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协作体高三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67672 上传时间:2025-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协作体高三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届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协作体高三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 年高三 9 月起点考试 高三物理试卷 命制单位:新高考试题研究中心 考试时间:2024 年 9 月 4 日上午 10:30-11:45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1 2 3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有关量子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能量量子化的观点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在光电效应中,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普朗克将量子理论引入到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D.一个处于 n =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 3 种光电子 2 .A、B 两辆汽车同时从坐标原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A 车做刹车运动,它们速度的平方 v2 随位置 x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别对应直线 A 和直线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 A 的初速度大小为 8m/s B.汽车 B 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C.汽车 A 先到达 x = 9m 处 D.汽车 A、B 在 x = 6m 处相遇 3 .武汉东湖风景区有一个浪漫的打卡圣地——东湖之眼摩天轮。该摩天轮直径约 50 米,共 28 个座舱,转 一圈耗时 13 分 14 秒。现将其运动简化为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座舱的大小,某位体重为 60kg 的游客,在座 舱中随摩天轮运动一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游客运动到最低点时处于超重 B.该游客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0.50m/s C.该游客运动到与圆心等高处时座舱对其的作用力小于重力 D.该游客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 4 .2021 年 2 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 约为T 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 h 。已知火星半径约为 R,火星表面处自由落 0 1 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g ,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 h 为( ) 0 2     g0R2T02 4π2 g0R2T02 A. 2 − R B. 2 − R − h 3 3     2 1 4 π     g0R2T02 g0R2T02 C. 2 − R D. 2 − R − h1 3 3 4 π 2 4 π 2 5 .静电纺纱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单纤维两端带异种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使纤维伸直、平行排列和凝聚的 纺纱工艺。如图所示为其电场分布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C、D 两点的电势相同 C.在 D 点静止释放一质子,它将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虚线 DC 运动 D.将一正电荷从 A 点移到在 C 点,电场力做正功 6.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 A 点时,加速度大小为1m/s2 ,方向指向 B 点:当它经过 B 点时,加速度大小为 4 m/s2 ,方向指向 A 点。若 A、B 之间的距离是 5cm,则关于它的平衡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位置在 AB 连线左侧 B.平衡位置在 AB 连线右侧 C.平衡位置在 AB 连线之间,但不能确定具体位置 D.平衡位置在 AB 连线之间,且距离 A 点为 1cm 处 2 7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某液体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 G 和恒定的浮力 F 的作用,且 F = G 。如果物体从 M 3 点以水平初速度 v0 开始运动,最后落在 N 点,MN 间的竖直高度为 h,M 与右壁水平间距为 L,重力加速度 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h A.从 M 运动到 N 的时间为 g 2 h B.M 与 N 之间的水平距离 v0 g C.若增大初速度 v0 ,物体将撞击右壁,且初速度越大,物体撞击壁速度越大 gL D.若 h 足够大,当初速度 v0 = 时,物体撞击壁时速度最小 3 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则下列关于 磁场与现代科技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磁流体发电机结构示意图,由图可以判断出 A 板是发电机的正极 B.图乙是霍尔效应板的结构示意图,稳定时 M、N 点电势的关系与导电粒子的电性有关 πd C.图丙是电磁流量计的示意图,在 B、d 一定时,流量Q = tNM 4 B D.图丁是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要使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可增大加速电压 U 9 .质量为 m 和 m 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正碰,其位置坐标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 1 2 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前 m2 静止 C. m : m =1: 3 B.碰撞后 m1 的运动方向不变 D.该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1 2 1 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 0.21m,以速度 v1 = 1m/s匀速运动,质量均为 1kg 小物体 P、Q 由通过定滑 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 0时刻 P 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 v2 = 1.6m/s,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P 与 g =10m/s2 ,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 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µ = 0.2 。已知重力加速度 擦,绳足够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 物体刚开始在传送带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水平向右 B.Q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6m/s2 C.P 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 0.2s D.若传送带足够长,只改变传送带速度 v1 ,P 在向右运动过程中 P 与传送带之间相对滑动路程有最小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1.(6 分)湖北省某学校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改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② ③ 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 M 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 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 a; 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 a − F 的关系; 1 ④ 保持托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 a − 的关系; M ⑤ 最后总结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B.细线与桌面平行 D.不需保证 m = M ( 2)图乙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A、B、C、D、E 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红同学只测量了 AC 和 CE 段长度分别为 x = 2.40cm, x = 8.72cm ,打点计时器的 1 2 频率为 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 。(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 3)某同学为了研究小车在合外力一定时,小车质量与加速度关系时设计了以下实验过程,将小车质量 M 和小车加速度 a,分别取对数 ln(M)和 ln(a),则 ln(a)与 ln(M)的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填选 项序号)。 A.1 2.(10 分)如图 1 所示为实验室一个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 1mA、内阻 99Ω; 电池电动势 1.5V、内阻 5Ω; B.2 C.3 D.4 1 ( 1)图 1 中表 b 为______色(选填“红”或“黑”)。调零电阻 R0 可能是下面两个滑动变阻器中的______ ( 填选项序号)。 A.电阻范围 0~2000Ω 2)在进行欧姆调零后,正确使用该多用电表测量某电阻的阻值,电表读数如图 2 所示,被测电阻的阻值 为______Ω; B.电阻范围 0~200Ω ( ( 3)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为 1.4V,内阻变为 10Ω,但此表仍能进行欧姆调零,用此 表测量电阻为 1500Ω,则该电阻真实值为______Ω ( 4)如图 3 所示,某同学利用定值电阻 R 给欧姆表增加一挡位“×1”,则定值电阻 R = ______Ω 。(结果 1 1 保留 1 位小数) 1 3.(12 分)现有一个封闭容器,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为T ,压强为 P ,容器体积为V 。现用打气筒对容器 0 0 0 V0 3 充入温度为T 、压强为 3P 、体积为 的气体,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 P(大小未知),同时温度升至 2T 。 0 0 0 已知气体内能U = kPV (k 为正常数,P 为压强,V 为体积),充气过程中气体向外放出 Q 的热量,容器体 积不变。求: ( ( 1)充入气体后的容器内气体压强大小; 2)充气过程中打气筒对气体做的功 W. 1 4.(14 分)如图所示,放在足够大的水平桌面上的薄木板的质量 m1 = 2kg ,木板中间某位置叠放着质量 m = 4kg的小物块,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 0.25,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 2 1 擦因数 µ2 = 0.30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s2 ,薄木板足够长.现对 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 F = 24N ,当木板向右运动的位移 x1 = 45m 时,撤去拉力 F,木板和小物块 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均静止,求: ( 1)撤去拉力 F 时,木板的速度 v; ( 2)撤去拉力 F 后,木板继续运动的位移 x2 ; ( 3)全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 Q. 2 1 5.(18 分)一个质量为 m 的光滑圆环用轻杆竖直悬挂着,将两质量均为 m 的有孔小球套在圆环上,且 3 能在环上无摩擦地滑动。现同时将两小球从环的顶端释放,它们沿相反方向自由滑下,如图所示,圆环半 径为 R,重力加速度为 g,求: ( ( 1)当小球下降 0.5R 时,求此时轻杆对圆环的拉力; 2)小球下降高度为多少时,小球与环之间弹力为零; ( 3)小球下降高度为多少时,轻杆与环之间弹力为零. 2 024 年高三 9 月起点考试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D D D BC AC CD 1 .答案:D 【 解析】能量量子化的观点是普朗克提出的,A 错;由光电效应方程 hv −W = E ,E 与 v 不是成正比,B 0 k k 错;波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到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C 错;1 个处于 n =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 态跃迁时,可以从 n = 4跃迁到 n = 3 ,再从 n = 3 到 n = 2,n = 2 到 n =1,最多 3 种光电子,D 正确。选 D。 2 .答案:C 解析】由于 aA = −2m / s2,v = 6m / s,对汽车乙有: a = 1m / s2,vB = 0m / s ,A 错,B 错;对于 A 车,根据公式 v 2 − x 图像均为倾斜直线,则满足 v2 − v0 = 2ax ,根据 v2 − x 图像可知,对汽车 A 有: 2 【 A B 1 1 x = v t + a t2 ,当 x = 9m 时,代入数据解得t = 3s ,对于 B 车,根据公式 x = a t2 ,当 x = 9m 时, A A A A A B B 2 2 代入数据解得 tB = 3 2s ,则汽车 A 先到达 x = 9m 处,C 对; x = 6m 时,对于 A 车,根据公式 1 2 1 ( ) = v t ′ + ′ ,得 t′ = 3− 3 s ,对于 B 车,根据公式 x = a t′2 ,得 tB′ = 2 3s ,故在 x = 6m 时 a t A A B B 2 x A A A 2 两车不能相遇,D 错。 3 .答案:A 【 解析】该游客随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任何位置所受向心力均指向圆心。在最低点时,支持力向上且 2 πr π ×50 大于重力,所以处于超重,A 正确;由 v = = m / s ≈ 0.20m / s,B 错;在与圆心等高的点,合 T 794 = ( man ) 2 + (mg)2 mg ,C 错;该游客在任何位置都要收到重力, > 外力指向圆心,故座舱对游客的作用 F D 错。选 A 4 答案:B Mm 【 解析】在星球表面,有G = mg0 R 2 2 Mm  2π  绕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有G = m  r r 2  T  3   h1 + h2 2 + 2R     r 3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 T 2 T02   g0R2T02 联立以上三式,得 h = 2 3 − R − h ,故选 B。   2 4π 2 1   5 .答案:D 【 解析】电极是等势体,其表面是等势面,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可知虚线应是电场线,由电场线的疏 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可知 E < E ,故 A 错误;电场线沿高压电源的正极到负极所以 C 点电势低于 D 点 A B 电势,故 B 错误;DC 电场线是曲线,在 D 点静止释放一质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不会沿着虚线 DC 运动,故 (ϕ −ϕ ) > , C 错误;电场线由高压电源的正极到负极,所以 A 点的电势高,C 点的电势低,由 wAC = q 0 A C 故 D 正确;故选 D 6 .答案:D 【 解析】由简谐运动特征可知,加速度方向总指向平衡位置,故平衡位置一定在 A、B 之间。由 xA xB aB aA 1 4 − kx = ma ,−kx = ma 可知, = = ,又因为 x + x = 5cm ,故 x =1cm 。故选 D。 A A B B A B A 7 .答案:D 1 1 【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G − F = ma,a = g ,方向竖直向下,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由 h = at2 , 3 2 6 h 6h L 解得 t = 故 A 错误;水平距离 x = v0t = v0 ,故 B 错误;物体撞壁所用时间为 ,撞壁时速度为 g g v0 2 2     g L g L 2 3 gL v 2 0 +    ,由双钧函数特点可知 v2 +  ≥ gL v0 = 0  ,当且仅当初速度 时,物体撞壁时 3 v0 3 v0 3    速度最小,故 C 错误,D 正确,选 D。 8 .答案:BC 【 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带正电的粒子向 B 板偏转,所以 B 板是发电机的正极,故 A 错;图乙霍尔元件 中的载流子若为正电荷,由左手定则可知,正电荷向 N 端偏转,则ϕ > ϕ ,若载流子为负电荷,则负电 N M 荷向 N 端偏转,则ϕN < ϕM ,故 B 正确;电荷通过电磁流量计时,有 qUNM = qvB ,污水的流量为 d πvd 2 πd Q = Sv = ,解得Q = U ,故 C 正确;设回旋加速器 D 形盒的半径为 R ,粒子获得的最大速度 NM 4 4B v 2 1 q 2 B 2 R 2 为 v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vmB = m m ,粒子的最大动能为 E = mv2 km m = ,由上式可知最大 R 2 2m 动能与加速电压 U 无关,故 D 错误。选 BC。 9 .答案:AC 4 1 【 解析】 x − t 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根据图像可知 m 碰前的速度大小 v = m / s = 4m / s ,m 碰 1 0 2 4 3−1 前速度为 0,故 A 正确;两物体正碰后,碰后 m 的速度大小为 v = − m / s = −2m / s,故 B 错误;两 1 1 小球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即 m v = m v + m v ,解得两物体质量的关系为 m = 3m ,故 C 正 1 0 1 1 2 2 2 1 1 2 1 1 确;根据 m1v0 = m v2 + m v2 ,该碰撞为弹性碰撞,故 D 错误。选 AC。 2 1 1 2 2 2 2 1 0.答案:CD 【 解析】P 刚开始在传送带上运动时,P 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P 相对于传送带向右运动,传送带 对 P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A 错;刚开始,对 P 有umg + T = ma ,对 Q 有 mg −T = ma ,联立解得 a = 6m / s2 , 1 1 1 v2 − v 1 v1 + v 2 经时间 t = 1 = 0.1s与传送带共速, P 的位移为 x1 = t1 = 0.13m 。 0.1s后 P 继续做减速运动, a1 2 摩擦力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对 P 有T − umg = ma ,对Q 有 mg −T = ma ,联立解得 a = 4m / s2 ,故 B 2 2 2 1 错;匀减速位移 x = L − x = 0.08m ,由 x = v t − a t2 ,得 t2 = 0.1s , P 在传送带上运动得总时间为 2 1 2 1 2 2 2 2 2  −  v2 v1 t = t + t = 0.2s,C 正确;P 在第一段减速过程中与传送带之间滑动路程为 1 2  ,P 在第二段减速过 2 a1   2 2 2    v2 − v1 2a1    v1 v1 程中与传送带之间滑动路程为  ,两段过程中 P 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为   +   , 2a2   2a2         2 384 1   128 25   1 16 25   16 25 5v12 − 6.4v1 +  = 5v −  + 1 v =  ,当 1 m / s 时,两段过程中 P 相对 代入数值后得  2 4 24 125 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有最小值,D 正确。选 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 1.(6 分,每空 2 分)答案:(1)CD (2)1.58 (3)CD 解析: 1)打点计时器实验应该先放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所以 A 错误;细线应该与木板平行,所以 B 错误;由 ( 于本实验中是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以不需要 m = M ,所以 CD 正确。 x2−x1 ( 2)因为T = 0.1S,小车的加速度 a = = 1.58m / s2 。 4T 2 ( 3 ) 因 为 小 车 受 到 的 合 外 力 一 定 , 则 有 F = Ma , 两 边 取 对 数 有 , ln(F ) = ( )+ ( ) ln M ln a , ( ) = ( )− ( ) > < ln a ln F ln M ,若 F 1,则图形为 3;若 F 1,则图形为 4,故图形可能为 3,4。 1 2.(10 分,每空 2 分)答案:(1)①.黑 ②.A (2)1600 (3)1400 (4)1.0 解析: E ( 1)多用电表红黑表笔的特点是“红进黑出”,所以 b 为黑色;欧姆表在调零时,电路中总电阻为 =1500Ω , Im 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选 A; ( ( ( 2)表盘上示数为 16.0,倍率为×100 ,所以被测电阻为1600Ω ; 3)若电源电动势为 1.4V,满偏电流不变,所以调零后中值电阻为1400Ω ,所以电流半偏时电阻为1400Ω ; 4)S 断开时倍率为×100 ,S 闭合时倍率为×1,所以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100mA,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 Rg R1 = = 1.0Ω 。 9 9 1 3.解析: 3 P0V0 P0V0 T0 PV0 2T0 3 T0 (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 = 解得 P = 4P 0 ( 2)由于充气过程中气体向外放出 Q 的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 W = + (− ) Q 根据气体内能U 表达式得系统内能变化量为 ∆U = 4kp V − kp V − kp V 0 0 0 0 0 0 解得 ∆U = 2kp0V0 W = 2kp V + Q 0 0 1 4.解析:(1)设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大小为 F0 时,小物块与木板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 此时小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 F = µ m g fm 1 2 设小物块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 a 0 fm 2 0 ) 对整体有 F0 − µ ( 2 m1 m )g = (m1 m a ,解得 F0 = 33N + + 2 2 0 故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 F = 24N 时,小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从木板开始运动到撤去拉力 F,对木板和小物块整体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 1 ) = ( + ) 2 Fx1 − µ ( 2 m1 m gx + m1 m v 2 1 2 2 解得 v = 3m / s. ) − µ ( 2)撤去拉力后,对木板有 µ ( 2 m1 m g 1m2g = m1a1 , a1 = 4m / s2 。 + 2 v 2 木板继续滑行的位移 x2 = = 1.125m 2 a1 ( 3)对木板和物块整体,全过程有Q = Fx1 = 108J 0 .5R 1 2 1 5.解析:(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cosθ = = R 1 2 对小球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 1 cosθ ) = ( − mv2 v 2 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N + mgcosθ = m R 2 对圆环有 2Ncosθ + T = mg 3 1 解得T = mg 6 1 2 2)设小球转过角度为θ 时速度为 v0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 1 cos ( − θ ) = mv0 2 ( v 2 0 R 小球与环之间弹力为零,其向心力来源为重力分力,则有 mgcosθ = m 2 联立以上两式求得cosθ = 3 R ( − θ ) = 所以小球下降高度为 h1 R 1 cos = 3 1 2 3)设小球转过角度为θ 时速度为 v0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 1 cos ( − θ ) = mv0 2 ( v 2 0 R 设小球与环之间弹力为 F ,F 指向圆心,则有 mgcosθ + FN = m N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小球对圆环有向外的弹力且它们方向对称,当轻杆弹力为零时,则有 2 mg = 2FN cosθ 3 1 联立以上两式求得cosθ = 3 2 R ( − θ ) = 所以小球下降高度为 h2 R 1 cos =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