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实战演练
(一)知识基础考查
1. D
2. A
3. B
4. D
(二)文言文阅读
1. C
2. 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3. A
4. B
(三)现代文阅读
1. 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2.(1)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 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
(2)无足轻重,指无关紧要,在句中意为“我”和父亲之间没有很深的隔膜。体现了“我”和父亲之间感情的深厚。
3. 动作描写。“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4. 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构上:点明中心,照应题目。
5. 开放性题目,无唯一答案。(说明:说出获得的感悟;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父(母)爱,语言通顺。)
43
第二单元实战演练
(一)基础知识题
1. C
2. B
3. A
4. A
(二)文言文阅读
1. A 2.
(1)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3. 让我想到了木兰征途的遥远,行军的急速,军情的紧急和木兰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1. 父亲买草帽要求严苛,回家后还要仔细地用白布缝上易破损的地方;父亲会自己编织的草帽,并把草帽送给乡亲们;大旱时,父亲用刚编好的一百多顶草帽搬到农田,保护庄稼。
2.
(1)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编织草帽的仔细和投入,表现出父亲的手巧和对草帽的珍视,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2)比喻,把草帽比作钢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草帽坚实地阻挡了烈日、保护庄稼的场景,表现了父亲的善良、无私和对土地的热爱,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3.草帽是祖先筚路蓝缕艰苦创造农耕文明的象征;草帽象征着和父亲一样的农人在与自然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忍品质;草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第三单元实战演练
(一) 基础知识题
1. B
2. D
3. C
4. B
(二) 文言文阅读
1. D
2.
(1)我射箭的技术不是很精湛吗?
(2) 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3. B
(三)现代文阅读
1. 第一次看戏的表现和态度:早早地到了剧院,看戏非常认真,看完后还和老纪一起讨论程派唱腔的特点,表现得非常诚恳,谦虚;
第二次看戏的表现和态度:开幕前几分钟,才匆匆赶来,戏演到一半,手机响了,之后匆匆离开,可看出牛金漫不经心;
第三次看戏的表现和态度:牛金压根就没来。可以看出牛金并不是真正爱戏之人,而是把京剧作为和客商交流的工具,指望通过看戏略懂京戏,达到顺利签合同的目的。
2.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作描写,写出牛金当时溜走的速度非常的快。从而可看出牛金第二次看戏表现出了的漫不经心,也为第三次没来看戏做铺垫。
3. ①牛金“看戏”一波三折,详写其过程可以使小说情节富有波澜。②便于在对比和衬托中刻画人物性格,热心传道的纪于天和功利实际的牛金形成鲜明对比。③借牛金“看戏”交代纪于天传道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
4. ①幽默风趣,纪于天晚年生活充实,说话幽默,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②痴迷京剧,他从小喜爱京剧,直到老年仍不改初心,是一个有着多年积累、
45
水平较高的京剧票友。③待人热情,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④对传承传统文化有一种责任感。积极弘扬国粹艺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传承国粹之道。
5. ①小说以《野猪林》唱段结尾,自然呼应了上文的情节。②这段唱词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纪于天满腔热情地传道,以为觅得知音,可无情的现实让他感到失望和寒心,“朔风阵阵透骨寒”正好吻合了他此时的心境。③这段唱词暗示了以国粹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冷遇的现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④这一结尾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其艺术表现力更强。
名著:《骆驼祥子》实战演练1. 祥子买车;祥子;刘四;虎妞;小福子
2. 车夫老马和他的孙子小马;祥子在老马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老马和他孙子的悲惨遭遇把祥子的希望给打破了。
3. 祥子好不容易得到了第一辆新车,却因为拉了一趟有风险的生意,半道碰上了一群宪兵。新车被宪兵抢了过去,祥子还被揍了一顿。祥子趁乱逃了出 去,还幸运地带走了三匹骆驼。但祥子卖掉三匹骆驼却只得了三十五块钱。祥子逃出来就病了。也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
4.
(1)B
(2)C
(3)纯朴、劳动者的责任感。祥子在曹宅拉车,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还撞坏了车把,便主动提出不要工钱,这体现出祥子纯朴和劳动者的责任感。
古诗词实战演练
1.DF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