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商务会计中文.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305339 上传时间:2025-05-21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会计中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商务会计中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R,1,第三章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2,第一节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一、几个基本概念,3,二、本、量、利相互关系的表达(一)基本的损益方程式,1,、基本损益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PQ-VQ-F,2,、损益方程式的变换形式,(二)边际贡献方程式,1,、什么是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4,第二节盈亏临界分析,2,、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3,、基本的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4,、,边际贡献率方程式,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固定成本,5,三、盈亏临界分析,使得利润为零的销售水平,可以用销量表示也可以用销售额表示。(一)盈亏临界点的确定,1,、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0=,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利润,=,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固定成本,0=,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固定成本,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6,3,、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正常销售量,(二)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1,、安全边际:正常销售超过盈亏邻界点销售的差额。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邻界点销售额,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常销售额,安全边际率的标准,40%,以上,30%-40%20%-30%10%-20%1%,以下,很安全 安全 较安全 值得注意 危险,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7,第三节影响利润各因素变动分析一、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资料:,销售收入(,1000,件,10,元,/,件),10000,变动成本(,1000,件,6,元,/,件),6000,固定成本,3000,利润,1000,(一)外界单一因素发生变化,1,、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到,7,元,2,、销售量的变化,3,、单价的变化,4,、固定成本的变化,8,(,二)企业拟采取某种行动,1,、采取更有效的广告,从而使销售量增加了,10%,,利润为:,1400,元,400,元就是广告费用的支出的上限,2,、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使单位变动成本下降到,5.75,元,3,、自建门市部,使售价上升到,11.25,元,(三)外界因素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资料:接上例,企业按国家规定提高工资,使单位变动成本上升,4%,,固定成本上升,5%,,结果导致利润下降,为抵消这种影响,企业有两个应对措施:一是提高价格,5%,,而提高价格使销售量减少,10%,;二是增加产量,为是增加的产量销售出去,追加,500,元的广告费。,如何决策?,9,二、分析实现目标利润的条件,假设目标利润为,1500,元,(一)采取单一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1,、减少固定成本,2,、减少变动成本,3,、提高单价,4,、增加销量,(二)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1,、计算降价,10%,后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销售量,需要,1500,件,但如果只能销售,1300,件呢?,2,、计算既定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单位变动成本,需要降到,5.54,元,但如果只能降到,5,。,6,元呢?,3,、计算既定销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下实现目标利润所需的固定成本,需要降到,2920,元,但如果不能降到,2920,元呢?,10,三、敏感分析举例: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100000,件,每件售价,2,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40000,元。预计利润,100000,(,2-1.2,),-40000=40000,元 (一)测算有关参数(单价、销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发生多大变化(假定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会使盈利转为亏损,1,、单价的最小值,2,、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值,3,、固定成本最大值,4,、销售量最小值,11,(二)各参数变化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百分比,/,参量变动百分比,以上例为例,1,、单价的敏感程度,假设单价上涨,20%,,单价,=2.4,元,利润,=,,,利润变化百分比,=,,,敏感系数,=,。,2,、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3,、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4,、销量的敏感程度,12,第六章流动资金管理,13,第一节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一、现金管理的目标(一)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1.,交易性需要,:,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2.,预防性需要,:,持有现金以应付紧急情况的现金需要。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3.,投机性需要,:,持有现金以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而准备的现金需要。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14,(二)现金管理的目标,:,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一)成本分析模式,1.,含义: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2.,决策原则:使得现金持有总成本最小的那一现金持有量,3.,成本与持有量之间的关系,15,在成本分析模式下,企业持有的现金有三种成本:(,1,)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资金成本。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2,)管理成本。企业持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这些费用就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3,)短缺成本。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能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16,(二)随机模式,1.,基本原理: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2.,计算公式(注意影响因素)现金返回线(,R,)的计算公式:,现金存量的上限(,H,)的计算公式:,3.,下限的确定:每日最低现金需要量;管理人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4.,适用范围: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17,第二节 应收账款的管理,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商业竞争 销售预收账的时间差距二、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确定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一)信用期间: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例,1,:某公司现在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放宽至,60,天,仍按发票金额付款即不给折扣,设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5%,,其他有关的数据见表。,18,30,天,60,天,销售量(件),100000,120000,销售额(元),(,单价,5,元,),500000,600000,销售成本(元),变动成本(每件,4,元),400000,480000,固定成本,50000,50000,毛利(元),50000,70000,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元,),3000,4000,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元,),5000,9000,19,在分析时,先计算宽信用期得到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的成本,最后根据两者比较的结果作出判断。,1.,收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120000-100000,),(,5-4,),=20000,(元),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500000360,),30,(,400000500000,),15%=5000,(元),6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600000360,),60,(,480000600000,),15%=12000,(元),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收账费用增加,=4000-3000=1000,(元)坏账损失增加,=9000-5000=4000,(元),20,4.,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20000-,(,7000+1000+4000,),=8000,(元)由于收益的增加大于成本增加,故应采用,60,天的信用期。,(二)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它赖账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五,C”,系统来进行。所谓,“,五,C”,系统是指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三)现金折扣政策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会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借此扩大销售量。,21,沿用前例假设该公司在放宽信用期的同时,为了吸引顾客尽早付款,提出了,0.8/30,,,N/60,的的现金折扣条件,估计又一半的顾客(按,60,天信用期所能实现的销售量计算)将享受折扣优惠。,1,收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120000-100000,)(,5-4,),=20000,(元),2,应收帐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500000/3603040000/50000015%=5000,(元),提供现金折扣的应计利息,=,(,60000050%,60,48000050%,15%,),360 60000050%,+,(,60000050%,30,48000050%,15%,360 60000050%,=6000+3000=9000,22,应计利息增加,=9000-50000=4000,3,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增加,收帐费用增加,=4000-3000=1000,坏帐损失增加,=9000-5000=4000,4,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新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销售水平,旧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6000000.8%50%-30000000,=24000,23,5,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收益,收益增加,-,成本增加,=20000-,(,4000+1000+4000+2400,),=8600,三、应收账款的收账政策,1.,应收账款收回的监督:实施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2.,收账政策的制定:企业对不同过期账款的收款方式,包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它的收账政策。催收账款要发生很多费用,一般来说,收账费用越多,收账措施越有力,可收回的账款越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制定收账政策又要在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间进行权衡。,24,第三节存货管理,一、存货管理的目标,储存存货的原因,1.,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2.,出自价格的考虑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二、储存存货的成本与储备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等三种。,1.,取得成本(,TCA,)(,1,)订货成本,=F1+D/KQ,(,2,)购置成本:年需要量,单价,=DU,2.,储存成本,=F2+KCQ/2,3,缺货成本(,TCS,),总成本,=F1+D/KQ+F2+KCQ/2+TCS,25,三、存货决策(一)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l.,经济订货量的概念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叫作最佳采购批量,也叫作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2.,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1,)能及时补充存货,即存货可瞬时补充;(,2,)能集中到货,即不允许陆续入库;(,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假设;(,4,)需求量稳定,并能预测;(,5,)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时买到。,26,3.,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及其变形(,1,)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2,)基本模型演变形式,27,(,二)基本模型的扩展,1.,订货提前期(,1,)再订货点的含义: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再订货点的确定:,R=LD=,交货时间,每日需求量(,2,)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与基本模型一致。,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1,)基本原理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d,送货天数:,Q/P,,每天库存净增加:,P-d,由于零件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最高库存量为:,Q-Q/Pd,平均库存量为,1/2,(,Q-Q/Pd,)(,2,)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D/QK+1/2,(,Q-Q/Pd,),KC,(,3,)基本公式,28,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公式为:,最佳订货次数,N*=D/Q*,最佳订货周期,=1/N*,29,4.,考虑保险储备时,1,)保险储备的含义按照某一订货量和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迟,就会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称为保险储备。,2,)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Ld+B,3,)保险储备确定的原则:使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及缺货成本之和最小,式中:,30,TC,(,S,、,B,),-,保险储备量的总成本;,Ku-,单位缺货成本,N-,年订货次数;,B-,保险储备量;,S-,次订货的缺货量;,Kc-,单位存货储存成本。,假定某存货的年,D=3600,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2,元,单位缺货成本,4,元,交货时间,10,天,经济订货量,300,件,每年订货,12,次。交货期内的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需要量,70 80 90 100 110 120 130,概率,0.01 0.04 0.2 0.5 0.2 0.04 0.01,求保险储备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