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
.化石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没有迁移到别的大陆,主要原因可能有(
)
常德市一中 2025届高三第一次月水平检测
①
③
南美洲栗鼠在当地没有天敌
南美洲与其他大陆隔绝
②南美洲栗鼠在当地食物充足
④南美洲环境适宜
地 理
A.①②
下图为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
读图,完成 5-6题。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 2.5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打算利用五一假期乘飞机前往圣赫勒拿岛旅游观光。下图为圣赫勒拿岛等高线
(单位:m)示意图。据此回答 1-2题。
5
.图示区域(
)
A.地处亚洲南部、印度洋海域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
C.岛屿众多,受海水侵蚀形成
D.受赤道低压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
6
.图示季节(
)
A.海水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热带气旋频发,引发海啸
C.西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D.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
2
024年 6月 7日,深中通道这项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正式进入
收尾工作阶段,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地
区的过江时间从以前的 2小时缩短为 20分钟左右,极大缩短珠江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缓减虎
门大桥等过江通道交通压力。工程采取了东隧西桥的方式,海底隧道采用超大型沉管隧道,沉管
在陆地上制造完成后,再运送到海上拼装,拼装时需精准对接,不能有丝毫偏差。下图为深中通
道主体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7-8题。
1
2
.估算圣赫勒拿岛的面积,正确的是(
A.60km² B.120km²
.飞机从北京沿最短航线飞往圣赫勒拿岛,则(
)
C.500km²
D.1000km²
)
A.由东半球飞至西半球
B.飞越了太平洋
C.先向东北飞再向西南飞
D.飞越了非洲大陆
南美洲栗鼠是一种生活在安第斯山脉海拔 500米以上的鼠类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体长约 20厘
米,重约 200克,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南美洲栗鼠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 3个月就
换一次毛。下图示意某科研团队观测的南美洲栗鼠地面活动个体数量的平均变化状况。完成 3-4题。
7
.深中通道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
A.基岩埋藏深 B.全年高温 C.水流速度不稳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有利于深圳(
)
D.海水深度大
8
)
①
③
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④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
.南美洲栗鼠的地面活动规律可反映出其喜欢的环境是(
)
“
灯塔工厂”指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5G等新技术,全方位推动制造业全过程、
A.炎热潮湿
B.凉爽干燥
D.酷寒大风
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转型的示范性工厂或企业,代表全球数字化生产的最高水平。下图示意世界“灯
C.炎热干燥
塔工厂”所在的主要国家及其中三国“灯塔工厂”所属的行业分布情况。完成 9-10题。
常德市一中 2025 届高三第一次月水平检测 地理试卷
第1页 共 4 页
{
#{QQABbYSQggCIAIJAARhCEwG6CEIQkAECCSgOgEAMIAABwRNABAA=}#}
1
1
1
3.与滨湖圩堤相比,抖堤堤坝较高,主要考虑的是(
)
A.水运交通
4.该地滨湖圩田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
A.林-果-茶 B.猪-沼-鱼
5.该地抖-圩田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
A.地貌演化 B.气候变化
B.蓄水灌溉
C.湖水倒灌
C.稻-桑-鱼
C.人口变迁
D.山洪威胁
D.豆-麦-茶
D.交通发展
)
)
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境内特殊造型的“尖底瓶”地形对降水起到较大的影响。下图示意德安县
受台风影响某时刻的丰林镇降水及风向。据此完成 16-17题。
9
1
.推测图中甲、乙两国应为(
)
A.德国、美国 B.英国、日本
C.法国、加拿大
D.意大利、韩国
0.中国的“灯塔工厂”与甲、乙两国相比(
A.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小,产品附加值较低
C.多为能耗较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
B.研发投入更高,产业升级转型成果显著
D.传统重工业比重大,产业链比较短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
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
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
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右图为欧洲白
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 11-12题。
16.“尖底瓶”地形对增强本次暴雨的作用正确的是(
)
A.“瓶口”敞开,增强天气风力强度
C.“瓶身”宽阔,利于汇集气流水汽
17.图中弱冷空气对该地天气的影响是(
B.“瓶颈”狭窄,利于气流辐合上升
D.“瓶底”尖锐,利于地形雨的形成
1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
)
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充分利用海陆风
C.避开天敌
)
A.急剧降温
B.降水增大
C.迅速增温
D.降水减小
B.低湿地分布较广
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主要有“充
电"和“换电"两种。充电模式指使用充电桩
为汽车提供能源,换电模式指在换电站直接
更换整个电池。换电模式首先在出租车、公
交车等公共用车领域展开,私家车领域推进
较为困难。“充电难”是制约普通消费者购
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2015年以来,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当地注册登记的
车辆数)增长迅速,到 2025年预计全市累
计保有量可达 200万辆。为了能与新能源汽
车增长量保持匹配,北京计划增加充电桩数
量至 70万个。图为 2019年北京市部分地区
公共充电桩充电需求高峰时段分布图。完成
1
2.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 10:00-15:00,是
因为此时(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上升气流显著
抖—圩田是筑堤挡水形成的农田。浙江西苕溪发源于天目山,上游地势陡峻,中下游地势低洼、沼
泽密布。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人工运河、堤坝、沟渠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内湿地得到成片开垦,逐
渐形成抖—圩田。下图为“西苕溪流域不同区域抖-圩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 13-15题。
1
8-20题。
常德市一中 2025 届高三第一次月水平检测 地理试卷
第2页 共 4 页
{
#{QQABbYSQggCIAIJAARhCEwG6CEIQkAECCSgOgEAMIAABwRNABAA=}#}
1
1
2
8.对比换电站与充电桩的差异,对换电站需求更迫切的地点是(
A.高密度居住区 B.工业区 C.高速公路服务区
9.相对于私家车领域,公共用车领域更易推广换电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安全要求高 B.管理标准统一 C.电池价格低
0.五环内外,公共电桩充电需求高峰时段差异主要说明(
)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D.中心商务区
2024年全国两会,备受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是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
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徽合肥市在汽车产业方面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合肥市汽
车产业起步于 1968年,形成了一批汽车自主品牌。早在 2002年,合肥市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2009年,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21年,合肥市与 W汽车公司规划建
设蜀山区新桥产业园,园区集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产业配套服务于一体,打造具备完整产业
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下图示意蜀山区新桥产业园位置。
)
D.续航里程较长
)
A.城外电价较低
B.员工职住分离
C.道路交通堵塞
D.电桩分布不均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3个大题,第 21题 16分,第 22题 18分,第 23题 16分,共 50分)
2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顺化市,越南承天顺化省的省会,坐落于香江岸边的狭长平原上,西靠长山山脉,东距南海 8千米。
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雨季为 5—10月,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顺化市雨季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雨季从 9月份
开始。2020年 10月 6日开始,顺化市连续 8天累计降水量超过 1800mm,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图示意顺化市位置及 10月初连续 8天降水过程。
(
1)说明合肥市从 2002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主要原因。(6分)
(
1)说出顺化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6分)
(2)分析蜀山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位置优势。(6分)
(
(
2)分析与东南亚其他地区相比,顺化市雨季具有滞后性的成因。(6分)
(3)从培育新质生产力角度,请为新桥产业园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提出合理建议。(6分)
3)推测顺化市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的可能原因。(4分)
常德市一中 2025 届高三第一次月水平检测 地理试卷
第3页 共 4 页
{
#{QQABbYSQggCIAIJAARhCEwG6CEIQkAECCSgOgEAMIAABwRNABAA=}#}
2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沼泽广布,沼泽区域有大量泥炭存在,泥炭碳汇能力强,被认为是最大的
陆地碳储库。在被水覆盖的沼泽区域,植物碳在缺氧条件下被储存。但泥炭沼泽干涸时,会向大气中释
放大量温室气体。有专家认为,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近年来,中国与刚果盆
地地区国家的碳汇合作不断加强。下图示意刚果盆地局部地区等高线。
(
(
1)分析刚果盆地沼泽地区泥炭碳汇能力强的原因。(4分)
2)分析“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的原因。(6分)
(
3)简述中国与刚果盆地地区国家的碳汇合作给当地带来的生态与社会经济效益。(6分)
常德市一中 2025 届高三第一次月水平检测 地理试卷
第4页 共 4 页
{
#{QQABbYSQggCIAIJAARhCEwG6CEIQkAECCSgOgEAMIAABwRNABAA=}#}
展开阅读全文