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微孔增氧技术教程文件.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280021 上传时间:2025-05-13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微孔增氧技术教程文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微孔增氧技术教程文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微孔增氧技术,(一)养殖水体的现状,养殖水体现状,1.,内源性污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导致水体中粪便、残饵等过量积累,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质严重失衡;,2.,外源性污染:,整体养殖水环境受污染的状况持续恶化,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导致换水难,排换水风险大;,3.,人为破坏:,滥用药破坏了水体微生物平衡,导致水质恶化,疾病高发而且越来越难处理;,4.,放养模式不合理:,忽视起水质净化作用的混养鱼(如花白鲢)的作用。,常见恶化水质,蓝绿藻爆发,水体有机质过多,水清黑色,水体藻相异常,水色过绿,水体过瘦,呈现灰白色,常见问题水质,水体藻类死亡,水色呈浑浊绿色,水质严重恶化,呈浑红色,常见问题水质,丝状绿藻,蓝绿藻,红水,油膜水,严重恶化的水质,蓝绿藻水华,微囊藻水华,硅藻死亡,常见问题水质,水清、难肥,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硫化氢超标(下风口的腥臭味),长期溶氧低引起浮头,水质恶化给养殖带来的问题,吃食不旺,经常浮头,电费增多,死亡不断,难以治疗,用药增多,增加残留,收效甚微,滤食鱼生长缓慢,体色变化,饲料系数升高,增加成本,规格太小,鱼价降低,效益受损,心情郁闷,海联科,为鱼虾养殖保驾护航,青鱼发白,丝状绿藻水,不能消化的藻相,死亡不断,为什么恶化?,水源变差(大势所趋),投喂不当,选料不好,放养不合理,密度过大,增氧设备使用不合理,施肥出现问题,水深调节方面前后规律没有掌握,不懂得正确选择微生物制剂、及合理的使用,(二)良好水质的标准,常见优良水质,活、爽,稍微偏瘦,肥、活、爽,好水标准,好水的标准:肥、活、嫩、爽,肥:水中溶解,N,、,P,、,C,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生物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个体大的种类。,1,、肥水的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5,毫克,/,升;,2,、,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cm,;,3,、肥水的营养物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有效磷:,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比,5,121,;,4,、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5,、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裸藻门、绿球藻目、丝状蓝藻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肥、活、嫩、爽,“,活”,水色、水华形状、水的透明度不停变化,每天不一样,每天的早、中、晚不一样,,浮游生物的优势种,2,3,天就发生变换,是浮游生物处于生命旺盛生长期的表现。由于肥水中生活的藻类大多为隐藻、甲藻、硅藻、金藻、裸藻、团藻目能运动的藻类,在生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水中游动,造成水色的深浅、水华的形状的变化。透明度早、中、晚相差,10,厘米左右,,水色有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塘红(棕色)半塘绿等的变化。,“,嫩”,水肥而不老,浮游生物处于旺盛的生长期,颜色鲜亮,细胞未老化。,肥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如不调节或调节不当,就会老化,成为老水;老水经过适当的调节,也会转化为肥水、嫩水。,老水,为什么出现老水呢?,1,、溶氧不足 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行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2,、有机物积累过多 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质和底层水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硫化氢、氨、硫醇、吲哚、粪臭素 等。,3,、氮磷比不当,适当的氮磷比是,5,121,,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适当 地氮磷比。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了水体生产力。,4,、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 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为什么出现老水?,5,、,PH,值偏酸或偏碱 水体偏酸或偏碱,都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6,、缺营养元素 水体中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不足,成为限制因子,降低水体生产力。,“,爽”,爽:指水质看起来清爽,水色不淡也不过浓,透明度不高也不低,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鱼类食物充足,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是鱼类的最适生长环境。,总之,肥、活、嫩、爽的水质特点是:浮游植物是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种类为优势种,蓝藻少;生物量在,20,120,毫克,/,升之间,细胞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未老化;透明度池塘为,20,40,厘米。,(三)水质的鉴别方法,水质管理的理论参考指标,溶氧的变化规律,pH,值的变化规律,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透明度的大小,悬浮有机物,浮游生物种群和生物量,水色变化,常用鉴别水质的方法,水色(需要一定的池塘经验积累),透明度(塞奇罗盘),氨氮、亚盐(水质分析盒),pH,值(水质分析盒),DO,值(溶氧仪的引入,经验的总结),有机物浓度(淤泥,悬浮物),有条件可以测量,COD,、,BOD,等,看鱼说水,(四)水质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向,水质管理模拟图,池塘水质,放养模式,池塘条件,投入品,饲料选择,微生物,杀虫剂,饲料投喂,施肥,消毒剂,密度,规格,品种,配比,水深,水源,底质,风向,面积,4.1,放养模式对水质的影响,放养对水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密度:,密度过大,长期浑浊;白鲢过多,水质稳定性差;鲫鱼过多,水质易浑;过高密度造成了死亡加剧,腐败的尸体影响了水质;高密度引起的高投喂造成了水质的易变性。,规格:,规格越大,饲料系数越高,造成浪费越高。,模式设定原则,原则:,安全性、高效益、容易销售、合理性、注意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反推法和经验法,放苗时间的控制,浸泡消毒下塘:食盐(,3,)与高锰酸钾(,5,10g/m,3,)的配合使用;,注意事项,切忌盲目照搬,切忌盲目增大密度,循序渐进,逐渐渗透,好水保证,效益自成!,4.2,池塘条件,池塘条件对水质的影响,水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水源有季节性,底质:,多年不清淤,砂质土壤,酸性土壤等;,风向:,坐北朝南,风吹范围广阔(大树遮光,挡风);,面积:,面积大,水质稳定;面积小,调水快,稳定短;,水深:水深调节很讲究,水深调节,水源较好:考虑水温,水源不好:考虑水质,从低到高,逐渐升,一次到位,稳中升,水深过深不利于底层鱼类生长,混养模式建议水深,2,2.5,米,4.3,人为投入品,4.3.1,饲料选择和投喂,饲料选择,营养均衡:吸收效率,饲料外观合理:粒径、耐水性、,诱食性:吃食好坏的程度,颗粒不合适,浪费,营养不均衡,浪费,诱食性不好,浪费,水环境,饲料投喂,遵循原则:,三看二定,如何判断投喂合适:,投饵率?,看鱼投喂才是王道!,如何看,三看二定,水环境,4.3.2,施肥调控技术,施肥存在的问题,单一元素,肥效不全,稳定较短,难以持续,发酵不够,引发泛塘,带入病菌,导致疾病,难以矿化,造成浪费,各种池塘的施肥策略,砂质土壤:,颗粒大,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很弱,易渗漏,需要改造,可大量施有机肥,加速淤泥在池底形成;,泥炭土和黑钙土底质:,不缺,N,,要多施,P,肥;,碱性土和沼泽土:,缺,K,;,淤泥过多的老鱼池:,一般不施基肥,并要挖除过多的淤泥。,施肥调控,无机与有机互配,少量多次,浑水不下肥,出血潜伏不施肥,阴雨天不施肥,有机肥的发酵腐熟,黑水不要乱下肥,施肥原则,施肥调控,施肥前后的,3,7,天不要杀虫和杀菌,施肥考虑,pH,值(,7.5,8.0,),配合增氧机使用,(如何预测浮头),肥、活、嫩、爽,稳定,优良,生长迅速,4.3.4,增氧机的应用,使用原则:,七开四不开,晴天中午开,早晚不要开,阴雨天凌晨开,中下午不要开,天气闷热、浮头征兆或大量下肥后半夜开,没有白天就不开,调水之后开,水质好转不常开,春夏之交,夏秋之交要多开,杀虫之后注意打开,明矾净水观察开,4.3.5,消毒,常用消毒剂的选用,良好的水质保护消毒剂:,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戊二醛、溴氯海因、季安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醛、氯化钠、生石灰等;,破坏性大的消毒剂:,强氯精、漂白粉等,强氯精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实例,使用强氯精后杀灭藻类和细菌,从而形成亚硝酸盐的大量积累。,强氯精,温和性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二氧化氯,调水产品使用效果的判断,水色:,使用,1,2,次以后观察判断,吃食:,天气较好的,可以在使用后,3,5,天观察;,透明度:,使用后的,3,6,天的观察,亚盐的变化:,安全值以下,酸碱度的差值:,前,3,天变化大,后面趋于稳定,使用后图片的观察,使用前,使用后,未调水,调水后,实验塘和一般塘对比,实验塘,一般塘,我们首要关注水体营养,水中的氮磷比为,5,12,:,1,氮循环(注意保持畅通),磷循环的过程,藻类对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吸收遵循李比西定律(木桶原理),请看案例分析:,调水与补充磷酸盐,饲料的投喂以及固氮藻类的氨化作用让水体中氮源充足,关键要看如何转化成有效的形式,,101,的作用就是将无用氮转化成有用氮,促进藻类的生长,磷酸盐成了限制性元素,微生物制剂调水中的重点和难点,细菌性出血病季节出现该如何调水?,高温季节该怎样调水?,十月份之后还要不要调水?,看不出水色变化该怎么办?,细菌性出血病季节调水措施,现在出血病发病季节提前,周期更长(,5,10,月),在,5,月,20,左右就要准备先杀一遍菌,用二氧化率泡腾片(,200g/,亩)或者粉末(,100150g/,亩,米),第三天调水,施用生物肥,第五天,微生物制剂调水,细菌性出血病初期的调水方案,小野杂鱼的死亡,黄丝状浮膜(原因不清),少量死亡,先按常规方式处理,内服外消,3,5,天之后分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高温季节调水,特点:,1.,水质变化较快(来得快,去得快),2.,饲料的大量投喂带来的问题,氨氮、亚盐容易积累,3.,pH,值日较差大,4.,饱和溶氧值下降,溶氧日较差大,5.,透明度的日变化明显(早清晚绿,早红晚绿),高温季节调水措施,总原则:短少匀,间隔时间短(,7,12,天),用量要减少(降到一半用量),十月份之后,十月份后的现状:,90,池塘的丝状蓝藻现象,花白鲢生长速度减缓,看不见变化的问题,一、水色看不见明显变化:,尤其是在使用常规的芽孢杆菌制剂(本身就是稳定水质的作用),二、水中碱度和硬度不够,难以改变水质(缺磷、钙、钾),三、浑水中看不见变化(先清后培),硬度范围,施肥无机肥,藻类生长效果,20mg/L,无机肥,大量生长,案例,美国人的软水实验,总硬度从,7.8mg/L,长到,32mg/L,,碱度增加,4,倍,罗非鱼产量增加约,25,硬度对应表,小结,提问:,水质管理的三个大方向是什么?,放养、池塘条件、投入品,从哪些方向来评判微生态制剂对效益的影响?,花白鲢产量、各种鱼成活率、各种鱼产量,“坚持”,核心思维在于“防”,(五)异常水质的处理方法,异常水质的处理方法,请看下面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预防水质恶化是核心,但是出现了水质恶化我们该如何处理,?,浑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水中浮游植物减少,通常见于杀虫、杀菌、变天倒藻之后,或者砂质土池塘。水中藻类缺乏,造成池泥土颗粒悬浮,同时见于出现了寄生虫疾病的池塘中。,处理方法:,一、一般浑水:,A.,先用净水底改类泼洒,或者用明矾,3,5,斤,/,亩,米澄清水质;,B.,第二天化水泼洒磷肥,15,20,斤,/,亩,米;,C.,第三天用生物肥,+,光合细菌,浑水,二、寄生虫引起的浑水:,A.,晴天上午用底改杀虫剂配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寄生虫选择杀虫剂;,B.5,天后使用生物肥,+,光合细菌,三、另外还有因为喂食不足引起的水质发浑,注意投喂量。,黑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和危害:,水中有机质过多,营养盐不均衡,池塘中没有藻种,下肥基本无效,容易出现浮头泛塘现象。,处理方法:,一、先引入一部分新水(有好的藻种),加水深度,5,10,公分;,二、晴天上午使用生物肥;,三、三天后使用复合芽孢杆菌制剂。,乌,云,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和危害:,无机肥使用过多,或者有机质过多,施肥后碰到天气突变而引起。水中溶氧偏低,花鲢生长受阻,容易浮头和和泛塘。,处理方法:,一、使用氧化剂底改,+,芽孢杆菌制剂;,油膜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和危害:,常见于草鱼池塘,长期投草之后草渣腐烂,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出现变天倒藻的池塘也会出现这种现象;通常这种池塘溶氧较低,水面表面张力过大,池塘中气体和大气中气体难以交换,阻碍了池塘的物质循环。,处理方法:,一、快速处理方法:,A.,净水底改,+,光合细菌制剂在上午使用,二、慢速处理方法:,A.EM,菌制剂,直接使用,,2,3,亩,米,/,包;,B.,第三天使用生物肥。,花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由于水质藻类生长过程中缺少平衡的营养盐类补充,同步生长的过程中造成了部分藻类死亡,形成了尸体聚集,与部分活藻形成了先明的分团现象。,处理方法:,一、补充磷酸二氢钾(,5,斤,/,亩,米)或者磷酸二氢钙(,10,15,斤,/,亩,米);,二、第三天使用复合芽孢杆菌;,红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和危害:,由于水中磷酸盐缺乏,造成了大多数藻类生长受阻,而裸甲藻大量繁殖,形成了红色水质,造成了鱼中毒性浮头,严重时出现泛塘。,如何处理:,一、首先使用降解应激的产品;,二、当天或者第二天磷肥补充(化水泼洒),10,15,斤,/,亩,米;,三、第四天,EM,菌制剂稳定水质。,蓝藻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往往出现在淤泥比较深,投喂量比较大的,大量施肥的池塘。生鱼池塘比较常见。,处理方法:,一、全塘泼洒明矾(,4,6,斤,/,亩,米)或者局部使用硫酸铜(,0.6,0.9,斤,/,亩,米);,二、第三天生物肥;,白浊水,浮游动物图片欣赏,轮虫,浮游动物图片欣赏,枝角类,浮游动物照片欣赏,桡足类,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和危害:,由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形成了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循环出现,水质难肥,呈现出发白的颜色。在种藕的池塘容易出现。这种水质花鲢长得好,白鲢生长缓慢。,处理方法:,一、早上,6,:,00,点在池塘周围用喷雾器进行杀虫处理,杀虫剂可选用氯氰聚酯,视水温不同而选用;,二、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补充生物肥;,三、水色开始变化可以适当补充生物肥,浓绿水,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和危害:,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主要以绿藻门为主;花白鲢难以吸收,出现天气骤变就容易出现大量倒藻死亡,出现浮头甚至泛塘;池塘中,PH,、,DO,日较差很大,易造成鱼类的应激性死亡(草鱼不爱肥水),处理方法:,一、第一天直接使用光合细菌制剂;,二、第三天使用生物肥,总结,水质管理具有相对的复杂性,水质管理需要全方位的进行,我们需要抓住关键控制点,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带来了一个发展方向,微孔增氧技术简介,微管增氧技术”全称“池塘管道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技术,是近几年继水车式、叶轮式、喷泉式传统增氧技术之后涌现出来的一项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已被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景观水治理领域广泛应用。,微孔管道增氧克服了传统增氧机表面局部增氧、动态增氧效果差的缺陷,实现了全池静态深层增氧,使增氧效果明显提高;同时,上下水层的交换,使得上下水层的温度、盐度和溶氧都趋于一致,利于消除因气象条件改变时产生的不利于养殖的物理因素,利于养殖水体自净能力的恢复,散发有毒气体,有效活化水体,降低病害发生率,实现健康养殖。,微孔曝气增氧技术原理,1,、微孔曝气增氧原理,通过风机等动力设施和管道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微孔曝气管,由于其孔径小,可产生大量微细化气泡,从管壁冒出,而且上升速度缓慢,气泡在水中移动行程长,与水体接触充分,气液相间氧分子交换充分,所以增氧效率高,而且还增加了水的流动性,特别是上下对流。,溶氧效率高。微细化,比表面积几何倍数上升;曝气点置于池塘底部,气泡移动行程长,与水体接触更充分。,能耗低。可降耗,30%,左右。,能实现整个池塘均匀增氧。构建了“人工肺叶”增氧网络,可以实现增氧点池塘全覆盖。,2,、底层微孔增氧的优势,改水体表面增氧为底层增氧,改水体局部增氧为全面增氧,改以水体搅动溶氧内源性平衡为主的增氧方式为以压缩空气强制补充输氧为主的外源性增氧,溶解率高,3,、高分子橡塑微孔增氧管的优势,气泡更为微细。采用现代化学合成工艺生产,气孔直径只有,20,30m,,可产生比表面积更大的微细化气泡,在水中可呈烟雾飘散状,增氧效率更高。,防堵防渗性能好。曝气孔能自动启闭,平时在水底受水体静压影响而处于封闭状态,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曝气孔才开启而发挥曝气功能。,适用性广。高分子橡塑微孔曝气管器柔软性好,可任意改变形状,配套相应塑料管接件或铜接件,可适应各类池塘的安装使用。,4,、底层微孔增氧设施及其安装、使用等成套技术的研发,曝气装置:重点研究曝气头材料、结构、原理等,配套设施:重点研究输气机械动力选型、功率匹配、空气流速、流程、输气管网系统及总管、支管、曝气头衔接工艺等,池塘设置:重点研究并建立了适应各种类型蟹池的曝气装置布设模式,实现了标准化设置,应用技术:摸索总结出该套曝气增氧装置开启时间、开启时长及与其他设备配套使用等,。,安装示意图一,曝气管,空压机,1,截止阀,辅气管,主气管,N,根,。,固定拉绳,排气阀,空压机,2,池深,h,h,L=3050cm,L,50cm,控制阀,安装示意图二,安装实例,微孔增氧管道安装,微孔增氧盘,条式微孔增氧效果,盘式微孔增氧效果,开展的专题试验研究,1,、几种不同类型微孔曝气设施的应用对比试验,为研究开发底层微孔曝气增氧设施装置和应用技术,探索该曝气装置可采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性、经济性、推广性,对软管针孔、气石砂头和橡塑集成微孔曝气管三种不同微孔曝气增氧设施改善水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测试。数据显示:三种曝气设施均明显达到增氧、改善水质的效果,总的来看橡塑集成微孔管和气石砂头的效果好于软管针孔。,月份,增氧类型,检测指标,溶氧,氨氮,亚硝酸盐,6,月,橡塑微孔,4.0-7.5,0.01-0.02,0.03-0.10,软管针孔,3.0-8.0,0.01-0.05,0.07-0.08,气,石,砂头,7.0-8.5,0.02-0.03,0.02-0.15,7,月,橡塑微孔,3.0-6.2,0.002-0.023,0.02-0.06,软管针孔,3.0-4.0,0.003-0.024,0.05-0.06,气,石,砂头,6.0-7.0,0.002-0.022,0.12-0.13,8,月,橡塑微孔,2.0-8.0,0.03-0.20,0.05-0.08,软管针孔,1.8-4.5,0.05-0.20,0.05-0.28,气,石,砂头,3.0-5.0,0.10-0.25,0.05-0.07,几种增氧类型多个试验塘口,6-8,月水质指标检测数据,注:,1,、开机增氧时间为,0,:,00,7,:,00,。,几种曝气增氧类型、多个试验池,6,月,8,月指标检测综合数据。,开展的专题试验研究,2,、底层微孔增氧设施对蟹池水质的影响试验,底层微孔曝气设施增氧效率高,能有效提升水体溶氧水平,为河蟹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为掌握该曝气设施对水质的改善程度,对应用底层微孔增氧设施和未采用的蟹池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应用微孔曝气增氧设施的蟹池,DO,、,NH,3,-N,、,NO,2,-N,等主要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池;而且应用橡塑集成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蟹池,水质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以上和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二级排放标准,应用内美罗指数法评价,养殖尾水在轻清洁范围内;而对照池,8,月,10,月水质总体变差,进入高温期积累现象显现,主要指标,DO,下降,而,NO,2,-N,、,TP,、,TN,、,COD,、高锰酸盐指数升高的趋势明显。表明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确能有效改善溶氧状况,减缓氨氮、亚硝酸盐的增加速率,抑制弧菌数的上升。本试验过程中药物使用减少,疾病发生率下降,回捕率高的事实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上述结果。,类 别,月 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6,7,8,9,10,pH,8.97,8.85,7.89,6.35,7.5,类,DO,8.26,7.97,6.21,5.126,6.294,-,类,氨氮,0.049,0.062,0.026,0.01,0.042,类,亚硝酸盐,0.021,0.009,0.006,0.024,0.016,总磷,0.061,0.037,0.047,0.17,0.037,-,类,总氮,0.626,0.373,0.619,0.394,0.135,-,类,COD,8.32,8.36,9.17,10.44,11.18,类,应用橡塑集成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主要水质指标,注:开机增氧时间为,0,:,00,7,:,00,;每次水质取样时间为上午,8,:,00,五、结 语,由于微孔增氧设施与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增效明显,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短短几年时间,微孔增氧设施和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也受到广大养殖户的热烈欢迎,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促进了我省水产养殖业尤其是河蟹养殖产业的技术升级。当然,该技术集成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技术研究,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该技术集成的使用覆盖率,为我省水产养殖产业特别是河蟹产业可持续发展再作新的贡献。,结语,养殖池塘水质的调节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水产养殖中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更多的知识还需要广大的养殖户我们一起来学习!,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谅解!,谢谢大家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