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5 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诗词或谚语中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描述的过程中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化学物质的应用中,错误的是(
)
A.铁红(Fe O )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2
3
B.不锈钢是最常见的合金钢,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C.碳酸氢钠常用作加工面包、饼干等食品的膨松剂
D.五氧化二磷、碱石灰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剂
3
.从不同的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类别符合图形要求的是(
)
选项
A
X
Y
2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溶液
B
胶体
液溶胶
C
电解质
一元酸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含氧酸 无氧酸
D
4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 Ca ® CaO ® Ca (OH) ® CaSO ® CaCO
4
3
2
B. C ® CO ® H CO ® CaCO ® Ca(HCO )
2
2
3
3
3
2
C. Na ® Na O ® NaOH ® Na CO ® NaNO
3
2
2
2
3
D. Mg ® MgO ® Mg(OH) ® MgSO ® MgCO
4
3
2
5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4.48LSO3 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8NA
)
(
n Na+
)
B.1L0.1mol×L-1Na S
溶液中:
> 2
2
(
2-
)
n S
C.标准状况下,当 NaH + H O = NaOH + H 中生成 22.4L H 时, NaH 失去 2mol电子
2
2
2
D.向沸水中加入含 0.001molFeCl3 的饱和溶液,形成的氢氧化铁胶体的数目为 0.001NA
6
.对于多反应的复杂体系,考虑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下列化学反应的顺序判断错
误的是(
)
A. Na O 与 CO 、 H O 共同反应时,可以认为 Na O 先与 CO 反应,再与 H O 反应
2
2
2
2
2
2
2
2
B.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Al3+ NH+
、
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 OH- 先与
Al3+
反应
4
-
-
CO2- ëAl(OH) û
、
é
ù
的溶液中通入
CO
,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CO
2-
3
、
é
(
)
4
ù
C.向含有
3
2
4
-
2+
-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I 、 FeBr 的溶液中通入 Cl ,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I 、 Fe 、 Br
2
2
2
7
.粗盐中常含有杂质离子 Ca2+
、
Mg2+ 、SO2-
,实验室模拟粗盐提纯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试剂选
4
择和主要实验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试剂 1 一定是 NaOH 溶液,目的是除去
Mg2+ 和 Ca2+
B.试剂 1、2、3 分别选用 Ba(NO ) 溶液、 Na CO 溶液、 NaOH 溶液
3
2
3
2
C.“除杂 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H+ H2O 、 CO3 2H+ CO2 +H2O
+
=
2-
+
=
D.“操作 X”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8
.下列两种试剂,相互滴加(试剂的浓度均为
0
.1mol×L-1 ),反应现象没有明显差别的是(
)
A. Na CO 溶液和盐酸
B.草酸溶液和 KMnO4 溶液
2
3
C.氨水和硝酸银溶液
D. NaHCO 溶液和 Ca (OH) 溶液
3
2
9
. VCl 在电子、光学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下面是制备 VCl 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将
3
3
V O 与SOCl 在反应容器中加热到 200℃,经 24h 反应制得 VCl ,其反应方程式为
2
3
2
3
V O +SOCl ® VCl +SO (未配平);
2
3
2
3
2
方法二:利用 V O 与S Cl 反应制备: V O +S Cl ® VCl +SO +S(未配平)。
2
5
2
2
2
5
2
2
3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两种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方法二中生成1molVCl3 时则生成 2molS D.产生等物质的量的 VCl3 ,方法二更环保
)
B.S Cl 的结构式为 Cl -S = S- Cl
2
2
1
0.过氧化钠可作织物的印染剂、潜艇中的供氧剂等。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 A 可以是碱石灰,目的是除去 HCl
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C.试剂 B 可以是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D.若试剂 A 为饱和 NaHCO 溶液,硬质玻璃管中只发生反应: 2Na O + 2CO = 2Na CO + O
3
2
2
2
2
3
2
1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鉴别 Na CO 溶液与 K CO
用干净的铂丝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
焰的颜色
2
3
2
3
A
溶液
检验
FeCl
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取 ag 该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
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
B
C
2
测定 Na CO 和 NaHCO 混
2
3
3
合物中 Na CO 的质量分数
2
3
证明 KI与 FeCl3 的反应是可
将5mL0.01mol×L-1FeCl3 溶液与1mL0.01mol×L-1KI
溶液混
D
逆反应
合,充分反应后,取样少许滴加 2 滴 KSCN 溶液,观察现象
.1mol×L-1 的下列溶液中,实验
1
2.控制试剂的用量是化学实验准确性的基础和保证。将过量的 H2S通入
0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均正确的是(
)
>
>
-
>
>
-
3
>
HS- 。
已知酸性强弱顺序: H2SO3 H2CO3 HSO3 H S HCO
2
选项
溶液
现象
离子方程式
SO
水溶液
2H S+SO = 2H+ +SO24- +S ¯
A
产生淡黄色沉淀
2
2
2
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产生
淡黄色沉淀,后又产生黑色沉
淀
FeCl
溶液
3H2S+ 2Fe3+ = 2FeS ¯ +6H+ +S ¯
B
C
3
Na CO 溶
2
3
H2S+ CO32- = HCO3 + HS-
-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液(含酚
酞)
酸性
5
S2- + 2MnO4 +16H+ = 5S ¯ +2Mn2+ +8H2O
-
溶液紫红色褪去,产生淡黄色
沉淀
KMnO
溶
D
4
液
1
3.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图是两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每一步反应均
反应完全),其中 X、Y 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M、N、Z 是含有元素 Y 的化合物,反应②是工业
上制备金属 X 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 X、Y 分别是 Cu 、 Fe
B.反应①和③中等量的 H O 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①>③
2
2
C. YCl3 溶液与 X 的反应在工业上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D.由转化关系可推知氧化性:
H O > X2+ > Y2+
2
2
1
4.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以再利用为目的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含有 LiFePO4 、 Al 、石墨以及其他难
溶性杂质)的回收显得非常重要。利用湿法回收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制备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已知:“滤渣 1”中含有 FePO4 ;“浸出”时温度为 60 ~100℃,浸出后溶液中还含有少量
Fe3+
。
A.预处理时,用饱和 Na CO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洗去表面的油污
2
3
B.“浸出”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LiFePO, 2H H2O2 2FePO4 2Li+ 2H2O
+
+
+
=
+
+
C.为了提高反应速率,“浸出”可以采用搅拌、加强热等措施
D.“滤渣 2”的主要成分是 Al(OH)3 和 Fe(OH)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
1
5.(14 分)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进行性质研究的基本方法。将 H PO 、 NH ×H O 、 HNO 、 NH HSO
4
3
3
3
2
2
4
、
NaHSO3 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下图),相连的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相交部分以 A、B、C、
D 为分类代码。
(
1)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分类代码);请写出相连的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pH =1.7 , H3PO
(
2)已知:
0
.1mol×L-1H3PO
溶液的
溶液与 溶液反应时只能生成两种盐,则
NaOH
3
3
H PO 为_______元酸, H PO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3
3
(
①
3) HNO 、 HNO 是两种强氧化性酸,但 HNO 不稳定,在室温下易发生歧化反应。
2
3
2
请写出 HNO2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已知硝酸被还原的半反应方程式为 HNO3 H+ e- H O NO
+
+
=
+
,
NO
对硝酸被还原的半反应有
2
2
2
催化作用,其催化机理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NO2 e- NO ;
+
=
-
2
第二步:……
第三步: HNO + HNO = H O + 2NO 。
3
2
2
2
请补充催化机理的第二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肼(N H )为二元弱碱,其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水相似, NH 被 NaClO 溶液氧化可以制得肼。
(
①
②
2
4
3
请写出肼与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正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肼的密度约为1.00g×cm-3 ,若制备1L
的肼,理论上需要
0.1mol×L-1NaClO
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
L 。
6.(15 分)氯化钡常用作分析试剂、脱水剂,制钡盐原料以及用于电子、仪表、冶金等工业。某实验小
组欲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 BaCl ×2H O中钡元素的含量。
1
2
2
I.沉淀剂的配制
用 BaSO4 重量法测定
Ba2+ 时,一般用稀硫酸作沉淀剂。实验中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
1
.84g×cm-3 的浓硫酸配制100mL1mol×L-1H2SO
4
溶液。
(
1)下图所给仪器中在配制溶液中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填仪器名称),配制上述溶液时还需用到的
玻璃仪器是_______,该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在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 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以下操作中导致配制
硫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C.稀释浓硫酸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直接转移
D.定容时,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出
II.测定 BaCl ×2H O试样中钡元素的含量
2
2
实验步骤 1:准确称取1.0gBaCl ×2H O 试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置于 250mL 烧杯中,加入约100mL
2
2
水、3mL2mol×L-1HCl
溶液,搅拌溶解,加热至近沸。另取
4mL1mol×L-1H2SO
溶液两份于两个
4
1
00mL烧杯中,加水30mL ,加热至近沸,趁热将两份 H SO 溶液分别用小滴管逐滴加入到两份热的钡
2
4
盐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两份 H SO 溶液加完为止。
2
4
实验步骤 2:待 BaSO 沉淀下沉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 2滴 H SO 溶液,仔细观察沉淀是否完全。沉
4
2
4
淀完全后,盖上表面皿(切勿将玻璃棒拿出杯外),放置过夜陈化。
实验步骤 3:沉淀的过滤和洗涤,即沉淀用倾泻法过滤;用稀硫酸(1mL1mol×L-1H2SO4 溶液加100mL
水配成)洗涤沉淀3 ~ 4 次。
实验步骤 4:沉淀的灼烧和恒重,即将两份折叠好的沉淀滤纸包分别置于已恒重的瓷坩埚中烘干、炭化、
灰化后,在(800 ± 20)℃的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计算 BaCl ×2H O中钡元素的含量。
2
2
(
3)溶解 BaCl ×2H O试样时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2
(
(
4)检测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最终产生沉淀的平均质量为 0.466g ,则 BaCl ×2H O中钡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
2
2
1
7.(15 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如图
所示。
(
1)工业上冶炼 Fe 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电解法
b.还原法
c.热分解法
d.物理方法
(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纯净的铁是银白色
b.物质 A 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物质 D
c.物质 E 受热分解生成物质 D
d.除去 C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CuCl2 杂质,可以向混合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
3)若上述二维图中的 F为硫酸盐,请写出由物质 D 转化为物质 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欲采用下图装置制备物质 B 及验证其性质,其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_
(
实验步骤:
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打开……,使装置 1 中产生的气体进入装置 2 中,排尽装置 2 中的空
气。
II.待装置 2 中的空气排尽后,关闭 K ,打开 K ,将装置 1 中溶液压入装置 2 中并观察现象。
3
2
III.关闭 K 、 K ,打开 K ,使装置 3 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 2 中并观察现象。
1
2
5
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 2 中的图像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请补充步骤 I 实验操作:关闭_________,打开_________。
步骤 III 装置 2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1
_________________。
8.(14 分)金属铬主要用于不锈钢、电镀和金属陶瓷等工业生产,工业上常用铝热法制备金属铬。由铝
铬铁矿(主要成分是 FeCr O ,含有少量的 Fe O 、 Al O 、SiO 等杂质)制备金属铬的工艺流程如
2
4
2
3
2
3
2
图。
(
1) FeCr O 中 Fe 的化合价为_________,“焙烧”前,将铝铬铁矿粉碎,其目的是
2
4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水浸取液中含有
CrO2-
等离子,“焙烧”时,
FeCr2O
和
Al2O
3
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
“
(
4)请写出“中和、酸化”过程中生成 Na Cr O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
2
2
7
还原 1”步骤中生成 2molN2 时,则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5)已知 NaNO 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还原 2”发生反应时,点燃镁条引燃反应, NaNO 在铝热反应
3
3
中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
025 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
.D【解析】铁杵磨成针、沙中淘金都是物理变化,A、B 项均错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不是化学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C 项错误;“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中电闪雷鸣中发
生反应: N + O = 2NO 、 2NO + O = 2NO 、3NO + H O = 2HNO + NO ,硝酸随雨水进入土壤
2
2
2
2
2
2
3
转化为硝酸盐,氮元素被植物吸收,这个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项正确。
.D【解析】五氧化二磷与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有毒,不能用作食品的干燥剂,而碱石灰吸水后为强
碱,则具有腐蚀性,D 项错误。
2
3
.C【解析】酸性氧化物不全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 O ,过氧化物中不全是金属氧化物,如 H O ,A
2
7
2
2
项错误;液溶胶属于胶体,但是溶液与胶体没有交集,B 项错误;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部分共价化合
物是电解质,如 HCl、 HBr ,C 项正确;含氧酸不全是一元酸,部分无氧酸是一元酸,D 项错误。
4
5
.D【解析】MgO 不能与水直接反应转化为 Mg(OH)2 ,D 项符合题意。
.B【解析】在标准状况下SO3 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 项错误;由于S2- 发生水解,则
(
n Na+
)
>
2,B 项正确;标准状况下,当
NaH H O NaOH H 中生成 22.4LH2 时, NaH 失去
+
=
+
(
2-
)
2
2
n S
1mol电子,C 项错误;胶体是一个大集合体,向沸水中加入含 0.001molFeCl3 的饱和溶液,形成的氢氧
化铁胶体的数目小于 0.001NA ,D 项错误。
6
.C【解析】 Na O 与 CO 、 H O 共同反应时,可以认为 Na O 先与 CO 反应,再与 H O 反应,A 项
2
2
2
2
2
2
2
2
正确;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Al3+ NH+
、
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 OH- 先与
Al3+
反应,再与
NH+
4
反
4
-
-
CO2- ëAl(OH) û
、
é
ù
的溶液中通入
CO
,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é
(
)
4
ù
、
应,B 项正确;向含有
3
2
4
CO32- ,C 项错误;根据还原性强弱(I- > Fe2+ > Br-
)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Cl2 ,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I- 、 Fe2+ 、 Br- ,D 项正确。
FeI
、
FeBr
的溶液中通入
2
2
7
.C【解析】选择试剂为: NaOH 溶液、 Na CO 溶液、 BaCl 溶液,分别除去粗盐水中的
Mg2+
、 Ca2+
2
3
2
、SO2-
,试剂添加顺序只需将
BaCl
溶液放到
Na2CO
3
溶液之前即可,A、B 项均错误;试剂 4 为稀盐
4
2
酸,故“除杂 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H+ H2O 、 CO3 2H+ CO2 +H2O,C 项正
+
=
2-
+
=
确;“操作 X”为蒸发结晶制得 NaCl固体,D 项错误。
8
.D【解析】将 Na CO 溶液滴入盐酸中立即产生气体,而将盐酸滴入 Na CO 溶液中,开始无气体产
2
3
2
3
生,A 项不符合;将草酸溶液滴入 KMnO 溶液中,紫红色溶液逐渐变浅,有气泡产生,而将 KMnO 溶
4
4
液滴入草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色,B 项不符合;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
氨水过量后白色沉淀溶解,而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C 项不符
合; NaHCO 溶液与 Ca (OH) 溶液相互滴加时,虽然产物不完全相同,但是现象相同,均产生白色沉
3
2
淀,D 项符合。
9
.D【解析】方法一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错误;根据成键规律,硫一般形成两个共价键,S2Cl2
的结构式应为 Cl -S-S- Cl,B 项错误;方法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2
V O + 6S Cl = 4VCl + 5SO + 7S ,当生成1molVCl 时,则生成 molS,C 项错误;方法一的化
2
5
2
2
3
2
3
4
学方程式为 V O + 3SOCl = 2VCl + 3SO ,产生等物质的量的 VCl ,方法二产生的SO 的量少,更加
2
3
2
3
2
3
2
环保,D 项正确。
0.B【解析】若试剂 A 是碱石灰,会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另外,固体碱石灰作为干燥剂,应放在 U 形
1
管或球形干燥管中,A 项错误;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B 项正确;若试剂 B 是浓硫
酸,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去硬质玻璃管中,不是为了除去水蒸气,因为后续还用排水法收集,C 项错
误;若试剂 A 为饱和 NaHCO 溶液,硬质玻璃管中不仅发生反应: 2Na O + 2CO = 2Na CO + O ,
3
2
2
2
2
3
2
还发生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D 项错误。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1
1.C【解析】用焰色试验鉴别 Na CO 溶液与 K CO 溶液时,钾元素的焰色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观
2
3
2
3
察,A 项错误; FeCl2 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错误;根据实验方案,设
b
Na CO 和 NaHC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 、 ymol ,列出两个方程,106x +84y = a 和 x + y =
,
2
3
3
4
4
即可求出 Na CO 的质量分数,C 项正确; FeCl 过量,不能用检验
Fe3+
的存在来证明是可逆反应,D 项
2
3
3
错误。
2.C【解析】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 H S与SO 水溶液反应不能生成
1
SO2-
,A 项错误;将
H S
通入
2
2
2
4
FeCl 溶液中,离子方程式应为 H S+ 2Fe3+ = 2Fe2+ + 2H+ +S ¯ ,过量的 H2S不能与 Fe2+ 反应,因为
3
2
FeS沉淀溶于强酸,B 项错误;将 H S通入 Na CO 溶液(含酚酞)中,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离子方
2
2
3
H2S+ CO3
2-
= HCO3
-
+ HS-
,C 项正确;将
H S
2
通入酸性 溶液中,离子方程式应为
KMnO
4
程式为
H2S+ 2MnO4
-
+ 6H+ = 5S ¯ +2Mn2+ +8H2O
,
D 项错误。
5
1
3.B【解析】分析转化关系和已知信息可知 X 为 Cu , Y 为 Fe ,A 项正确;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Cu + H O + 2H+ = Cu2+ + 2H2O
,
反应③是
H2O
2
在酸性溶液中将
Fe2+
Fe3+
氧化成 ,反应的离子方程
2
2
式为
2
Fe2+ + H O + 2H+ = 2Fe3+ + 2H2O
,等量的
H2O
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 项错误;
2
2
2
FeCl 溶液( YCl 溶液)与 Cu(X)的反应在工业上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C 项正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
3
3
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题中的离子反应:
Cu + 2H+ + H O = Cu2+ + 2H2O
、
2
2
Fe + Cu2+ = Cu + Fe2+
,
可知氧化性:
H O > Cu2+ > Fe2+ H O > X2+ > Y2+
,即
,D 项正确。
2
2
2
2
1
4.C【解析】预处理时,用饱和 Na CO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洗去表面的油污,A 项正确;“浸出”时
2
3
LiFePO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LiFePO + 2H+ + H O = 2FePO + 2Li+ + 2H2O ,B 项正确;由
4
4
2
2
4
于双氧水易分解,在 60 ~100℃温度基础上不宜再升温,C 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滤渣 2”的主要成分
是 Al(OH) 和 Fe(OH) ,D 项正确。
3
3
1
5.(14 分)
1)A、B(2 分) H+ HSO3 SO2 +H2O
+
-
=
(
(
(
②
(
2)二(1 分) H PO + 2NaOH = Na HPO + 2H O (2 分)
3
3
2
3
2
3)①3HNO = HNO + 2NO +H O (2 分)
2
3
2
NO2 H+ HNO2 (2 分)
-
+
=
4)① N H + H SO = N H SO (2 分)
2
4
2
4
2
6
4
②
【
312.5(2 分)
解析】(1) HNO 、 H PO 、 NH ×H O 均为弱电解质,故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弱电解质的是 A、B;
2
3
3
3
2
(
2)由于 H PO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时只能生成两种盐,则 H PO 为二元酸,其与足量的 NaOH 溶
3
3
3
3
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PO + 2NaOH = Na HPO + 2H O ;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3
3
2
3
2
(
3)①亚硝酸不稳定,在室温下易发生歧化反应,化合价有升有降,升为+5 价,降为+2 价,亚硝酸分解
的化学方程式为3HNO = HNO + 2NO +H O ;
2
3
2
②
(
由硝酸被还原的半反应和分步反应可推知第二步反应为 NO-2 H+ HNO2
+
=
4)①肼为二元弱碱,硫酸为二元强酸,二者反应生成正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N H + H SO = N H SO
2
4
2
4
2
6
4
1
000g
②
1L 肼的质量为1000g ,其物质的量为
= 31.25mol ,
3
2g×mol-1
根据关系式 N H ~ NaClO 可知理论上需要
0
.1mol×L-1NaClO 溶液的体积为312.5L
。
2
4
1
6.(15 分)
1)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 分;全对得 2 分,少答得 1 分,一对一错得 0 分)
00mL容量瓶(2 分) 检漏(1 分)
(
1
(
(
(
(
(
【
2)5.4(2 分) BD(2 分;全对得 2 分,少选得 1 分,一对一错得 0 分)
3)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保证产生的沉淀完全是硫酸钡沉淀(2 分)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2 分)
5)54.8%(2 分)
解析】(1)稀释浓硫酸时肯定不需要的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还需要100mL容量瓶,容量瓶在使用
前要先检漏;
1
000rw
(
2)通过 c =
计算可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
M
变,可计算出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100mL´1mol×L-1
» 5.4mL 。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没有
1
8.4mol×L-1
影响,A 项不符合;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的溶液浓
度偏低,B 项符合;稀释浓硫酸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直接转移,因为热胀冷缩,所加蒸馏水的体积偏小,
则浓度偏高,C 项不符合;定容时,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需要重
新配制,D 项符合。
(
3)溶解 BaCl ×2H O试样时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碳酸钡等沉淀,使钡离子全部生成硫酸钡沉
2
2
淀;
(
4)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检验氯离子是否洗涤干净,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
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0
.466g
(
5)根据题意可知 BaCl ×2H O中钡元素的含量为
´
137g×mol-1 ¸0.5g´100% = 54.8%
2
2
33g×mol-1
2
1
7.(15 分)
(
(
1)b(1 分)
2)ac(2 分;全对得 2 分,少选得 1 分,一对一错得 0 分)
(
(
②
3)
Fe O + 6H+ = 2Fe3+ + 3H2O
(2 分)
2
3
4)①恒压滴液漏斗(1 分) 平衡气压(或辅助排除装置 2 中的空气)(1 分)
K 、 K (2 分) K 、 K 、 K (2 分)
2
5
1
3
4
③
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2 分)
) ¯ (2 分)
(
) +
2
+
=
(
4
Fe OH
O2 2H O 4Fe OH
2
3
【
解析】由图示化合价可知, A 是 FeO, D 是 Fe O , B 是 Fe(OH) , E 是 Fe(OH) , C 是+2 价铁
2
3
2
3
盐, F是+3 价铁盐,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
(
(
1)工业上常用碳生成一氧化碳来还原铁矿石冶炼 Fe ,为还原法;
2)纯净的铁是银白色的金属单质,a 正确; 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b
错误; Fe(OH) 受热易分解生成 Fe O ,c 正确;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氯化铜都反应,d 错误;
2
3
3
(
3)根据价类二维图可知,D 到 F 过程中铁的化合价未变,F 为硫酸盐,则 D 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硫酸
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Fe O + 6H+ = 2Fe3+ + 3H2O
;
2
3
(
4)根据仪器 a 的特点,仪器 a 为恒压滴液漏斗;该实验制备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气氧化,
因此打开 K 、 K 、 K ,关闭 K 和 K ,装置 1 中产生 H ,排除装置 2 中的氧气,让空气沿长玻璃管
1
3
4
2
5
2
排除,因此长玻璃管作用之一是辅助排除装置 2 中的空气,同时作用之二是平衡压强,防止装置中压强过
大,发生危险;装置 3 中 H O 在 MnO 催化剂下分解成 H O 和 O ,打开 K ,关闭 K 、 K ,氧气进
2
2
2
2
2
5
1
2
入装置 2 中,发生反应 4Fe(OH) + O + 2H O = 4Fe(OH) ,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后变
2
2
2
3
为红褐色。
1
8.(14 分)
(
1)+2(1 分)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焙烧反应速率,提高铝铬铁矿的利用率(1 分)
高温
(
2) 4FeCr O + 7O +8Na CO
2Fe O +8Na CrO +8CO (2 分,合理即可)
2
4
2
2
3
2
3
2
4
2
高温
Al O + Na CO
2NaAlO + CO (2 分)
2
3
2
3
2
2
(
3) Fe O (1 分,合理即可) H SiO 、 Al(OH) (2 分)
2
3
2
3
3
(
(
【
4)
5)提供氧气支持燃烧(1 分)
解析】(1) FeCr O 中 Fe 为+2 价, Cr 为+3 价;
2
CrO24- + 2CO + H O = Cr O2- + 2HCO-
(2 分)
2 :1(2 分)
2
2
2
7
3
2
4
(
2)根据信息可知“焙烧”时, FeCr O 和 Al O 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4
2
3
高温
4
FeCr O + 7O +8Na CO
2Fe O +8Na CrO +8CO 、
2
4
2
2
3
2
3
2
4
2
高温
Al O + Na CO
2NaAlO + CO ;
2
3
2
3
2
2
CrO2- AlO2
、
-
、SiO2- Fe2O
3
,
不与纯碱反应,故以浸渣的形式除去,而通
(
3)水浸取时溶液中产生
4
3
CO2 后 CrO24- 转化为 Cr2O72- , AlO-2 、SiO32- 均以沉淀[即 Al(OH) 、 H SiO ]的形式除去;
2
3
3
(
4)“中和、酸化”过程中生成 Na Cr O 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rO24- + 2CO + H O = Cr O2- + 2HCO-
3
,
2
2
7
2
2
2
7
“
还原 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Cr O + 2NH Cl = Cr O + 2NaCl + N +4H O ,还原剂和
2
2
7
4
2
3
2
2
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
5) NaNO3 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可以供氧并支持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