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讲,光纤通信系统,线路编码,光纤通信系统,线路码,从信源或编码器输出的信号一般为,NRZ,码,但是在进行数字传输时要考虑传输信道的特点。为使终端信息比特与信道相匹配,需要把,NRZ,码变换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为,线路编码,。,线路编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根据,香农,(Shannon),信道编码理论,,把冗余度引入到信号码流中,,以尽量减少由于信道干扰效应而引起的差错。从,理论上讲,,只要包括所引入的冗余度在内的信号码率小于信道容量,就可以实现任何程度的无误数字数据传输(无误程度取决于引入冗余,度的大小)。,5/21/2025,2,光纤通信系统,线路码,电缆数字通信系统中常采用的线路码型:,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BD3,特点:,1.,连“,0”,控制在三个以下;,2.,有,+1/0/-1,三个电平,极性交替出现;,3.,没有直流分量的漂移。,光纤通信的基本码型:,单极性不归零码,NRZ,单极性归零码,RZ,HBD3,0 1 1 0 0 0 1 0,原码,RZ,0 1 1 1 0 0 0 1 0,原码,5/21/2025,3,一般概念,光纤通信系统,线路码,PCM,电端机,HBD3,码型变换,设备,单极性,驱动电路,光源,线路码,原则:,1.,能限制传号,“,1,”,的概率,节省发射功率;,2.,能给接收机提供足够的定时信息;,3.,能对光电端机进行不中断业务的误码检测;,4.,能提供辅助信号和区间通信信道等。,通过增加线路码率的冗余度实现。意义:,a.,实现不间断业务的误码监测;,b.,可与主信号传送勤务通信;,c.,平衡码流,不发生长连,“,0,”,或,“,1,”,。,5/21/2025,4,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线路码型,光端机的接口有,电接口,和,光接口,之分,电接口码型应选择与,PCM,终端机的接口码型一致,如,AMI,,,HDB3,等,光接口用于光端机和光缆线路的连接,其,最适宜采用的仍为二元码,。由于二元码的缺陷通常对于由电端机输出的信号码流,在未对,LD,调制以前,一般要先,扰码,或者进行,码型变换,,常用的线路码型有:,加扰二进码;,1B2B,码;,二元分组码(,mBnB,码);,插入比特码(,mB1P,码、,mB1C,码、,mB1H,码);,5/21/2025,5,加扰二进码,这是,最适用,的传输线路码型。由于它把信息序列按一定规则进行扰码,使线路码流中“,0”,和“,1”,码出现的概率相等,所以,不仅,从统计特性上看不会存在长连“,0”,或长连“,1”,码情况,,还,可以把直流成分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可见它,解决了定时信息的提取,和,基线漂移,两个问题,而且并,不增加信号码率,,这一点对于光接口标准化有特殊意义,因此在新一代的光同步传输网(,SDH,),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缺点,是扰码后的码型没有规律,不能解决在线检测误码问题。,5/21/2025,6,1B2B码,1B2B,码包括,CMI,码、,DMI,码和双相码等等,都是用,两个码表示一个信息码,,因此使线路的,传输速率增高了一倍,。,优点是:,1,、电路简单;,2,、最大连“,0,连“,1”,数仅为,2,;,3,、定时信息丰富,便于不停止,v,业务的误码检测;,是低速,34Mb/s,以下系统中常用的线路码型。,5/21/2025,7,二元分组码,(,mBnB,码),把,1B2B,码推广到一般就是,mBnB,码,(m,n),,,即将输入信息序列,(,信码流中,),以每,m,个比特为一个,信息组,,然后,变换为,n,比特,。因为,2,m,2,n,,,所以在,2,n,个字节中可以,找出适合,与,2,m,个输入字节相对应的码。只要适当地选取,m,、,n,值,就可以减小线路传输速率的增高比例,可见,mBnB,码,是,一种能提高信号传输速率的编码方法。,1,mBnB,码分类,首先介绍,字不均等值,d,的概念:,d,是,nB,码组的单个码字中将“,0,作为,-1,,“,1”,作为,+1,计算出的,5/21/2025,8,代数和,(有些文献称之为字数和,WDS,)。,满足,1,m,n,的,mBnB,码有许多种,按字不均等值分类,有三种情况:,(,1,),零不均等性,:符合零不均等性的码又叫,均等,mBnB,码,(,n m,2,),,其码组内的“,0,和“,1”,个数相等,可见,只有为偶数时,才能编出,d,0,的均等码,,,例如,6B8B,码,,6,比特码字的数目为,2,6,64,,,8,比特码字中,d,0,的码字数目(,0,、,1,各出现四个)为,C,4,8,70,,,因为,2,6,C,4,8,,,故而编出的,8 B,零不均等码字足够与,6B,的码组相对应。同时由于,该码,所含,0,与,1,的个数均为偶数,所以用奇偶校验进行误码检测比较方便。,5/21/2025,9,(,2,),1,不均等性,:,m,比特码只占用,n,比特码中不均等值为,1,的码字,当,n,为奇数时,可采用这种码,如,5B7B,码用的是,d=-1,的码字。,5,比特码字的数目为,2,5,32,,,7,比特码字中,d,1,的数目有,C,4,7,=35,,,满足,2,5,C,4,7,。,由于,5B7B,码中的“,0”,多于“,1”,,,所以这种码型可以,节省发射光功率。,(,3,),平衡不均等码,:大多数的,mBnB,码都属于平衡不均等码。即需要用两种模式,,使若干,n B,码字的累积数字和达到平衡,,如,2B3B,、,3B4B,、,5B6B,、,7B8B,等。,5/21/2025,10,2,3B4B,码,为了对平衡不均等码作较详细的介绍,下面以,3B4B,码为例。,所谓,3B4B,码是,将输入信号码流每,3b,分成一组,它有,2,3,=8,种状态,然后编成,4b,码,有,2,4,16,种状态。现列出,3B,码和,4B,码的状态,如下表所示。如何在,4B,码的,16,种状态中,挑选,8,种,与,3B,码对应?一个好的方案必须符合光纤系统对数字码流的要求。,5/21/2025,11,在,4B,码的,16,种状态,中,如果按字不均等值,d,分类共有,5,种情况,,如表所列。,5/21/2025,12,表中,d,0,的有,6,组,,d=2,的各有,4,组,,d=4,的各有,1,组,首先,从减少同码连续数,及,基线漂移,的角度来看,希望选择,d,0,及连,0,数少的码组,所以,d=4,的两组应排除在外。即使让,d,0,的,6,组全部入选,还需从,d=2,的,8,组中再选两组。这样凑成的码表中,“,1”,码和“,0”,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最好的方案是,d=2,的组合搭配使用,,,分成,正、负,两个,模式,排列 表中给出的,3B4B,码,,把,d,0,的,6,组码作两模式的,公用码,;,0100,和,0010,放入,负模式,;1011,和,1101,放入,正,模式,。,5/21/2025,13,编码时,对于,3B,码的,8,种组合,除,000,、,111,外其余码凡,含有两个“,0”,的,形成,4B,码时,补一个“,1”,,凡,含有两个“,1”,的,形成,4B,码时,补一个“,0”,。,这样形成的,6,个,4B,码组都是两个“,1”,两个,“,0”,均等码,即两种模,式的公用码;而,000,用,0100,(负模式)和,1011,(正模式)交替表示,,111,用,0010,(负模式)和,1101,(正模式)交替表,示。,5/21/2025,14,遇到码组的,累计数字和,d=2,时,就进行,模式转换,,这样就达到了使传输码流中“,0”,、“,1”,码数目平衡的目的。模式转换状态如图所示,图中,S,为,负模式,,S2,为,正模式,。,4B,码组中共有,16,组码,未被采用的,6,组码称为,禁字,,可作为,误码检测,。,5/21/2025,15,mBnB,编译码器,国内设备一般采用,码表存储编码器,即:,把设计好的码表 全部存储到一块只读存储器,(PROM),内而构成。,以,3B4B,码为例,码表存储编码器的工作原理示于下图。首先把设计好的码表存入,PROM,内,待变换的信号码流通过串一并变换电路变为,3,比特一组的码,b1,、,b2,、,b3,,,并行输出作为,PROM,的,地址码,,在地址码作用下,,PROM,根据存储的码表,,输出与地址对应的并 行,4B,码,再经过并,串变换电路,读出已变换的,4B,码流。图中,A,、,B,、,C,三条线为,组别控制线,,当,WDS=2,时,从,A,、,B,分别送出控制信号,通过,C,线决定组别,。,5/21/2025,16,mBnB,编译码器,待变换的信号码流,PROM,的,地址码,输出与地址对应的并行,4B,码已变换的,4B,码流,(,C,线决定组别,),。,5/21/2025,17,mBnB,编译码器,译码器,与编码器基本相同,只是除去组别控制部分。译码时,把送来的已变换的,4B,码流,每,4,比特并联为一组,作为,PROM,的地址,然后读出,3B,码,再经过并,串变换还原为原来的信号码流。,其他的,mBnB,码编译码电路原理相同,只是电路复杂程度有所区别而已。,5/21/2025,18,3B4B,码的特点:,1,),最大连“,0”,连“,1”,数为,4,,故定时信息丰富;,2,)正、负模式交替出现,“,0”,、“,1”,分布均等,有利于减少码流的基线漂移;,3,)便于实现在线误码检测;,4,)变换及反变换电路比较简单;,5,)码速率提高了,33,,主要用于中等速率的传输系统。,5/21/2025,19,3.5B6B,码简介,这是近年来在,高速,光纤数字传输系统中开始应用的一种线路传输码型。它综合考虑了频带利用率和设备复杂性,虽然,增加了,20,的码速,,却换取了便于提取定时信息、低频分量小、可实施监测、迅速同步等优点。我国,已规定,在,140 Mb/s,系统中采用,5B6B,码。,在实际使用中,同样是,5B6B,码型,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有多种变换方案。不同组合的,5B6B,码,虽然都具有上述优点,但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如何编制码表仍是一个重要问题。,5/21/2025,20,插入比特码,插入比特码是当前我国应用较多的一种线路码,,优点,是设计灵活,适合于高码率系统,能传递丰富的辅助信息及中途方便地上下话路。,插入比特码的构造,:把输入的信息序列以,m,比特为一组,每组后面,插入,一个冗余比特。这样组成的线路码其码速变换为,(m+1)/m,,,可见它确是一种,高效率,的线路码。根据插入码的用途不同,可分为下面三种码型:,5/21/2025,21,1,mB1P,码,P,码,称为,奇偶校验码,,它可以把,m,位原码通过末位插入,P,码,校正为偶数码或奇数码。以,8B1P,为例:,图中的,P,为,偶,校验码。,5/21/2025,22,2,mB1C,i,码,C,码,称为,反码,或,补码,(Complementary),。若第,m,位码为“,1”,时,,C,码编为“,0”,则称其为,mB1C,1,码;若第(,m,1,),位码为“,1”,时,,C,码编为“,0,就称其为,mB1C,2,码,可见,i,仅表示补码的,参照码位置,。,例如有信码,:,11011001 00100100 11110110,则,8B1C,1,:1101100,1,0,0010010,0,1,1111011,0,1,8B1C,2,:110110,0,1,1,001001,0,0,1,111101,1,0,0,5/21/2025,23,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m,以取,8,10,为宜。概括起来,mB1C,i,码有以下特点:,1,),可以抑制连“,0,或连“,1”,数,且有平衡“,1”,码和“,0”,码的作用,还可以抑制功率谱中的高低频成分,,m,越小,抑制作用越好;,2,),mB1C,i,码有抑制抖动的作用,如果再加扰码,效果更好;,3,),可以实现不中断业务的误码监测(误码检测只针对,C,码的监督位码进行);,4,),电路硬件规模随着,m,的增加并不复杂多少。,5/21/2025,24,3,mB1H,码,H,码,称为,混合码,(,Hybrid,),,H,码具有多种功用。它实际上是由同步码、区间通信、公务、监测、辅助数据信息等,插入码和,C,码混合而成,。,C,码在,8B1H,中不仅能抑制相同连码的数目、增加定时信息、平衡传输信息中“,1”,和“,0,出现的概率,还可以利用,C,码进行不中断业务的误码监测。,mB1H,码实现了各种信息在同一根光纤中传送,。,5/21/2025,25,mB1H,码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图中,C,为,mB,中,最后一个,信号码的,补码,,,S,为,多余比特码,,可以在特定的,mB1H,码中按照各自的帧结构,组成辅助信号插入到,S,码位中去。,C,码和,S,码位插入的辅助信号,统称为,H,码,。,5/21/2025,26,我国采用的有,8B1H,、,4B1H,及,1B1H,码。下面以,8B1H,为例详细说明。,8B1H,码,:,8B1H,码是对二元信号序列进行,(m,1,),/m,9/8,的速率变换,,每隔,8,个比特附加一个冗余比特,。利用冗余比特,交替地,传输,C,码和插入脉冲。在,140 Mb,s,系统中,插入脉冲可以传送三个,2 Mb/s,的区间通信信息(,90,个话路),两路数据信息,一路监测信号和一路公务信号。,8B1H,码的帧结构如下图所示,5/21/2025,27,帧结构中,,C,码、,F,(,帧同步)码与,S,码,统称为,H,码,,图中各符号表示如下。,B,为,PCM,信号,F,1,、,2,、,3,、,4,为帧同步码(,1001,),S,1,、,5,、,8,、,12,、,15,、,19,、,22,、,26,为区间通信,1,5/21/2025,28,S,2,、,6,、,9,、,13,、,16,、,20,、,23,、,27,为区间通信,S,3,、,7,、,10,、,14,、,17,、,21,、,24,、,28,为区间通信,S,4,为数据信息;,S,11,为监控信息;,S,18,为数据信息,S,25,为公务信息;,输入信号码率,:,139.264 Mb/s,线路码率,:,139.264Mb/s,9,8,156.672 Mb,s,帧长:,576,比特,;,帧频,:,156.672 MHz,576,272 kHz,区间通信速率:,272,8,2.176 Mb,s,监测用码速率:,272 kb,s,公务用码速率:,272 kb,s,数据速率:,272 kb,s,2,供用户选用,5/21/2025,29,mB1H,编译码器,编码器,与,mBnB,码不同,,mB1H,码没有一一对应的码结构,所以,mB1H,码的变换不能采用码表法,一般都采用,缓存插入法,来实现,现以,4B1H,码为,例,说明,。,4B1H,码是,每,4,个信号码插入一个,H,码,,因此变换后码速增加,1,4,。设信号码的码速为,34 368 kb/s,,,经,4B1H,变换后,线路码的码速为(,5,4,),34 368 kb/s=42 960 kb,s,。,下图示出,4B1H,编码器原理,它由,缓存器,、,写入时序电路,、,插入逻辑,和,读出时序电络,四部分组成。,5/21/2025,30,mB1H,编码器,34 368 kb,s,的,NRZ,信号码送入缓存器。缓存器是,4D,触发器,,它利用锁相环中的,4,分频信号作为,写入时序脉冲,,随机但有顺序地把,34 368 kb,s,信号码流分为,4,比特一组,与,H,码一起,并联,进入插入逻辑。插入逻辑电路实际上是一个,5,选,1,的电路,它利用锁相环中,5,分频电路输出,读出时序脉冲,。由插入逻辑输出码速为,42 960 kb/s,的,4B1H,码。,5/21/2025,31,mB1H,译码器,图示出,4B1H,译码器原理,它由,B,码还原,、,H,码分离,、,帧同步,和相应的,时钟频率变换电路,组成。把,42 960 kb,s,的,4B1H,码加到缓存器,因,4B1H,码是,5,比特为一组,所以,缓存器应有,5,级,,并用不同的时钟写入。频率变换电路要保证向各个部分提供所需的准确时钟信号。通过缓存器,实际上已把,B,码和,H,码分开,只要用,34 368 kHz,的时钟,把,B,码按顺序,读出,,,B,码就还原了。,B,码的还原电路实际上就是并串变换电路,由,4,选,1,电路,来实现。,5/21/2025,32,mB1H,译码器,5/21/2025,33,常用线路码的主要性能,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常用几种线路码的主要性能列于下表。,5/21/2025,34,Thank You,5/21/2025,3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