查孔深,桩位放线,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成孔,钻提钻、卸土,渣土外运,钻至孔底标高,安装钢筋笼、导管,测量沉渣厚度,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护筒,制备稳定液,注入,稳定液回收,稳定液净化,3.2,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阶段工作要求,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监理员进行混凝土浇筑旁站,对浇筑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2,、开始关乎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4,、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0.8m,;,3,、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4,应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为,0.81.0m,,凿除泛浆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注意首灌量,控制导管埋入深度,控制终灌量,22,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一、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二、旋挖桩准备阶段工作要点,三、旋挖桩施工阶段工作要点,四、旋挖桩工程验收工作要点,23,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四、旋挖桩工程验收工作要点,四、旋挖桩工程验收工作要点,4.1,旋挖桩工程验收控制流程,4.2,工作要点,24,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四、旋挖桩工程验收,4.1,桩基验收流程图,通知桩基报验(专监,),竣工验收申请(施工方),审查竣工条件(专监),总监审批,不同意,评估报告(总监),组织验收(建设方,/,监理方),不合格整改,合格,整改后进入下道工序(相关各方),未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提前,2d,报审,附竣工报告等资料,资料、实验、现场质量,25,旋挖成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四、旋挖桩工程验收,4.2,工作要求,4.2,.1,督促施工方报验,1,、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资料是否齐全有效,桩基自评报告是否按程序完善内部审核批准手续,签字盖章是否齐全。,2,、对桩位偏移进行全数检查,桩数再次核对,超灌高度砼凿除(浮浆清理)。,4.2.2,收集桩基低应变、高应变或静载荷检测报告,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2,,除符合上款规定以外,每个柱下承台的检测桩数不应少于一根;,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专属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的依据)(,GB50202,),4.2.3,编制桩基分项工程质量评估报告,1,、桩基工程在总承包单位合同范围是,属于中间验收,由监理组织或主持。,2,、桩基与总承包单位平行承包时,属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或主持。,26,完,谢谢!,2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