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江苏盐城八校高三9月开学考-物理(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303861 上传时间:2025-05-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江苏盐城八校高三9月开学考-物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5届江苏盐城八校高三9月开学考-物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考试 物 理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1 2 3 4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第五、六、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S k = Y L 1 . 圆柱形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弹簧处于原长时的长度 L、横截面积 S 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 , 其中 Y 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 Y 的单位可表示 为( A. N / m2 . 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N⋅m2 C. N D. N/m 2 ) A.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不变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合力可以为恒力 3 . 如图是户外活动时常用的一种便携式三角架,它由三根长度均为 L 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轻 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一根细铁链静止悬挂在三脚架正中央, 三脚架顶点离地的高度为 h,支架与铰链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当仅增大 h,则( ) 第1页/共8页 - A.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大 D.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减小 4 . 在跳水比赛中,若从运动员离开跳板开始计时,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运动员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 0 ∼ t 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1 0 ~ t 时间内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2 B. 运动员在 t 3 C. 运动员在 时刻处于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 D. 运动员在水中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5 . 如图所示,一半圆形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 为圆心,P 为圆环最高点.中间有孔、质量为 m 的 小球穿在圆环上,经弹簧一端固定在 P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小球在 M 点保持静止,OM 与 OP 夹角为 θ = 6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 弹簧可能处于原长 B. 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C. 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mg D. 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0.6mg 6 . 如图所示,压缩机通过光滑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活塞的中心 A 与转轮在同一平面内,O 为转轮圆心,B 为转轮边缘上一点,A、B 处通过铰链连接在轻杆两端,转轮绕 O 点做角速度为ω 的匀速 圆周运动.已知转轮半径为 r,则当 B 点从 O 点水平右侧转动到 O 点水平左侧的过程中( ) 第2页/共8页 A. 轻杆对活塞做负功 B. 活塞速度保持不变 C. 当 OB 垂直于 AB 时,活塞速度为ωr D. 当 OB 垂直于 AO 时,活塞速度为ωr 7 . 某实验小组用数字传感器探究橡皮筋的弹性规律,实验过程中先缓慢拉长橡皮筋,然后逐渐恢复至原 长,记录实验数据后,以橡皮筋的形变量∆x 为横坐标,橡皮筋的弹力 F 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 示,对应 O→A→B→C→O 的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图像可知,橡皮筋的弹性规律满足胡克定律 B. 产生相等弹力时,橡皮筋的形变量相等 C. A→B 过程中,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增大 D. 在整个过程中,外力对橡皮筋做正功 8 . 质量为 M的粗糙长木板 ae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c、d 是 ae 的四等分点。质量为 m 的物块(可视为质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 a 点水平滑上木板左端,经过一段时间物块停在木板上。如图是物块刚滑上木板时 的物块与木板的位置状态,下图是物块刚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的位置,关于木板与物块的质量关系,可 能正确的是( ) 1 A. M = m B. M = m 2 C. M 2m = M = 3m D. 9 . 某无人驾驶汽车某次在试驾中的启动过程中以恒定加速度启动,达到发动机额定功率后继续加速一段时 第3页/共8页 间,直到达到稳定速度,汽车所受阻力恒定.P 为发动机功率,F 为牵引力,v 为汽车速度,下列图像中能 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B. C. D. 1 0. 在进行滑雪赛道创新设计中,一位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模型,并用小球替代滑雪运动员进行研究,该 模型滑道由弧形轨道 ED、水平轨道 DA、半径为 R=0.4m 的圆弧轨道 AB(∠AOB=30°)、足够长的倾斜直 轨道 BC 组成,所有轨道均光滑且平滑连接,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当小球从 D 的左侧弧形轨道上 P 点 ( 图中未画出)静止释放后,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在 P 点到 A 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B. 当 PD 间高度为 0.3m 时,小球会一直贴着滑道运动 C. 当 PD 间高度为 0.4m 时,小球会从 A 处飞出 D. 当 PD 间高度大于 0.5m 时,小球落到 BC 上的速度方向总是相同 11. 把一根匀质铁链水平拉直,沿 AB 方向一部分放在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一部分放在光滑水 平桌面上,桌面和传送带在 A 点平滑相接(忽略衔接处空隙),由于传送带摩擦力的作用,铁链向右做直 线运动,传送带长度大于铁链长度.x 为铁链在 A 点右侧的长度,f 为传送带对铁链的摩擦力,a 为铁链的 E k 加速度,F 为 A 点右侧铁链对 A 点左侧铁链的拉力, 为铁链的动能,则在铁链加速进入传送带的过程 中,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第4页/共8页 A. C. B. D.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6 分.其中第 13~16 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 单位. 1 2. 某同学在实验室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木盒,来测量木盒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于实验室中的天平 损坏,无法称量质量,他采用“对调法”完成测量,如图甲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 面上,木盒 1 放置在长木板上,左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木盒 2 相 接。 ( ( ( 1)实验前,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调整定滑轮的角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长木板左侧垫高来平衡摩擦力。 2)实验时,木盒 1 不放细沙,在木盒 2 中装入适量的细沙,接通电源,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 纸带,加速度记为 a1 ,随后将木盒 1 与木盒 2(含细沙)位置互换,换一条纸带再次实验,打出第二条纸 a 2 带,加速度记为 ,两纸带编号为第一组,改变木盒 2 中细沙的多少,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多组纸带。如 图乙为某组实验中获得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条,其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未标出,已知交流电源 a =________ m / s2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的频率为 50Hz,则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第5页/共8页 a − a 关系图像,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 / s2 ,由 ( 3)将实验测得的加速度绘制在丙图中,得到 2 1 图像可得木盒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 4)由于纸带的影响,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 5)实验过程中,有时“对调法”两次实验不能全部完成,导致实验数据无效,下列能解决此问题的实 验方案是________(填字母)。 A.逐步减少木盒 2 的细沙开展后续实验 B.逐步增多木盒 2 的细沙开展后续实验 C.开始时直接将细沙放入木盒 1 中开展实验 D.用密度更大的铁砂代替细沙开展实验 1 3. “燕子钻天”是打弹弓射弹的一种方式,即将弹丸竖直向上射出,如图所示。若某次射出的弹丸(可 视为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 3s 弹丸到达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g =10m/s2 , 求: ( 1)弹丸射出后第 1s 内上升的高度; ( 2)弹丸通过前 5m 所用的时间(计算结果保留根式)。 1 4.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两个内壁光滑的圆弧轨道 AB 与CDEP ,两轨道在 B、C 两点交错 对接,O1 、O O A O2E PO2D 是竖直直径,圆弧轨道CDEP 分别是两个轨道的圆心, 、 是水平半径, 2 1 的半径为 r, ∠CO2P = 60° 。现让质量为 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沿着圆弧轨道 AB 运动到 B 点后紧接着无碰撞从 C 点进入轨道CDEP ,并沿着轨道运动到 点,小球离开 点后刚好到达 P P B 点(C 点),重力加速度为 g,求: ( ( 1)小球到达 P 点的速度大小以及轨道 AB 的半径; 2)小球第一次到达 C 点时,轨道CEDP 对其压力的大小。 第6页/共8页 15. 如图所示,倾角为θ = 53° 的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质细线跨过斜面顶端的 m =1kg 定滑轮,一端与斜面上质量为 的物块甲连接,另一端与质量未知的物块乙连接,甲、乙恰好处于 µ = 0.5 = 2 静止状态。已知甲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g 10m / s ,不计滑轮与细线之间的摩 擦,滑轮与物块甲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53° = 0.8, cos 53° = 0.6。 m 乙 ( 1)求物块乙的质量 ; ′ = m 0.4kg L = 0.5m ,将甲、乙由静止释放,当甲运动距离为 时,求此时甲的 ( 2)若物块乙的质量为 乙 速度大小; 3)在(2)的情况下求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 ( 1 6.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长木板左端,长木板和小滑块分别在水平向右的恒力 3 F1 = 8N F = 2N x = m 和 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当长木板右端距墙的距离为 时,滑块 2 0 4 v =1.0m / s 0 与长木板以速度 继续向右运动,长木板右端与墙壁发生碰撞,长木板与墙碰撞时间极短,碰 M = 4.0kg m =1.0kg ,滑块与长木板之 后长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已知长木板质量 ,滑块质量 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 0.8,重力加速度 g 取10m / s2 。 第7页/共8页 ( ( ( 1)求长木板与墙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第一次碰墙反弹后滑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求第一次碰墙反弹后木板离墙的最大距离; 3)若最终滑块未从木板上滑下,求木板至少多长。 第8页/共8页 2 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考试 物 理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1 2 3 4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第五、六、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S k = Y L 1 . 圆柱形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弹簧处于原长时的长度 L、横截面积 S 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 , 其中 Y 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 Y 的单位可表示 为( A. N / m2 ) B. N⋅m2 C. N D. N/m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 S k = Y L 可得 kL Y = S 则 Y 的单位是 故选 A。 N m m × m N = 2 m 2 2 . 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不变 第1页/共16页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合力可以为恒力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不指向圆 心,故 A 错误;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的大小不变,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故 B 错误;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故 C 正确;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合力始终指向圆心,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 C。 3 . 如图是户外活动时常用的一种便携式三角架,它由三根长度均为 L 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轻 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一根细铁链静止悬挂在三脚架正中央, 三脚架顶点离地的高度为 h,支架与铰链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当仅增大 h,则( ) A.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D.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减小 C.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大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设地面对每个支架的支持力为 FN,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 3 FN = mg 则当仅增大 h,每根轻杆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选项 AB 错误; CD.设梅根支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则水平方向 f = FN tanθ 当仅增大 h,则 θ 减小,则 f 减小,选项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4 . 在跳水比赛中,若从运动员离开跳板开始计时,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第2页/共16页 运动员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 0 ∼ t 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1 0 ~ t 时间内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2 B. 运动员在 t 3 C. 运动员在 时刻处于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 D. 运动员在水中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 答案】C 【 解析】 【详解】A.运动员在0 ∼ t 时间内,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选项 A 错误; 1 B.运动员离开跳板时有向上的初速度,在 0 ∼ t 时间内做的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 B 错误; 2 t 3 C.运动员在 时在水下速度减为零,此时人处于水下的最深处,选项 C 正确; t : t D. 运动员向下减速,图线的斜率不变,运动员在水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选项 D 错误。 2 3 故选 C。 . 如图所示,一半圆形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 为圆心,P 为圆环最高点.中间有孔、质量为 m 的 小球穿在圆环上,经弹簧一端固定在 P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小球在 M 点保持静止,OM 与 OP 夹角为 5 θ = 6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 弹簧可能处于原长 B. 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C. 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mg D. 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0.6mg 【 答案】C 第3页/共16页 【 解析】 【 详解】AB.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圆环的弹力三个力的作用而静止,由共点力平衡可 知,弹簧处于伸长状态,选项 A、B 错误; CD.圆环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弹簧弹力的方向夹角为 120°,且两者都与竖直方向成 60°角,根据对称性可 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mg,轻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也为 mg,选项 C 正确, D 错误。 故选 C。 6 . 如图所示,压缩机通过光滑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活塞的中心 A 与转轮在同一平面内,O 为转轮圆心,B 为转轮边缘上一点,A、B 处通过铰链连接在轻杆两端,转轮绕 O 点做角速度为ω 的匀速 圆周运动.已知转轮半径为 r,则当 B 点从 O 点水平右侧转动到 O 点水平左侧的过程中( ) A. 轻杆对活塞做负功 B. 活塞速度保持不变 C. 当 OB 垂直于 AB 时,活塞速度为ωr ωr D. 当 OB 垂直于 AO 时,活塞速度为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A.轻杆对活塞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 A 错误; B.当 B 点从 O 点水平右侧转动到 O 点水平左侧的过程中,活塞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 B 错误; v ≠ v A C.当 OB 垂直于 AB 时,此时 B 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沿杆,则 ,故 C 错误; B v = v = ωr D.当 OB 垂直于 AO 时, ,D 正确。 A B 故选 D。 7 . 某实验小组用数字传感器探究橡皮筋的弹性规律,实验过程中先缓慢拉长橡皮筋,然后逐渐恢复至原 第4页/共16页 长,记录实验数据后,以橡皮筋的形变量∆x 为横坐标,橡皮筋的弹力 F 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 示,对应 O→A→B→C→O 的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图像可知,橡皮筋的弹性规律满足胡克定律 B. 产生相等弹力时,橡皮筋的形变量相等 C. A→B 过程中,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增大 D. 在整个过程中,外力对橡皮筋做正功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胡克定律 F = k∆x 可知 F − ∆x 的图像为倾斜的直线,由图像可知,橡皮筋的弹性规律不满足胡克定律,故 A 错误; B.由图像可知,产生相等弹力时,橡皮筋的长度在拉长过程中比恢复过程中更短一些,故 B 错误; C.根据公式 F = k∆x 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由图像可知,A→B 过程中,A 与 O 连线的斜率大于 B 与 O 连线的斜 率,所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减小,故 C 错误; D.由图像可知,O→A→B→C→O 的过程中,外力对橡皮筋做正功,故 D 正确。 故选 D。 8 . 质量为 M 的粗糙长木板 ae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c、d 是 ae 的四等分点。质量为 m 的物块(可视为质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 a 点水平滑上木板左端,经过一段时间物块停在木板上。如图是物块刚滑上木板时 的物块与木板的位置状态,下图是物块刚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的位置,关于木板与物块的质量关系,可 能正确的是( ) 第5页/共16页 1 A M = m B. M = m 2 C. M 2m = M = 3m D.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平面光滑,物块与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 am = µg µmg a = M M 当两者共速时,有 v − a t = a t 0 m M v = aMt 可得 mv0 m + M v = 对 M 有 1 µmgx = Mv2 2 设相对位移为 ∆x ,对 m 有 1 1 2 − µ mg x ( + ∆ ) = x mv2 − mv0 2 2 整理得 x m 1 = = ∆ x + x M + 2m M 2 + m 因为 x < ∆x < 2x ,解得 m > M 故选 A。 . 某无人驾驶汽车某次在试驾中的启动过程中以恒定加速度启动,达到发动机额定功率后继续加速一段时 间,直到达到稳定速度,汽车所受阻力恒定.P 为发动机功率,F 为牵引力,v 为汽车速度,下列图像中能 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是( 9 ) 第6页/共16页 A. B. C. D. 【 【 【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汽车是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不是以恒定的功率启动,所以功率不是一直不变 的,故 A 错误; BCD.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则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加速度是定值,牵引力是定值,速度—时间图像 是一条倾斜直线,当功率达到最大值时,牵引力要减小,加速度要减小,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越来越 小,最后牵引力等于阻力保持不变,速度不变,故 BC 正确,D 错误。 故选 BC。 1 0. 在进行滑雪赛道创新设计中,一位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模型,并用小球替代滑雪运动员进行研究,该 模型滑道由弧形轨道 ED、水平轨道 DA、半径为 R=0.4m 的圆弧轨道 AB(∠AOB=30°)、足够长的倾斜直 轨道 BC 组成,所有轨道均光滑且平滑连接,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当小球从 D 的左侧弧形轨道上 P 点 ( 图中未画出)静止释放后,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在 P 点到 A 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B. 当 PD 间高度为 0.3m 时,小球会一直贴着滑道运动 C. 当 PD 间高度为 0.4m 时,小球会从 A 处飞出 D. 当 PD 间高度大于 0.5m 时,小球落到 BC 上的速度方向总是相同 【 答案】C 第7页/共16页 【 【 解析】 详解】A.轨道光滑,小球贴着轨道运动过程中不会与轨道碰撞出现能量损失,整个过程中仅重力做功, 因此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故 A 错误; BC.若小球恰好不从 A 点飞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mgh = mv2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v 2 mg = m R 可得 h = 0.2m 当 h ≤ 0.2m 时,小球到达 A 点时的速度较小,满足 Fn ≤ G 此时小球不会飞出去,会贴着轨道运动; 当 h 0.2m ,小球到达 A 点时的速度较大,满足 > Fn > G 重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此时小球会飞出去做平抛运动落在 BC 上,故 B 错误,C 正确; D.当小球从 A 点飞出后落到斜面上时,由于位移方向不同,故速度方向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11. 把一根匀质铁链水平拉直,沿 AB 方向一部分放在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一部分放在光滑水 平桌面上,桌面和传送带在 A 点平滑相接(忽略衔接处空隙),由于传送带摩擦力的作用,铁链向右做直 线运动,传送带长度大于铁链长度.x 为铁链在 A 点右侧的长度,f 为传送带对铁链的摩擦力,a 为铁链的 E k 加速度,F 为 A 点右侧铁链对 A 点左侧铁链的拉力, 为铁链的动能,则在铁链加速进入传送带的过程 中,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第8页/共16页 C. D. 【 【 【 答案】AC 解析】 详解】A.铁链受传送带的摩擦力 x f = µmg L f − x 则 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 A 正确; B.铁链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大小 f µg a = = x m L a − x 则 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 B 错误; C.A 点右侧铁链对 A 点左侧铁链的拉力 µmg Lx − x2 ) ( L − x L − x µg F = ma = m⋅ x = L L L L 2 则 F x图像为抛物线,故 C 正确; − f − x Ek − x 图像斜率表示 f,应一直变大,故 D 错误。 D.由动能定理及 图像可知, 故选 AC。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6 分.其中第 13~16 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 单位. 1 2. 某同学在实验室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木盒,来测量木盒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于实验室中的天平 损坏,无法称量质量,他采用“对调法”完成测量,如图甲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 面上,木盒 1 放置在长木板上,左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木盒 2 相 接。 第9页/共16页 ( ( ( 1)实验前,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调整定滑轮的角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长木板左侧垫高来平衡摩擦力。 2)实验时,木盒 1 不放细沙,在木盒 2 中装入适量的细沙,接通电源,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 纸带,加速度记为 a1 ,随后将木盒 1 与木盒 2(含细沙)位置互换,换一条纸带再次实验,打出第二条纸 a 2 带,加速度记为 ,两纸带编号为第一组,改变木盒 2 中细沙的多少,重复上述过程,得到多组纸带。如 图乙为某组实验中获得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条,其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未标出,已知交流电源 a =________ m / s2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的频率为 50Hz,则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a − a 关系图像,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 / s2 ,由 ( 3)将实验测得的加速度绘制在丙图中,得到 2 1 图像可得木盒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 4)由于纸带的影响,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 5)实验过程中,有时“对调法”两次实验不能全部完成,导致实验数据无效,下列能解决此问题的实 验方案是________(填字母)。 A.逐步减少木盒 2 的细沙开展后续实验 B.逐步增多木盒 2 的细沙开展后续实验 C.开始时直接将细沙放入木盒 1 中开展实验 D.用密度更大的铁砂代替细沙开展实验 【 【 【 答案】 ①. 需要 ②. 不需要 ③. 1.20 ④. 0.54 ⑤. 偏大 ⑥. AC##CA 解析】 详解】(1)[1][2]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这样细线的拉力就沿水平方向;且不需要将 第10页/共16页 长木板左侧垫高来平衡摩擦力,因为摩擦力不会影响该实验对动摩擦因数的测量; = ( 2)[3]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计时点未标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s ;根据逐差法得 出加速度 ( + + )− ( + + ) x 6 x5 x 4 x x2 x 1 a = 3 =1.20m / s2 ( )2 3T m m 2 ( 3)[4]设木盒 1 的质量为 ,木盒 2 的质量为 ,对整体分析有 1 m2g − µm1g = (m1 + + m a ) 2 1 位置互换后 m1g − µm2g = (m1 m a ) 2 2 联立解得 a2 = − + ( − µ) a 1 g 1 根据图像代入数据得 µ = 0.54 ( ( 4)[5]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所以测量的动摩擦因数会偏大; 5)[6]逐步减少木盒 2 的细沙开展后续实验或直接将细沙放入木盒 1 中开展实验,可以确保对调后能完 成实验。 故选 AC。 1 3. “燕子钻天”是打弹弓射弹的一种方式,即将弹丸竖直向上射出,如图所示。若某次射出的弹丸(可 视为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 3s 弹丸到达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g =10m/s2 , 求: ( 1)弹丸射出后第 1s 内上升的高度; ( 2)弹丸通过前 5m 所用的时间(计算结果保留根式)。 第11页/共16页 【 答案】(1) 25m ;(2)(3− 2 2)s 【 【 解析】 详解】(1)由经过 3s 弹丸到达最高点,得弹丸射出时竖直方向初速度为 v0 = gt = 30m/s 第 1s 内上升高度为 1 h = v t − gt2 1 0 1 1 2 解得 h1 = 25m ( 2)设弹丸通过前 5m 的时间为 t2,则有 1 h = v t − gt 2 2 2 0 2 2 解得 t =(3− 2 2)s或t (3 2 2)s (舍去) ′ 2 = + 2 1 4.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固定两个内壁光滑的圆弧轨道 AB 与CDEP ,两轨道在 B、C 两点交错 对接,O1 、O O A O2E PO2D 是竖直直径,圆弧轨道CDEP 是水平半径, 分别是两个轨道的圆心, 、 2 1 的半径为 r, ∠CO2P = 60° 。现让质量为 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沿着圆弧轨道 AB 运动到 B 点后紧接着无碰撞从 C 点进入轨道CDEP ,并沿着轨道运动到 点,小球离开 点后刚好到达 P P B 点(C 点),重力加速度为 g,求: ( ( 1)小球到达 P 点的速度大小以及轨道 AB 的半径; 2)小球第一次到达 C 点时,轨道CEDP 对其压力的大小。 3 gr 7 4 5 答案】(1) vP = ; R = r F = mg ;(2) 【 N 2 4 第12页/共16页 【 【 解析】 详解】(1)小球从 P 点做平抛运动到达 B 点,则 r sin 60o = vPt 1 r(1− cos 60o ) = gt 2 2 解得 3 gr vP = 2 从 A 到 P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1 mg[(R + r) cos 60o − r] = mv2 P 2 解得 7 R = r 4 ( 2)A 到 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1 mgRsin 30o = mv2 C 2 FN + mg cos 60o = m 5 在 C 点 v 2 C r 解得 F = mg N 4 15. 如图所示,倾角为θ = 53° 的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质细线跨过斜面顶端的 m =1kg 定滑轮,一端与斜面上质量为 的物块甲连接,另一端与质量未知的物块乙连接,甲、乙恰好处于 µ = 0.5 = 2 静止状态。已知甲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g 10m / s ,不计滑轮与细线之间的摩 擦,滑轮与物块甲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53° = 0.8, cos 53° = 0.6。 第13页/共16页 m 乙 ( 1)求物块乙的质量 ; ′ = m 0.4kg L = 0.5m ,将甲、乙由静止释放,当甲运动距离为 时,求此时甲的 ( 2)若物块乙的质量为 乙 速度大小; ( 3)在(2)的情况下求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 【 答案】(1) m乙 = 0.5kg 或 m乙 =1.1kg 3 7 5 = m / s ( 2) v 3) E = −1.5J ∆ ( 【 【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甲恰好不下滑时,由平衡条件得 m乙g + µmg cosθ = mg sinθ m乙 = 0.5kg 解得 当甲恰好不上滑时,由平衡条件得 m乙g = µmg cosθ + mg sinθ 解得 m乙 =1.1kg 【 小问 2 详解】 ′ = m 0.4kg ,将甲、乙静止释放后,甲沿斜面向下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 若物块乙的质量为 乙 1 mgLsinθ − µmgLcosθ − m乙′ gL = ( + ′ ) m m v2 乙 2 解得 第14页/共16页 - - 3 7 5 v = m / s 【 小问 3 详解】 由能量守恒可知,系统减小的机械能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则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为 ∆E = −µmgLcosθ 解得 ∆E = −1.5J 1 6.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长木板左端,长木板和小滑块分别在水平向右的恒力 3 F1 = 8N F = 2N x = m 和 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当长木板右端距墙的距离为 时,滑块 2 0 4 v =1.0m / s 0 与长木板以速度 继续向右运动,长木板右端与墙壁发生碰撞,长木板与墙碰撞时间极短,碰 M = 4.0kg m =1.0kg ,滑块与长木板之 后长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已知长木板质量 ,滑块质量 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 0.8,重力加速度 g 取10m / s2 。 ( ( ( 【 1)求长木板与墙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第一次碰墙反弹后滑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求第一次碰墙反弹后木板离墙的最大距离; 3)若最终滑块未从木板上滑下,求木板至少多长。 答案】(1)2m/s 5 ( 2)0.52m (3) m 3 【 解析】 【 小问 1 详解】 题意知滑块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运动,则把两者作为整体可得 F + F = (m + M )a 1 2 解得 a = 2m / s2 所以长木板与墙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满足 v 2 1 − v0 = 2ax0 2 第15页/共16页 解得 v1 = 2m / s 【 小问 2 详解】 长木板与墙碰后对滑块和木板分别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µmg − F2 = ma1 F1 + µmg = Ma2 解得 a1 = 6m / s2, a2 = 4m / s2 设经过时间 t 两者共速,设向左为正,则有 v − a t = −v + a t = v 1 2 1 1 共 解得 t = 0.4s 此时间内木板的对地位移为 1 x = v t − a t 2 = 0.48m M 1 2 2 共速至左侧最远 2 axM′ = v 2 共 第一次碰墙反弹后木板离墙的最大距离 x = x + x ′ = 0.52m M M 【 小问 3 详解】 从开始至最终停下,由于水平面光滑,故最终长木板停在墙壁处,此时若滑块刚好未从木板上滑下,处于 L 长木板的最右端,木板长度有最小值 ,由能量守恒得 1 1 2 ( +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