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1,几种不同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粉,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足球烯,(C,60,),2,金刚石,3,金刚石的用途,4,石墨,5,6,最硬,很高,不导电,钻石、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滑,高、耐高温,导电,润滑剂、铅笔芯、作电极,无色透明、正八面形状的固体,7,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8,C,60,9,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C,60,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10,C,60,的平面图,C,60,的立体图,广泛的应用前景:,气体贮存,有感觉功能的传感器,,增强金属的强度,新型的催化剂,,光学应用,杀伤癌细胞,。,11,研究表明,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差异。,12,巩固练习,1,、将以下左例和右例有关项目用线连接起来。,石墨 冰箱去味剂、防毒面具,炭黑 导电,金刚石 新型催化剂,C,60,制油墨,活性炭 切割坚硬金属,2,、填写下列空白,由碳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主要有,石墨、金刚石、,C,60,、活性炭,13,3,、继发现,C,60,后,C,70,也已经制得,下列有关,C,70,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化合物,B.,它是一种单质,,并且它是有,C,70,分子构成的。,C.,它是一种混合物,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B,、,D,14,竹炭,15,竹炭,炭包,竹炭肥皂,炭雕,16,用碳笔画的古画,17,两幅明清时代祖先的古画,(,见上图,),。,古画高,2,米,宽,1,米,用天然碳素粉墨画成,线条勾勒清晰。,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同类古画保存比较好的两幅,.,18,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的缘故。,19,结构决定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高温下的活泼性。,20,点燃,点燃,21,实验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2,碳和某些氧化物的反应:,C +2 CuO 2 Cu +CO,2,高温,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现象:,-,有铜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23,观察这个方程式,看看有什么特点?,C +2 CuO 2 Cu +CO,2,高 温,象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就叫做:还原反应。,例如: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单质,,我们就说它被还原了。,24,是碳使氧化铜变成单质铜的,,我们则说碳具有还原性。,C +2 CuO 2 Cu +CO,2,高温,利用碳的还原性可以做什么用途呢?,冶炼金属,把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例如:,2Fe,2,O,3,+3C,4Fe+3CO,2,2WO,3,+,3C,2W,3CO,2,高 温,高 温,25,可燃性,2CuO+C 2Cu+CO,2,还原性:,点燃,点燃,2Fe,2,O,3,+3C 4Fe+3CO,2,2WO,3,+3C 2W,3CO,2,高 温,高 温,碳的化学性质,26,1.,常温下稳定;,2.,可燃性;,3.,还原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边远乡村用木炭烧水做饭,工业上使用焦炭冶炼金属,古代墨制书画能保存至今,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用途,归纳小结:,决定,27,1,、,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练习,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D.,吸附性,C,28,2.,金刚石、石墨、,C,60,、,C,7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化学性质相似,C.,物理性质相似,D.,是同一种物质,E.,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F.,都是黑色固体,A,、,B,、,E,29,课堂测试,3.,对试管内少量的黑色粉末加强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高锰酸钾,B,二氧化锰,C,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D,木炭粉,C,30,课堂测试,4.,下列关于碳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O,2,CO,2,B,2C,O,2,2CO,C,CO,2,C 2CO,D,3C,2Fe,2,O,3,4Fe,3CO,2,3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