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江苏省扬州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期初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67628 上传时间:2025-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江苏省扬州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期初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期初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 理 试 题 2024.09 (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 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2 023年暑假期间,我国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图 示意该地区的土壤表面等高线(实线,单位:米) 和基岩表面等高线(虚线,单位:米) 分布 读图回答 1~2题。 1 。 1 .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 ) A. 25米 B. 44米 . 下列四地中土壤厚度最薄的是 ( ) C. 34米 D. 35米 2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024年 5月 24日,在高邮某中学教室内,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黑坂上,老师用粉笔努力追 光,在黑板上留下了光影轨迹 (如图 2) 。读图回答 3~5题。 3 . 该现象过程中, 高邮 ( ) A. 旭日东升 B. 日上中天 . 该校学生观察到的当日太阳视运动的轨迹最可能是 ( ) C. 红日西沉 D. 灯火阑珊 4 试卷第 1页,共 8页 5 . 当日过后至考试时(6月 27日),光影出现在黑板上同一位置的时间 ( ) A. 逐渐提前 C. 逐渐推迟 B. 先提前后推迟 D. 先推迟后提前 图 3示意某区域地及和地质构造剖面。读图回答 6~7题。 6 . 甲处地质构造名称及形成年代分别是 ( ) A. 向斜 C. 向斜 上寒武世之后、下志留世之前 下志留世之后、中泥盆世之前 B. 背斜 中志留世之后、中泥盆世之前 中寒武世之后、上寒武世之前 D. 背斜 7 . 中志留世到中泥盆世期间,该区域所处的古地理环境是 ( ) A. 陆地,遭受剥蚀 B. 盆地,接受沉积 D. 洋盆,岩浆活动 C. 海洋,地震活动 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低 1.0km的天气现象。图 4为安徽省 近十年年平均大雾日数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 8~9题。 试卷第 2页,共 8页 8 . 大雾一般多发的时间为 ( ) A. 傍晚 B.深夜 C. 中午 D.凌晨 9 . 图示平均大雾日数最多的区域多雾的原因主要是 ( ) A. 距海近,水汽充足 B. 地形崎岖,利于凝结 C. 风力小,凝结核多 D.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翎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 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 到高空,形成华北铜囚锋。多年气象统计数据显示,华北铜囚锋出现的机率以 3月份最大 (50%),1月份最小 (8%):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图 5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 面气压、暴雪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2题。 1 0. 与冷锋相比,华北铜囚锋影响下的降雪 ( ) A. 降雪量较小 B. 影响范围窄 C. 持续时间长 D. 天气变化快 1 1. 导致图示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 ( ) A. 气流甲 B. 气流丙 C. 气流甲和丙 D. 气流乙和丙 1 2. 华北银囚锋出现的机率以 3月份最大,根本原因是( ) A. 春季空气湿润 C. 冷空气势力强 B. 春季气温回升快 D. 受单一气团控制 图 6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13~14题。 1 3. 甲地的气候类型 ( ) A. 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B. 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C. 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1 4. 给甲、乙两地带来降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 ( ) A. 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B. 东南信风、盛行西风 C. 盛行西风、赤道低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河曲发育,水草丰美,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 原’的美誉,图 7为若尔盖湿地与甲处地层剖面及其物质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题。 1 5. 从水循环角度,若尔盖湿地形成的原因有 ( ) ① ③ 积雪融水丰富,水量来源多 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②海拔高,蒸发弱 ④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 6. 具有较快流速沉积环境的地层及判断依据是 ( ) A. 古河床河浸滩相沉积层沉积物粒径最大 B. 古深湖相沉积层沉积物粒径量小 C、风成沙层沉积物厚度最大 D. 古滨浅湖相沉积层沉积物厚度最小 图 8为不同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9题。 1 7. 在下列月份中,箭头 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月 1 8.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 A. 冰川 B. 地下水 C. 雨水 D. 海洋水 1 9.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 A. 长江丰水期 a变小,长江枯水期 b变大 B. 长江丰水期 a变小,长江枯水期 b变小 C. 长江丰水期 a变大,长江枯水期 b变小 D. 长江丰水期 a变大,长江枯水期 b变大 火地岛隔麦哲伦海峡同南美大陆相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平均海拔 1 500~2000米,最高峰海拔为 2469米。图 9示意某科考船航线及局部大洋部分洋流分布和火地 岛山地景观。图中洋淀 K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洋流 M,与洋流 N交汇后东流。读图 回答 20~21题。 2 0. 关于从惠灵顿至利马考察沿线海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试卷第 5页,共 8页 A. ①→②海水盐度升高 C. ④航段顺风顺水 1. 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③→④水温上升 D. ③航段密度减少 2 A. M洋流、N洋流交汇不易形成流场 B. M洋流减弱与盛行西风带南移无关 C. 从成因来看,K洋流属于风海流 D. N洋流使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每年 6、7月份,我国江淮流域都会出现持续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下表为 1951-2020年 江淮流域 5,6月份入梅时间统计表,图 10为我国梅雨长期趋势与北太平洋多年代际震荡指 数(PDO)的逐年演变图。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0)是描述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重要指数,其指 数为正值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维持,导致全球变暖;负值会形成拉尼娜现象,导致全 球变冷。读图回答 22~23题。 入梅时间 次数 5月下旬 6月上旬 6月中旬 6月下旬 14 31 19 5 2 2. 1951-2020年 6月上旬入梅次数最多, 可能的原因是该月份 ( ) A. 冬季风势力减弱 B. 夏季风势力增强 C. 副热带高压南退 D. 印度低压范围小 2 3. 图示 1966-1996年间的 PDO指效情况下, 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 印度尼西亚降水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 D. 赤道太平洋东部水温偏高 C. 秘鲁渔业产量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4分。 2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由于第四纪冰期时玉木冰川只出现在易北河以东地区,因此北德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 西两部分的地貌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欧洲大陆的古冰盖开始消融。近 些年来,易北河入海口水域出现了水运拥堵严重等问题。图 11为“德国易北河流域示意图” 。 试卷第 6页,共 8页 (1)简述德国的地形特征。(4分) (2)指出造成北德平原易北河东西两岸地貌差异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3)与末次冰期相比,分析现今易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及成因。 (6分) (4)分析易北河入海口水运拥堵的原因。(4分) 2 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图 12、13为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区域位置示意图,以及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图 12 中 A山脉海拔大多在 2000米以上,物种丰富、独特,是欧洲独特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1)指出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差异。(6分) (2)从气候角度考虑,指出甲城市和乙城市的居民冬季在生活中应分别注意的问题。(4分) (3)描述图 12中半岛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出判断理由。(4分) (4)试说明图 12中 A山脉物种丰富的原因。(4分) 2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汕头市南澳县 (图 14)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与南澳岛北坡相比,南坡多裸露的花尚岩,形成 了形似“石蛋”的地貌景观。图 15为“石蛋”地貌景观及其形成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 1000千米的赤道附近,地震和火山喷发频繁,是加拉帕戈斯群 岛第二大岛。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2月)和凉季 (6~12月)。 中央山峰东南坡高地多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图 16示意圣克鲁斯 岛的位置。 (1)说明南澳岛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4分) (2)“石蛋”地貌景观多出现在南澳岛南坡的原因。 (4分) (3)解释圣克鲁斯岛地震和火山多发的原因。(4分) (4)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说明圣克鲁斯岛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多成层云雾的原因。 (6分) 试卷第 8页,共 8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46分。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1 C 2 B 3 C 4 B 5 D 6 B 7 A 8 D 9 B 10 C 11 ∧ 21 C 12 B 13 D 14 C 15 C 16 A 17 C 18 B 19 D 20 C 22 B 23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小题. 共 54分。 24 . 共 18分。 题号 (1) ⑵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4 分 德国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4 分 易北河以东主要由冰川堆积作用而成; 易北河以西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末次冰期易北河的补给由雨水和冰雪融水组成; 受冰雪融水补给的影响. 河流有明 ⑶ ⑷ 6 分 显的汛期; 现今易北河以降水补给为主. (降水全年较均匀) 流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 小。 易北河入海口水域面积狭小. 停泊、通航能力有限; 德国经济发达. 运输量大.过往 4 分 船只多; 入海口处是基尔运河. 位于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线交汇处. 容易造成拥堵。 (任答 2点, 4分) 2 5 . 共 1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甲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 30-40°左右的纬度, 位于大陆西岸; 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35-55°左右的纬度, 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1) 6分 甲城市居民: 由于冬季降水较多, 要注意防范洪涝等灾害; 乙城市居民: 冬季气温低、 注意防寒保暖、 地势中部高. 东部、西部较低; (2) (3) 4分 4 分 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 向西、向东注入海洋。 地理位置特殊 (当地地处中纬度又离海洋近, 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优越; 地形 高差大. 有不同的水热组合, 垂直自然带谱复杂; 山脉地处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 带大陆性候、地中海气候的) 交界地带. 气候条件复杂. 使物种更复杂。(任答 2点 ⑷ 4分 , 4分) 2 6 . 共 1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 经地壳抬升, 出露地表; 岩石棱角处 更易受多方向风化、侵蚀, 形成"石蛋"地貌景观。 (1) 4分 南坡裸露岩石分布广; 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更多、 风化、流水侵蚀更 严重。 (2) (3) 4分 4分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受东南信风控制, 带来水汽; 所在海域受寒流影响, 水温低; (相对冷湿气 6分 流)受地形抬升易成雾; 该地 (较冷的上升气流与上部较暖空气) 易形成逆温层 ⑷ . 大气稳定, 不易扩散, 云雾成层。(任答 3点,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