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第1页,第2页,第3页,社会公平,资源合理配置,平稳运行,税收收入,债务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第4页,强制,无偿,固定,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基本义务,偷税,骗税,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收入与支出,国家预算,第10页,第11页,资金,利润,税收,第12页,分配,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第13页,大于,大于,第14页,社会公平,人民生活,资源合理配置,平稳运行,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作用,表现,举例,是促进社会公平、改进人民生活物质保障,财政经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友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第24页,含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国家经过财政支持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表示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增加对西部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含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经过调整财政收入或支出,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第25页,项目,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不一样点,处理问题,经济增加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内容不一样,增加经济建设支出、降低税收,降低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相同点,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第26页,项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分,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指导标准及其对应方法,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给量和信贷量进行调整和控制所采取指导方针及其对应政策方法,内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相关政策,如税收、税率调整等,与银行相关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第27页,区分,制订,国家财政部制订,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中央银行直接制订,联络,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主要伎俩。,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配合起作用,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第32页,第33页,第34页,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第39页,第40页,第41页,第42页,第43页,第44页,第45页,第46页,第47页,第48页,第49页,第50页,第51页,第52页,第53页,第54页,第55页,第56页,国家,政治权力,财政收入,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57页,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物质保障,监督,第58页,第59页,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物质基础,第60页,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第61页,第62页,第63页,项目,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区分,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增值额为征税对象一个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一个税,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增值额,个人所得额,税率,百分比税率,实施超额累进税率和百分比税率,第64页,区分,作用,能够防止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能够预防前一生产经营步骤企业偷漏税行为,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起源,也是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有效伎俩,联络,都是我国主要税种,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都起到主动作用,第65页,分析角度,作用表现,生产,调整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引导投资需求,分配,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交换,影响商品价格,调整社会供求,消费,引导消费行为,提倡正确消费观念,财政,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起源,第66页,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经济伎俩。经过税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并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必要条件,税收又为国家政权存在提供物质保障,第67页,第68页,第69页,第70页,第71页,第72页,第73页,第74页,第75页,第76页,第77页,第78页,第79页,第80页,加税,提升国家在分配中百分比,能够降低企业和个人收入,从而抑制消费,稳定物价,减税,降低国家在分配中百分比,增加企业和个人收入,拉动消费增加,第81页,第82页,第83页,第84页,第85页,第86页,第87页,第88页,第89页,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3页,第94页,第95页,第96页,第97页,第98页,第99页,第100页,第101页,第102页,第103页,第104页,第10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